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女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城市与女性写作”。
中文系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城市与女性
——对王安忆《长恨歌》的一种解读
【摘 要】在《长恨歌》中,王安忆以女性身份写上海,选择女性作为上海的代言人,把笔墨倾注在上海弄堂里的平凡女性王琦瑶的四十年的故事,借故事来写上海,揭示女性和城市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形成这种关系的媒介就是上海的弄堂及其日常生活。本文试图以《长恨歌》为对象,从上海的弄堂、上海的日常生活、城市和女性三个方面把握王安忆对城市与女性的独特体认。
【关键词】《长恨歌》;上海弄堂;日常生活;城市;女性
【Abstract】 In Everlasting Regret, by Wang Anyi, Shanghai female identity was chosen women as the spokesman for Shanghai, the ink into alley in Shanghai, where ordinary women the story of Wang Qiyao of forty years, to write the story by Shanghai reveals women and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formation of such a relationship is the media and daily life in Shanghai alley.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verlasting Regret for the object,alley from Shanghai, Shanghai's daily lives, cities and women to grasp aspects Wang and women of the city's unique culture.【Key Words】 Everlasting Regret;Shanghai alley;Daily life;City;Female
上海,这个二十世纪中国最具魅力的城市,它摩登奢华,引领着中国的时尚潮流。但大多数上海人是住在弄堂里,过着朴素、实惠的生活,并非人们想象的浪漫和小资情调。1作为女性,王安忆细心、敏锐地观察着上海这个城市和生活在这城市中的人。她眼中的上海是非常女性化的,上海人的生活是精致和琐细的。顺理成章,王安忆就选择女性作为上海这城市的代言人。《长恨歌》中点点滴滴描写着王琦瑶的命运起伏,时时刻刻讲述着上海的历史变迁,城市和女性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
一、上海的弄堂
一提到上海,人们脑海里就会浮现“三十年代灯红酒绿的上海滩,繁华气派的花园洋房,以及小资情调的生活趣味”2,现代“高贵与暧昧”的繁华景象,也会想起发生在上海的种种传奇和那些风花雪月的故事。陈丹燕:《弄堂里的春光》,《上海的风花雪月》(增补本),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1月,中文系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在繁华渐渐褪去的五六十年代的上海,王琦瑶由“爱丽丝”公寓中的“金丝雀”重新恢复成一个自由的平常人的身份,开始了自力更生的普通生活。没了舞会,她另有一些小聚会;没了“爱丽丝”,她住进了平安里;没了山珍海味,她常常自己做一些精致的饭菜点心。经历了繁花落尽的苍凉,王琦瑶没有很痛苦,她很坚强,很从容,仍保持着那种精致、讲究、悠闲的生活方式和趣味:精心打扮、与别人“斗”穿“争”美、打牌、围炉夜话、暧昧恋爱、想着法儿的“吃”„„
这些看起来不起眼、没价值的事情几乎成为王琦瑶和她同伴们生活的全部,而且由这些细节呈现出了日常生活的风格。日常生活的核心是“吃”。从午饭、下午茶到夜宵,从王琦瑶的精致小菜到国际俱乐部,都离不开吃,而且还有各种吃法,用炉子烤山芋、烤年糕片,用小汤匙一只一只做蛋饺,用铁锅炒夏天晒干的西瓜子„„
这种精致悠闲的日常生活与政治没有直接的关系,“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大事情,和这炉边的小天地无关。这小天地是在世界的边角上,或者缝隙里,互相都被遗忘”7。他们也不受艰难生计的困扰,整日围绕“吃”以及各种闲事填充生活,这是他们生活的乐趣,生活的支撑点。
王琦瑶代言的上海的日常生活是需要繁华来作点缀的,是要吃好、穿好、玩好的,只要在上海,即使远离昔日的繁华,也不会改变她的趣味,不会改变她对物质的日常生活的讲究、精雕细琢。在没有时尚的大环境下,王琦瑶们的生活平淡至极,索然无味,但在衣食方面、言谈举止间都带有旧时尚的遗风。当步入新时代,出现了新的时尚,她们会把旧装翻新,继续走在流行的前沿,引领时尚的潮流。
