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奇石名称的由来_黄山奇石名字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7:06:5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水晶奇石名称的由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黄山奇石名字”。

水晶奇石名称的由来

水晶奇石的命名就是授予水晶奇石的名称。常言道:“奇石易得,立意难求”。其实得到一块水晶奇石并非容易。因此,又有人说:“觅奇石难,起名更难”。可见奇石命名的重要,是每个水晶奇石爱好者关心的问题。对此问题,笔者谈点个人拙见,愿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水晶奇石命名的重要性

水晶奇石是一种发现的艺术。收藏者和观赏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发现和理解,赋予它不同的含义、主题和意境。水晶奇石作品的命名就是这种发现和理解的表达。好的命名,必须言下有物,高雅动听,含义深远,能引起观赏者的联想,引导观众的思路,有弦外之音,有言外之意,观之有感,嚼之有味。命名贴切、恰当,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成为画龙点睛之举。相反,命名平淡或过于俗气,也可使美的石头黯然失色。水晶奇石的命名犹如创作国画的立意,“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因此,水晶奇石命名往往又是体现赏石者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和情趣的标志之一。

水晶奇石的命名不仅表现个人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决定着玩石、赏石活动能否创造出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功能,通过赏石陶冶情操,净化灵魂,使人脱离低级趣味而不是玩物丧志。只有发挥水晶奇石命名的良好作用,才能使水晶石文化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水晶奇石命名的良好作用

水晶奇石命名的良好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移情作用

“奇石移情似美人”。水晶奇石的丽质天资是上天赋予她的自然美,人们用艺术的眼光,发现她的艺术美,再赋予她贴切的名字,显示“石美人”之美,将会倍受人们的钟爱和青睐,其移情作用应是不言而喻的了。

2、生趣作用

藏石者对水晶奇石命名贴切高雅,含蓄幽默,嚼之有味,才能使观赏者产生共鸣,产生联想,引生兴趣,这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基础。否则,命名俗不可耐,再好的石头,也难使赏石者生趣。

3、点睛作用

水晶奇石美在自然,奇在天成,不是一目了然就能看透,而是一种潜在艺术形式。藏石者在命名时如能透过画面指出意境主题,则可起到画龙点睛作用,较好地导引赏石者的思路和联想。

4、情感调动作用

一块水晶奇石的恰当命名,可使冰冷的石头注入更高的艺术生命,使之升华到潜移默化的诗情画意之中,让石头人格化和意像化,则可调动赏石者的情感,使之产生雅俗共赏的情感谐振,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5、反省作用

水晶奇石命名时,有意将石中意境和社会现象或常见思想矛盾相联系,凭借石中美的意境和高尚的美德,可引导观赏者深刻反省对照,举一反三的联想,从而达到思想教育、提高觉悟,心态在新的境界里得到新的平衡。

三、水晶奇石的命名分类

1、直接命名

水晶奇石的直接命名,主要是对水晶文字奇石的具体文字而授予的名称。如文字奇石《上》、《人》、《才》、《寿》等。

2、意境命名

水晶奇石的意境命名可分为景境命名、心境命名和情景命名。(1)景境命名

这是根据水晶奇石的景境特征授予的名称。如对山石景象、人物景象、鸟兽景象、花草景象、山水云雾景象等命名。

(2)心境命名

心境命名适于对含义抽象的奇石命名。主要根据赏石者对奇石的感受和悟性,命名应比较简练,含义深刻,力求获得弦外之音,余味隽永的效果。

(3)情境命名

这是赏石审美的较高境界,力求能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命名应能表现奇石内外景象中各部分之间,奇石与观赏者之间的情感交流,给赏石者美的享受。

四、水晶奇石命名的创作过程

水晶奇石的命名是使一块石头注入艺术生命,使之人格化和意像化的过程,也是让奇石点头、说话和泄情,实现人石感情交流的过程。这是人们对水晶奇石审美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不断加强的成果反应,也是水晶奇石文化的核心内容。水晶奇石命名要通过对奇石形式美和意境美的认定和发掘,才能更好的完成。

1、对水晶奇石形式美的认定过程

美感的认识和其它认识一样,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人要认识对象的美,就必须以直接感知的方式去感知对象。对水晶奇石审美过程来讲,首先被人感知的对象,是奇石形、色、质、纹等形式美学要素,及其组合画面的总体或某部分美的直观判断。水晶奇石色美、质美、纹美、似人、似物、似景等,从而产生景境命名,并为心境及情境命名的产生奠定必要的基础。

2、对水晶奇石意境美的发掘过程

赏石审美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但要认识奇石美的本质和内容,单靠感觉活动是不行的,必须有理性认识,有思维活动。“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水晶奇石审美就是这种理解之后的感觉,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是在感性形式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内容。有时还是一面感受,一面理解,使美感不断地发展。否则,就看不出什么“境界”,也体会不到奇石美感的愉快和感受。

