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案例:360与腾讯的媒体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腾讯与360案例分析”。
材料:1
360遭遇“蒙牛式公关”
——致幕后造谣者的一封“感谢信”
(360安全中心)一个月前,360发布隐私保护器,曝光了腾讯QQ偷偷扫描用户电脑文件的行为。随后,网上立刻出现了铺天盖地的针对360的抹黑与谣言,让360享受到一次比当初推免费杀毒时更大规模、更高规格的“被宣传”待遇。对此,360致谢如下:
首先,我们要对幕后造谣者致以由衷的感谢!没有你们长期以来自掏腰包为360进行免费宣传,没有你们绞尽脑汁地为360策划各种耸人听闻的谣言,没有你们发动大批枪手和“五毛”在网上发帖谩骂360,我们不可能拥有今天的3亿用户。原因很简单,360产品质量过硬,但是一直苦于推广经费不多,而你们坚持不懈地散布谣言,激发了广大网民的好奇,这些网友在试用了免费又好用的360产品后,最终都成了360的忠实用户。
如今,随着360产品线的进一步丰富,你们的攻击对象也从360安全卫士、360杀毒转向了360隐私保护器,以及最新的360扣扣保镖,堪称与时俱进。其中扣扣保镖是360前几天刚发布的产品,可以阻止QQ扫描用户硬盘,让QQ变得更安全、更快捷、更好用。产品刚发布,你们就如此默契、主动地开始配合宣传和推广,真是让人惊喜。
在致谢的同时,我们也要提一些建议:
1、今后你们给360编新的“传说”时,一定要用更专业的人员、更创新的手法。否则由于漏洞百出、手法老套,会严重影响你们作品的吸引力和可信度。譬如《360腾讯口水战牵出“公园门”十万水军曝光》一文中,大批不同的ID一字不差地发布了同一条肉麻吹捧360的微博,你们想以此来证明360雇佣了大批“五毛”。问题是,什么样的“五毛”会这样业余,傻到连微博无需重复发帖、只要转发即可大量传播都不懂?所以,同志们啊,你们还是要加强业务学习。
2、前阵子你们在网上宣传360时,一开始用的都是“蒙牛式”公关手法,虽然宣传力度很大,但是你们自己却甘居幕后,默默奉献,做了好事不留名。或许是扣扣保镖的问世激发了你们内心对360的无限热爱,这两天你们的工作热情极大焕发,乃至在腾讯网上大张旗鼓地公开宣传360,譬如《360扣扣保镖引发恐慌:淘宝百度或同样遭劫持》,譬如《360公然劫持QQ软件:大量用户QQ密码丢失》,等等。事实是:扣扣保镖是保护QQ用户不被盗号的,导致用户丢号的应该是某聊天软件公司,而超级黑名单和偷窥用户隐私则更是这家公司的专利。这样的“光荣事迹”,还是不要栽到360头上了,360不敢夺人之美。材料:2
360两年演变黑社会:以安全名义威吓用户
(腾讯科技)10月31日消息,360公司通过劫持手段推出“360扣扣保镖”。该软件通过外挂手段对腾讯QQ的多项功能进行破坏,严重影响QQ软件的安全和完整服务。
随后腾讯公司发表声明称,360公司推出“360扣扣保镖”外挂的行为是一种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360作为一间合法经营公司竟然推出这种恶意外挂软件,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实际上,360近两年使用这种网络黑社会的手法已非首次。很多人仍在怀念2008年8月以前的360安全卫士,当时的安全卫士凭借查杀木马、插件,修复漏洞等独特功能为大家所喜爱。然而,360安全卫士创始人傅盛离职后,周鸿祎亲自接手的360安全卫士逐渐为扩张而疯狂:它频频以安全名义威吓用户,打压各领域竞争对手(安全、浏览器、聊天、搜索),与全行业为敌。
有人说,360的上半身,值得尊敬;360的下半身,让我们困惑。让我们看看离开了缔造者傅盛的360这两年来到底都做了什么?
诺顿、小红伞、卡巴斯基等安全软件频遭打击
从两年前推出360免费杀毒开始,360开始凭借庞大的安装量,不断恐吓用户,破坏竞争对手的安装和信誉。360安全卫士逐渐演变成为“360安全黑手”。
从网友提供的截图来看,360过去多年频频通过风险提示以及默认封杀等手段,阻扰诺顿、小红伞、卡巴斯基、金山、QQ等竞争对手的产品。材料:3 360与腾讯掐架 网络隐私争议谁是谁非
新华网广州10月20日专电(记者付航、邱明)
去网上商城淘淘宝贝、上SNS交个好友、下载电影看看、网上协作办公——当我们的生活逐渐网络化,也意味着每个人可能随时被暴露在全世界面前。
近日,360公司与腾讯公司爆发网络隐私争论。双方各执一词,最终诉诸公堂。网络热战看着热闹,但也提醒人们:网络时代,个人隐私变得更加脆弱。
好企鹅,坏企鹅?
