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接千载,文通万里——相似联想在写作中的运用_联想和想象写作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8:01:2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思接千载,文通万里——相似联想在写作中的运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联想和想象写作”。

思接千载,文通万里

——相似联想在写作中的运用

学习目标:

1、认识相似联想在写作中的作用;

2、掌握相似联想的分类和方法;

3、能在作文中依据话题展开相似联想,进行思维的创新与发散。学习重点:

掌握相似联想的方法,能依据话题展开相似联想,进行思维的发散与创新。学习难点:

能在作文中依据话题展开相似联想,丰富和加深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形象生动,有说服力。教学方法:示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我们看到远处的街灯,就会想起天上闪烁的星星;当我们孤独走夜路时,看见人家院落的灯光,就想起了家的温馨„„这就是相似联想,它是建立在观察思维能力和比较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写作时就能浮想联翩,思路开阔,写出来的文章才能丰富、生动。本节课我们学习相似联想,以及其在作文中的运用。

面对世间万物,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事物之间总有某种相似。

二、明确概念:

什么是相似联想?

明确:它是通过叙写的事物联想到与此相类似的事物。例如《雄关赋》就是通过叙写眼见的雄关想到心中的雄关。眼见的雄关固若金汤,心中的雄关坚定不移,二者的相似点是坚固。由此引发出心中的雄关就是坚定的信念的联想。

它反映事物的相似性和共性。

相似联想的分类:

根据事物之间相似点的不同情态,相似联想可以分为三类:

(一)、外部形态相似

例一:“那攀缘在栅栏上的牵牛花分明是一支支小铜号,挺立在月光里,吹奏着一支静夜曲……”由牵牛花联想到小喇叭,这是取其形似。

例二: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的从容的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般;海水被它似剪的尾与翼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急雨么?我们真替它担心呢!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象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郑振铎《海燕》

教师点评:

作者背井离乡,在远洋轮上见到矫健、从容的小燕子,联想到自己故乡的小燕子,惊喜之中,把海上的小燕子幻成自己故乡的小燕子。由于运用了相似联想,文章成功地抒发了爱国恋乡的深情。

例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以六朝为盛;从诗歌里约略可以知道。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过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另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

教师点评:

作者在享用了清华园的荷塘月色以后,联想起江南的荷塘将二者加以比较,相同在一样是“莲花过人头”,不同在一个是“一些流水的影子”,一个是“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两厢比较,“另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越想越觉得江南美好可爱。

(二)、内部逻辑相似

例一:“在现实生活中,我常看到那些像树叶一样极为普通极为平凡的人们,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默默无闻的工作,毫无保留的奉献;他们要求于人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里由落叶联想到北方的抗日军民,这是取其神似。

例二:“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小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

——夏衍《包身工》

例三 :我不禁一颤: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是多么高尚啊!

透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努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杨朔《荔枝蜜》

教师点评:

文章由物及人,从蜜蜂联想到农民。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而在田野里劳动的农民“实际也是在酿蜜,酿造生活的蜜。

(三)、情感反映相似

例一:听到这个好消息,他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例二:

他得意之时,禁不住大声的嚷道: “造反了,造反了!” 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这一种可怜的眼光,是阿Q从来没见过的,一见之下,又使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他更加高兴的走而且喊道: “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

———鲁迅《阿Q正传》

教师点评:

阿Q看到自己说造反未庄人“惊惧”的可怜的眼光,感到“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这一比喻实质是相似联想。他所表现的是阿Q此时此刻的情绪感受,如同炎夏酷暑时喝冰凉的雪水一样舒服极了。这是一种主观情绪感受相似的联想。

需要指出的是,从联想角度看,比喻这一修辞均属于相似联想。例如: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啊,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老舍《济南的冬天》

再如: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徐志摩《再别康桥》

三、例文分析借鉴:

范文一:

路灯

他存在,我却从未感到他的存在。

他帮助了我,我却没感到他对我的帮助。

当他突然失明,我感到郁闷、恐惧、寂寥,失魂落魄。我追忆追忆着他的形象,美丽的光环,站立风雨中的倩影。当他重新睁开明莹的眸子,我像走出被黑暗囚固的牢笼,舒心地接受着光对我的亲吻。

此刻,我发现,世界上的一切都在默默的相助,生命在相互关照下生存,事业在相互关照下发展。山崖田埂因有小草的盘踞而不流逝,孤烟大漠因有驼铃而不寂寞,大地因有流水而不衰老,山井因有鸟鸣而不阴森,海河因有帆影而生机勃勃。世界上最神圣的事业是相助,一切在相助中走进完美的世界。

