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畅销书大盘点_排行榜对畅销书的影响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5:59: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建国以来畅销书大盘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排行榜对畅销书的影响”。

建国以来畅销书大盘点

作者:周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时代的文化记忆。

回眸中国成立近60年来的畅销书,我们发现:每一本都是一个社会晴雨表。每一本的背后,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风云、经济特征、文化潮流以及审美趣昧。

畅销书不但记录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而且也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大众心理。《青春之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当代“四大名著”被概括为“三红一青”:“三红”即《红日》、《红岩》、《红旗谱》,“一青”即《青春之歌》。据老鬼在《母亲杨沫》中记载:“„„不管怎么说,小说《青春之歌》的影响是空前的。到1990年为止,32年来此书累计发行了500万册,并翻译成英、日、法、德、俄、乌克兰、希腊、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朝鲜、蒙古、越南、印尼、阿拉伯、乌尔都、哈萨克、世界语以及藏文等18种文字。一部反映革命题材的长篇小说,能有这么多文字译本,实属罕见。”

不过,《青春之歌》当时也颇有争议。1959年第2期的《中国青年》发表北京电子管厂工人郭开的文章一一《略谈对林道静的描写中的缺点》,首次对《青春之歌》进行了公开批评,文章说:“书里充满了小资产阶级情调,作者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上,把自己的作品当作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表现来进行创作的。”

从1959年9月开始,杨沫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对《青春之歌》进行修改,增加了林道静与工农相结合的内容;增加了对林道静身上小资产阶级情调的批判;

增加了林道静思想改造方面的描述。尽管如此,“小资产阶级情调”还是成为《青春之歌》的代名词,并且成为一直流行到今天的一个时尚名词,只是被简化为“小资情调”。

《毛主席语录》

据说,20世纪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书不是《圣经》,而是我们的“红宝书”《毛主席语录》。据统计,从1965年5月问世的总政版《毛主席语录》第1版,到1979年2月12日中宣部发出《关于停止发行(毛主席语录>的通知》,各种版本的《毛主席语录))总印数达10.55亿册,10亿人民人均一册。此外,当时还有各地大专院校红卫兵和各级革委会编印的非正式版本《毛主席语录》440多种,有的版本甚至收入这样的毛主席语录:“王力、关锋本来就不是好人,江青早就向我汇报过。”

“*”时期的畅销书除了《毛主席语录》,就是《毛泽东选集》了。1967年5月11日,“中央*小组”宣传组在北京成立“毛主席著作出版办公室”,到当年年底,全年印制《毛泽东选集》9211万部、《毛主席语录》3.7亿册。

还有统计显示,仅1966年~1970年的5年内,全国用于印制毛泽东著作的纸张达65万吨,比1950年~1965年16年间的书籍用纸总量还多5.66万吨。到1979年6月底,存放在全国新华书店库房中的毛泽东著作还有3.14亿册。

《十万个为什么》

在电影((不见不散》中,扮演导游的葛优对一位问东问西的游客说:“你这一路上问了多少个为什么了,你是‘十万个为什么’啊?”——由此可见《十万个为什么》的影响力。

难以想像,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打倒反动学术权威”的十年*期间,一套科学普及读物竟然能够畅销不衰。从1960年的第1版到1999年的第5版,《十万个为什么》累计销售高达1000多万套、1亿多册。

从1960年7月开始出版到1962年12月出齐的第1版《十万个为什么》,共有1484个“为什么”,分为数学、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动物、农业、地质矿物、生理卫生8个分册,向读者解答了诸如此类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人是不是猴子变的?古代人是怎样计时的?四季是怎样形成的?海水为什么发蓝?水壶里为什么会长水垢?冰棍为什么会冒白烟?为什么汽水瓶一打开会有很多气泡翻腾?

从1971年起,《十万个为什么》推出第3版,增订为21册,发行量达到上千万册。但为配合当时的形势,也出现一些错误的“为什么”。比如“为什么三千吨的船台能造万吨巨轮?”《十万个为什么》解答说:“上海船厂的工人、革命干部和技术人员实行‘三结合’,批判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洋奴哲学、爬行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十万个为什么》先后推出第4版和第5版。科学在不断进步,有些“为什么”已经淘汰了,但新的“为什么”又产生了,所以,在第1版解答过300多个“为什么”的科普作家叶永烈说:“如液晶手表、液晶电视,孩子就要问液晶是液体还是固体?科学是常新的,科学是在发展的,不断地吐故纳新,这样才能是科学作品。”