乐此不疲地追求时尚,精心地过着实惠的小日子,这是王琦瑶的日常生活,如此“待遇”的日常生活也只有在上海的弄堂里才可能存在。弄堂就像一把大的保护伞,为王琦瑶挡风遮雨,让她的日常生活平淡而又摩登。四十年,王琦瑶就在这琐细的日常生活中上演自己的故事,演绎上海的历史,用小人物点点滴滴的小材料映射大上海的一段历史。虽然重大的历史事件在作品中没有得到展示的空间,只留下一个时间的概念,但是故事的发展从没离开上海这个大背景,每一次对时间的交代,绝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几个时间坐标点,而是上海的一段历史中 7 王安忆:《长恨歌》,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11月,中文系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几个重要的时间段。一九四九、一九五七、一九六六等这些不同寻常的年份,让上海几经阵痛:新中国的成立,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期间王琦瑶的生活受到一些影响,但由于无知而远离政治,在自己的小日子中平安地度过那些不平常的岁月。上海的阵痛也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得到缓解,慢慢变成历史。王安忆认为,“历史的面目不是由若干重大事件构成的,历史是日复一日、点点滴滴的生活的演变”,“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就应该表现日常生活”。8《长恨歌》就用王琦瑶日常生活的演变讲述上海的历史。
三、城市和女性
王安忆说,“《长恨歌》是一部非常非常写实的东西,在那里面我写了一个女人的命运,但事实上这个女人只不过是城市的代言人,我要写的其实是一个城市的故事”。9《长恨歌》企图写出一个城市的故事:“城市的街道,城市的气氛,城市的思想和精神”。10
王安忆利用她作为女性对上海的感受,提出了对城市和女性的独特见解:“离开柔软的土地,走进坚硬的水泥与金属的世界。这却是比人类出生地更富有生存源泉的世界„„女人在这个天地里,原先为土地所不屑的能力却得到了认可和发挥。自然给女人的太薄,她只有到了再造的自然里,才能施展。还由于那种与生俱来的柔韧性,使得她适应转瞬万变的生活比刚直的男人更为容易见成效。”11
在王安忆的心目中,上海是一座非常女性化的城市,最能代表上海的是上海的女性,王琦瑶是上海女性的典型,因此她顺理成章地成为上海的代言人,生活在上海,融入上海,成为上海有机的组成部分。
《长恨歌》分为三部分,时间跨越四十年。
中文系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王琦瑶四十年的故事,也暗合了上海四十年的历史。
王琦瑶本是上海弄堂千家万户寻常的女儿,却赶上了大上海繁华似锦的末班车。四十年的故事是从一九四六年去片场那天开始的。王琦瑶没有当上演员,因为她的美不是“文艺性的美”,是“有些家常的”,她的照片刊在了《上海生活》上,从一个普通的女中学生变成了“沪上淑媛”,后来竞选“上海小姐”,成为“三小姐”,这一切“就像上海从一个小渔村突然变成一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一样”,12快得让人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
选美使王琦瑶认识了李主任并住进了“爱丽丝”公寓,繁华的上海成全了两人的恋情,但好景不常,一九四八年国民党溃败,李主任在一场空难中身亡,这标志着上海某一历史时期的结束。王琦瑶被时代抛出了“爱丽丝”,她只能回到外婆那个专供避乱的地方——邬桥。这是王琦瑶一生中仅有的一段异地生活。她是迫不得已的,在邬桥,王琦瑶只能与阿二交流,因为只有阿二的心与上海有关。离开上海的日子让她觉得很痛苦,对上海有太多的思念,从邬桥回来,王琦瑶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上海了,她注定是属于上海的。
在上海的平安里,几个生活在城市的小人物打牌、闲聊、讨论吃穿,他们的生活与外面的世界无关,悠闲的时光定格在他们这小天地,时间静静流淌,历史更替了时代的主人,新中国成立了。后来,三年的自然灾害对每一个来说,温饱成为最基本的生活目标,人们都以吃为主。一九六六年,程先生在“*”这场运动的冲击下走完了人生的历程,这给王琦瑶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打击。改革开放之后,进入了新的时代,社会重新恢复了活力,王琦瑶风韵犹存。王琦瑶一路走来,遇到了许多坎坷,却保持着良好的心态,乐观地生活,以她的柔韧性跨过了人生中的一道道坎,但她最终还是被新上海淘汰了,旧上海的精魂从繁荣走向了衰败。
王琦瑶的一生是上海生活史的见证。她周围的一切人物都象征了上海的一点内容:李主任是权力和地位,他让王琦瑶从弄堂走出来,住进“爱丽丝”,再尝尽繁华褪尽的苍凉;程先生是上海挥之不去的一点优雅与钟情;阿二代表外乡人对上海的向往和憧憬;康明逊是上海典型的小开,中看不中用;王琦瑶的女儿薇薇代表新的摩登时代,盲目追求时尚;她的女友张永红是王琦瑶的传承;老克腊 12 许陈颖:《都市与女性——浅议〈长恨歌〉的历史演绎》,《安徽文学》,2007年
中文系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是病态的怀旧,怀念过去却永远也无法回到过去;长脚则是这城市这时代的“虚假繁荣”的化身。13
在王安忆看来,上海是最适合女性生存的城市,上海是感性的,上海的繁华是女性化的。“上海的女性心里都是有股子硬劲的,否则你就对付不了这城市的人和事。”14王琦瑶的身上是有这股硬劲的。前半身,在繁华似锦的簇拥下享尽了旧上海的奢华,可是李主任的意外身亡使她的“繁华梦”瞬间化成了泡影,她也没有什么怨言,默默承受着这一切。繁花落尽,她没有倒下,洗尽铅华之后重回那她早就打算离开的弄堂。而这只是开始,正如王琦瑶外婆所说,“这孩子头没有开好,开头错了,再拗过来,就难了”15。王琦瑶虽然一生衣食无忧,但从来没有找到真正的幸福。为康明逊生了孩子,却当上了单身妈妈;拿出保存了几十年的金子想换老克腊几年的时光,她把全部赌注都压上了,只希望最后能有一点点幸福的感觉,不用孤独终老,但换回是全盘皆输。
王琦瑶的一生有传奇,更多的是平凡与坎坷。面对人生,她逆来顺受,不卑不亢,走的是一条比普通女人更为艰难的路,她依然那么婉约,那么优雅从容,淡定背后是脉脉如水的坚韧。在时代面前,她隐忍退让,处变不惊,没有叛逆,没有抱怨,只是躲在城市的一角,营造与世无争的小天地。柔弱顺从中流露出坚强,她是上海女性的代表;独自忍受痛苦,冷静坦然的生活,她是上海富于韧性的精魂;她的柔韧精明,正是这座城市在风雨飘摇中屹立不倒的精神所在。上海繁华光鲜的背后有一次次的阵痛,一次次的打击,但是这无法阻止上海前进的脚步,独立坚强地闯过一道道难关,固守着“东方巴黎”国际大都市的地位。王琦瑶和上海一样,历经数劫依然百折不挠,生机盎然,活力无限。
