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推进“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指导意见(定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
关于深入推进“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
活动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张春贤书记在与莎车县喀群乡14位住村工作组组长座谈时的讲话精神和地委关于“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各项安排部署,进一步细化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住村工作“六项任务”和地委强调的“两项重点工作”,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完善工作抓手,切实增强住村工作的针对性,确保“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取得扎实成效,现结合巴楚实际,就深入推进“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关于转变干部作风
1、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各级住村工作组成员要将学理论、学政策、学“双语”贯穿活动始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自治区党委张春贤书记、地委曾存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自治区党委、地委、县委关于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各项安排部署,学习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认识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对于夯实社会长治久安基础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准确把握上级精神和工作重点,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双语”水平。
2、带着真挚感情住村。各级住村工作组成员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带着真心真情真意开展住村工作。要大力践行焦裕禄精神,以住村工作为舞台,主动克服工作生活困难。把住村工作作为磨炼意志、贴近群众、熟悉基层、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自觉深入到基层、扎根在农村,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切实做到身在基层、心在基层,积极争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持做到不利于活动开展的话不说,不利于活动开展的事不做,搞不清情况、不利于基层管理、把握不准的政策不讲,自觉在基层传递正能量,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央、自治区党委、地委和县委保持高度一致。
3、理清楚“访什么”。第一,要访清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四年来的变化,主要包括: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农民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安居富民房建设情况、农民享受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情况、乡村面貌变化情况等。第二,要访清楚村里的稳定情况,主要包括:村里持瓦哈比观点的人有多少?涉嫌宗教极端违法犯罪的人员有多少?年轻人留大胡须、妇女戴面纱、着“吉里巴甫”服饰人员有多少?涉嫌婚姻领域违法犯罪人员有多少?重点人员、特殊群体有多少?无所事事,经常前往乌鲁木齐、和田的人员有多少?出租房屋、流动人口有多少?近年来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生多少?非法教学经案件发生多少?涉及非法教学经案件的人员有多少?重点信访案件有哪些?等等。第三,要访清楚村里宗教氛围情况,主要包括:做礼拜的人数有多少?做礼拜的年轻人有多少?信教但不进清真寺做礼拜的人员有多少?婚丧期间不搞传统活动的现象有没有?举办丧事时家人不哭的现象有没有?要求出国朝觐的人员有多少?村里是否有卖烟酒的商店?等等。第四,要访清楚宗教极端思想是通过什么渠道渗透的?主要包括:通过手机、电脑、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媒体传播的情况,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情况,通过非法“台比力克”活动传播的情况,通过地下教经点传播的情况等。第五,要访清楚怎么肃清“圣战殉教进天堂”的思想?第六,要访清楚村里的年轻人平时都干些什么?思想状况怎么样?同时,还要访清楚完成“六项任务”的制约因素是什么?群众还有什么需求和愿望?哪些实事是我们要做的?哪些思想教育问题是我们要着力解决的?要通过把每一项走访的内容具体化,切实提高入户走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把握好“怎么访”。要牢固树立既有紧迫感,又要稳步推进的思想,坚决防止急于求成和无所作为两种倾向,既不能以做好事代替六项任务,也不能以做好事代替作风转变,更不能有混日子的现象,切实做到蹄急而步稳、扎实而有效。要准确把握“真挚感情+良好作风+群众工作能力”的走访工作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对“怎么访”的认识。要坚持入乡随俗、尊重群众意愿,做到“宜入则入、宜谈则谈”,注重交心交友。要选准访民情的切入点,积极参加群众的婚礼、葬礼以及农业生产、文化体育活动,融入群众访民情。各级住村工作组不仅要访,关键要讲,而且要会讲、善讲,向群众讲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讲民生改善、讲援疆成果等,通过有针对性地宣讲,不断增强群众的感恩意识、主体意识。
5、关心和支持基层干部。要多相信尊重基层干部,多关心爱护基层干部,多帮助支持基层干部,对于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多给基层干部提思路、想办法、教方法,尽可能的少指责、少批评、少埋怨,切实帮助基层干部做好工作、树立威信。同时,对于基层干部侵占集体利益、农民利益等行为,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乡村干部作风问题,工作组要初步了解核实,并及时向县委反映。
二、关于加强民族团结
6、抓宣传。要充分利用板报、横幅、标语等载体,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新疆“三史”、“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等民族团结知识;要坚持工作组走到哪里就把民族团结的知识讲到哪里、宣传到哪里,用草根化、老百姓的语言,让各族群众能够听得懂、愿意听、记得住;用面对面的宣传方式,以心交心的宣传态度,以理服人的宣传水平,真正实现宣传工作到人、管用、有效,切实在全社会营造宣传民族团结、倡导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
7、学语言。要结合开展基层干部夜学、夜谈、夜访“三夜”活动以及开办农民“夜校”等,深入开展工作组成员与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互学语言活动,力争通过一年的时间,实现工作组成员和村干部能够用“双语”进行基本交流。