《金光大道》

在70年代,中国人的文化生活被概括为“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

这个作家就是浩然,他以一部长篇小说《金光大道》而走上人生的金光大道:1974年被江青委派到西沙群岛前线体验生活,写出一部诗体小说《西沙儿女》;随后又奉江青之命视察大寨并写出报告文学《大地的翅膀》;1976年9月还成为毛泽东治丧委员会内惟一的文学界代表,并成为“四人帮”拟议中的文化部副部长人选。浩然的名字还被载入英国剑桥世界传记中心的《世界名人录))。

《金光大道》全书四部,共计200多万字,从1970年起用了7年时间完成。《金光大道》从办互助组写起,一直写到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现了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全过程。其中的主人公高大泉后被文学评论界概括为“高大全”,成为一个专业名词。

《第二次握手》

1979年1月20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位置以《手抄本(第二次握手)是本好书》为题,发表了湖北宜昌树脂厂青年工人李谦的读者来信。“编者按”写道:“本报复刊后,接连收到读者来信及书评,为在‘四人帮’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时期被打成‘反动小说’的《第二次握手))(原名《归来》,又名《归国》)鸣不平,要求调查这本书的情况,为它平反。读者指出:这本书曾在许多地方青年中传抄,后被清查、搜缴,一些同志因这本书而无辜受害。这是落实党的政策应当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胡耀邦同志的支持下,中国青年出版社于1979年7月正式出版《第二次握手》。据戴煌在《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记载:“„„7月22日,王府井新华书店大门前,就已排起争购的长队。7月25日,《人民日报》和全国各大报,都刊登了新华社记者杨建业采写的报道:《正义得到伸张,冤案得到平反,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正式出版》。这本与其作者一道从死亡线上被抢救回来的小说,一下轰动了全中国。出版社一版再版,陆续发行了430万册,为全中国短时期内单本小说的发行量之冠。”

2007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张扬的长篇传记文学《我与<第二次握手>》,书中写道:“丁玲认为《第二次握手》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她很动感情地说:这部手抄本曾经使成千上万的人‘在冷漠的寒夜里,得到瞬刻的温暖’。”

而青年工人李谦当年写给《中国青年报》的那封读者来信,也在1998年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作为文物收藏。

《丑陋的中国人》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期,我们遇到了许多困惑和阻力。后来,我们终于在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中找到了答案。

据《丑陋的中国人》大陆版第一位责任编辑、原湖南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杨衡钟回忆,《丑陋的中国人》在1986年9月出版后,他们不到两个月就印刷了90万册。随后花城出版社在一个月内连续加印两次,总共印刷210万册。当年年底还有时事出版社和时代文艺出版社也先后出版了《丑陋的中国人》。

不过,就在《丑陋的中国人》风行大陆的时候,《光明日报》发表针对“柏杨热”的社论《中国人有能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称:“夜郎自大、闭关锁国曾使我们自食苦果,固然不足取;但是,妄自菲薄、自惭形秽、津津乐道中国人的所谓劣根性,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除了使人们悲观失望、自暴自弃之外,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1987年,《丑陋的中国人》被查禁。据杨衡钟回忆,后来主管文艺工作的胡乔木同志批示,不能讲《丑陋的中国人》是一本坏书。从此,这本书允许继续发行,但不能再加印。鉴于激烈的社会争论,中国华侨出版社还在1989年专门出版了一本《<丑陋的中国人>**》,选编了大陆作家学者对该书的各种评论文章,据说柏杨先生后来还把这本书拿到台湾出版,把书名改为《都是<丑陋的中国人>惹的祸》。

《琼瑶全集》

据说在80年代,全国至少有20个以上的出版社同时出版琼瑶的言情小说。男女约会的时候,问到对方最近看什么书?女的说《心有千千结》,男的说《聚散两依依》。

如果说邓丽君是以歌声为我们进行了爱情的启蒙。那么,琼瑶则是以小说的形式为我们进行了爱情的普及教育。((一帘幽梦》、《庭院深深》、《在水一方》、《我是一片云》、《几度夕阳红》、《雁儿在林梢》、《心有千千结》、《聚散两依依》、《月朦胧,鸟朦胧》„„那如歌如梦的爱情故事,曾令多少少男少女如痴如醉、夜不能寐。琼瑶曾对把《月朦胧,鸟朦胧》拍成电视连续剧的史蜀君导演说:“有人说我的小说假,我的故事假,可我的感情是真的,就像圣诞树,明知是假的,叮叮咚咚,闪闪发光,每个人都爱看„„”