网络上,一场事关用户网络隐私的大战硝烟四起。一方是以免费杀毒模式风行互联网安全领域的360公司,一方是国内即时通讯软件大哥腾讯公司。
事情缘起于9月27日,360对用户发布“隐私保护器”,称将“监督并记录其他软件对您电脑内隐私文件的‘窥视’行为”,将监控对象直指QQ。
360在回复记者的文字材料中称,根据监测,腾讯QQ聊天工具在用户的硬盘中扫描了大量与聊天功能不相关的电脑文件,包括电脑中“桌面”“我的 文档”、浏览的网页、视频,甚至网银程序,这些行为都与聊天功能无关,涉嫌侵犯用户的隐私权。因为该行为的扫描指令发自服务器后台,在电脑硬盘中进行,因 此普通用户浑然不觉。
以企鹅形象面世,被很多网民使用的QQ,构成腾讯互联网大厦的基石。对于360的说法,腾讯立即通过各种途径驳斥。在《关于腾讯QQ被诬蔑‘窥 视用户隐私’的严正声明》中,腾讯表示,360将QQ安全检查模块对可执行文件的检查曲解为窥视用户隐私,是对广大用户的明显误导。比如对网银可执行文件 的安全检查曲解为对用户网银资料的窥视。实际上网银可执行文件是金融机构公开提供的标准程序,并不包含用户网银账户、密码等个人信息。
对于腾讯的反驳,360公司总裁齐向东对记者表示不敢苟同:“在这件事情前,没有人知道QQ有安全检查模块。所有的流程,包括启动安全检查、选择需扫描的文件以及得出最终结果,QQ都是偷偷做的,没有经过用户许可。”
随着争论升级,双方最终付诸法律。14日晚,腾讯宣布起诉360不正当竞争。齐向东18日对记者证实,360也已正式反诉腾讯。
哪方更有理?一时众说纷纭。双方的争论焦点,即QQ扫描文件是否完全出于安全检查目的,事前是否需要用户同意以及谁有权力监测用户软件,也都将在法律面前寻求答案。
谁动了我的隐私?
360与腾讯的争论,反映出互联网时代用户隐私保护脆弱的现状。随着人们生活的虚拟化程度加深,购物、社交、娱乐、工作逐渐被搬到网上。在此背景下,用户上网留下的痕迹,包括银行账户、电话号码、购物偏好、交友对象等都有可能暴露给别有用心的人。
“以前网络争议更多是在知识产权领域。未来民众对于网络隐私的关注将成为趋势。”互联网研究机构艾瑞咨询的分析师王芳说,过去网民主要是单向接收新闻资讯,但以互动为特征的Web2.0的到来,让网民的信息面临更多暴露的危险。网民对这方面的关注也将越来越加强。
但互联网具有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特点,与之相应的保护手段却没有跟上。“‘隐私保护器’发布才20多天,就在社会上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这说明与用户间产生了巨大的共鸣,反映了用户的巨大需求。”齐向东说。
互联网领域走在前头的美国,已发生数例针对网络隐私的争论。“Google街景”是一项颇受欢迎的特色服务。Google街景拍摄车一路行驶,将360度实景拍摄照片放在Google地图里供用户使用。但这项拍摄行为未征得路人同意,照片便流传世界,Google相继面临多国民众的起诉。另一个 互联网宠儿Facebook同样遭遇过麻烦。在一个“Beacon”程序中,Facebook未通知用户就收集他们的在线行为信息,被用户起诉,最后以建 立隐私保护基金了结。
王芳表示,互联网公司收集用户信息,不可否认一些确实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的使用体验,但也有一些就是为了卖用户信息赚钱。无论是何种情况,都必须保障用户的知情权。
广东博厚律师事务所主任詹礼愿说,只有两种情况下,公民个人隐私才能合法外泄:一为司法或行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能,二为用户通过契约主动放弃隐私权。至于是否用于商业目的,倒是其次,重要的是,是否事前经过用户许可。
网民看“热闹”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这次两大互联网公司“掐架”,引发了网民对自身隐私泄露的担忧,也受到一些网民欢迎。
“其实站在一个普通网民的观点上,我们乐于看到这样的公司之间的相互揭短。”网民“长得不帅又没钱”在新浪微博上说,“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相互制约,在当前中国缺乏网络公平监管的年代,真的太需要一个真正保护网民隐私的软件了。”
经济学家马光远在专栏文章中也表示:“不怕360和腾讯吵架,怕的是经常一起喝茶。”在网络隐私屡屡被侵犯的今天,一个安全的互联网需要更多的360,也需要更多的腾讯,只有达成了制衡,网络安全才不会沦为没有任何根基的乌托邦。
互联网公司的互相制衡,或许可以带来更加纯净的互联网环境。在此过程中,网民自身的安全意识也应加强。王芳建议,用户在网络购物时使用网银专业版本,定期更换密码,有意识去除网络行为的痕迹,定期查杀木马等等。
詹礼愿认为,国家层面对于网络隐私保护同样存在缺失。当前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并无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只是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作为名誉 权的一种。希望能有正式的界定。在实践中,网络隐私被侵害的个人往往难以技术取证,也需要国家第三方中介机构帮助鉴定。国家还应鼓励社会团体对网上违法行 为的监测,形成社会和舆论的双重监督。
问题:请阅读以上材料,分析材料中涉及的信源和传播者,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UGC:是指用户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中创造内容的业务或服务的模式,例如原创、转载、分享等用户的各种自主行为。社会化媒体:指允许用户创造、交流内容并进行互动的在线平台及技术,......
对于中国网民而言,腾讯QQ也许是他们最熟悉的互联网产品。数亿的注册用户数,将近80%的市场占有率,证明了腾讯公司在中国互联网IM产业的霸主地位。作为一个成立只有几年时间的公......
员工管理管理 案例分析报告腾讯起诉员工竞业限制案——员工关系管理案例分析1.公司简介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
腾讯与360之争360公司创立于2005年,旗下拥有360安全卫士、360杀毒、360安全浏览器、360保险箱、360手机卫士等产品。业务对比腾讯成立于1998年,旗下拥有即时通信QQ、腾讯网、......
前言媒体与传播学院已经成立了4年,相对学校的一些大的学院,是一个较小的教学单位。但是,近年来,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以及学生就业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