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读本》读书笔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笔记
(一)张雷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4、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从思想上精神上向世人展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鲜明旗帜。其意义在于: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有助于人们增强对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认同,培育和谐文化,树立和谐理念,发扬和谐精神,有助于人们焕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心同德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基本结构。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处于统领地位,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问题。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了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共同理想,代表了全体人民的根
本利益,揭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应当成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崇高追求。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了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是中国人民开拓进取、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焕发出旺盛的创造力,推动着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
4、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集中概括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是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的价值标准,明确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应当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
1、科学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包含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能够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价值力量转化为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物质力量,成为真正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体系。
2、民族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符合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特征,体现民族品格,凝聚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获得了各族人民广泛认同,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广泛民众基础的价值体系。
3、时代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实践,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时代的新起点上构筑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反映人类发展进步的要求,是能够引领时代前进的价值体系。
4、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善于吸收人类创造的各种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不断用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的思想观念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是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
丰富完善的价值体系。这种开放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旗帜”是马克思主义,并在八十多年里,坚持中国实际相结合,确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威力,充分证明了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
中国共产党之前的近代中国的各种政党,面对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提出了各种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主义都破灭了,政党都退出了。只有在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后,才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有效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面前不迷失方向。如果忽视或者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各种错误思潮就会泛滥,西方价值观念就会乘虚而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就会受到冲击,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就可能被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会受到干扰、迷失方向。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灵魂作用在于,马克思主义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作用。
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成果、第一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反复探索,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在革命胜利后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成果、第二次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系统总结我国经验和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八、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就要深刻认识到,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就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意识、全面发展意识、协调发展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更加自觉地拥护科学发展,更加主动地投身科学发展,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体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
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就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者紧密联系构成的。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全民族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体现,是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现实基础。而没有最高理想的指引,就不会有共同理想的确立和坚持。任何时候,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都是统一的,不能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笔记
(二)张雷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用一句话高度概括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是富强。落后就要挨打,富强才能振兴,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深刻启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我们今天追求的富强,以综合国力的强大为基础,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华民族大踏步走上富强之路。我国将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二、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对自己祖国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的中国,爱国主义还必然表现在维护祖国统一上。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三、弘扬和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改革开放的实践催生伟大的时代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极大弘扬,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崇尚和谐的观念牢固树立,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助奉
献的风尚日益浓厚,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深入人心,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不断增强。这一切,体现了时代精神的丰富内涵,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紧跟时代、振兴中华的精神风貌的主流。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精神表现为一种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表现为一种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一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与时俱进
胡锦涛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鲜明体现,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自觉做到: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为光荣,以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为耻辱。
五、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一个社会里,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风尚。只有人人都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六、努力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二是坚持重在建设,着力铸就人们的精神支柱。
三是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有效引领社会思潮。
四是坚持持之以恒,在不断积累中壮大主流意识形态。
七、努力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人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人民群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充分发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主力军作用和青少年的生力军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积极作用,发挥公众人物特别是各界知名人士的独特作用,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合力。大力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人有责的理念,引导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形成人人关心、共同参与、携手推进的生动局面。
八、全社会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二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个环节,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三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四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
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读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读后感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出于自己的需要,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古代,就提出了“国之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当代中国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踏步前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从思想上精神上向世人展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鲜......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心得体会6月3日,组织召开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的会议。这次会议让我受益匪浅,会后我又进行了系列的学习及思考。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