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复习重点讲义资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八下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其类别
文化遗产的分类:
1、有形文化遗产
2、无形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二、世界遗产有几大类别
1、世界文化遗产
2、世界自然遗产
3、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4、文化景观遗产
5、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文化遗产的特性
(一)文化遗产不仅具有相应的价值,而且可以用来创造价值。
(二)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传承,而且会在传承的过程中发生变异。
(三)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
(四)具有公共属性。
(五)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与地域性。第二章
一、影响文化遗产管理的几种理论
1、可持续发展理论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战略管理理论
3、系统分析方法
二、我国文化遗产管理体制分析 特点:
(1)形成了条块分割、分级多头管理的管理体系(2)重要文物和风景名胜区的分权化管理(3)虽然有专业部门管理业务,但易受干扰,引发不同部门间的冲突。(4)虽然有多渠道的经费投入,但以地方为主。缺陷:(1)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在管理上很大的弊端。
(2)经费投入不够,造成管理与经营不分,管理的经营化倾向。(3)立法上不健全。
三、我国文化遗产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改革的方向
主要问题
1、认识不到位
2、立法与执法不到位
3、体制不到位
4、技术不到位
5、经费不到位
6、能力不到位
7、环境不到位
改革方向
1、建立合理的文化遗产管理体系
2、建立系统、完善的文化遗产管理法规体系。
3、选择适当的文化遗产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
4、加强经费的投入和管理。
5、建立广泛的参与机制。
四、外国文化遗产管理的主要经验与不足 主要经验:
(1)在世界各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国,一般都建立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专门负责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重视公众参与。
(3)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健全,而且法律文件内容的操作性和适应性很强。(4)重视文化遗产的公益性文化遗产管理实行“非营利化”。不足:(1)法律与政策层面缺乏全国性的一致。
(2)遗产私有化与管理国有化之间存在矛盾。(3)也有国家实行文化遗产的多头管理 第三章
一、小型有形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与举措 保护原则:
1、对地下文物实施整体保护原则 《考古发掘国际原则建议案》《考古遗产保护与管理宪章》
2、对地下文物实施就地保护原则
《考古遗产保护与管理宪章》 《考古发掘国际原则建议案》 《保护考古遗产欧洲公约》 措施:
1、建立完善的请示、汇报制度 《考古发掘国际原则建议案》 《考古遗产保护与管理宪章》 《保护受到公共或私人工程危害的文物建议案》
2、编制手册方便国际交流
《考古发掘国际原则建议案》 《文物国际交流建议案》 《保护可移动文物建议案》
3、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教育作用
《考古发掘国际原则建议案》 《博物馆向公众开放最佳方法建议案》
4、加强考古作业中的国际合作 《考古发掘国际原则建议案》
5、强化国际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保护考古遗产欧洲公约》 《文物国际交流建议案》
6、坚决抵制国际交流中的走私行为 《保护考古遗产欧洲公约》 《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物及非法转让其所有权公约》 《保护可移动文物建议案》
7、协助私人搞好文物收藏 《保护可移动文物建议案》
二、大型有形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与举措 保护原则:
1、加强对历史街区的整体保护 《雅典宪章》 《威尼斯宪章》《保护受到公共或私人工程危害的文物建议案》 《内罗毕建议案》 《马丘比丘宪章》 《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
2、就地保护原则 《保护受到公共或私人工程危害的文物建议案》
3、最少干预性原则 《威尼斯宪章》 《内罗毕建议案》 《佛罗伦萨宪章》
举措:
1、传统建筑保护应纳入城市规划 《历史街区保护及其当代作用建议案》 《佛罗伦萨宪章》《华盛顿宪章》 《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
2、建立专业咨询机构的必要性 《保护受到公共或私人工程危害的文物建议案》
《华盛顿宪章》即《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
3、建立施工前的先行审核制度 《保护受到公共或私人工程危害的文物建议案》
4、不绝对排斥古城区兴建新建项目 《内罗毕建议案》(即《历史街区保护及其当代作用建议案》)《马丘比丘宪章》 《华盛顿宪章》
5、强调历史街区的活用及可持续发展 《内罗毕建议案》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与举措
原则: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形化”原则。即通过收藏、录音录像及口述记录等方式将它们保存下来。
2、以人为本原则。将保护身怀绝技的艺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
3、整体保护原则。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空间实施整体保护。
4、活态保护原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营造出一个更宽松、更适合其成长的生态环境。
