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思路对策_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8:31: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平原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思路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平原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

思路对策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是农民增收的利器,要发挥好我省电子商务发达的优势,加大农产品网络销售力度,促进农民增收”。从全县情况分析,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组织推进体系和充分的集群发展优势,面对这一极具潜力的新生发展事物,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力有序予以推动,调研情况如下:

一、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各类农业主体在电商平台上开设网站有110余家,其中包括14家农业龙头企业、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2家家庭农场。相对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呈现的强劲发展态势,该县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但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施农电商主体比例偏低,但意愿期望值很强。综合分析,全县三大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农电商比例仅为4.8%,规模大户、零星农民实施农电商比例不到1%。比例偏低原因主要集中在缺思路、技术、资金、品牌、政策等方面。从摸底调查看,约20%的农业经营主体和50%以上的农村创业青年发展农电商意愿强烈,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线上与线下销售价格比差明显;二是网络与实地销售地域空间比差明显;三是就业形势严峻与电商创业灵活自由比差明显。

(二)实施农电商品类范围偏窄,但挖掘空间度较高。全县现已开展农电商的品类主要集中在黄桃、草莓、芦笋、葡萄、雪菜、甲鱼等单类农产品,大米、蘑菇和西甜瓜等品类也开始有主体试水电商。总体来说,开展电商仍以生鲜类农产品为主,半加工和深加工农产品涉及很少;以“食用类“农产品为主,“使用类”和“欣赏类”农产品涉及很少。相对该县五色农业产业带形成的各类精品农产品,以及农村文化传承下的各类农村手工艺品,农电商可挖掘空间还很大。

(三)实施农电商集聚效益未现,但集群发展态势明显。目前该县农电商呈现“单打独斗”局面,如黄桃单类,就有30多家电商运作,运营水平参次不齐。全县开展农电商主体已产生净收益的不足一半,有收益的大部分也在10万以内,效益未充分显现,总体处于无序无力状态。但同时电商平台中一号店、好邻居等已经着手进行产品整合,统一开展代运营。马家桥村开始筹建村级淘宝综合服务平台,以核心加周边西甜瓜基地为依托,全力探索村级组织支撑下电商引导推进集群模式。一里谷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筹建企业淘宝综合服务平台,以嘉善有影响力的农村文化产品为依托,全力探索企业组织支撑下电商引导推进集群模式。

(四)实施农电商技术人才不够,但拟创群体基数很大。在经济和就业形势严峻态势下,目前有志于农村创业和电商创业的农村青年群体不断扩大,不少在企业打工的青年也非常关注农村电商发展机会。在调研中听到最多的是,就是不懂技术和缺乏经验。今年农经局(农办)依托农民学校已经开始了多期农电商培训,对已运行的农电商主体安排参加上期技术辅导班。总体来说,全县实施农电商技术氛围还不够,但创业氛围已经浓厚。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剖析

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农业生产模式、流通模式、消费模式的深度变革,在这个起承转合的关键节点,作为三农改革发展前沿阵地的嘉善,必须客观分析各类制约瓶颈问题,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当前存在六大“短板”问题:

(一)区域产品鲜食特性引发的销售短板。该县由于地于平原地带,农产品主要于生鲜类为主,占比在90%以上,仅雪菜、大米等极少种类属于可加工产品,相对山林区域的坚果类产品,在网络销售上缺乏先天条件,特别在物流仓储、保鲜保质上难度较大。再加上发达的区位交通优势,农民习惯于直供批发市场,网上销售认同感不强,这也是该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最大客观限制瓶颈。

(二)信息资源对称偏差引发的人才短板。农村电子商务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一个科技人才汇聚产业,电商发展与人才短缺是一对必须解决的现实矛盾,推动农村电商需要全方位技术手段,如网店美工、产品介绍、信息采集、在线客服、营销推广、行情分析、促销策划,这些都需要实际操作技能人才。当前此类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据对现有农村电商调查,66.8%的受访对象反映招聘困难,对传统型农民来说压力更大,有近80%受访对象受此困扰。

