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现今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这些问题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形成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也应是不同的,本文试从学生、教师、管理三个方面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表现
成因
对策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用学生自己的话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燥抑郁”的生活。据有关部门进行心理调查表明,多达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问题的表现
在学习方面主要是学习动机不足,很多学生在家长或老师的督促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习惯不良,不能自觉独立学习。
在情绪情感方面主要是起伏不定,爱哭易恼,自我控制能力差;考试焦虑,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喜欢嫉妒,盲目骄傲,对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挑剔和贬低。
在人际关系方面,主要是不能正确处理同伴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如有的缺乏合作精神,不愿与他人合作,争强好胜,处处显示自己,遭到同伴反对时影响了人际关系;而有的则缺乏竞争意识,受到同伴的忽视而影响了人际关系。
在自我意识、意志品质方面主要是自我评价能力较弱,要么缺乏自信,要么孤芳自赏;有的以自我为中心,常以自己的好恶来论人、论事;有的自理能力较低,经不住一点委屈和失败,因发生冲突出走,甚至自虐、自伤,以致产生轻生念头和行为。
在行为方面主要是经常无意识地出现过失、说谎、逃学行为,甚至产生偷窃、破坏行为等。
二、成因分析
导致中中学生产生上述心理健康现状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家庭、学校、自身身心发展和社会。
1、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普遍过高,一部分学生因学习成绩落后,认为希望和理想破灭,导致精神空虚,产生过激行为或消沉等心理障碍。
2、畸形家庭(如单亲家庭、非正常组合家庭、无正常生活家庭、父母外出打工的家庭等),造成学生逐渐产生任性、自私、情绪不稳定、恐惧等心理障碍。
3、教师看重学生家长的地位、身份,或因请客送礼等引发的对学生不公正的待遇,使学生形成怨恨,甚至报复等心理障碍。
4、教师打击、挖苦、侮辱学生,有的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与人格,因而引发逃学、破坏行为,甚至攻击、暴力行为。
5、处在生理急骤变化且逐步趋于成熟时期的中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同伴间的友谊和感情,引起烦恼。
6、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一些资本主义的精神污染、垃圾文化以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难免乘机袭入,青少年由于世界观尚未确立,辨别能力差,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非正常心理,三、对策研究
1、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全心”教育、“全脑”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有密切的联系,正如常言所说的:浇花要浇根,育人先育心。所以为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我们必须认真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2、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提高。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有极强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使自己有平和稳定的心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工作中去。
此外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以利于正确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与疏导。
3、尊重学生。
在进行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和理解学生,不能滥用批评。特别是对破损家庭的学生应多一份理解和爱心,多进行沟通,主动接近他们,深入其内心世界,真诚关心和爱护他们。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与之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打开师生交流的渠道,教育才能有效。
建立一种平等相处、彼此尊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对每个学生都持期望的态度,批评学生时尽可能避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态度诚恳、平静,使学生感受到批评背后的善意和友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心态。
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不断的了解自己,并能诚实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注意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纳入学校正规课程中,各年级可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特点传授心理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于一体,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学校应尽快培养和培训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心理阅览室、心理咨询电话,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5、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教师应注意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因为每个学生兴趣、性格、能力都存在差异,应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提高教育的实效。在个别辅导中,可根据学生产生的不同心理问题采取当面交谈、知心话信箱、电话沟通等方式,排除学生心理障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要注意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的矛盾和问题,认真分析其内因和外因,以亲切的态度、民主和谐的氛围以及集体的关爱,促使其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能有效地调节自己,正确对待和解决自己的问题。
6、学科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从本质上是情感教育、是态度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导入和实施等方面巧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例如语文课生动的文字形象,可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可培养学生细致、严谨和刻苦的心理品质;在音乐教学中可对学生进行审美训练;在美术教学中可真善美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在体育教学中可训练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耐力的考验。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自信心。
7、“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学习障碍是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若不及时防治,会因厌学而发展成为问题学生。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心态,循循善诱,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在教学中,我经常采取以下措施防范学生产生学习障碍。
①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把以往教师在教学中单向信息传递转化为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沟通、多方互动,使教学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②对学生的恐惧反应,细心研究,找出根本原因。对已有恐学症状的学生,暂时放宽要求,少让他们当众答问,多表扬少批评,从而使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学习。
③教师和家长紧密配合,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说理教育,循循善诱,尽量不威胁学生,以消除其逆反心理和惶恐不安状态。
“防”胜于“治”,积极健康的心理形成重在预防。因此在治疗心理疾病时,“预防”它的发生,坚持正面教育,促使学生积极向上是当务之急。
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个同步实施的过程,将对学生高尚品质、人格和情操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其智力的发展。作为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实施,切实抓出成效,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参考资料:
[1] 朱永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教育革新
2007(10)
[2] 韩永海 马毓秀.浅谈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革新 2007(06)[3] 卢春芝 耿文.让关爱学生心理健康 从校园环境抓起.中国农村教育2006(06)[4] 金东贤 邢淑芬 俞国良.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教育研究2008(01)
[5] 冯晔.新课程标准下心理健康在学生评价中的运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01)[6] 谈列娟.学生心理健康个案分析.教学探索2007(03)[7] 杨占苍.石家庄为百万未成年人建“心”家.中国教育报 2007/04/07 [8] 邓凡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中国教师报,2007/04/04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作者:史媛摘 要:大学生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他们掌握着新思想、新技术,是国家的高等学历人才,从某种......
现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江西省崇义中学刘善翔(2011.3.22)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全......
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东南镇东兴小学李小林一、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一)部分教师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由于许多原因,教师的心理出现了许多问题,而且问题是比较复杂的。主......
中小学生阅读现状及其成因分析当前中小学生阅读质量令人堪忧。阅读面狭窄,阅读内容单一,以教科书和教辅资料阅读为主;阅读功利性太强,为应试而阅读。缺少课外自由阅读,缺乏阅读兴......
农村中小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延坝中学:周延兵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是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首要的一个关键部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我校一贯的教育理念。特别在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