8、结亲戚。要深入开展工作组成员与村民结亲戚活动,每个工作组成员都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几户亲戚,坚持经常走访联系、经常交心谈心,全心全意帮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同时,要积极开展本村不同民族的村民之间相互结对子活动,组织不同民族的村民互学语言、互帮互助,促进各民族之间交流交往交融,不断增进民族感情。
9、搞活动。要督促和指导村党支部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注重发挥群团组织在开展各类活动中的作用,努力实现村里天天有声音、周周有歌声、月月有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引导各族群众树立开放文明的理念,增强爱国感恩意识,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10、尊重风俗习惯。各级住村工作组成员在工作、生活中要切实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坚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以身作则,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三、关于促进宗教和谐
11、正确理解宗教和谐的含义。各级住村工作组要自觉加强对宗教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努力把《古兰经》中倡导和平、团结、爱国的内容讲给信教群众。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大力推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宗教和谐、社会和谐。
12、扎实落实宗教管理各项制度措施。要督促和指导村党支部严格落实“三管一加强”和宗教管理“两项制度”,严格按照“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要求,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要指导村党支部正确区分宗教和宗教极端的界限、宗教和恐怖主义犯罪的界限、正常信教群众和宗教狂热分子的界限,依法管好宗教人士、管好宗教场所、管好宗教活动、管好讲经解经内容,确保宗教活动依法规范有序进行。
13、积极与宗教人士交朋友。要加强与宗教人士的联系,定期与宗教人士谈话,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不断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爱国宗教人士的正面作用,教育引导宗教人士从爱国爱教出发,把伊斯兰教教义中和平、团结、爱国的思想贯穿到讲经、解经之中,切实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四、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14、全力帮助农民增收。要围绕全县关于农业农村经济的总体思路,结合本村的水土光热资源,因地制宜帮助农民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在引导和帮助农民发展林果业、畜牧业的同时,要积极鼓励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发展民族手工刺绣、地毯编织等短平快的增收项目。各级住村工作组要注重发挥自身行业、系统的优势,多渠道、多方式支持农村发展,帮助农民增收。
15、大力引导和帮助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要积极教育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不断提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知度和入社积极性。要立足实际,指导和帮助农民成立种植、养殖、农机、农业技术服务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三三制”转型,形成以合作社引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格局。
16、大力推进安居富民工程。要把安居富民工程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额外增加群众负担。要帮助乡村加快完善安居富民小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抓好安居富民房入住工作,提高入住率,切实把安居富民工程建成让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17、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要按照《巴楚县关于深入推进“好人让基层干部去做、好事让基层组织去办”的实施方案》的要求,督促和帮助村党支部切实放活农村政策,在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中,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凡是群众的事都要由群众做主,由群众自己下决心,不搞强制措施,农民愿意干的事情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民不愿意或暂时还不接受的事情,坚决不干或缓办。要督促村党支部用足、用好、用活所下放的各类管理服务群众权限,坚决防止发生以权谋私、吃拿卡要、贪污腐化的现象,确保各项权限“放得下、接得好、可持续”,确保基层组织、基层干部把下放的权限用好、把群众的事办好、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好。
18、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住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与村党支部一道深入贯彻落实《巴楚县关于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实现村容村貌好、作用发挥好、活动开展好、宣传群众好、经济发展好、民主建设好、干群关系好、社会稳定好、文明新风好、群众反映好“十个好”为目标,在广泛征求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基础上,制定符合“美丽乡村”建设的村规民约,加大宣传力度,使“十个好”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凝聚民智民力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
19、强化“控辍保学”工作。要把“控辍保学”作为促进长治久安的一项治本之策来抓,狠抓“控辍保学”措施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依法追究辍学学生监护人的法律责任,齐抓共管、综合施策,确保每一个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不失学。
五、关于维护社会稳定
20、摸清本地流出流入人员状况。要指导和帮助村党支部健全完善“两头抓、双向管”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建立流动人口信息综合共享平台,落实分类管控制度,切实做到对本地流动人口底数清、情况明、去向知。
21、深入开展好“三个专项行动”。要指导和帮助村党支部扎实开展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综合治理婚姻领域违法行为和非宗教教职人员排查教育管控打击等“三个专项行动”。要深入开展摸底排查工作,切实掌握情况、摸清底数。要按照“打击的一手要硬、教育疏导的一手也要硬”的要求,统筹做好打击和教育疏导两方面的工作,对于涉嫌违法犯罪人员及时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同时,要加大教育疏导力度,按照“一人一策一方案”的要求,对涉嫌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转化工作。