(三)配套功能相对脱节引发的服务短板。建设现代电商配套服务体系,是该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环节。相于我省遂昌等地已形成的物流配送、仓储保鲜、包装设计、配套加工、金融微贷、网店技服、宣介培训等为一体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该县的起步较晚,各个服务领域呈细碎化、零星化态势,缺乏整体性设计推动,也未形成系统性和规模化的服务平台,严重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规范健康发

展。

(四)质量诚信把控不足引发的品牌短板。农产品受自然条件影响巨大,生产和供给具有不可预知性,生产者和生产区域都相对分散,附加值较低,品类繁多,产品口感、颜色、形状、大小均不同,很难有具体的标准来管控。而电子商务是以诚信和质量为最重要准入条件,农产品品牌成为最为关键的识别标识。该县农产品品牌建设虽然具备一定发展基础,但是还处于区域性品牌,面对广域网络营销市场,还缺乏知名度和强有力的质量追遡和源头防范机制。

(五)顶层设计相对滞后引发的模式短板。由于该县尚未对农电商进行整体布局和规划,相比于二三产电商,农电商情况更为复杂,基础相对薄弱,越发需要科学管用的模式做法进行引领。从全县情况看,大部电商主体还停留在独立的个体电商层次,品牌、质检、包装等线下环节和美工、客服、网销等线上环节都区限于常规做法,面对竞争无比激烈的电商市场,还未形成适合该县区域特征的示范引领模式。

(六)法规政策体系不全引发的保障短板。近几年,物流、支付、安全认证等电子配套有所发展,但还跟不上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尤其是物流配送的服务质量、网络安全和信息保护等需要进一步提升。尽管现有法规对一些经济活动有相关规定,省级层面也出台相关扶持推进政策,但随着网络营销模式和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很多经济活动难以用现有法规来规范,加上网络违规行为具有迷惑性和隐蔽性,急需加快电子商务法规体系建设。

三、思路谋划和节奏把握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因地制宜,围绕“如何走出平原地区农电商

发展困境”这一主题,结合强村富民工作,定位于四美嘉善之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手段,把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当前一项三农领域重点工程来抓:

(一)思路把握。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形态,既没有既定的发展模式可循,也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参照。嘉善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既要善于借鉴,又不能照抄照搬,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探索创新。打破传统思维束缚,针对主要问题症结点,全力实现三大定位转变:

1、在电商产品定位上转变:突破农电商只能做生鲜农产品的传统做法,形成以“生鲜、半干品、创艺制作”三大序列并重推进的思路。一是生鲜类主要以有特色、易物流、保质长、成规模的品类为主,如西甜瓜、蜜梨以及可销往周边的黄桃、蘑菇等;二是半干品主要以有概念、成批量、知名高的品类为主,如富粞大米、杨庙雪菜、西塘八珍糕和龙蹄、陶庄青鱼干等;三是创艺制作主要以有内涵、具文化和有群众基础的品类为主,并结合农村来料加工和就业方式转变推进,如西塘手盘扣、魏塘手剪纸、大云手工绣、姚庄手工画等。

2、在运行模式定位上转变:改变现有的农电商自由发展态势,形成以先行探索“服务器、孵化器”二大序列并重推进的模式。一是打造以电商村为主形式的服务器模式,依托村级组织成立电商合作社,将线上和线下有机分离,着重做线上线下连接的文章,将零星电商企望却无法完成的线下统一品牌、统一质检、统一包装、统一物流、统一宣介、统一售后等环节融为一体,搭建形成农电商村级综合服务平台。二是打造以电商工厂为主形式的孵化器模式,依托科技型农业企业,同步推进县域旗舰农电商网店和孵化双平台建设,和线下主体紧

密对接,发挥区域电商集聚效应,破解电商发展技术难题,搭建形成农电商企业综合服务平台。

3、在政府角色定位上转变:推进农电商必须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政府既不可任其“自由发展”,也不宜“统包统揽”,就度的把握关键要落脚在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配套服务文章,将政府应管的电商产品品牌培育、质量监测、物流监管、宣传推介等服务功能统筹应用;二是做好政策引导文章,将政府应扶的平台培育、技术培训、信贷保险等助推功能统一引入;三是做好模式培育文章,将政府应推的可示范、宜复制、能推广的电商运行模式进行总结提练,在一定范围统盘推进。

