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言教学中英汉语词汇的文化意蕴之对比_中英文化语言之对比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6:45: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试论语言教学中英汉语词汇的文化意蕴之对比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英文化语言之对比”。

试论语言教学中英汉语词汇的文化意蕴之对比

试论语言教学中英汉语词汇的文化意蕴之对比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硕士生 李 艳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文化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语言各要素中的基本要素,因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必然有所体现,对词汇的解释也必然能体现民族或文化之间的差异。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增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随着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日益关注,语言教学教师开始取得这样的共识:与不同文化的人们交往已经成了新的生活方式,应该设法使学生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代人。本文从词汇蕴涵之文化差异的角度,来说明词汇这一语言的一个极为重要方面,即由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的词汇文化内涵的不同,文化差异尤其能够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譬如,在中西方文化中,我们使用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野心(ambition),礼貌(politene), 女友(girlfriend),自由(freedom),美(beauty),民主(democracy)等词语,若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文化意义或联想意义,就不了解其深层意义。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贬义的词项,在美国文化中却可能具有褒义。如: Ambition一词在中国辞典中意味着野心, 在美国辞典中还有进取心的意思。英语中的relation 与汉语中的“关系”也不完全对等。在英语中,“relation” 一词表示抽象的概念,和汉语中的关系所代表的意义不同,在汉语中可能表示一个很具体的概念。

为更好地了解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及其文化差异,把有关词语概括为以下几类。(1)指示意义相同,联想意义不同或截然相反的词汇;(2)指示意义相同,联想意义部分相同的词汇;(3)指示意义相同,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的词汇;(4)各自文化中特有的词汇,即文化中的词汇缺项。(1)指示意义相同,联想意义不同或截然相反的词汇

例如颜色:在西方,人们习惯用蓝色(blue)来表示沮丧,消沉或者淫猥、下流,但在中国文化中蓝色(blue)来表示肃穆、严肃;淫猥下流的意思是用黄色来表示的。白色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是纯洁、天真、无邪的象征。white day是吉祥日,结婚时穿上白衣裙;但在中国 指“白色”恐怖,象征死亡;柳树在汉语中被赋予分离、思念的联想意义,在“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描叙,形象地概括了戎边战士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而willow在英语中却与中国文化中的“柳树”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它常使人联想起悲哀与忧愁,失去心肱的人等等。如在莎士比亚《奥赛罗》(othello)中,戴斯德蒙娜(desdamona)就曾唱过一首“柳树歌”,表达她的悲哀,同时暗示了她的死,英语中的cricket和汉语中的“蟋蟀”同指一种鸣叫的小昆虫,但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内涵。“蟋蟀”在中国文化里常给人以忧伤凄凉,孤独寂寞的联想。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客喜欢借蟋蟀来烘托这种气氛,如欧阳修的“秋声赋”“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杜牧的“寝夜”“ 唱如波烟,更深似水寒”,蟋蟀的这种忧伤形象在英美文化中不存在,而成了“快乐的小蟋蟀”。

(2)指示意义相同,联想意义部分相同的词汇

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这类词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他方面却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就文化内涵相同的方面来说,它们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相同点;而对于在其他方面所引起的不同联想说明了各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即不同民族的文化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个性的差异。如猫头鹰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民间有忌讳“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指的也是猫头鹰能够带来恶运,这是两种文化对于猫头鹰的共同联想,但在另一方面,英语中的owl又常常是聪明的象征,可以说as wise as an owl在英国民间童谣Mother Goose’s Fairy Tales中是这样描述猫头鹰的:“A wise old owl lived in an oak./The more he saw the le he spoke.The le he spoke the more he heard./Why can’t we all be like that wise old bird?”它的这种联想意义在中国文化中是没有的。

(3)指示意义相同,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的词汇。例如中国人常用“竹”来以物喻人,表达自己坚定,正直的性格,如邵渴的《金古园怀古》:“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竹子所具有的这种高尚的文化内涵使历代文人赏竹,咏竹。画竹也成为一种高雅的风范。成语中“胸有成竹”“势如破竹”“雨后春笋”也说明竹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英语里bamboo一词是从其它语言中借用来的,几乎没有什么联想意义,因为你并不是土生土长在英国,也决定了bamboo贫乏的文化内涵,只是一个名称而已。

(4)名称文化中特有的词汇,即文化中的词汇缺项。

在翻译、阅读中常会碰到词汇缺项的现象。如汉语里“客气”,英文中的polite 很难准确表达它的意义。又如汉语中的“阴阳”也很难确切地译为英文。中国人常用“雄鸡报晓”(cocks herald the break of a day),“闻鸡起舞”(to perform a sword –dance as soon as cocks begin to crow)等来比喻人们的社会生活,“金鸡”(golden cock)闹钟当然会引起人们“雄鸡报晓”的联想,然而,在说英语的西方社会“公鸡”(cock)一词却可能会使人们产生对男子生殖器官的一种庸俗的联想,这当然会损害了“金鸡报晓”的褒义。又如:人曾为僧,佛可以成佛。女卑为婢,女又何妨成奴。Here the character “人”and “曾”meet together and become “僧”,“人”and “弗”meet together and become “佛”;“女”and “卑”meet together and become“婢”,“女”and “又”meet together and become“奴”,文化差异引起中英文书写方式的不同,有时确实难以掌握文字的意蕴。不同的民族由于在地理、民俗、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表达同一理性概念的词,在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作用下,必然会产生附加在词汇本身概念之上的不同的联想意义。例:译文:“Ah Q,may you die sonle!”sounded the little nun’s voice tearfully in the distance.原文:“这断子绝孙的阿Q!”远远地听到小尼姑的带哭的声音。根据中国传统道德观,没有子嗣的家庭让祖先蒙羞。因此,在中国文化中诅咒某人“断子绝孙”(sonle)是很伤人的话,但现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家庭成员变化性也大了,此词出现的频率低了;然而,某些人依然存在过时的封建的观念,特别是在农村,这句“断子绝孙”诅咒某人的话仍然流传。而大部分西方人没有这种背景知识和生活经历; 总之,文化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综合体,它从物质到观念,从制度到个体,从习俗到心理,构成整个民族、社会,也包括语言所赖以生存的庞大文化的生态环境。可见对指导学生跨文化交际及跨文化交际研究来讲,认识和掌握词语的文化意蕴是何等重要。

埃及汉语学习者汉语词汇文化对比教学探析

埃及汉语学习者汉语词汇文化对比教学探析摘要:汉语阿拉伯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这两种语言在词汇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关系到汉语学习者能否准确恰当地......

中英文化对比论文

中英文化对比 结课论文姓名:郑超学学号:201401109033学院:机械自动化学院专业班级:工业工程1402中英文化对比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

中英颜色词汇的对比与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道德观 2 中国与日本茶文化的比较 3 网络英语的构词方式 4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5 从美国梦看美国社会流......

汉语词汇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汉语词汇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汉语词汇教学教案

汉语词汇教学教案一、教学对象:初级汉语二、教学目的:使同学们会读一些常见的蔬菜的读音,进而认识它们三、授课学时:10分钟四、教学重点: 生词白菜番茄土豆冬瓜萝卜山药黄瓜......

下载试论语言教学中英汉语词汇的文化意蕴之对比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语言教学中英汉语词汇的文化意蕴之对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