王琦瑶遭遇的那些男人多是软弱、自私、有点女性化的,他们远离政治,身上少了那种征战雄性世界的经历,一切政治都消解在日常生活中,这让整个城市更带有女性的气息。在平凡的生活中,王琦瑶宽容那些男人的软弱与自私,就像上海的弄堂可以宽容她的私情。从某种程度上说,在上海和男人二者之间,王琦瑶更爱上海。她对于上海是发自肺腑的喜欢,离开一会儿都会让她无法正常呼吸,难以忍受。上海就是她灵魂的栖息地,而她的一生也许只有上海才能真正懂得。
1314 苍狼等:《与魔鬼下棋——五作家批判书》,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3月
王安忆:《上海的女性》,《上海女性》,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8年2月,中文系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结语
王安忆小说创作的题材,主要集中在农村和上海这两个大环境中,前者可以“三恋”和《岗上的世纪》为代表,后者则可以《流逝》、《纪实与虚构》、《长恨歌》为代表。从创作《流逝》开始,王安忆便开始有意识地描摹上海, 她试图通过刻画人物性格以及日常生活来展现上海,上海也开始作为一个故事发生的舞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而真正细致描写上海的是在九十年代问世的《长恨歌》,其中凝聚了王安忆对上海所有的理解和领悟。无论是农村题材还是上海书写,王安忆的小说关注的对象始终是女性。
《长恨歌》写上海与女性的天然关系,写王琦瑶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密切联系。女性成为一个“城市的代言人”,这在文学史上可以说是别开生面。城即人,人即城,王琦瑶注定是属于上海的。
《长恨歌》借王琦瑶四十年的故事写上海的一段历史,王琦瑶这个角色从诞生那天起就与上海这座城市息息相关,她的一生就是上海四十年历史变迁的映射。王安忆试图将上海四十年飘摇变迁的历史浓缩在王琦瑶的坎坷命运的经历之中,试图将旧上海的万种风情浓缩在王琦瑶生活的那个普通平常的弄堂之中。
小说从上海的弄堂入手,进行着细致地描写,上演着弄堂里普通人平凡的生活,放映着琐碎的生活细节构成的精彩片段,经历了四十年的风风雨雨,最后,故事在弄堂中结束。王琦瑶从出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几乎没有离开过弄堂,弄堂让她和上海融合在了一起。
王安忆关注上海,展现出一个更完整、更真实的上海,在《长恨歌》这个写城市的故事中,找不到有关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讲述,只是关注城市里说不尽、道不完的日常生活,由此来展现王琦瑶和上海是怎样独立、坚忍地用最简单、最平常的方式度过那些不同寻常的岁月。
上海为王琦瑶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风采的人生大舞台,王琦瑶用其一生让上海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并用自己的旅程见证上海变迁的历史。她们都是经历了坎坷依旧那么从容,那么坚韧,她们之间的相似之处让这城市和女性形成了“天然”的联盟,紧密相连。
中文系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南帆:《城市的肖像——读王安忆的〈长恨歌〉》,《小说评论》,1998年01期
2.刘慧敏:《城市和女人:海上繁华的梦——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探微》,《小说评论》,2000年05期
3.马超:《都市里的民间形态——王安忆〈长恨歌〉漫议》,《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中国城市女性消费调查报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城......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中国城市女性消费调查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济南城市女性旅游消费(08旅游管理1班,王辉)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如今的女性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家庭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在研究济南城市女性旅游消费特点和现状的基础上,......
2010-2011中国城市女性消费调查报告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与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于2010年10月至11月开展了“2010-2011年中国城市女性消费状况调查”。本次调查选取了北京、......
女性与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必须是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各尽其责,也就是古人所谓的敦伦尽份,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和谐。而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必须按照待人处事的规则,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