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地税稽查风险管理初探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数据背景下财务管理”。
“大数据”背景下的地税稽查中的风险管理初探
大数据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兴起并广泛应用于生产和销售等各个领域的一项数据分析和应用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其已经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各行各业带来颠覆式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如何顺应时代要求,创新工作视角,主动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和新挑战,积极谋求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广泛对接和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既减轻纳税人负担,又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这是大数据时代对税务稽查工作的重大意义所在。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进行信息化、科技化税务稽查的建立,其关键的是能否对大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与整合。在未来的地税稽查管理工作中,我们需要利用各种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工具,挖掘和处理涉税大数据,在此基础上预测和分析最佳的税收稽查方案,以支持税务稽查部门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提高税收稽查质效,加快服务创新步伐,维护税收秩序,遏制偷税漏税,发挥税收杠杆作用,调节经济,促进公平竞争,防止贫富差距的扩大等方面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一、我国税收稽查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稽查法规不健全,执法环境不佳
在现行的税法体系中,对税收稽查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缺乏进行明确具体的阐述,属于笼统的一般性规定。由于法律在税务稽查中的缺位,导致税务机关的稽查行为缺乏基本详细的法律依据,地税和国税部门依据自身的财税目标,按其工作程序,一般采用税收检查通告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纳税人进行税收抽样检查,由于法规的不明确性,公众对税务稽查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提出了广泛的质疑。目前在全国较多地区,由于税务稽查立法不到位.税收执法的随意性较强,良好纳税环境没有形成。税务稽查机构与相关的税务执法机构协调性差,税务机关部门之间权责定位也不太明确。在实践中,税务稽查机构担心行政官司,对于查处的企业或个人偷漏税行为,一般采取补征税款和处以一定比例的罚款办法,税务机关对构成立案标准的涉税犯罪案件较少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对于偷逃税耀的罚多判少,缺乏对犯罪分子的震慑力。
(二)对整个税务稽查活动缺乏有效监管
很多地区在税务稽查工作中,没有真正按照《税务稽查规程》的要求分工协作,缺乏一套完善的税务稽查质量考核体系,税务执法活动缺乏有效地监管,相互牵制机制,稽查行为不规范,稽查考核制度不健全,稽查权力缺乏必要的监督约束。
税务稽查中的四个环节——选案、稽查、审理、执行,构成了整个税务稽查工作监管的大框架。在工作程序上.税务系统对稽查工作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在现有税务稽查考核监督体系中,虽然形成了稽查案件的“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监督体系,但是往往流于形式,在监督考核过程中,将稽查处罚率,孙查 税款入库率等指标,作为重点考核监督结果,而对于税务稽查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选案、审理、执行等操作环节,没有明确的量化考核指标。
税务稽查部门人员缺乏对税务稽查执法风险控制的重要性的认识,缺乏全面的风险管理意识,识别风险的能力不强,造成稽查执法中的风险产生。健全的内部审查制度没有真正意义上建立,现有的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只是针对审理环节的内部审计,是以管理考核的形式来体现。由于内部审计准备不足,导致内部控制手段严重缺乏,例如在选案稽查环节上,对于同样的一个稽查案件,不同的稽查人员可能得到不同的稽查结果,缺乏统一的客观标准。
(三)稽查选案缺乏科学性标准
稽查案源主要有三个构成:一是举报;二是在协查过程中产生的案源;三是人工选案。对于举报的案源确定原则是实名举报必查。不管举报的事实是否属实,就必须调查。由于举报人出于私利或专业刿断不准,其中较多的举报案件,通过调查发现与事实不符,浪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人工选案工作由于事先对企业的监控不力,对纳税人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不能全面真实的把握,仅凭企业会计报表的表面数据和工作经验进行选案,就很难抓住税务稽查工作重点。选案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不高,再加上受到“人情”关系和“同事”潜规则影响,往往对于有背景、有关系的大户免于检查,造成税负不公平。
二、地税稽查风险管理应对大数据的对策及建议
(一)把握税收大数据,以创新思维引领地税稽查风险管理