进入90年代以来,琼瑶的言情小说逐渐降温,但琼瑶版电视连续剧却进入高潮:这个频道是《婉君》,那个频道是《雪珂》,再换一个频道又是《青青河边草》„„直到21世纪以来的《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琼瑶阿姨的影响达到了巅峰,真可谓“青山依旧在,几度琼瑶红”。

《金庸全集》

1981年7月18日上午,邓小平以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身份会见金庸,这是他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正式会见香港同胞。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门口,邓小平握着金庸的手说:“欢迎查先生。我们已是老朋友了。你的小说我读过,我这是第三次重出江湖啊!你书中的主角大多历经磨难才成大事,这是人生规律。”——原来,邓小平曾托人从境外买过一套金庸的小说,陪伴他度过几起几落的风雨岁月。

伟人都喜欢看金庸,何况凡人乎?琼瑶的言情小说在90年代逐渐降温,而金庸的武侠小说却至今流行。作家李陀曾经说:“中国人如果不喜欢金庸,就是神经有毛病。”

据《远东经济评论》资深编辑西蒙-埃利根的估算,光是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这三大市场,历年来金庸小说的销售量累计至少1亿册。

金庸先生自己用小说书名的首字编了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文化苦旅》

据著名文学评论家朱大可先生考证:“一个富于戏剧性的例证是,据说在上海的一次‘扫黄行动’中,警方从某妓女的手袋里查出了三件物品:口红、避孕套和《文化苦旅》。”——由此可见《文化苦旅》的畅销程度。

据《文化苦旅》的内容提要介绍:“这是一本文化散文集。它主要通过山水风物探求文化灵魂、人生真谛、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既表现了历史的深邃荒凉,又展现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约;既展示中国文人的艰难心路,又不忘揭露世态人情。从文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不仅有着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同时也具备非凡的艺术表现力。”

从1992年出版第一部“文化散文”《文化苦旅》以来,余秋雨陆续推出《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带领中国散文从抒情时代进入煽情时代。在《财经时报》2006年推出的“中国作家富豪榜”上,余秋雨以1400万元的版税名列榜首,其计算方法是:发行册数×定价×版税率(10%)。

《哈佛女孩刘亦婷》

90年代初,中国曾出现蔚为壮观的“留学生文学”,比如《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我的财富在澳洲》„„在当时,成功的公式几乎可以概括为:如果你想做成功的女人,那就做个《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如果你想做个成功的男人,那就《娶个外国女人做太太》。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又出现了引入注目的“小留学生文学”,比如:《哈佛女孩刘亦婷》、《轻轻松松上哈佛》、((我家笨笨上剑桥》、《16岁到美国》、《16岁留学澳洲》、《改写牛津800年校史的中国女孩》„„这似乎又为少男少女制定了一道成功的公式:如果你想做个成功的女孩,那就做个“哈佛女孩”;如果你想做个成功的男孩,那就做个“剑桥男孩”。

而其中最畅销的《哈佛女孩刘亦婷》,从2000年8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至2006年已加印了70余次,累计发行187万册。2004年3月,作家出版社又乘胜追击,推出“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这两本书的作者正是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和父亲张欣武,据他们在《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后记写道:“„„一位美联社驻京记者在一篇报道《成功学热中国》里,也介绍了《哈佛女孩刘亦婷》为何畅销。这篇报道的大意是:中国的白领阶层热衷于阅读西方企业管理者的成功经验,期望以此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力,但销量最大的仍是一对中国父母写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家长们把阅读教育类图书看作帮助孩子成功的途径。”

从1998年进入哈佛大学,刘亦婷也该毕业了吧?她现在做什么?成功吗?在推出《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的时候,刘亦婷的母亲曾经这样回答《新京报》的提问:“刘亦婷已经工作了,现在正忙着上班呢。她决定先工作几年,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再进商学院攻读MBA(工商管理硕士),完成她的求学计划。因为美国的一流商学院在录取学生的时候,通常只考虑那些拥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亦婷现在所在的公司是波士顿咨询集团,简称BCG。这是一家信誉很好的跨国咨询公司,在中国也有很多业务。聘用亦婷的是波士顿咨询集团纽约分部。亦婷说,她很喜欢这种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虽然非常忙,但能学到很多东西。”

