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
非主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学 号:09201222
学生所在学院:软件学院
学 生 姓 名 :徐仲一
非主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徐仲一
南昌航空大学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影响。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在形式、特征和性质上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多元性、不稳定性和主体性缺失的趋势。当前,应科学理性地对待非主流文化,整合资源,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弘扬大学精神,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社会思潮,引导大学生自觉地选择和吸收先进文化
关键字:非主流文化,大学生,价值观
Abstract: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non-mainstream cultural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had more impact.Non-mainstream cultural values of the impac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form, character and nature has its own intrinsic laws, university values diversity occurs, instability,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miing trend.At present, we should treat non-mainstream culture with science and rational, integrate resources, promote the contemporary Marxism in China, promote university spirit, with the core value system of social though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lead and guide the students consciously choose and absorb advanced culture
Keywords:non-mainstream cultural,college students,values
非主流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要从多层面进行分析,高校非主流文化也不例外。可以说,它的产生不是孤立的,是现阶段社会特定大环境、校园小环境和大学生自身的身心特点及现有的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非主流文化的产生是学校成员进行文化选择的结果。
一、大学生非主流群体的行为特征及形成根源
(1).思想迷茫,环境压力大
大学生中这些所谓的“非主流”,另类而个性,生活没有方向感。因为他们在学习成绩、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导致他们思想迷茫,对前途缺乏信心,在大学校园不知所措,最终选择逃避,逃避社会责任和自我责任,选择了“飘浮人生”,让自己彻底颓废,与后现代主义不谋而合。
(2).好逸恶劳、追求物质享受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富裕土壤下的衍生物,它不重历史,只重现实。这种思潮将人的自我感受放在首位,重视物质享乐。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一直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提高,贫富差距也不断拉大。随着房、车在社会中产阶级中的渐渐普及,人们对物质的欲望无限膨胀。大学女生傍大款、急嫁族的出现,奢侈品横行„„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必然导致人群精神的虚无,后现代主义找到了适合生存的土壤。
(3).无厘头文化的影响
香港电影以周星驰作为后现代文化的代表,拍出了《大话西游》、《逃学威龙》等一系列电影,这些电影是对正经的、循规蹈矩又晦涩的主流文化进行颠覆。这种被定义为叛逆的,不被正统所能接受的颠覆力量正是令人奉为甘之如饴的创新。甚至周在《大话西游》里的对白“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
(4).自信不足引发了对书本的厌恶
学生非主流人群中,一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比较多的挫折,成绩不理想,行为上自我为中心,戒备心强,对中国教育制度持厌恶和怀疑态度;久而久之,自信心降低,并以反主流文化开始,不断反传统;有些心理上居于弱势,表面上个性张狂、内心封闭孤独。他们反对家长和老师的说教,反对循规蹈矩的教育模式,厌恶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对传统的教育有浓重的逆反情绪,内心孤独与苦闷。
二、非主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1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他对周边的客观事物,包括对人,对物和对事的意义,重要性和作用的总体评价和看法。价值观对十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它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决定一个人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基础,对人的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是随着非主流文化进入大学校园,慢慢就使传统的集体主义,利他主义等优良的价值观减弱,逐渐走向了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当前大学生出现偏差的价值观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方面: 第一就是过分看重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高校非主流文化是一种“快餐文化”的体现,它对十事物的取舍缺乏一定的规范和评判标准。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从个人利益出发,把个人的利益看得高十一切。这就是现在大学校园里社团数不胜数,但是真正做起来的没几个,原因就在十很多人参加这些社团都是想增加自己的阅历,说明自己参加过学校的社团活动,有良好的组织才能,实际上则是这些人很有可能连社团的一次活动都没有参加。这样的现象也反映在入党的情况里,在选择工作的同时,由十部分岗位要求党员限制,所以很多人都是看重这一点才去积极入党,对什么中国共产党史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那是根本不闻不问,什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谋群众之所需对他们来说更是天方夜谈,这些都是实用主义的思想在作祟。急功近利则表现为很多大学生表现浮躁,学什么都是马马虎虎,说是样样都专,其实一项不专,说是样样全能,其实一样不会。对知识只是了解皮毛,就认为自己已经是这个方面的专家了,这种思想是危险的,应该及时的予以引导和改正。
第二就是拜金主义倾向。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能创造最大产出的部门,可是当前人们却误解了市场经济的本质。当前高校非主流文化带给学生的误导是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认为物质是幸福的源泉,物质至上成为他们实实在在的生存哲学。一直以来的理想教育对现在的大学生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小。很多大学生在主观意识上不在认同主流文化。对金钱的追逐使得官本位,钱本位的思想在学生中盛行,很多大学生都将工作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作为自己未来求职的标准,这也是近几年公务员考试如此在大学生中风靡的原因,一方面公务员享受国家提供的比其他行业好的多的待遇,另一方面就是公务员的工作任务不重,不用去花太多的精力。这和高校非主流文化中的享乐、拜金不谋合。