5、民间事民间办原则。民众是遗产的主人,应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政府至多只能是个“管家”。
6、原真性保护原则。建立传统文化“基因库”,将那些优秀的、具有原生态特点的文化遗产保存下来,为未来新文化的创造保留更多的种源。
7、保护文化多样性原则。由56个民族创造的多元文化是我们新文化创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8、精品保护原则。要将文化与文化遗产区分开来,严格文化遗产的入选标准,对文化遗产实施分级管理。
9、濒危性保护原则。通过临时性指定制度的建立,对濒危遗产实施紧急抢救。
10、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在保护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有限度的可控开发。举措:
1、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各地区要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普查结果。
2、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国家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提出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任务。
3、抢救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有效措施,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4、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进一步完善评审标准,严格评审工作,逐步建立国家和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要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明确有关保护的责任主体,进行有效保护。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传人,要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动,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5、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保护。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区域,要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对确属濒危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要尽快列入保护名录,落实保护措施,抓紧进行抢救和保护。
四、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措施
(一)行政措施(二)法律措施(三)财政措施(四)教育及文化措施
第四章
一、世界遗产申报与保护相关的国际组织有哪些?
(一)世界遗产委员会(二)非政府咨询机构
1.国际古迹遗址委员会(ICOMOS)2.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三)政府间咨询机构 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
一、世界遗产的特点
1、具有广泛的世界性
2、许多遗产都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反映了人类在特定的时空内所创造的辉煌文明)
3、形式各异
4、既有古老的文明,也有人类文明的新成就
5、既有人类在各地所创造的辉煌文明,也有人类历史的沉痛记忆
三、世界文化遗产中与人类历史沉痛记忆有关的遗产? 戈 雷 岛、奥斯威辛集中营、广岛和平公园
二、了解中国各类世界遗产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分类:
皇宫(1项):故宫
洞窟石刻(4项):莫高窟、大足石刻、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古代城市(2项):丽江古城、平遥古城
古代民居(1项):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建筑及建筑群(7项).长城、青城山和都江堰、武当山、布达拉宫、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福建土楼、登封居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古代皇陵(3项):秦始皇陵,明清皇陵,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古代祭坛(1项):天坛
古典园林(3项):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园林
人类遗址(1项):周口店 历史街区(1项):澳门历史城区
古代都城遗址(2项)殷墟、元上都遗址
三、世界遗产的国际保护
四、了解世界遗产青年保卫者
世界遗产青年保卫者形象——“帕特里莫尼托”(Paterimonito)诞生在挪威卑尔根举办的第一次世界遗产青年论坛上。当时。一些讲西班牙语的学生根据世界遗产标志,创造出了一个他们可以辨认的人物形象。“帕特里莫尼托”(Paterimonito)在西班牙语里意为“小遗产”,这个人物形象代表着世界遗产青年保卫者。
第五章
一、我国最早的近代文化遗产保护 法
1909年,民政部上奏提出《保存古迹推广办法章程》,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是调查事项:
1、调查周秦以来碑碣石幢、石磬、造像及石刻、古画、摩崖字迹之类;
2、严禁寺僧及不肖之徒盗卖石质古物;
3、古庙名人画壁或雕刻塑像精巧之件美术所关,较之字迹尤可珍宝,进行调查;
4、调查古代帝王陵寝先贤祠墓日久湮没,迹踪模糊,人而数处有墓者有之,调查清楚;
5、名人祠庙或不是祠庙的古迹也要确查上报,6、出土的金石诸物,有字的要查清年终上报。
二是保存事项。
1、碑碣石幢造像,建碑楼、栅栏,限制拓片;
2、古人金石书画、陶瓷等,在各省设立博物馆,随时搜揖,分类储藏;
3、古代帝王陵寝,湮没者督抚要建设标志,著名祠庙完好的,要设法保护,倾圯者由地方择要修葺;
4、古庙名人画壁并雕刻塑像精巧之件,务加意保存,不得任其毁坏,亦不得因形迹模糊重行涂饰,致失本来面目,于古人美术反无所窥寻。
5、非陵寝祠墓而为古迹者,如光武千秋亭,诸葛八阵图,魏武铜雀台之属或种树株,或立碑记,务使遗迹有所稽考,不致渐泯。
