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伦理作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商业伦理案例作业”。
从食品安全问题看中国企业伦理道德
--“广琪事件”所引发的思考 自从“广琪”事件曝光以来,让人对食品安全更加忧心不已,更让人对那些所谓“知名品牌,放心食品”惴惴不安。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的社会热点,人们争相讨论。从食品安全屡遭质疑的**中引发我们更多思考的应该是企业的诚信何去何从,商业伦理中“利与义”的较量孰轻孰重。作为企业应通过强企业文化,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完善企业制度。构造商业诚信体系,共创和谐社会。
一、“广琪事件”基本情况
撕标签、换包装、拿小刀来刮,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杭州广琪贸易公司处理过期食品的做法触目惊心。更令人忧心的是,广琪处理的问题原料量非常大,手法娴熟,感觉是产业链式的操作,并非心血来潮一两次操作。这些问题原料的去处,已经广为人知,一路绿灯地进入了杭州众多知名面包房。一家广琪倒下了,杭州还有没有第二家、第三家广琪?按业内通行的规矩,杭州的食品原料供应商如何处理这些将过期原料?愤怒的品牌烘焙店纷纷声讨的同时,有没有反思过,进货时的把关何以出现如此大的纰漏?从记者的调查中了解行业潜规则:目前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原料(以下简称临保食品)多会再加工,改头换面向下游倾销,这也串起一条或明或暗的产业链。同时调查中也发现,国家在临保产品进口、批发、经销等各个环节存在监管空白,有很多空子可钻,这给不法商家打擦边球留下了空间。
二、“广琪事件”引发的思考
1、我国企业受到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曾经在国内某著名品牌担任过管理层的知情人士透漏,对于修改食品保质期的事情,很多企业早就知道,这是一个不公开的业内秘密,“但一直没有出事,大家谁也没有把它当回事。”这说明类似事情不是一两天的事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认为推迟食品过期,成了行业“潜规则”。在“潜规则”的纵容下,不法分子为了节约成本,扩大销售,竟然拿消费者儿的安全健康作赌注铤而走险。在我国,功利主义表现为对社会财富增加的强烈渴望,对经济发展的极度推进,这些虽然使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最大化的发展,但是也使得诚信观念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消失殆尽。实用主义作为美国的土生哲学,自然包含了美国社会的文化气质。传播到中国,如果我们只是全盘地接受,而不对其进行改造式地
利用,那么实用主义往往会在价值观念上反客为主,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桎梏。正是受到了这些价值管的影响,许多企业认为在效益不好时、或在本小利薄时、或在规模尚小时,就可以对商业伦理轻描淡写,不闻不问,甚至转嫁包袱。许多小企业都认为,我连员工都养不活,连基本的利润都无法保证我如何有能力建立企业伦理,如何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查机制呢。但其实,企业产品以次充好,损害消费者利益,甚至有些产品在广告中肆意夸大产品的功效,欺诈消费者才是其不能壮大获得利润的罪魁祸首。
2、我国企业对待企业伦理建设的负面态度
有这样一种观念:企业是追求经济效益的盈利性组织,它不用讲伦理道德。从近年来我国消费者投诉 案始终居高不下以及“质量欺诈”、“价格欺诈”和“计量问题”成为三大社会问题来看,这种观念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潜在市场,这种态度实际上否定了伦理道德在企业发展中的存在和作用。
3、政府规制失灵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看了央视3〃15晚会,消费者不得不问:一家知名企业做违法勾当,就那么难被发现吗?一些食品监管的职能部门的嗅觉是否太迟钝?如此一来,我们是否该担心,还有多少证照齐全的“广琪”仍在暗中作乱?质疑不无道理。细细梳理,进口原料一路过来,确实有不少漏洞可钻。
首先是在进口环节。从相关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了解到,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其报检日期到保质期截止日不足3个月的,不予进口。除此之外,其他进口产品只要在保质期内都可以进口。也就是说,检疫证书上没有保质期这一选项,一过了关口,根本没法倒查溯源。等这些原料流入了仓库,层层批发转手,更是无从查起。因为我国食品行业采取终端管理,原料进口后去了哪里,相关部门很难实时监控,处于“牛栏关猫”的被动局面。
再次,在原料流通到生产环节,以烘焙行业为例,从调查得知,众多烘焙店和广琪也非“临时夫妻”,有的合作长达10年,从进货到加工环节,多年采购难道都归结于“走眼”?杭州多家规模烘焙房都配备了化验室,有品控部,每天有台账,但是当生虫发霉变味的面粉都能从眼皮底下顺利过关,难道不能说,这些几乎成摆设吗?