教师点评:

由路灯明灭带给自己的情绪变化,联想到世界上一切事物之间的“相助”关系。路灯对“我”“ 相助”,犹如小草对山崖田埂“相助”,驼铃对沙漠“相助”,流水对大地“相助”,帆影对河海“相助”,鸟鸣对山林“相助”。“相助”是这些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由此,作者提倡“相助”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业”,提倡“一切在相助中走进完美的世界”的境界。

范文二:以“水的联想”为题作文。

生子当如水

高二年10班易 超

水——寻常物,一切生命体内皆有水,可水的寻常却也造就了水的不寻常:

水之灵动篇山是永恒的,但却是凝固的;水是柔和的,但却是灵动的。流水可以绕着清山,从山间流淌,从岩缝中渗出,围着青石流淌。水轻灵智慧,遇上大石,可以从岩脚流过。而做人何尝不应是这样的呢?面对艰难困苦,我们应当从各方向找遇破解之路,能屈能伸,犹水一般。不应如山,固执、呆板。(水的“柔和”、“ 灵动”的个性,联想到人的品质,应当灵活应变“能屈能伸”,这是内部逻辑相似的联想。同时展开对比联想,人不能像山那样“固执、呆板”。)

水之坚忍篇 石是坚硬的,看起来不可破解。然而水滴石穿又是什么呢?这不禁给人以启迪:水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打击,终能将巨石化解,而做为人类,只要我们也拥有一份水一般的执着、坚忍;一切拦路虎都是不足为惧的。(从水的“执着”、“坚忍”,联想到人该有同样的品质,这是内部逻辑相似的联想。)

水之博爱篇

水是具有极度奉献精神的,它无论走到哪里,都将给周围的生灵以润泽,若是没有它的奉献。青山早已化为黄山,而崖间的青苔碧草,甚至这万物生灵,早也已经灰飞烟灭,这就是一种博爱。而人世间也需要一种博爱。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当互惠互利,而灾难到来时,人们更应抱在一起,互相温暖。(从水的“奉献”、“博爱”,联想到人们的博爱团结,这也是相似联想。)

水之漂泊篇

水的一生,无处为家,却也四处为家,只要他能到的地方,他都愿意一去,无论是风光无限的崖顶还是沟回纵横的山间,抑或是万却不复的深渊。当他在世间走完一个轮回时,青山却能依旧在那里。人应当做到随遇而安,也应该不断尝试。(从水联想到做人勇于去尝试,同时应该做到随遇而安)

水之绚烂篇

水是五光十色的,可它本来是没有颜色的,青山在他的怀中,他就成了家,落日在他怀中,他就成了红,而那江心的秋月,更明洁白如雪。他善于学习,善于吸纳。而做人不也应该师“夷”长技吗?(从水联想到人,人的善于学习,善于吸纳,二者是相似的。)

水,他澎湃;水,他昂扬;水,他充满活力......总之水的个性还有许多许多,正如古语有云:仁者乐水。水具备着人类社会一切优点。

当日曹操感慨曰:生子当孙仲谋,而今我叹曰,生子当如水。

范文三:以“感叹号的联想”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作文。

感叹号

“隆”一声,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如一支箭刺穿苍穹,炫目的烟火在蓝天下划出一个灿烂的感叹号——这就是中国的感叹号,这就是中华民族向世界发出的最强音!

——题记

曾有一个洋鬼子说:“外国的景色比中国的美多了,中国的景色最多只是个小豆号。”也曾有一个带着日本帽的老头说:“中国的文化已到了尽头,是一个无奈的句号。”更有一个所谓的外交官妇人说:“中国人是一盘散沙,民族精神只是表示省略的省略号。”但我要说:他们都错了!如今蒸蒸日上的中国,如水中莲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岂是一两堆“污泥”能玷污的?——中国是一个明亮夺目的感叹号!

山河感叹号

中国是一个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万里山河不正是一幅连绵锦绣的话卷吗?看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耸入云,是一个顶天立地、雪白挺拔的感叹号;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推沙滚浪,是一个长延阔大、金黄壮观的感叹号;“世界第八大奇迹长城如灰黑卧龙潜伏,蜿蜒盘旋万里疆土,更是一个苍劲有力、荡气回肠的感叹号!

