中山市七年级下期末考试题_七下历史期末考试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9:24: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山市七年级下期末考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七下历史期末考试题”。

2013-2014学年下七年级语文期末检测

一、基础(24分)

1、古诗词填空,任选五道。(10分)

(1)《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木兰诗》中描写木兰驰骋疆场,勇猛矫健的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木兰诗》中描写战场生活艰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山中杂诗》中描写山居奇异的景色的诗句是哪里两句?。(5)“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时,有声响反衬出环境的幽静,你能举出这样的诗句来吗?。

(6)《竹影》中有这样一句话:“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我们可以化用《山中杂诗》中的诗句“,”来形容。2.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1)家乡的秦腔灯影戏独具地方特色:秦腔灯影腔调激越gāo kàng(2)微笑吧,这是对自然和社会的真诚的kuìzèng()。

(3)病人只好用冻伤了的双腿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的又走了若干公里。(4)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xiāng dé yì zhāng()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陕西剪纸粗犷朴实,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B、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大名鼎鼎,各种流派不胜枚举。C、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新鲜活泼、姹紫嫣红的素材,我们应该能够写出好文章。D、节日的东大街,张灯结彩,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把“广泛的”改为“广泛地”,再调到“交换”的前面)

B.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使我掌握了使用多媒体的技术。(在“经过”前加上“我”)C.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起不畏艰难的勇气。(将“勇气”改为“信心”)D.当代青年应担负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在句末加上“的重任”)5.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一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10分)

[甲]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选自《山海经》)

[乙]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节选自 蒲松龄《狼》)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夸父与日逐走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B、目似暝,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屠自后断其股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D、遥闻深巷中犬吠 其一犬坐于前 ..7.翻译下列句子。(2分)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8.夸父和屠户分别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二)圣琵琶传闻(12分)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闲步入林,过①一僧院。僧已他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②画,遂把③笔,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当亦④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书生往吴,经年,乃闻人说江西僧院,有圣琵琶,灵应非一⑥,心窃疑之。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旧处,上访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前,已幡花⑦香炉供养矣。取水洗之尽,还宿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以失琵琶故,邻人大集,方共悲叹。书生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⑧着琵琶,所以潜隐。”书生大笑,.为说所画及拭却之由,自是灵圣亦绝。(选自唐·皇甫氏《原化..记》)

[注释] ①过:寻访。②攻: 善于。③把:拿。④当亦:当时也是。⑤经年:过了几年。⑥非一:不 止一二次。⑦幡花:挂着幡,供着花。⑧:背:违背。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甚效(2)还宿船中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

A、从白墙壁中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没有不。B、在白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不相同。C、在白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没有不一样。D、在白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不相同。11.书生所画的琵琶为什么能被村人当作灵圣?(4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运动提高孩子智力

①家长及教育者认为,锻炼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除了能防止肥胖,并无益处,因为运动会分散孩子注意力,于智力无补。但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表明,此观点是错误的。

②花一定时间参加运动,能让孩子上课时精神更集中。新近一项研究显示,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与身体的健康程度有关。还有研究显示,短期的动作练习也能让孩子注意力更加集中。2006年,马修•马哈尔让243名学生每天在学校活动10~20分钟,测评他们的专注度,训练5周后发现,学生们在听课时保持专注的时间比以前平均增加了8%.最不专心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增加了20%。

③尽管科学家们还不清楚,锻炼为什么会对大脑有好处,但动物实验表明,体育活动也.许.能刺激一些脑区的神经元生长,而这些脑区对记忆和执行功能极为重要。上世纪70年代的一项研究显示,把大鼠放在装满玩具、可攀爬物体等各种东西的较大鼠笼里,这些物体对大鼠的体力和脑力都有刺激,所以这些大鼠的大脑皮层会发育得比较厚,而大脑皮层掌管着高级推理和决策能力。身体活动和智力刺激两种因素都有助于提高大鼠的认知能力。但究竟是哪个因素,还是两个因素共同造成了这种变化,就不得而知了。

④神经科学家亨利埃特•范普拉克和同事研究发现,在锻炼后,大鼠脑中一些有助于构建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大脑结构的关键蛋白含量有所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脑源神经营养因子就属于上述蛋白,前者能刺激血管生长,后者则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的延伸。

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体育活动可以刺激脑部海马区的齿状回部分。海马区是大脑中分管记忆的“总机”,把各种想法串在一起使之扎根于心灵。2008年,上海体育学院的神经生物学家娄淑杰和同事,在研究中训练5周大的幼鼠在转轮里跑动(健康大鼠一天能轻松跑上好几千米。一周之后,与没有跑步的大鼠相比,跑步大鼠齿状回脑细胞中的VEGF、BDNF等促进神经生长的因子要多一些。有证据表明,人类在有氧运动后神经生长因子也会增多。

⑥但是,强度过大的锻炼对智力的刺激作用也许还比不上强度适中的体育活动。2008年,日本流行病学家熊谷秋三与同事研究了12名3年来每周长跑或打网球16小时以上的男性与14名很少运动的男性。对比后发现,前一组男性大脑中的BDNF浓度相对较低。

⑦可见,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多锻炼身体;教育者若想要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就应当保证学生足量的体育课和体活课。

(摘自《环球科学》2011年3月号,有删改)