第三就是利己主义倾向。很多人都开始抱怨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自私,雷锋精神在大学生中已经不再流行,主要原因就是当前校园非主流文化强调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放弃了以往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原则,都是想着只要自己好才是真的好,一切都要为自己着想,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火。那种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想法根本不存在,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朋友利益,亲人利益,溜须拍马,狐假虎威。只要自己开心就行,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其实这种想法是十分有害的,如果每个人都抱有这种想法,社会将停滞不前。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祖国的建设者,当以团队为重,如果任何事情都斤斤计较,必将一事无成。
2.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素质对个人成就事业的影响要大十其他方面的影响健康的目_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的心理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大学生在受到主流文化的熏陶之时也接受着来自非主流文化的浸染,其心理意识也发生着变化。高校非主流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充斥着低级趣味,消极颓废,玩世不恭让校园内弥漫着不思进取,好逸恶劳的颓靡之风。加之由十高校非主流文化误导学生崇尚拜金主义,自然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严重,另外由十每个学生的家庭条件不同,自然然每个人的经济消费也不同。可是大学生只关注的是能否在学生中有面子,能否让成为大家谈论的焦点,十是大家不惜家庭的经济实力进行比拼,根本不考虑父母赚钱是否辛苦,一心只想着在同学面前出风头,这样大学生就很容易走向极端,生怕被别人瞧不起,硬要打肿脸充胖子。父母稍微不按自己的意思来做,就会以离家出走,或是不理父母作为要挟,传统的孝敬父母在他们的脑中根本没有概念。生活在自己臆想的世界里,有强烈的嫉妒心,根本不容他人质疑自己,否则,轻则对他人实施人身攻击,重则拳脚相加,完全使当代大学生偏离一个理性的人,丧失了自我思考能力和与人相处的基本能力。
3。对大学生智力培养的影响
非主流文化带来的是一种“快餐文化”,有很多急功近利的思想,很多大学生对待学习都是希一望用最少的时间换取最好的结果,对待学业的态度也是得过目_过,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出现逃课的现象,据笔者的随机调研发现,有80%以上的同学不愿上哲学、政治类的学科,近一半的同学不愿上与数学有关类的课程,二分之一左右的学生不愿上专业课。他们所采取的态度就是,及格万岁,平时就抱着侥幸的心态,临到考试的时候,则彻夜通宵看书,希一望能有所收获,有的则是借来他人的笔记,进行微缩复印,方便带到考场上解燃眉之急。更有甚者是考试前一天晚上仍是歌舞升平,提前和同学打好招呼,希一望能在考试的时候直接抄袭他人。因为大学毕业要拿到文凭就必须通过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对十很多人来说都是毕业路上的拦路虎。很多大学生上大学都是抱着混口子的心态学习,怕吃苦受累,比较浮躁根本不愿意去对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所以每当论文答辩之时,也就是他们望天发呆之口,十是乎大量的在网上摘抄,根本不经过自己消化吸收,到处拼拼凑凑。其结果可想知,种种现象都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前大学生是很浮夸的,崇尚快餐文化,总希一望找到学习最便利的途径,能够省心省力省时的完成学业,这都是受到非主流文化严重侵蚀的后果,让广大的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学习的情绪,更把那些专心做研究的人比作书呆子,这其实是一种社会的悲哀。
三、思考与对策
应对非主流文化的影响,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文化内容,积极、充分地挖掘和利用非主流文化中的育人因素。对于高校学生的文化选择,要彻底改变带有强制性的灌输模式,加强思想沟通和正面引导,促进学生提高文化鉴赏能力,从而自觉地选择和接受“优秀文化”。
(1)以科学的态度理性对待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非主流文化的多元化取向使校园主流文化受到冲击,它也必然使大学生的价值、生活方式受到不同群体文化而趋向多元化。由于思想性下降,注重娱乐性,主流文化原有的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受到影响。这是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只有把对非主流文化的分析评价,引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逐步增强学生的艺术欣赏和鉴别能力,才能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发展的更为合理和科学。
(2)以良好的机制尽力消除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由于高校的非主流文化出现了一些负面特征,再加上当前社会文化的结构趋向开放式,这就要求创造一个良好机制,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文化选择权,对于大学生的文化选择,要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注重个人需求的满足,有利于个性发展,要彻底改变带有强制性的灌输模式,加强思想沟通和正面引导,系统地掌握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判断文化的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
(3)弘扬大学精神,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灵魂支持。当前,我国大学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为自由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创新精神。大学的基本精神,是大学的精神内涵,是主导高校文化健康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新时期抵御不健康非主流文化侵占和渗入的内在的有效动力。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底蕴必须以此为基础,以弘扬大学精神作载体为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提供“灵魂”支持。同时,充分利用非主流文化中直接的教育意义。总之,要用高校非主流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去滋润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土壤。
参考文献:
[1] 章淑兰 辩证的看待高校非主流文化 2006
[2] 王兆云 对高校非主流文化现象的理论思考—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3] 周掌宇于欣怡.快乐之神周星驰[M].牧村出版社,2004 [4] 伍自强,杨彪.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5).
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摘要:针对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正视非主流文化这一特殊现象和问题,认真梳理和审视了非主流文化对高校校园主流文化以及对大学......
浅论高校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 2007年第8期 (总第194期) 教育探索EDUCATIONEXPLORATION No18,2007 General,No1194 浅论高校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
论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网络时代的到来,“非主流文化”一词开始在网络中流行,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青少年,作为思想最活跃、最不稳定的群体最易受非主流......
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文化,以在高校中是否占主导地位,是否与社会期望相吻合为标准,可以分为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高校非主流文化是高校中仅为一部分人接受的文......
浅谈非主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高校文化,以在高校中是否占主导地位,是否与社会期望相吻合为标准,可以分为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主流是健康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