不过,2004年12月,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一部《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作者萧愚(著有《GRE词汇突破》、《GRE巅峰词汇》)在前言中写道:“刘亦婷进入哈佛真的是靠全面的素质和不凡的实力吗?刘亦婷真的是素质教育的典型吗?刘亦婷的家庭教育真的很成功吗?刘亦婷真的是智商奇高的天才少女吗?刘亦婷的学习方法真的很值得学习吗?„„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对小孩说这样的话:‘要像刘亦婷姐姐那样„„’每当此时,我都会忍不住想问一下这些家长,你究竟对刘亦婷了解多少?你究竟对你的孩子了解多少?你知道盲目效仿刘亦婷会对你的孩子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吗?„„”

《品三国》

CCTV第10套的“百家讲坛”,原本是一个没多少人气的节目,却捧出了如日中天的易中天。他在2006年开讲的《品三国》竟引来国内12家出版社参与无底价竞标,最终被上海文艺出版社以首印55万册、14%版税的标书中标。

到2007年4月《品三国》下部在上海书城首发时,《品三国》上部的销量已达到220万册,下部的预定数量也超过180万册。与此同时,《品三国》还带动易中天的《读城记》、《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和《品人录》4本“中国文化系列”著作也火爆起来,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魏心宏当时透露,在近16个月的时间内,易中天所著的6本书已为该社创造了将近1亿元的产值。

作为厦门大学的教授,易中天自称是一个“学术萝卜”,他说:“我是一个大萝卜,一个学术萝卜。萝卜有三个特点,第一是草根,第二是健康,第三是怎么吃都行——你可以生吃,可以熟吃,可以荤吃,可以素吃。而我追求的正是这样的一个目标,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学术品位,大众口味。”

所以,易中天会这样“品三国”:“诸葛亮叫几个老兵去扫地,大开四城门,再叫两个小孩在他身边,他自己呢,拿着张琴唱卡拉OK„„”

《心得》

尽管很多中国人早就听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教诲,但认真去读《论语》的人并不多。2006年“国庆”期间,“百家讲坛”节目播出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同年1 1月由中华书局结集出版,结果比易中天还要火,迄今已累计重印24次,印数达430万册。《(论语)心得》日文版已在今年3月由日本讲谈社出版,英文版也以10万英镑授权麦克米伦出版公司。今年4月,中华书局再次强力推出于丹《(论语>感悟》,首印120万册,并在扉页前加了防伪页,使用了水印加磁性安全线的双重防伪技术。

另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还在2007年3月出版于丹的《(庄子)心得》。却说于丹在中关村图书大厦签售《心得》时,遭到一位男子的抗议,他脱去外套,露出的T恤上赫然写着:“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与此同时,中山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的几位博士还在“天涯论坛”联名发起一篇“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的帖子,称于丹“极度无知,传播错误的甚至有害的思想”,呼吁不要再闹出“把厕所当客厅的笑话”了。

面对各种批评,于丹从容道来:“有人批评‘百家讲坛’带来不好的风气,没看《论语》先被你说了,没看‘三国’先被易中天品了,没看‘红楼’先被刘心武误导了。其实《李双双》那电影里有句话叫‘先结婚后恋爱’,你有工夫慢慢恋爱去。”

不管怎么说,于丹创造了一个文化奇迹:中国人称她为“学术超女”,日本人甚至称她为“女孔子”。

畅销书

注意:左右学生会成员均要写300—500字的读书心得,5月末以部为单位上交心得。6月初随机抽取若干名同学进行脱稿演讲,辛苦大家了!畅销书 《这些人,那些事》、《百年孤独》、《朱镕......

优秀畅销书排行榜

2010年度优秀畅销书排行榜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年度好书·总榜1、五百年来谁著史 九州出版社 韩毓海2、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廉思3、窗边的小豆豆......

美国畅销书特点

美国的畅销书《纽约时报》自1942年4月9日起,每周对美国畅销书进行统计,而每周日推出的畅销书排行榜,被视为美国最权威的畅销书排行榜,体现美国人的读书趣味。2009年4月26榜单为......

畅销书选题策划书

畅销书选题策划书一 丛书主题《明天的我在哪里》二 选题依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创造了信息社会的概念。我们处在这个社会中,有着太多的身不由己。我们面对着如洪水般涌......

畅销书案例分析

畅销书案例分析 主观上畅销书和常销书当然不矛盾,能将畅销书变成常销书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如果看到国内图书市场上所有的畅销书都是“常销书”也许我将无比必欢欣。但是......

下载建国以来畅销书大盘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国以来畅销书大盘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