二、了解《文物保护法》以及与文物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截至2012年,我国现行有效专门的文物保护规范性文件数量达到500件以上,其中包括: 法律1件,行政法规4件,部门规章8件,国家标准6项和行业标准33项,法规性文件150余件,地方性法规80余件、地方政府规章20余件、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160余件,军事规章1件,国际公约4项
与《文物保护法》相关的法规
1、《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文化部,1986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年)
3、《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1989年)
4、《长城保护条例》(2006年)
5、《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06年)
6、《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
7、地方政府的文物保护条例 与文物保护相关的其他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3年)
3、相关地方性法规
三、我国文物的分级与分类 文物的分级:
1、不可移动文物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具体的分类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村镇。
2、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四、我国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针 当前我国文物保护的成就:
1、加强了管理和立法
2、形成了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体系
3、积极打击走私、盗墓等破坏文物的违法行为
4、积极地探索有效保护文物的方法
5、积极地宣传文物保护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政策
1、工作目标
2、工作指导方针
3、工作原则
4、建立名录体系,形成非物质文化保护体系
5、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
五、目前我国文物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文物保护所面临的困难
(1)大量文物正遭受自然和人为的破坏 ①自然方面 ②人为的破坏
1、城市建设、各项基本建设
2、盗窃和走私文物所造成的破坏
3、旅游和过度开发所造成的破坏(2)管理上存在较多的问题
①管理体制上存在多头管理,政令不一 ②管理上存在法律不足和执法不严的问题 ③干部政绩考察上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3)文物保护意识淡薄甚至有错误认识(4)学术研究上存在基础研究工作缺乏(5)文物保护人才严重缺乏(6)保护资金缺乏。
加强我国文物保护的对策
(1)加强文物保护的管理工作
①积极改革管理和保护体制 ②加强立法和执法 ③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加大文物保护的经费投入④注意文物保护中的政策平衡
(2)在遏制文物流失的同时,积极将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收回
(3)加强学术研究,提高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技术手段。(4)加强人才培养。(5)注意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6)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纠正错误的观念,提高全民族的文物保护意识。
六、了解我国主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类型:
1、古都型
2、传统风貌型 平遥
3、风景名胜型 苏州桂林扬州绍兴镇江常熟敦煌曲阜
4、地方及民族特色型 拉萨大理丽江喀什
5、近现代史迹型 延安遵义南昌
6、特殊职能型 泉州景德镇自贡大同武威
7、一般史迹型 如省会级地区中心,历史悠久,文化延续性强,但特征不明显
七、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主要问题:
1、一些城市管理者只重视名城历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急功近利地追求狭义的经济效益。
2、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城市化发展速度,忽视名城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3、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战略、城市规划设计脱离实际。
4、名城保护资金短缺,投资体制僵化、渠道单一。
5、拆毁了一些遗迹,建造了一批毫无历史价值的假古董。对策:
1、遵循历史名城的保护原则
2、切实执行现行各项法规
3、加强政府管理
4、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5、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保护意识
八、我国非物质文化内涵、分类,其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分类
(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类别(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面临的问题
1、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冲击越来越大。
2、法律法规建设有待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切实得到依法保护。
3、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资源流失状况严重,后继乏人。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5、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