赏石审美将“理性和直觉,思想和情感和谐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引起心旷神怡的精神境界和审美享受。而美感中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的和谐统一,又是在想象思维中实现的。在审美认识中,想象愈活跃,情感体验也就愈强烈,精神上所获得的审美感受也就愈丰富,对奇石美的认识也就愈深刻,愈能把握对象的本质。

赏石审美的思维方式变化,不单纯从感性到理性,而且还经过限制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变化。在对奇石形式美的感知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奇石形式美学要素和画面的限制认识思维。而后从奇石画面特征出发,通过时空立体的发散思维、跳跃思维,选用赏石者所有的文化知识、艺术积累,通过构思、立意、联想,以及渐悟、妙悟、比较,最终创造出石人合一,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命名。

五、水晶奇石命名的思想文化借鉴基础

石文化和其它文化艺术思想相通,水晶奇石命名可借鉴儒道各家思想,各种艺术审美及古代灵石崇拜的典故。

1、儒道各家的赏石观

(1)佛门禅意赏石观:超凡脱俗是佛门的教义,历来中外都有“石近于禅”之说,奇石欣赏是“以禅心而通灵”,“以石德而悟道”,即所谓“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

(2)道家赏石观:以太极论之,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即阴阳,阴阳相生相制,虚实互补互成。奇石之艺术观赏中,亦以虚实相兼,回归自然,意念和形象并存,即三分形、七分意之说,是符合石文化艺术之根本的,这就是太极论的赏石观。(3)儒家赏石观:儒家认为石为高雅之物,即可陶情又可养性。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他还提出向玉求德,同理也可向石求德,拜石为友。唐朝白居易的《涌云石》:“苍然雨花石,厥然怪且丑,„„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在儒家的眼里,石有德性,它朴实无华,不卑不亢,敬可为师,亲可为友。

综观义理,“石之里,蕴藏灵气,石之表,鬼斧天成,石之里虚实相生,石之德可为人师”。在中国以自然景物象征人物伦理道德的民族传统,最早出现于《论语》,该书里共有二十一处描写自然景物,就有十六处比喻人物社会。

2、中国古代的灵石崇拜

古代有先妣谷石生子传说,民间也有得石生子、乞子石,女化石,石化女的传说。此外,还有许多传说典故,如愚生于石,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盘古骨骼化石造乾坤,精卫衔石填海报冤,夏禹凿石治水降龙等,许多先祖和英雄都是生于石,化为石,或所成事业与石有关。这些都可作为奇石命名借鉴。

3、中国艺术理论和审美思想的借鉴

(1)绘画艺术的借鉴:我国艺术理论中,通常把作者的思想情感表现称作“意”或“情”,把画面形象称作“境”或“景”或“象”,这二者有机结合便形成“意境”或“情景”。这和奇石命名中的心境或情境命名有很好的相通之处。国画既然视写意为最高境界,当然就不主张拘泥于客观对象的形,而主张形崇神,可得意忘形。这和奇石妙在似与不是之间,几乎完全一致。而得意忘形又是源于《庄子》的“得意忘言”。我国文艺讲求,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而奇石命名和题诗,就是将奇石中画面意境创作出来。

(2)书法和雕塑艺术的借鉴:对文字奇石和有雕塑画面奇石的欣赏,完全可以直接借鉴这些领域的艺术理论和审美观念。此外,奇石命名还应注意借鉴诗歌艺术的跳跃性的思维和语言。

物理名称的由来

物理学是从希腊文Φυσιζ派生出来的,其古老含义表示对自然界和自然现象的探讨。 众所周知,物理学一词最早见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一书。他使用的‘物理学’一词......

台风名称的由来

台风名称的由来台风“苏拉”还没走,台风“海葵”就追着来。听着这些台风的名字觉得有意思,特地上网查了下这些名字的由来,挺有意思的,跟大家分享下。 为什么要给台风命名呢﹖因一......

安徽省市县名称由来

安徽十六座城市的名字由来合肥“合肥”之名始见史书于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合肥”一名的由来,指来自埠湖的施水至合肥后,与逍遥津、金斗河、南淝河渚水相继汇合。南......

桥名称的由来

桥名称的由来西湖断桥,最早叫段家桥。 很早以前,西湖白沙堤,从孤山蜿蜿蜒蜒到这里,只有一座无名小木桥,与湖岸紧紧相连。游人要到孤山去游玩,都要经过这座小木桥,日晒雨淋,桥板经常......

元素名称的由来

元素名称的由来1.氢,H(Hydrogenium, [En]Hydrogen),即形成水的元素,由希腊语Ydor(意思是水,演变为拉丁语就是Hydra)和Gennao(我产生)构成。2.氦,He(Helium),这是从日光光谱中发现......

下载水晶奇石名称的由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水晶奇石名称的由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