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现状_中国汽车市场现状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6:09:5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现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汽车市场现状”。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要】: 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整个工业的象征和标志,是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产业,她几乎涉及到所有工业行业,如机械制造、能源、电子、化工、冶金、交通运输等。她的发展,不仅占据着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正因为如此,自从福特发明了汽车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汽车工业的发展。整个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被形容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汽车改变了社会,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近二十年来,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由于贯彻了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发展较快。特别是由于国家在“九五”国民经济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政策以后,中国的汽车产业得 到了飞速发展。无论是从汽车产量,还是从品种方面看,中国的汽车工业已 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但与世界汽车工业相比,差距较大。如何形成汽车“巨人”?现有生产企业如何做强、做大,发挥规模效益?是目前中国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的最大也是最基本的问题,需要各企业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关键词】:汽车 现状 趋势

一、引言

本文主要从描述中国汽车的发展阶段,分析、研究中国汽车发展阶段的标志和特点,并着重分析和研究了中国未来10年汽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汽车市场发展的对策及建议。第一部分主要从中国汽车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汽车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标志和特征。第二部分从中国汽车所处的现状出发,重点分析了中国汽车行业的主要生产企业2010年的产销态势。第三部分主要从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城市居民收入、国家汽车消费政策、WTO的影响等因素出发,预测了未来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状况,并从车型、需求量、价格、消费主体等方面作了分析。第四部分主要研究、分析了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从市场增长点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二、中国汽车的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我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国汽车工业1953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第二个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摸索了对外合作、合资的经验。第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

三、中国汽车所处的现状

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分别达到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稳居全球产销第一。12月份,汽车产销分别为186.48万辆和166.6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6.27%和下降1.79%;同比分别增长22.30%和17.90%。

2010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汽车生产企业分别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奇瑞、比亚迪、华晨和江淮,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汽车1559.6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6%。其中上汽销量突破300万辆大关,达到355.84万辆,东风、一汽和长安销量均超过200万辆,分别达到272.48万辆、255.82万辆和237.88万辆,上述四家企业共销售1122.02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62.12%。(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中新网1月10日电 今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10年汽车产销数据,中国国内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再次蝉联全球第一。

数据显示,2010年各车型全面增长,自主品牌份额有所提升,汽车出口逐步恢复,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十大特点:

特点之一:延续上年走势产销再创新高,但增速逐月回落。

特点之二:各类车型全面增长,整体增幅达三成。

特点之三:基本型乘用车(轿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特点之四:SUV和MPV增势迅猛,交叉型乘用车需求由热趋稳。

特点之五: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受政策影响最为明显。

特点之六: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所提升。

特点之七:客货车市场全面增长,重型货车销量首超百万。

特点之八: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

特点之九:汽车出口逐步恢复。

特点之十:汽车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011年我国汽车工业仍将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我国宏观经济仍将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出口逐步恢复;另一方面,购置税优惠等多项促进政策已经退出,北京市限购政策的示范效应,用车成本将有所增加等。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以及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将对2011年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诸多影响。调整结构,鼓励和发展小排量、节能环保汽车应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基调。协会预测,汽车产销增长速度为10-15%。

四、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中国汽车业加入WTO后,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基本 涵盖了三种情况:一是部分企业倒闭;二是部分企业被购并;三是如果控股比例自由化,外资将以独资形式“买断”中国汽车业.天津汽车集团总裁林引说得好: “死, 也是一种活法.”加入WTO,汽车“准入”的开放无疑会全面加快中国汽车业的发展,这包括巨额外资进入,技术引进,最新车型进入,质量管理,规模效益,还包括低成本,低价位,高销售量, 用户满意度, 更包括全面拉动内需, 促进GDP的大幅度增长, 成为全球新的饿经济增长点.从全球经济一体化角度看,这无异于是一次新生,一次“凤凰涅磐”.我国汽车市场运营现况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住”,“行”,通讯和第三产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增长的时 期,而且持续很长,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到了离开汽车就不能高速发展的时期.汽车是我国当前发展最快的一个产业,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拉动 力量之一.从宏观层面来看,对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甚至对加快我国的城市进程等都做出 了巨大的贡献.根据国际经验,这轮汽车产业的高速增长应该持续 10 年,20 年,甚至达到 30 年,中 国大体上也要这么长的时间,但这中间会有波动.相对于其它产业,汽车产业的增长速度要 高于其它产业,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这样的趋势已经相当明

