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效沟通谈企业管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沟通”。
从有效沟通谈企业管理
一个人成功的因素75%靠沟通,25%靠天才和能力。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如果能做好组织沟通,对促进企业绩效目标的实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畅通而有效的组织沟通,有利于信息在组织内部的充分流动和共享,有利于提高组织工作效率,有利于增强民主管理,促进组织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因此,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未来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与外部组织间的有效沟通”。而成功的沟通来自于六方面因素:
一、成功沟通源于信息准确
案例:请一群人每人拿一张A4纸,闭上眼睛,听指令完成以下操作:1.把纸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度;2.把纸对折;3.重复1;4.重复2;5.把纸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6.在纸的右上角撕去一个1厘米左右见方的正方形;7.重复5;8.在纸的左上角撕去一个1厘米左右半径的四分之一圆。
大家睁开眼后会发现,敞开的折纸图形并不一致,这就是著名的“折纸”游戏。为什么听到的是同样的信息,结果会不一样?其实在信息接收过程中有一个漏斗效应:所谓漏斗效应,是指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心里想的是100%,说出来的只有80%,别人听到的是60%,听懂的只有40%,结果执行了20%。
一个组织的指令能否畅通,制度是否有效执行,不能仅仅埋怨部属。作为组织的管理者,必须首先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完整,并进行有效的反馈(可让对方复述);在获取信息时,则要详细核实,以确保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
二、成功沟通源于目的明确
案例:某地酒店,一个业务员做了大量的市场开发工作,终于有机会做东与当地一家较有实力的经销商进行洽谈,由于双方交谈比较融洽,该客户最终同意做其代理。就在业务员准备签订合同时,两个球迷讨论起足球,但一个喜欢阿根廷队,一个喜欢德国队,他们开始辩论孰优孰劣,双方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由于该业务员颇有辩才,终于让对方理屈词穷,最后该经销商怒而摔杯:算你小子赢了,我合同不签了行不?
现实中,有太多类似的事例:谈着谈着,话题不知跑到了哪里,把当初谈话的目的抛到了九霄云外,甚至闹得不欢而散。我们的企业管理中,这种现象也比比皆是——做领导的会说:“我就这个脾气!”,“脾气”重要吗?问题是你的目的是什么;做中层的:“我安排了”,“安排了”等于做了吗?你检查落实了吗;做员工的:“我说了”,说了等于对方知道了吗?很多人习惯于推出了之,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说辞,都忘记了沟通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包括三株集团、光明乳业、酒鬼酒塑化剂等很多知名企业危机处理的失败皆归咎于此,危机处理时往往在纠结于“对”与“错”,而非去获取民心,赢得客户的信赖。
说到底,沟通只是一种桥梁或者手段,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无目的的沟通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后变成人云亦云,不知所云。
三、成功沟通源于获取信任
案例:有一年隆冬,在家乡一个家电卖场看到一位女士裹着冷风走进商场,我旁边的那个促销员马上迎上去,“姐,看你的脸都冻红了,我给你倒杯热水吧。”看年龄她本来该称呼 “姨”但她叫了“姐”;递上热水后,问她的家哪里,而那个促销员家并非那里,但马上说自己有个同学也是那里人,还去过那里的某个地方;之后又问她漂亮的鞋子从哪里买的,以及孩子、居家情况等等,我看到她们两个自始至终在谈家常,只是最后几句才涉及到彩电,但那位顾客居然完全按促销员推荐的那款彩电,连价格、功能都没多问就付款抱走。
案例中的促销员,跳出了就推销而推销的窠臼,首先通过沟通迅速拉了近彼此的距离,获取对方信任后再进行推荐,从而获得了成功。这也就是人们为什么会直接选购亲友推荐品
牌的原因。乔.吉拉德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销售员,他连续12年荣登世界吉斯尼汽车销售第一的宝座,他成功销售的真谛也在于此。
获取对方的信任要遵循几个步骤:首先,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根据心理学的“首因效应”,人的第一印象仅7秒左右,所以首次接触时,穿着、言语要恰到好处;其次,要注意握手的方式,尽量在不知觉中形成以上对下,这会影响对方的潜意识;第三,通过观察对方的环境布臵及衣着,迅速识别出对方的兴趣点,话题从其兴趣点入手;第四,动作上尽量跟对方保持一致,尤其要模仿对方的一些习惯性姿势,可以慢半拍;第五,换位思考,从对方需求出发,设身处地的替对方进行利弊分析,并将自己方案的优点作为分析时的标准,最后再提出几个方案让对方选择,不知觉中他就会倾向于你预设的方案
四、成功沟通源于渠道匹配
案例:有一个秀才去买材,他对卖材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材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材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材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材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材人因听不懂秀才的鸟语,于是就担着材走了。