谁言中国山河丑,谁言中国景色差?也许曾经的战火刮下了一条条伤痕,但事过境迁,改革的春风早已吹干苦涩的泪,中国的河川山岭也恢复青春。青山依在,碧水长流,哪一个到中国旅游的外国旅客的脸上不写满了赞美的感叹号?

文化感叹号

五千年的日日月月积累下来的民族文化是一颗颗珍珠、一个个感叹号啊!东晋书圣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劲如银钩,挺如苍松,是一个飘逸、流畅的感叹号;民族歌唱家宋祖英在奥地利“金色大厅”深情歌唱、歌声如天籁、如鸟鸣、如水调,陶醉了现场的所有的中外游人,是一个优美、婉柔的感叹号;武术家吴京轻撒太极,柔中带刚,四两拨千斤,是一个刚柔并济的感叹号。中国的文化植根于中华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是世界文化的一块瑰宝!

然而,中国文化依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别国文化的精髓。如民族唱法中融入了美声唱法的技巧,中国画中加入了油画的明暗变化元素等等。中国文化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感叹号!

精神感叹号

无数的英雄用血泪编写了数不清的壮丽诗篇,中国的民族精神又何尝不是一个华丽的感叹号呢?八十年代,中国女排承担着民族的使命,取得了令人诧目的“五连冠”,是一个振奋人心、欢呼雀跃的感叹号;98年,长江泛滥,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为人民筑起了一道血肉城墙,是一一个绚丽悲壮、豪迈凄凉的感叹号;两年前的“非典”一役,全国上下的白衣天使为救病人竭尽全力,不少因此倒入血泊中,更是一个惊天动地、动容山河的感叹号!

中国的民族精神从不衰败,中国人更从不气馁。大家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向世界发出最强音——中国感叹号!

小结:到底如何展开相似联想呢?根据上面的例文,我们可以知道。

相似联想思维的过程:先仔细观察事物,然后发现其特点,接着打开记忆的仓库,搜寻具有相似特点的事物,最后反复比较,找出最贴切的一个。抓住合适的相似点是相似联想的关键。

相似联想建立在观察思维能力和比较思维能力的基础上。面对世间万物,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事物之间总有某种相似。

四、相似联想训练

(一)指出下列文段运用了哪种相似联想。

(1)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

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鲁彦《听潮》

(2)他一手扶肩,一手甩开,挺直了腰,迈开大步向前走去。他走的那么稳健,又那么豪迈。当他带着他的连队走过荒芜人烟的大草地时,就是这样走着的;当他带着他的团队通过日寇的封锁线时,当他带着他的师跨进“天下第一关”时,他也是这样走着的。

————王愿坚《普通劳动者》

(3)对某些动人的情节,我们的共鸣和感动,并不是一下子就涌现的,他们有点像烧开水似的,热度慢慢增加,终于,冒气了,喧响了,沸腾了。

————秦牧《艺海拾贝》

请学生辨别、回答。

教师明确:

第一段是外部情态的相似:

第二段是内部逻辑的相似: 第三段则是情感反应相似。

(二)运用相似联想写作文 训练题目:窗含羞草路标的联想

五、课堂小结

相似联想是建立在观察思维能力和比较思维能力的基础上。面对世间万物,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事物之间总有某种相似。写作时就能浮想联翩,思路开阔,写出来的文章才能丰富、生动。

思接千载,文通万里——相似联想在写作中的运用

思接千载,文通万里——相似联想在写作中的运用学习目标:1、认识相似联想在写作中的作用;2、掌握相似联想的分类和方法;3、能在作文中依据话题展开相似联想,进行思维的创新与发散......

联想在写作中的运用

联想在写作中的运用李玉慧所谓联想,一般地说,指“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在外部特征和意义上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反映在人脑中并建立联系,以后只要其中一个事物出现,就......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新文》课题联想、想象能力训练例析(网友来稿)

湖南双峰曾国藩实验学校 龚勇军想象能力训练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闻引路序列作文训练研究(简称“新文”课题)实践研究体系的重要一环,是训练学生怎样写文章......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作文教学创造性想象能力训练浅探(教师中心稿)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10篇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作文教学创造性想象能力训练浅探(教师中心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作文教学创造性想象能力训练浅探(教师中心稿)

江苏省吴江市高级中学钱海荣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为考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理解,充分发挥想象能力,提供相当开阔的空间。它淡化了文体要求,突出思......

下载思接千载,文通万里——相似联想在写作中的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接千载,文通万里——相似联想在写作中的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