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校之德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校教学中的德育”。
我见高校之德育
[摘要]高校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国内外教育学家和相关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的时期它又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意义,因此,充分认识新时期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学生 德育工作 形势与问题 重要性 紧迫性
一、德育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历来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孔子视“礼”为最完美的伦理规范和制度,把守礼和越礼分别视为道德上的大是大非。而礼仪本身并不是道德,却被认为是一切道德之源。学校和家庭中的礼仪训练,如果被赋予道德内容,它就是道德教育一种有效的手段或途径。德育──道德教育不纯粹是一个技术问题。德育手段是教师传递德育内容所依赖的工具、载体或中介,即工具意义上的德育手段。
高校的德育工作一直以来是国内外教育学家和相关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尤其是高校学生的德育工作,由于其特殊性和重要性,更是学者们关注和探究的重点。国内外研究成果一致认为,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政治与品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全民精神文明素养的高低。国内学者特别指出: 截止2010年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达3000万,这些未来接班人的素质关系到教育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然而,国内外德育工作的现状表明,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阻碍学校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滞后,道德素质滑坡,引起了社会道德危机,在人民大众中产生了“道德恐慌”,如2004年我国轰动一时的“马加爵事件”、“5.12”地震中出现的“范跑跑”、2010年10月16日李启铭事件、2010年10月20日药家鑫事件,为此有学者甚至提出了“让道德教育解决问题”的口号。尽管各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将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已成为共识。
二、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 高校德育工作如同其他工作一样面临着新形势, 因此总结经验、探索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律、把握特点, 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经济全球化提出的新挑战。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最显著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以后, 世界多元经济和多元文化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使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 削弱民族意识, 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尤其是我国加快的发展态势, 使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它既为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有益的科学文化成果提供了方便, 同时也为西方敌对势力兜售其价值观, 加紧思想文化渗透, 实施“ 西化”、“ 分化” 的图谋, 客观上增加了渠道和机会, 使思想文化领域及意识形态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复杂和突出。现代科学技术提出的新挑战。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人类自身的能力,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但科学技术在应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工业的发展带来的水质和空气的污染大规模的开垦和过度的放牧, 造成森林和草原生态的破坏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的发展, 提出涉及人类自身尊严、健康、遗传以及生态安全等热点问题在信息网络时代, 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出现从体能、技能到智能的转变, 容易产生追逐物质利益, 弱化、淡化人格精神需要的倾向。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市场经济提出的新挑战。当前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分配的多样化, 归根到底是利益的多样化。利益的原则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利益的作用激发了人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热情。但是, 利益的驱动也使一些人私欲膨胀, 增加了很多消极负面的东西。由于经济地位的区别, 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常常有所不同由于具体利益的差异, 人们的要求和愿望也往往不尽一致。由于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社会情况发生的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 社会经济强调物质利益, 追求最大的利润, 极易滋生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 不但给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 而且严重影响大学生们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给德育工作带来了难度。
信息多元化提出的新挑战。当前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发达的社会, 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 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和内容都多样化了。互联网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是开放的, 信息多种多样, 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 也有不少迷信、黄色、有害的内容。高校德育教育者在学生信息接收中的权威地位已被打破, 教育的开放性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计算机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我们无法事先滤除这些网上的精神垃圾, 因此它们可以畅行无阻地到达学生的计算机屏幕, 以致直接毒害青年学生的思想。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提出的挑战。招生分配制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对大学生也产生
一定影响。招生规模扩大, 收费标准提高, 学业压力增加和就业竞争加剧, 学习困难的学生和有种种心理障碍的学生不断增多, 大学实行缴费上学制度和“ 自由择业” 的毕业就业制度,其积极的一面是明显的, 但对大学生以及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一是缴费上学容易使学生产生不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 淡化学生与学校和教师的感情二是自主择业在劳动力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不完备的情况下, 会出现不平等竞争, “ 非实力因素” 在就业中起到很大作用, 这本身对大学生是一个“ 精神污染”。
大学生心理问题提出的挑战。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带来的思想重荷, 社会问题累积带来的思想困惑, 使大学生心理压力加大。伴随着愿望的落空和心理挫折的出现, 随之会出现诸如悲观、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我们在以往的德育教育工作中, 往往不够重视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 常常把一些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来解决, 结果曲解了学生, 不仅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还会导致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对搞好高校德育教育产生不利影响。
思想文化战线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 资本主义腐朽文化乘机而人, 加之由于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的腐朽思想沉渣泛起, 至今仍遗留许多旧的传统观念和习惯,新旧矛盾交织在一起, 错综复杂, 有时还表现得相当激烈, 严重冲击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也深受其害。
三、高校的德育工作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重要建设者和主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乎国家前途、民族未来命运。因此,加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自不待言。换句话说,切实加强改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任务紧迫,意义重大。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要求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既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同时也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名高等教育的工作者都应该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出发,积极探索一些适应当今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和德育方法。使受教育者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及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健康心态和精神境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现阶段流行说: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无才是废品。所以,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大学生应当德才兼备。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德育的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肩负着为祖国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当代大学生要真正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在高校德育工作的引导下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伟大的民族精神引领成长;以过硬的专业的技能提高自我,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人生目标,求学成才,报效祖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石和思想保证。高校德育工作也要认真探索改革途径和工作机制,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人才做出贡献。
推进以‘健全人格’为目标的高校德育刘有锋白雪峰(延安大学陕西延安716000)【摘要】随着当前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剧增,高校学生的思维和道德水准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道德观......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高校德育工作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校德育工作总结时间乘着年轮循序往前,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中有什么值得分享的成绩呢?为此要做好工作总结。好的工作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
高校德育浅探摘要:本文从高校失位的道德教育、“两课”教材教法及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等三个方面来阐述高校德育的现状;同时从质量标准、德育工作队伍、课堂教学、网络教育、课......
高校德育工作总结我院接到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校德育工作进行评估的通知后,院领导立即召开会议,成立了由院党委书记秦小刚为组长的德育工作评估小组,针对文件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