确.1.汽车业对我国经济总量的贡献率.汽车的问题不仅仅是汽车产业的问题, 也不仅仅是汽车相关产业的事情, 实际上是整个 国民经济总量能不能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事情.2002 年汽车可能是整个工业增加值新增量 里面增幅最快的一个行业,在此后几年里,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最强的一个,没有哪个产业能够超过汽车.到 2010 年,在中国 GDP 的新增总量里面,汽车产业直接,间接的拉动 作用的贡献率将达到 1/7~1/6,没有哪个产业能够有这么高的贡献率.从这个意义上说,汽 车产业并不是其自身好与不好的问题,它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能否保持高速增长的问题.汽车产业必须扮演一个新时期的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而且是最重要的主导产业.这一 点,主要靠内需拉动.所以说汽车产发展的快慢取决于内需.同时内需也是影响国内汽车的价格高低的一个方面.2.价格的形成机制.理性决策下的汽车厂商的价格行为,要遵循市场机制的一般规律.市场机制的最大特点是,供需关系这对“看不见的手”在调节着市场价格和市场总量.决定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属于宏观经济范畴,而决定供给的主要因素是微观经济领域的生产者行为.生产者在利益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往往依据对短期需求或长期需求的预测,来调整自己的短期供给或长期供给计划.由于需求信息的不完全性,汽车厂商决策者往往很难准确地预测需求,特别是短期需求,决定需求的消费者也往往因为信息不完全,而经常改变短期的购买行为,这就造成了总体的“供需不对称性”.因此,通过供需作用虽然能使价格达到某一个局部的短期均衡,但是供需的不对称变化会打破这种均衡,使均衡和均衡价格始终无法处于稳态,从而一直循着“价格局部均衡”的路径在变化.从表象上看,供给增长大于需求增长时,市场均衡价格必然下滑,需求增长大于供给增长时,市场均衡价格必然上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身份、面子等“浮云”逐渐散去。消费者不再追求高档价位,而更倾向于中低档价位汽车。小排量、宜家宜商,已成为时下购车的基本要求。2010年,整个家用车市场一直处于火爆状态。3月,一汽大众新捷达上市,以7.58万元至9.88万元的售价,再次突显了其皮实、高性价的特征;紧接着,荣威350在北京车展期间高调上市,主攻热爱生活追求市场的年轻消费者;8月,2011款朗逸正式推向市场;9月,高尔夫2011款车型上市„„各大厂商这一市场的争夺愈演愈烈。据《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性选择调查报告》显示,47.8%的居民出于工作需要才购买车辆,认为“私家车代表一种生活品位”、“拥有私家车是成功人生的体现之一”的分别为42.5%和30.2%。由此可见,更多人仅将汽车作为代步使用工具,不再仅是身份的象征。而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信息中心的一项调查则显示,2010年,首次购车人数只占不到40%,大部分用户都是第二次购买。记者走访发现,这些二次购车族大都肩负着家庭重任,已有一辆代步车,随着年龄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这类用户购车需求也都转向了家用。

五、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点

“过去1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导力量在一线或者二线市场,未来将在二线或者三线市场,一二三级城市是过去增长的主要点,四五级城市是未来增长的主要点。二三线市场将是中国汽车行业未来5-10年最具发展潜力的部分。”中国

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9月3-5日于天津滨海新区举行的‘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作出了上述预判。场对于2009年汽车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线地区2009年乘用车需求增长率是46.6%,二线地区是56.5%,三线地区是67.7%。从贡献度来看,一线地区占27.2%,将近80万辆,二线地区占40%,三线地区占32.8%。二线和三线地区合计增长200多万辆。