12.下列对文章分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师生和家长形成关于运动的正确认识,如:孩子们适度的运动,不仅能防止肥胖,还可以提高智力。

B.这篇文章援用了一些实验事例,虽增强了可信度,但例子过多,如③④⑤段中都用有关老鼠作实验的例子,重复赘余,使文章不够简洁。

C.这篇文章中援用了一些科学术语,如第④段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使文章阐述的内容更科学、更准确。

D.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严密,运用词语十分讲究分寸,如“也许”“极为”即属于此。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3分)

A.据文章可知,在课间进行体育运动都有利于延长保持专注的时间。B.VEGF是一种促进神经生长和兴奋的因子。

C.体育锻炼并非越强烈越好,应该进行强度适中的运动。

D.新近一项研究显示,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与平时运动的时间和强度有关。

14.适量的运动除了可以防止肥胖,使孩子上课注意力更集中,集中时间更长,还有哪些益处,请依据原文分

条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学类

文本阅读(17分)

目 送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题记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②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③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A]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④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⑤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⑥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⑦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⑧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⑩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11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12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13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14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15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B]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16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5.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哪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分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4分)

答:

16.“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是本文的题记,请你结合文章第⑨段和第16段的内容说说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4分)

答:

17.按要求对文中A、B两处画线句进行鉴赏。(5分)

(1)从A句中任选一个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简要品析。(2分)

答:

(2)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赏析B句。(3分)

答:

18.《目送》一文发表后,在世界华人中产生了很大反响。读完此文,你能说出它受欢迎的原因吗?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答:

三、作文(40分)

23.选择其中一题,先将题目补写完成,在作文,要求:字数600左右,有事例,有真情,尝试选择适当的抒情方式。

选题:《留一点 给自己》或《留一点 给别人》 附加题(10分)

名著阅读(10分)

阅读下列名著片段,回答1~3题。

外祖父一个箭步冲上来,推倒了外祖母,把我抢了过去。我拼命地挣扎着,扯着他的红胡子,咬着他的胳膊。

他嗷地一声狂叫,猛地把我往凳子上一摔,摔破了我的脸。“把他给我绑起来,打死他!” 母亲脸色刷白,睛睛瞪得出了血: “爸爸,别打啊!交给我吧!” 外祖父的痛打使我昏了过去。

桓来以后又大病一声,趴在床上,呆了好几天。

我呆的小屋子里只在墙角上有个小窗户,屋子里有几个入圣像用的玻璃匣子,前头点着一个长明灯。这次生病,深深地铭记于我记忆深处。

因为这病倒的几天之中,我突然长大了。我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感觉,那就是敏感的自尊。外祖母和母亲吵了架:全身漆黑,身躯庞大的外祖母把母亲推到了房子的角落里,气愤地说: “你,你为什么不把他抢过来?” “我,我吓傻了!”

“不害臊!瓦尔瓦拉,你白长这么个子了。我这老太婆都不怕,你倒给吓傻了!” “妈妈,别说了!”

“不,我要说,他可是个可怜的孤儿哦!” 母亲高声喊道:

“可我自己就是孤儿啊!”

她们坐在墙角,哭了许久,母亲说:

“如果没有阿列克塞,我早就离开这可恶的地狱了!“妈妈,我早就忍受不了„„” 外祖母轻声地劝着:

“唉,我的心肝儿,我的宝贝!”

我突然发现,母亲并不是强有力的,她和别人一样,也怕外祖父。是我妨碍了她,使她离不开这该死的家庭。可是不久以后,就不见母亲了,不知道她上哪儿去了。这一天,外祖父突然来了。

他坐在床上,摸了摸我的头,他的手冰凉。“少爷,怎么样?说话啊,怎不吭声儿?” 我看也不看他一眼,只想一脚把他踢出去。“啊,你看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 我瞧了他一眼。

他摇头晃脑地坐在那儿,头发胡子比平常更红了,双眼放光,手里捧着一堆东西: 一块糖饼、两个糖角儿、一个苹果还有一包葡萄干儿。他吻了吻我的额,又摸了摸我的头。

他的手不仅冰凉而且焦黄,比鸟嘴还黄,那是染布染的。“噢,朋友,我当时有点过份了!”

“你这家伙又抓又咬,所以就多挨了几下,你应该,自己的亲人打你,是为了你好,只要你接受教训!” “外人打了你,可以说是屈辱,自己人打了则没什么关系!”

“噢,阿廖沙,我也挨过打,打得那个惨啊!别人欺负我,连上帝都掉了泪!”

“可现在怎么样,我一个孤儿,一个乞丐母亲的儿子,当上了行会的头儿,手下有好多人!” 1.选文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为_______________。(2分)2.文中的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外祖父的道歉,假如换作你,你会原谅他吗?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一简答题(每题4分,共8分)38.指出影响影响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①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②新疆塔里木......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七年级的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七年级的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一(简答题)关于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一中简答题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完成下面的题目内容。七年级地理上学期......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期末考试题

复习时要牢抓基础:从课本上的例题入手,习题入手,从最简单的入手,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期末考试题,赶紧来学习一下吧!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期末考试题一......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期末考试题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期末考试题复习时要牢抓基础:从课本上的例题入手,习题入手,从最简单的入手,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期末考试题,赶紧来学习一下吧!冀......

下载中山市七年级下期末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山市七年级下期末考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