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做好新时期基层公安舆论引导工作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浅析如何做好新时期基层公安舆论引导工作
宜宾县政府副县长 郭真明
做好新时期的舆论引导工作,是有效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的客观要求,是切实担负起今年繁重艰巨的维稳任务的现实需要,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措施。结合基层公安工作实际,笔者对如何做好新时期基层公安舆论引导工作进行了调查思考。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新时期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性
“舆论引导”是指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人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传播的行为。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新闻舆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国正处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治安刑事犯罪高发期、对敌斗争形势复杂期,公安机关尤其是基层公安机关被媒体炒作和网络恶意攻击的舆情危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声誉和形象,损害了警民关系,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如被媒体炒作的“上海匣北事件”和“贵州市瓮安事件”等,对公安机关和队伍声誉造成了严重影响。这些舆情危机的发生暴露出一些地方公安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对舆论引导工作重视不够,应对和处置能力不强等问题。如何提高和改进公安舆论引导工作,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已是当前公安工作中十分重要和迫切的内容。
县级公安机关是“三大建设”的实践者,是公安机关的根基,民警数超过全国民警总数的三分之二,也是与社会各界接触最广泛、最密切,与媒体打交道机会最多的部门之一。如何加强和改进县级公安机关舆论引导工作,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和广大民警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需要我们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的特殊作用,认真研究把握公安舆论引导的规律,牢牢掌握公安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切实提高把握、引导舆论的能力,用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
二、完善机制,为新时期舆论引导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有利于积极掌握舆论主导权,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公布事实真相,驳斥谣言,以正视听,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消除负面影响,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树立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要真正做好新时期的舆论引导工作,应重点建立和完善六大舆论引导工作机制。
(一)建立和完善舆论引导工作制度。县级公安机关必须根据上级政府和公安机关关于新闻宣传及舆论引导应急工作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操作性强的舆论引导工作制度。要深入提炼舆论引导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制定完善的工作措施和纪律要求,明确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及其职责,确定新闻发言人,落实专兼职人员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使舆论引导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建立和完善舆情收集和分析研判机制。县级公安机关应建立“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人员可由政工、纪委、指挥中心和相关业务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关注社情舆论动态,及时获取相关信息,了解掌握舆论对公安工作的评价和走向。特别是要注意发现、收集、研判新闻媒体对涉及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苗头性、倾向性的负面报道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处置预案和应对措施,做到预警在先,应对有策,把危机舆情控制在萌芽状态。
(三)建立危机舆情快速反应和新闻发布机制。在社会普遍要求更多知情权的情况下,要在对舆情认真分析和研判的基础上,及时、主动采取新闻发布的形式,第一时间向新闻媒体和公众发布真实、准确、权威的信息,抢占先机,掌握话语的主动权,挤压炒作空间。同时,要注意及时对事件处置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以及相关工作的后续信息发布,正确引导舆论作出客观、公正的报道。对已经被媒体曝光的涉警、涉稳负面新闻报道,要切实做到快速反应,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介入、早处置。切忌在新闻媒体及社会舆论面前沉默失语,被动应付,导致因不客观公正的报道或错误的舆论导向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酿成恶性群体性事件。
(四)建立危机舆情查处机制。发生公安民警重大违法违纪案件或其他涉警事件后,应及时掌握舆情,发布信息,组织各方力量迅速展开调查。对经调查基本属实的报道,应及时回复媒体,公开处理结果,消除不良影响,防止形成连续报道和其他媒体跟进炒作。对经查证民警没有重大违法行为,但存在执法不规范、执法不当等行为的,应及时公布处理结果和善后措施,表明改进工作的态度。对经调查不实、有炒作嫌疑的报道,应及时与新闻媒体进行交涉,澄清事实真相,截断危机舆情传播链,防止形成恶性失实炒作。
(五)建立完善网上舆情管控机制。据统计,我国互联网网民已达2.9亿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正在深刻改变着媒体传播的内在结构和总体格局,带来了传播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阵地。因此,应尽快建立健全网上舆情研判机制,切实加强舆论管控。县级公安机关普遍存在维稳任务重、警力不足的问题,可考虑建立一支以网络监察大队为主,各警务单位至少1名民警组成的“兼职网上评论员队伍”,要在网上依法、理性表达意见,形成积极健康的网上正面舆论。对一般性的议论、批评性信息不予处置,可根据舆情走势,适时组织正面引导;对蓄意编造的虚假信息,应及时组织网上评论员正面引导贴文,澄清事实真相;对恶意攻击党和政府、煽动网民不良情绪的负面信息,应及时删除、封堵,并对发布人开展调查,对其中的行动性、破坏性信息,要固定证据,依法处理,坚决打击抵毁党委、政府形象,串联、煽动不明真相群众闹事的行为。
(六)建立舆论引导保障机制。舆论引导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切实做好组织、队伍、制度、后勤等方面的保障是关键。应选配好舆论引导员队伍,切实加强舆论引导队伍建设,把那些政治坚定、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新闻发言人和舆论引导工作岗位。要加强培训,切实提高新闻发言人和舆论引导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加强舆论引导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同时,应组建一定数量的网上评论员,加强网上评论员的素质培训,使其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纪律、专业知识和自救能力。要配备必需的器材设备等硬件设施,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不断完善舆论引导工作的奖励、激励机制,确保舆论引导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宣传,全力把握舆论的主动权