6、商业化运营导致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7、保护机制急需完善。
对策
1、加强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管理和指导作用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安全保护。
4、加强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
5、处理好保护中的几个主要问题。(1)如何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的关系?(2)如何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系?(3)如何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信仰的关系?(4)如何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6、寻求科学的保护方法,积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保护。
7、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九、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目的
十、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第六章
一、意大利学派、反修复学派、风格复原派 意大利学派:
1、强调文物建筑具有多方面价值,要求对它们所携带的全部历史信息,进行全面保护;
2、要求尊重文物建筑在存在过程中所获得的所有历史信息(包括变动和增添的内容),并使这部历史清晰可读
3、强调调查研究,以确凿的考古学证据为基础,反对修缮工作中的主观臆测;
4、只对文物古迹进行确有必要的加固和修缮,修缮的目的只是保护,并使后加内容在材料和特点上与原迹有所区别,避免任何形式的伪造;
5、强调对文物建筑原有周边环境的保护。反修复学派(英)
对于过去年代里创造的文物建筑,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其在 物质上的原真性。任何必须的修缮或修复决不可使历史见证失真,而又必须明白无误地是现代的。修复是根本不可能的。用保护[protection]代替修复[restoration],保护古建筑身上的全部历史,用经常的照料来防止破坏。为加固而用的措施应该让人一下就能辨别出,决不能伪装成什么。决不窜改古建筑的本体和装饰。风格复原派(法)
“风格复原”思想强调风格和建造原理的统一,主张对建筑整体和细部的全面恢复,尤其注重新旧关系结构逻辑的一致性。
维奥莱勒·杜克认为“修复一座建筑,不是维护它,不是修缮它,也不是翻新它,而是把它复原到其本身的完美状态,即使这种状态从来没有出现过。”
二、意大利、日本、韩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经验:
意大利:
1、先进的保护理念
2、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
3、充裕的资金与良性的市场运作
4、完善的文物保护教育体制与培训体系 日本:
1、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
2、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3、引入欧美等国保护非物质文化的登录制度
韩国
1、完善的保护制度
2、不断完善法律
3、全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得益于商业运作与旅游业的参与 第七章
一、文化遗产经营的环境、原则、路径。
环境:
1、政治法律环境
2、经济环境
3、社会文化环境
4、技术环境
原则:
1、保护为先
2、努力减少或消除外部不经济
3、经营范围明确
4、政企分开,权责明确
5、特色驱动
6、优势主导
7、区域统筹
8、产业联动 路径:
1、大项目带动
2、全方位联运
3、多元化
4、精品带动
5、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遗产与旅游业。
1、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
2、加强资源的科学管理,保障资源的永续利用
3、依靠科技进步,促进遗产地旅游可持发展
4、开展全社会“文化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
强化旅游保护,淡化旅游开发 强化旅游文化,淡化旅游经济
强化旅游供给质量,淡化旅游项目数量☆
三、试析我国文化遗产旅游的门票。
我国文物参观游览场所门票价格的特征:
1、门票价格总体偏高
2、门票收入成为相关利益主体的主要来源
3、价格调控不够灵活,尚未形成客流调控的必须手段
4、社会参与支持不够,没有建立多样化的经营体系 改变我国文化遗产旅游门票现状的策略
1、进一步强化文化遗产的公共属性与社会效益
2、形成门票调控政策,控制高票价制
3、依法整顿和理顺文物古迹等管理体制
4、多种渠道吸纳社会资金
5、建立灵活、科学的景区门票价格体系
37团恒成物业公司管理方案一、常规性公共服务1、房屋管理及维修养护(1) 栋号、楼层、房号等标志明显,设立引路方向平面图。(2) 物业外观完好、整洁、外墙无脱落,无乱贴、乱涂、乱......
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为认真落实政府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促进社会共治,保障全县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经县政府同意,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活动。具......
篇1:2016环卫工作总结2016环卫工作总结环卫工作总结时光如剑,岁月如梭转眼间进入环卫中心已两年已久,在部门主任和督察组长的带领下开始了我们团队的实时动态监督工作,天刚蒙蒙......
勤俭节约例文1一、实践目的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节约意识却原来越少。餐桌上的剩菜剩饭越来越多,铺张浪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有必要宣传有关节约的知识。......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初稿题目公务员聘用制度研究 姓名教育层次专 科学号省级电大山 东专业行政管理市级电大济 南指导教师崔 丽 丽教 学 点章丘公务员聘用制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