从税收电子化到信息化再到大数据时代,为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应创新思维,以税收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引领税收风险管理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勇于突破传统观念和模式的束缚,打破利益因素的羁绊,注重专业化与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有机结合。要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先进管理理念的创新,要与征管改革、业务重组、机构建设相配套,全面提升税收风险管理水平。
(二)提升大数据获取机制,为地税稽查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当前大数据信息平台快速建设,政府各监管部门和网络运营商、金融等单位正逐步实现信息互通、数据互联、资源共享,在此背景下,税务稽查如能与时俱进,增加大数据应用,将纳税人的各类经济数据与其申报纳税数据对比,选案质量将大幅提高。第三方数据获取是实施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着税收风险管理的发展深度和未来。首先应从国家层面建立涉税信息交换组织体系,为构建税务、工商、统计、银行、等部门信息交换的长效机制提供可靠的法律支撑。其次,应引入数据爬虫技术、搜索引擎、图形识别技术等,替换传统数据采集方法,在海量的数据里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
(三)依托全新科技手段,规范涉税数据共享平台 大数据时代,税收征管模式应由传统的“管户制”向“管数制”转变,要从根本上构建起适应现代化税收地税稽查要求的“管数制”,为推进风险管理提供优质的数据源。
一是拓展涉税信息交换平台。平台是数据源采集、分析、利用的载体,只有通过不断开发优化才能发挥其作用。在部门计算机联网的诸多因素影响下,税务机关要积极争取政府协助,充分利用政府网站,有效搭建涉税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各职能部门要及时将所有非涉密涉税信息按其内容和性质进行整理、分类后予以发布,实现网页信息批量下载功能,并能与大多数财务软件相兼容,完成从多渠道自动化收集信息的目标,实现对外部动态信息的及时采集,全面实现电子化涉税信息数据传输。在条件逐步成熟后制定相关管理办法,通过财政资金支持,推动部门间计算机联网,提高信息共享效率。同时,税务部门要主动作为,积极整合研发涉税信息终端接收信息系统,为信息交换提供智能化、规范化的交换平台,提高处理能力和工作效率。
二是健全涉税数据标准。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信息数据资源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目标:1.建立信息化标准制定协调机制;2.制定信息数据规范;3.建立数据质量审核标准;4.建立数据发布标准。
(四)加快税务信息化建设,以大数据技术推动智能化管理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税务机关建立可预测、可保护的税务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可以将风险管理从事后变为事前,把对过去的分析变为对未来的预测。依托现有的“云计算”中心,并建立集中管理的“大数据分析中心”,走图形数据库技术、可视化数据技术应用之路。通过建立专业的大数据分析中心,集中掌握和处理庞大的数据信息,对数据特别是外部数据进行扎口管理,有效地清洗整合;通过大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实现实时数据处理、实时决策支持;通过云计算快速分析出数据的价值,让价值产生实际作用;通过大数据分析应用,实现行政裁量权向信息系统的分解、组织机构扁平化以后的专业能力支撑、税务稽查管理制度结构优化的智能推演、纳税遵从行为模式的掌握、管理绩效和过程监督的及时监控和反馈。
(五)建立岗责匹配的绩效考核制度
要强化绩效考评的科学性,从风险应对的数量、结果、评价以及风险识别差异等多个方面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将考核标准由原来的目标考核变为“量化考评+目标考核”,以量化考评为主;考评方式由事后考核变为“过程监控+事后评估”,以过程监控为主;考评手段由人工考核变为“机内考核+人工考核”,以机内考核为主,科学衡量稽查局各部门、各岗位的风险应对绩效。
2018年个税稽查,专治各种“工资、奖金”避税!有些便宜占不得!每日会计实操2018-07-23 一提到个税,很多人就想到筹划,很多人还炫耀公司福利好:“我每个月有1000元报销额度呢,你们公......
新课程背景下开展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黄山二中 汤敬东新课程改革为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会变得更加精彩、丰富。通过新课程的培训后,我们......
浅谈风险管理与海关稽查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稽查制度的建立背景及其含义,风险管理与稽查制度的关系,并阐释风险管理在海关稽查中的应用。其次介绍了我国海关风险管理现状及存......
金税三期背景下地市级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2010-06-04 16:07:06| 来源:税务信息化论文集 | 作者:才韶 李宁宁 周国强内容提要:随着金税工程三期的逐步推进,地市级税务信息化建设......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新形势下地税思想政治工作当前,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的逐渐深入,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伴随“潜规则、富贵榜、恶俗风气”的蔓延和影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