(二)工作措施。未来从嘉善自身的区位优势和农业特色出发,以四个立足为出发点,增强四大发展合力:

1、立足方向把握,以突出主体培育增强发展引导力。农村电子商务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们必须要在培育市场主体上下足功夫,建议以“抓大育强带小”为基本思路,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招商引资文章。重视引进农村电子商务领域的重点项目,加大电商平台、流转仓储、加工合作等项目招商;二是做好扶大扶强文章。要出台专项政策扶持农村电商主体,政策既要考虑政策引导性,也要考虑就业、税收、交易额、物流、资金流等因素;三是做好示范推动文章。发挥典型引路作用,通过各通媒体,全力宣传优秀电商主体和运作模式,开展网上展销、线下推介、主题展览等活动,不断扩大嘉善农村电商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立足转型升级,以提升品牌建设增强发展原动力。借势现代精品农业转型升级,突出生态主题,打造绿色产业,彰显地域特色。

建议把好三大关口:一是把好质量准入关。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加快网上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建立质量认证制度;二是把好品牌标准关。严格控制农产品品牌认证,实施农产品网销品牌准入机制,加强品牌标准化体系建设,实行品牌激励和退出制度,有效拓展品牌的知晓度和社会监督力度;三是把好品种拓展关。针对生鲜产品特性,加大网售农产品开发力度,加强科研机构合作,开拓深加工农产品范围,加强外型设计和内涵挖掘,形成江南水乡特有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和产品序列。

(三)立足以人为本,以强化科技先导增强发展驱动力。科技和人才力量的不足是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必须破解的关键问题,针对区域实际,建议在三个方面下好功夫:一是要在人才培育引进上下好功夫。结合农村青年就业和大学生农业创业工程,全力培育具有现代农业知识、电子商务知识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引导其自主创业,还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要在科技培训研发上下好功夫。政府应发挥指导作用,鼓励各级教育机构,特别是农民学院(校)等涉农教育机制开设农村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同时开展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农民信息化应用能力;三是要在加强平台合作上下好功夫。借助桐乡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契机,加强与阿里巴巴等国内网商主流平台互动协作作,加快平台培育力度,营造良好的农村电子商务推进氛围。

(四)立足角色定位,以构建推进体系增强发展支撑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导向,政府应立足于引导和服务角色定位。当前该县应着力创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体制机制具体应做好三项设计:一是要做好顶层规划设计。目前,省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规划都已经明确,该县也要立足本地实际,深入进行调研,出台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总体规划,发挥政府推动“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二是要做好推进机制设计。要形成一竿子到底的管理体系。县镇层面要成立领导机构,并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体系,并同步建立动态农电商发展大数据库;三是要做好服务通道设计。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项目和主体审批机制建设,在审批流程上“瘦身”,能纳入“零审批”要全部纳入,不能纳入“零审批”的要开辟“绿色通道”,全面提速提效。

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城关镇 李海英 董亚丽社区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做好社区管理与服务,既是维护好广大社区居民权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扎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基础。......

农村价格管理现状与思路

在群众上访件中,有一部分是反映涉农收费问题的。说明涉农收费仍然存在问题,农村价格矛盾仍然突出。加强农村价格管理已是势在必行。如何加强农村价格管理要积极研究和探讨,为保......

农村价格管理现状与思路

在群众上访件中,有一部分是反映涉农收费问题的。说明涉农收费仍然存在问题,农村价格矛盾仍然突出。加强农村价格管理已是势在必行。如何加强农村价格管理要积极研究和探讨,为保......

电子商务进农村现状与发展论文范文(13篇)

写一份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自己学习的规律,迈向更高的层次。写一份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做到客观、全面、准确。接下来是一些名人名言,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电子......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电子商务产业是我旗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进一步繁荣市场经济、推动产品外销、促进全旗产业结构调整,具有......

下载平原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思路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原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思路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