长期以来,由于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的特殊性质,一直是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在百度网上搜索警察”二字,相关信息竟多达400多万条,足可见社会对公安工作的关注程度。因此,必须要全力把握舆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才能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从而赢得广大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为公安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树立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良好形象。
(一)加强舆论引导策划。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不断加强新闻舆论引导策划,重拳出击,形成主题鲜明、分量重、力度大的报道阵势。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大张旗鼓地宣传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主流和成绩,抢占主流媒体阵地,形成规模效应。以正面的舆情,展示人民群众最亲、犯罪分子最怕的人民警察新形象,真正把正面宣传做成舆论热点、社会亮点和群众的关注点,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引导。
(二)加大典型引导舆论的力度。“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通过加强公安典型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是塑造公安形象、正面引导舆论的有效途径。应注意从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和培养具有说服力、经得起考验的典型集体、人物和事例,通过大力宣传他们在打击犯罪、保护、服务群众中的先进事迹。来弘扬新时期人民警察忠诚可靠,秉公执法,英勇善战,无私奉献的精神,以此激发民警士气,震慑违法犯罪,密切警民关系,引导社会舆论。
(三)创新舆论引导工作方式。应进一步创新正面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不断拓展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的宣传空间,选择人民群众最感兴趣和乐于接受的题材,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力求形式新、内容实、分量重、效果好。同时,舆论引导应注重以人为本,应把警察形象从神化到人性化,转变过去把警察神化为“完美英雄”形象的宣传方式,更多地宣传公安机关和队伍“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体现“公平、正义”的形象。公安干警也是有血、有泪、有家庭、有感情的人,在要求我们公安干警做好自身工作职责的同时,也要引导社会给予公安队伍更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让公安机关和民警走进群众生活,让舆论导向走向理解公安、信赖公安、支持公安的有利局面。
四、加强沟通,进一步密切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关系
公安机关和新闻媒体都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推动者,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两条不同战线。实现公安机关与媒体的合作,努力构建公安机关和新闻媒体互信、互助、互动的和谐关系,既是公安新闻宣传和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做好公安舆论引导工作,实现和谐舆论环境的重要举措。
(一)主动沟通,正确面对新闻媒体和记者。应克服怕媒体、躲记者的错误心态,主动走近新闻媒体和记者,主动搭建与新闻媒体有效沟通的平台。可采取通过邀请新闻媒体负责人和专职记者定期或不定期的参加“新闻联系会”、“新闻座谈会”、“新闻选题策划会”、“联谊会”等形式,主动向新闻媒体介绍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听取媒体对公安机关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策划公安新闻选题,加强沟通,加深友谊,使新闻媒体更多的了解、理解公安工作,信任、支持公安机关。同时,建立主动走访新闻媒体和记者的制度,及时了解媒体对公安新闻报道素材的需求,真正与媒体记者建立工作上的良好合作关系和生活中的朋友关系。
(二)认真对待,及时处理媒体反映的相关问题。对新闻媒体反映的公安机关存在的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要加强和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可考虑与新闻媒体建立“内参反映”公安机关问题的反馈机制,引导新闻媒体通过内参等内部渠道反映问题。同时,公安部门在得到相关问题的反映后,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弄清事实真相,提出处理意见,及时将工作情况反馈媒体,做到件件有查处,事事有结果,避免事态公开后引起炒作和不良反映。
(三)积极应对,提高民警应对新闻媒体和记者的能力。目前,在基层公安机关和民警中普遍存在应对媒体能力不强、方法简单、点子不多的问题,民警在和媒体打交道时往往因为应对不当,激化了与新闻媒体的关系,使一些原本能够控制在萌芽状态的事件被新闻媒体连续炒作。因此,要通过加强对民警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民警积极有效应对媒体的能力、技巧和水平,避免因应对不当而扩大事态,造成不实和负面报道的事件。
(四)严肃纪律,确保舆论引导工作深入开展。要认真执行公安部等相关部委关于加强公安新闻宣传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落实公安新闻宣传报道、新闻发布工作由政工宣传部门统一归口管理的制度,加强和改进重大案件、事件新闻采访的管理工作。对违反新闻宣传纪律、擅自发布新闻,接受媒体采访,以及对媒体负面报道不及时掌握情况、不主动向主管部门和上级机关报告,或因处置不力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必须对相关单位和人员作出严肃处理,确保舆论引导工作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如何做好新时期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郭卫民(据听课笔记和录音整理)郭卫民:北京奥运会新闻发言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局局长。2008年7月8日,作为北京奥运会四位新闻发言人之......
加强公安舆论引导----新时期公安宣传工作新思考摘要: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公共话语空间和重要舆论策源地,成为包容"体制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巨大场域。一些在"体制舆论......
切实做好新时期反腐倡廉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当今时代,网络出现在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面目和模式。 网络的惊涛拍岸,也冲击着传统的反腐格局。近......
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传播器”和“放大......
新时期如何做好公安后勤保障工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古至今,历代军事家在运作战争前的首要动作,这就是后勤保障工作,这说明后勤保障工作对一场战争的胜负起着决定的因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