这种现象在现实中随处可见。有一位从事技术管理的朋友,为他们企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有一天找到老板,开始谈起企业的发展形势,创业的艰辛,老板提示他谈重点,他又滔滔不绝地谈起技术部门的职能和重要性,老板是个急性子,打断他的话,让他有什么事直接谈,他又接着谈起一项技术革新的紧迫性,谈了半个多小时直到客人进来。一周后,他提出离职……其实他的本意是想得到老板的认可并获得奖励。但他的老板是一个视觉型信息接受者,过多的细节描述会把他搞得晕头转向,而这位朋友又是触觉型思维结构,彼此的沟通管道都不对。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业绩不错,却一直得不到领导和大家认可的原因。日常中也常见到,本来是去恳求一件事情,但滔滔不绝谈了半天,结果对方并没听进多少,“哦”到最后,问谈完了吗?完了走吧,最终什么问题也没解决。
五、成功沟通促成观点一致
案例:拿一付扑克,去掉其中的大小王,在剩余的52张数字类扑克中,让对方任选一张(对方不能看),自己看过后扣放一边,然后通过诱导性问题,就能让这张随便抽出的扑克变成他喜欢的,对方翻牌后自然会大吃一惊。其实催眠术的本质同理。
在上百次的演示中,屡试不爽。其过程就是利用了沟通技巧,其中包括言语、声调和身体语言的综合运用。具体沟通步骤是:首先从周围人中选一位讲话时神情专注的,因为他们认可或信任你才会专注;让他随便抽出一张,自己看后开始问一些封闭性“YES”的问题,如,扑克一共54张对不?抽出2张大小王还有52张对不?扑克随便洗的对不等等,多问几个必答“YES”后,就会形成惯性,然后继续问扑克有两种颜色对不?之后再开始选择二选一的问题,如果抽出的是黑的,就把黑色放在头里,问喜欢黑的还是红的?同时加重黑色的语气,另一种颜色则轻声带过,同时辅以抛弃性动作;万一对方回答喜欢红的,就要问“除了红的,黑的中有单数和双数对吗?”,读前面的几个字时要轻声快速带过,后面的“黑的中”则要加重语气,把对方的注意力引导到回答你的问题,然后继续让其选择单双数、大小等,以此类推,最后对方都不明白为什么把自己喜欢的给抽出来了。
其揭示的道理是,在商务谈判中,彼此的信息都非常明确,可就是无法达成一致。正如面对同一类产品,顾客可能有数十种选择(52张扑克),但你知道自己产品的特点(看过的那张),于是设法引导对方到你预设的产品(或方案)上。用这种沟通方式,可以巧妙地规避彼此的争议点。当然,除了引导外,有时还需协助权衡利弊,让其不得不为之。
有个业务员十多年前曾在省城某最大的电脑城购买了一台二手笔记本电脑,因当时身
在异地,一再维修非常麻烦,用过几个月后就原价退掉了。当时很多人吃惊不已,因为打破了这个电脑城成立多年来原价退掉二手电脑的先例(因为不是新电脑,店主也一直没拒绝过维修)。当时就使用了以上思路。故《鬼谷子》权篇第九曰: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
随着谈判的深入,费尽周折终于达成了一致,这时却突然发现对方就是迟迟不动,缺少那关键的临门一脚的行动,例如常见的催要货款等等,那如何才能解决?
六、成功沟通促成付诸行动
案例: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在苟陂县一带修建了一条南北大渠,足以灌溉沿渠的万顷农田,可是一到天旱的时候,沿堤的农民就在渠水退去的堤岸边种植庄稼,有的甚至将农作物种到了堤中央。等到雨水一多,水位上升,这些农民为了保住庄稼和渠田,便偷偷地在堤坝上挖开口子放水,因而决口事件经常发生。到后来这种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抓不胜抓,防不胜防。面对这种情形,历代苟陂县的行政官员都无可奈何。每当渠水暴涨成灾时,便调动部队一面忙着抓人一面去修筑堤坝。后来宋代李若谷出任知县时,也碰到了决堤修堤这个头疼的问题,他便贴出告示:“今后凡是水渠决口,不再调动军队修堤,只抽掉沿渠的百姓,自行修堤。”这布告贴出以后,再也没有人偷偷地去决堤放水了……
案例中面对同样的挖渠事件,为什么李若谷就能一招凑效?其实,要想改变或促成对方采取行动,必须找出其动力源在哪。一个人的动力只能来自于两方面:要么趋利,要么避害,而内因往往促成主动,外因源于强迫,二者皆能殊路同归。换句话说,只有将某件事情让他感觉对自己有利或者不做就会发生他所担心的威胁,自然就会有所行动。
GE前CEO杰克韦尔奇为了让采购部门快速适应电子商务采购的作业方式,除了重视培训外,初期还强行关闭了一切传统办公手段,比如电话、传真、打印、复印以及电子邮件等。每周只开放半天。如果采购人员在半天之内能够完成一周的工作,就可以获准不用电子采购。如果不去大幅削减差旅费预算和销售费用,拎包喝酒跑订单的销售模式就无法改变,没人去关注迅猛发展的电商平台;如果不去强制列出降成本比例和扩点计划,那依然会是采购打电话安排送货,定好的点,保证及时性就行了,其他的再也不用考虑;如果还是定向的寄标书,从以往信息库里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不去引入新的合适的单位,那么投标结果还是会差强人意。
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沟通沟通是传递者→过滤→接受者→反馈的环回过程。有一句话非常合适:在别人的反应里看到自己。因此,可以这样说:有效的沟通是人本管理的第一课,有效沟通是预备......
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沟通沟通是现代管理的一件有效工具。信息沟通是联系企业共同目的和企业中有协作愿望的个人之间的桥梁。管理者最重要的功能是把企业的构想、使命、期望与绩......
企业管理有效沟通的思考公司基层党支部是党组织中的最基本的单元,党支部书记是这个单元的"灵魂",一个支部战斗力、凝聚力、执行力的大小,与“灵魂”息息相关。基层党务干部,特......
从工作动机出发谈企业管理的有效激励(精选8篇)由网友“莫叽”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从工作动机出发谈企业管理的有效激励,希望您能喜欢!篇1:从工作动机出发谈企业管......
从工作动机出发谈企业管理的有效激励寇北辰一、企业中人的工作动机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事业或进行某项活动的念头。动机是一种内部心里过程,不能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