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效应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教学信息技术”。
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正安县芙蓉江镇中心小学:王巧云 邮编:563419 [内容摘要]: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通过理论分析和课堂教学操作,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信息技术能增加语文教师的知识储备,信息技术能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利工具,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无穷魅力,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供极为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优化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就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在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等教育理念和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设备和资源,提高小学生运用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识字和用字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并且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课文教学中如何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整合的优势呢?我认为: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曾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师进行授课的首要环节。我们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多媒体计算机的声、光、色、形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激发兴趣。因此,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声情并茂、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二)丰富教学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所能使用的备课资料及展现给学生的学习资料少之甚少。而计算机网络可以给教师提供大量的备课资料:新的教学理念、教案设计、教学素材、习题资料等。而这些由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多媒体的文本、动画、影视等视频信息与解说、音乐等音频信息,经过教师的适当筛选与组合就可以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这些学习材料是文本内容的补充、延伸,大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如在执教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一课时,我将课文中雨前、雨中、雨后三个截然不同的自然现象,通过flash动画制作和视频编辑软件,将大自然的天气变化活灵活现的展示给学生观看。雷雨前的动画中加载了打雷下雨及
闪电的音效和画面。隆隆的雷声,狂风刮卷树枝的风声与动画画面,还有耀眼的闪电,视频动画无不在告诉学生,一场倾盆大雨即将上演,学生看了都大睁着圆眼,长大嘴巴,直呼好恐怖的雷电呀!犹如身临其境一样。跟课文里的描述一模一样。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观看“雨中”视频时,同学们看到狂风吹打着树枝,轰隆的雷声伴随着哗啦啦倾盆而下的大雨,情不自禁的发出“好大的雨呀!”动画场景模拟文字的描述,让学生感觉现在教室外好像真的就在下着雷阵雨一样,甚至还有学生下意识的看了看晴朗的窗外。
最精彩的当然要数“雨后”的视频影片,我收集了大量高清的雨后图片,有美丽的彩虹;有青翠的荷塘;有鼓着腮帮子的青蛙,还有躺着晒太阳的蜘蛛„„。通过会声会影视频编辑软件将这些美丽的图片整合成动态影片,再插入“森林狂想曲”这首特别符合该视频的轻音乐。真是一场雨后美丽天气的视觉盛宴。孩子看来都特别兴奋快乐,表情完全不同于观看前两个视频那种紧绷的神经。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大大提高。视频的部分截图如下:
再如,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创设生动的动画课件,利用动画将课中生字展现出来。在生动的情境、优美的音乐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为快乐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效果如图
(三)运用信息技术解疑化难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通过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途径,但这些方法费时又费力,效果不直观。科学测试表明: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而如果视听同时作用,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的却可达到65%。而信息技术经常是画音同步,比较直观、形象,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帮助理解、推动思维、丰富想象,对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有较大作用。
如我在执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一课时,我在网上下载了充满了鸟语花香、绿意盎然的森林视频和洪水灾难、卷沙淹没房屋的视频给学生看,学生们被生动直观的视频所吸引,更深刻的了解森林树木对大自然防风固沙的作用,以及树林消失后森林变荒漠,导致洪水来袭带来的巨大灾难。借助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技术,可以达到很多传统手段达不到的教学效果,可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课文所讲内容,这对于课堂教学非常有利。
二、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它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主,综合面授、函授和自学等教学形式、采用多种媒体手段联系师生并承载课程内容。现代远程教育可以有效地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为各类教育的教育质量提高提供有力支持,为不同的学习对象提供方便的、快捷的、广泛的教育服
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丰富学生学习的知识,使课堂充满了情趣。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能够使声画并存,生动直观地将教学信息再现于学生的感官,通过听觉、视觉的协作作用,打开学生的思路。
目前我县各村小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教学点,就是非常好的远程教育教学资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旨在通过IP卫星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传输到全国6.7万个教学点,帮助农村边远地区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满足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要求。
例如,在教一年级a、o、e拼音的的教学中,我借助教学点“教师上课”中“学习发音”的动画教学,让学生观看“学”、“听”“说”、“写”、“四声”五个环节。他们是如此的带着欢乐与新奇,出色的完成了平时想都不敢想的教学效果,不仅课后准确无误的读出所学字母的读音,还能非常规整的背着书写在四线三格里面。逼真的图象、声音使学生对不同种类音乐有清楚的感知,学生听得专注,记得牢固。变抽象为具体,活生生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反复播放,学生对这一知识重难点有可能达到终生不忘的映象,这是原来传统教学过程无法达到的。
信息技术与教学点的数字教学结合,可大大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远教资源共享使农村可享受城市中优秀的教学资源,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和教学水平,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总之,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而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也必然会将语文教学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中,我们追求的提高信息素养和提高学科教学效果。比
较二者的关系,应该明确,在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处于服务地位,在运用上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提倡要充分,要恰到好处。
信息技术,使资源更加丰富,使教学更加有效,使学生更好地发展。我们相信,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定会给语文教学开辟一个新的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①《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②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意义》,《教育研究》2002年4月
③温振祥,《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之结合》 ④张志纯,《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
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应用中的定位浙江定海六中 钟鸣一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信息技术革命,正悄然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阅读、思 维方式。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广大语文教......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南漳县武安镇白龙中心小学 尹松刚老师内容摘要:运用多媒体课程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内容,改变教学的呈现方式,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遂平县 和兴后楼小学 刘晓晓通过这次学习,明确教师应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指导学生运用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并在学习过程中合......
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交流手段,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中职学校,数学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多媒体教学平台越来越广泛地发挥了作用。它那声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效果,创设了优美的课堂情景,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