从市场份额来看,过去3年,三线市场的份额在迅速提升,从2007年的24.7%增加到了2009年的29.3%,2010年上半年超过了30%。一线市场的份额在逐年下降,2007年的35.7%降到了2009年的32.8%,2009年继续降到30.8%,每年下降2-3%,这是非常明显的转移。从东、中、西部地区来划分也比较明显,西部地区大部分城市都处在三线市场,市场份额从2007年的17.9%增加到了2009年的21.3%;中部地区的份额从2007年的18.8%增加到了2009年的20.8%;东部发达地区的份额从2007年的63.4%降到了2009年的57.9%。

这种格局出现的根本原因与社会发展阶段和消费鼓励政策有较大关系。2009年国家出台了汽车消费鼓励政策,一个是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一个是1月1日开始取消养路费,还有08年12月19日宣布了成品油价格大幅度降低。购买、保有和使用三个环节费用同步下降,对小城市的影响更大,导致二三线市场的发展会更快。

瑞银证券分析师金泰伦表示,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点将出现在中部、东部地区以及西部的部分地区。“汽车市场的增长仍有望保持强劲,但由于中国欠发达地区需求正在赶上较富裕的沿海地区,再加上政府在执行刺激汽车消费、推动自主汽车品牌开发及行业整合方面的计划,因此不是所有汽车厂家都能够同样抓住增长的机会。”瑞银证券分析师金泰伦说。(可以加书)“我们相信这些需求变化仍将继续,因此在报告中我们对变化进行了研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地理及产品方面对下一增长区域进行了预测。我们还分析了统计数据,以识别那些在需求转移中最能获益的公司,以及那些最有可能在未来几年中在新汽车版图上获得成功的公司。”金泰伦补充道。(可以加书)

从中期方面来看,中国中部、东部地区以及西部的部分地区将成为主要的增长地区,自主品牌推出的低价和小型轿车将受益于这些欠发达市场。鉴于行业参与者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市场覆盖率各不相同,随着增长点转移到这些地区,这将对各汽车厂商的表现产生巨大影响。”

总结

一位业界资深人士分析指出,作为交通工具而诞生的汽车,至今已走过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国际汽车的开发技术越来越先进,开发速度越来越快。无论是从国际市场上看,还是从国内市场上看,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是无止境的,消费者对车的各种性能和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断刷新他们的审美需求,从而推动着汽车设计理念不断更新。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则为汽车这种边缘化趋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各种新材料的出现,信息化技术的高度发展,都为汽车设计更加人性化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从现实市场上的产品来看,技术的迅速扩散,导致产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这就迫使汽车制造企业积极寻求新的突破点,打造新的车种,开辟新的细分市场,占领新的市场制高点,尽早获取新的领先优势。一车多能、一车全能,已成为跨国公司除新能源动力之外,新产品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取向。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令世界瞩目。据统计,2010年中国汽车年产销量仍然处于全球第一位置,当前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将超过1.99亿,其中汽车保有量达到了8500万辆,汽车零部件业作为中国汽车产业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在其整车的拉动下,同样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11年,恰逢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篇元年,汽车产业的发展依然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必将迎来一个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最新

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近三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发展迅猛,市场环境急剧变化,使我国汽车产业面临重组和整合压力,企业利润不断下降。这就迫使汽车企业不断地适应市场变化,寻找新的利润......

中国汽车市场进出口市场现状分析

2010中国汽车市场进出口市场现状分析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从09年的高增长爬坡期转入高位盘整期,国内市场增速在30%以上的高位波动。汽车进出口由于金融危机后的启动较晚,10年上......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一、中国汽车市场大背景:汽车产业初具规模,国产中低挡车是主力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产量实现两次突破,第一次是1992年突破百万辆大关。但......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的分析及策略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的分析及策略(2010-04-03 11:35:43)【大 中 小】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关于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从两个角度来说,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宏观上,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分析【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潜力巨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已......

下载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现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现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