22、加强重点人员管控和问题青少年的服务管理。要协助村党支部做好重点人员、特殊群体的教育转化和管控工作,切实将重点人员控制在村。要高度关注问题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加强教育引导工作。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无业年轻人的就业服务工作,帮助和引导他们实现就业、融入社会。
23、积极收集上报“三情”信息。各级住村工作组要指导和帮助村党支部落实好每日“三情”信息分析研判制度,并将“三情”信息及时上报乡镇党委,为县乡两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4、主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各级住村工作组要认真开展排查工作,了解基层存在的各类矛盾和问题。要主动参与化解重点信访案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于群众合理的诉求,要协调乡村两级党组织,不遗余力地解决;对于长期无理缠访、闹访的,要切实做好政策解释和教育引导工作,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初始、解决在基层。
六、关于强化基层基础
25、摸清村党支部底数。各级住村工作组要摸清楚所住村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党员大会制度等是否健全、规范;村务、政务是否公开;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对非法宗教活动是否敢于主动发声;村经济发展思路是否清晰;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是否充分发挥等,切实做到对村党支部各方面的情况底数清、情况明。
26、加快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要按照硬件、软件两手抓的原则,加快推进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硬件建设方面,督促乡村两级加快完善围墙、便民超市、群众服务中心、锅炉房等基础设施。软件建设方面,重点规范村级党组织生活,认真落实村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深入开展“双十星”创建活动。各级住村工作组要引导村党支部积极借鉴色力布亚镇22村的做法,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帮助开办农村烟酒商店、小超市、小餐馆,建设婚丧嫁娶活动场所,方便群众生活,增强村级阵地吸引力。
27、抓好发展党员工作。要指导村党支部建立落实党员培养发展机制,重点抓好在农村年轻人、妇女、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工作,切实把农村的优秀分子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不断壮大党在农村的力量。
28、加强以村党支部书记为重点的村干部队伍建设。要围绕政治坚强的要求突出抓好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重点解决好村党支部书记在管理宗教事务和维护稳定工作中不愿管的问题和清楚装不清楚的问题。要加强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教育和引导,经常性开展谈心活动,密切掌握村干部的思想动态,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狠抓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探索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机制,形成将村里年轻人、妇女、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发展成为党员,将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为村后备干部的良好格局,确保村干部队伍后继有人。
29、建立群团组织发挥作用机制。帮助和指导村党支部加强党建带团建、带妇建工作,在村里探索建立“青年之家”、“妇女之家”,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依托乡镇团委、妇联、司法、劳保、教育、文化等部门力量,经常组织村里的年轻人、妇女开展活动,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就业、培训、法律援助等服务,充分发挥配套组织在推进长治久安中的作用。
30、全力帮助基层党组织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梳理分析村党支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区分轻重缓急,有针对性地加以协调解决,切实帮助基层组织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31、落实“好人让基层干部去做、好事让基层组织去办”的工作机制。各级住村工作组要坚持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按照“三位一体”、“四个共同”的要求开展住村工作。要注重树立村党支部、村干部的威信,支持他们开展工作,好人好事尽可能让村党支部、村干部去做,通过坚持不懈地抓班子、带队伍,切实把村党支部打造成为“永不走的工作队”,建设成为党在基层的坚强战斗堡垒和引领发展的旗帜。
“访惠聚”常识1、“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总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2、“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三项重点、六项任务”是什么? 答:“......
访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新疆20万名机关干部下基层住万村张春贤: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争取人心、做好群众工作为统领,以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为重点,以开展群......
2015年度“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计划为推进2015年“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有序开展,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突出以“三项重点工作”统领“六项任务......
“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调研材料 ---xxxx工作组按照工作要求,我们工作组一行来到了xxxx开展住村工作,我们得到了xxxx党支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在这180多天住村的日子,......
昌吉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住村工作组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活动总结 2014年4月按照张春贤书记关于“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引导,工作组要教思路、教方法、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