再说说过期食品处理监管。虽然食品在生产、销售环节被层层把关,但过期食品在回收之后,生产企业会如何处理,却很少有人追究。按照相关规定,一般只靠企业自己进行处理,但并未强调由谁监管。除非有关部门在市场查到了过期食品会强制销毁。由于对过期食品回收后的处理存在监管真空,就为个别不良企
业留下了可乘之机。
4、国家处罚力度的薄弱
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惩罚力度不够,缺乏威慑力。我国对食品安全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惩处相对过轻,对违法行为大多予以查封、捣毁窝点、停业整顿和罚款等,处理威慑力不够。食品安全问题发展到今天,已经超越出传统的食品卫生或食品污染的范围,已经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食品管理和保护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是管理问题更是技术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
三、企业伦理建设的必要性
从以上企业对伦理建设的错误态度中可看出,企业伦理建设势在必行。我认为“一个企业究竟应该追求什么”这是最基本的企业伦理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企业伦理建设就失去了基点,也失去了方向。而要回答此问题,就必须要了解企业是干什么的以及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作为盈利性组织,企业必须要创造价值,否则它就无存在的意义,因而,企业对正当价值的追求是无可厚非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持续的发展才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企业的伦理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能满足正当利润的追求,还应服务于此终极目标
四、推动企业伦理建设的对策
1、完善企业诚信守法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要想健康的发展,生产优质产品,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承担社会的责任,就要减少利润。但能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争得企业的发展空间,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如果企业只追求利润而不考虑企业伦理与社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则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来越被社会所不容,必定会被时代所淘汰。
2、加强企业员工的道德教育与培训,提高员工的道德境界。
企业员工在充满信任、责任感和抱负的环境中能够取得最富创造性的成果,而这样的环境只有在诚实、信赖、公平、尊重价值观的基础上才能建成,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开发企业的潜能,增强企业对社会的供给能力。
3、调整组织结构设计,加强内部监督
适应形势重新设计组织层次,设臵伦理机构配备专门的负责人对企业在其经营运作过程中的各项决策和活动涉及的伦理问题进行监督,同时配备专门的负责人处理企业发生的各种伦理问题。
4、完备法律体系, 增强立法和执法的公正性
企业伦理与法律的关系密不可分, 伦理建设要有法律建设保驾护航。通过健全与完善法律体系会对企业行为形成强约束,并逐渐升华为企业的道德选择, 从而有效地抑制企业的伦理缺失,提升企业伦理水平, 并促使企业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伦理。
五、总结
这一事件的发生,给人们以教育:欲建立企业,先建立信誉;欲做大企业,先做好信誉;欲做强企业,必牢守信誉。诚实守信一向被我们民族视为“立人之本”、“立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能做大做强、久盛不衰的企业,有哪个不是恪守信誉的企业?“广琪事件”事件固然给消费者家庭、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但害人者必害己,损人者必损己。始作俑者正在受到党纪政纪的严肃处理、国家法律的严厉制裁;生产厂家由红红火火的发展变成了冷冷清清的停产整顿,全国奶产业的生产受到了很大冲击,严重影响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在信用交易已经成为现代市场主要交易形式的历史条件下,在全社会倡导诚实守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础,也是提高国内外市场融合度的必然要求。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之根本,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根本。如果企业唯利是图,背弃商业伦理与道德,这样的企业是无法长久做下去的,做企业就要讲信用、诚恳,不能光顾着自己的利益。企业是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细胞,而细胞的质量好坏、道德素质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命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因此,要想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满意度,就必须努力做到“从我做起、以德治企”。
《商业伦理》学习心得个人简介朱智欣,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2016级本科生,在2017学年秋季学期《商业伦理》的课程学习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在大一升大二的时候由政治与公......
1 伦理:一是指人与人,人与世界关系的事实和关系规律的事实;二是指这关系的规律,从这关系中引申出的秩序、法则、道理,以及应当如何的规范要求。1.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的......
商业伦理导论选择题1.伦理的双重含义:一是指人与人、人与相关事物的客观关系;二是指这关系之理。2.道德与伦理的关系理解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伦理是整体,道德是部分,道德是伦理......
个案社会工作伦理困境 ——以郑州儿童医院为例摘要: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是指当专业核心价值中对专业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形,而社会工作者必须决定何种价值......
校车事故案例及分析 2011年16日上午9时许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校车与一辆陕西咸阳号牌大翻斗运煤货车(陕D—72231)迎面相撞。事故造成造成19名幼儿、1名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