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和反思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反思和设计”。
三年级上册第18课《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卢龙县卢龙镇夹河滩小学 苏秀芬
2015年11月4日
教材分析: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 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
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4、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积累特色语言,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 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欲知:解读读题,检查复习
出示课题,读题。强调谁开天地怎么读?强调盘古做什么有怎么读?(通过朗读,让学生明确,轻重缓急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
二、导读感知:整体感知,提炼中心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段。
2、读中心段,找出中心词。“创造”。并通过对两个字的偏旁的理解了解词义。(从文中提炼出文章的中心,实际上是告诉学生读书的方法。)
三、品读悟知:细读课文,和课文对话
1、盘古是怎样开始创造之路的呢?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理解“混沌一片”(模糊一团,什么也看不清。)指导读好“混沌一片”和“一万八千年”
2、有一天,人类的老祖宗盘古忽然醒了,他看见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老师要从你的朗读中听出来!谁来把这一系列动作做出来?看老师把“抡”换成“举或者拎”行不?
3、只听-------(巨响),强调声音大,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就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就变成了地。找到相反的几组词。这句话哪些词体现了盘古开天地的艰难?(渐渐、缓缓、慢慢)老师想从你们的朗读中体会到盘古的艰辛。
4、盘古为天地劈开了一条缝,他担心天地又会合在一起,他就(总结出:顶天 蹬地)请学生上台演示这两个词。(看图进一步体会)大家齐读课文。问演示的同学有什么感受,以此体会盘古的劳累。
5、就这样不知坚持了多少天,多少年,当天地成形的时候,盘古也累倒了。盘古倒下了,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找出课文的句子自己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6、老师指导排比句的优点和特点。师生合作再读课文。
7、发挥想象,拓展句子。说说盘古的身体还有哪些变化。
(走进文本,走近文中的角色,用心去感悟,用情去体味盘古开天辟地的辛苦。感悟来自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细细揣摩。)
四、精读获知:走出文本,培养语言能力
1、听老师讲故事,你看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的。
2、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有条理,有顺序,抓住要点大胆发挥,还可以用动作作为辅助)
3、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根据理解讲述“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五、选读拓知 布置课外作业 课外再找一些神话故事来读。有机会我们召开一次故事会,请大家讲述你读过的神话故事。
(作业是对课堂内容的延伸和复习巩固,主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抡斧
猛劈 创造
顶天
蹬地
累倒了
变成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根据课文填空:
()的雷声
()的花草树木
()的江河()的雨露
()的宇宙
()的大地
二、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根据讲述情况评定等级
★
有顺利完整地讲述故事
★★
绘声绘色讲述故事
★★★ 能用上课文中好的词语,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
三年级上册第18课《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
卢龙县卢龙镇夹河滩小学 苏秀芬
2015年11月4日
语文课是对学生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训练。三年级学生刚由地年段步入中年段,语言积累是十分重要的。课堂积累尤为重要。以往我们总是忽视了课堂积累。其实课堂积累才是最有效的。
本节课的教学,我把抓语言积累,重表达运用作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首先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近文中角色,透过语言文字体味盘古开天地的艰难和辛苦。积累词语。我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了:抡、猛劈、慢慢、缓缓、顶、蹬等词语。
其次是通过朗读感悟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这是一组排比句,学生要积累的是表达的方法。
最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走出文本,将课堂的积累,运用于表达之中。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讲述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本来设计的是让孩子们把故事讲给在座的老师们听的,可是孩子们不够大胆,都在自己的位子上讲。但是我注意观察了,全班同学都在张嘴说,有很多学生都能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故事。
一点说明,原本最后的这个学生讲故事的环节可以请几个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当堂讲一下的,但是,我想到小学是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所以,我修改了教案,让学生把故事讲给自己听,或者讲给老师听。目的的是让每个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在思考今后的教学,一方面要继续抓课内的积累,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运用。积累的目的就在于运用。同时还要加大课外阅读的力度,让孩子们的知识面更开阔一些。课堂上让学生说说盘古倒下后,身体还有哪些变化的时候,孩子们生涩的语言,浅薄的想象,真让人遗憾。这都说明学生的见识狭窄,积累有限。没有积累就无法表达。所以,抓积累,重表达,是语文教学的方向。
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有余数除法》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这是一节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平均分和表内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算一算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
课题名称:V-ing形式的复习授课教师:孙方岩 秦皇岛市第一中学 一.教材依据人教版高一教材模块4,对教材进行了整合。二.设计思想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授语法不是最终目的,......
Unit 3 WeatherB Let’s learn&Let’s play 教学设计巨野县太平镇郭坊社区小学 曹秀英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能够理解对话大意,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
5.1曲线运动教学目标 (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知道曲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方向,能在曲线的轨迹图上画出各点的速度方向。(2)经历蜡块运动的探究过程,体会研究平面运动的方法,理......
《我们的田野》教学设计和反思汪树德教学目标 情感与体验:在演唱表演中,学生能够体会歌曲中旋律美、歌词美,学会创造美。由此培养热爱祖国的美好心灵和真挚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