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级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4:42:0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13级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13级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命题者:曾 超 命制时间:2014.5.6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分值15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陈雍君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第1页【共 6 页】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B.“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C.“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D.“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C.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C.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D.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17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

第2页【共 6 页】

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从师的道理。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句子的朗读。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百工:各种工匠。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书和传记。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下圣人也亦远矣今之众人,其A、B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C、不拘于时

D、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于余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第一段正面阐述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B.第二段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运用对比的手法,把“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其子”习句读从师与“其身”惑而不从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分别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教师的作用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D.最后一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起,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7、翻译:(7分)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分)(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4分)

三、诗词鉴赏

8、读下面的清词,完成题目。(8分)

菩萨蛮·塞上秋望

(清)冯云骧

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1)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呼应了词题?这些意象有何作用?(4分)

第3页【共 6 页】(2)一般说来,词的下阕应抒发情感,可文中却看不到直抒胸臆的句子,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下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9、默写(15分,每空一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2)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4),;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5)斩木为兵,天下云集响应。(贾谊《过秦论》)

(6)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李白《蜀道难》),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

(7),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空闻虎旅传宵柝。(李商隐《马嵬》)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

五、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8分)

风雪夜归 何蔚萍

她是个晚归者,街上早已冷冷清清,多的是风、是雪、是脚印。

拐过这个弯,就可以看到大门了,她觉得心跳得很急,但愿不会关着门。但愿„„她觉得手脚冰凉。在大街的拐弯处,在雪花萦绕的惨淡的灯光下,大门紧紧地闭着。

她拉紧了围巾,向目所能及的地方张望了一番,希望大院里还有一个跟她一样晚归的人。但一个也没有。

只得叫门了。她绕着墙走过去。叫谁呢?金娣是她最好的朋友,可上个月出嫁了,要是在上个月看这场电影就好了,她立刻觉得自己好笑。算了,叫刘安婶吧,在大院里,打招呼她最亲热,可她嫌这胖老婆子势利,平常是不大搭理她的;那是好多年前了,她读完高中被下放,妈妈难过得哭了,刘安婶却说:“你下放以后就是贫下中农了,以后生了伢儿也是贫下中农了。”后来她招工回城。这刘安婶对她并不坏,可她总忘不了那句话,不能叫她,再说既然平时没交往,现在打搅人家也不合适。

那么只好叫马平平了。这个十四岁的男孩,父母在外省工作,他跟姥姥住。打小时候起,他就总缠着她讲故事,她也不叫他失望。她瞅准了平平家的方向,她像是第一次发觉,墙头怎么这么高哇!声音该传不进吧?唉,就传进了又怎么样呢?十四岁的孩子,哪怕在旁边敲大鼓也不会醒的。

那就叫平平的姥姥吧。那是最慈祥不过的老太太了,全院里也就她最关心她的婚事,三天两头要给她介绍对象。但她却“对”得怕极了。那些衣冠楚楚的小伙子的审视的目光,能把她的人看矮了一截,她心里很痛切地感到了悲哀,她在广阔天地里磨去了最美好的年华,人说,十七、十八无丑女,可她,已

经三十岁了,如果再年轻五岁,那怕三岁呢,她也要争取一下。她并不笨;可现在,都晚啦,就像去看这场电影,不防门已关上一样。那么,就听天由命,随便找一个,她又不愿意;于是人们背后都讲她会挑剔,只有平平的姥姥没讲过,可是,叫这六十多岁的老人深更半夜的冒着大雪来给自己开门,这万万使不得!

第4页【共 6 页】

她觉得很冷。才发现雪更大了,风更紧了,近处远处,都是白茫茫的世界。当看到大街尽头时,有个黑点朝这边走来。她的眼睛猛然睁大,如果是大院里的人该有多好啊!她一定会对他说一千声一万声的谢谢,不管他在不在意。

终于走近了,一个提篮子的中年人。但他丝毫没有进大院的意思,匆匆过去了。

她真想顿脚,真想诅咒。不知是诅咒那人,还是诅咒自己;是诅咒天气,还是诅咒运气。她眼巴巴地盯着他的背影,一时充满了羡慕。

他是提着东西的,回家一定有人给他开门,是母亲、是妻子?那家,一定是温暖极了的。她也有家、有床、有被、有炉子;尽管有点孤独,却是暖和的,然而她进不去,咫尺天涯,该死的电影。

她不能设想在门外过一夜。喊吧!笼统地喊,谁愿意谁来开。她发誓,不管开门的是谁,以后都要对他很好很好。

她终于放开了嗓子,并用手去捶,“开开门——” 吱的一声,门开了。原来门并没有关上。

10、文章先后两次写到风雪,试分析两次描写的不同作用。(4分)

11、全篇来看,小说塑造“她”这个形象主要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试简要说明。(6分)

12、文章插入提篮子回家的中年人的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13、试分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好处。(6分)

第Ⅱ卷

1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忖.度(cǔn)纳罕.(hǎn)纨.绔(zhì)笑靥.

如花(yâ)B.悚.然(chù)草窠.(kē)拓.片(tà)歆.享牲醴(xīn)C.羞赧.(nǎn)黏.液(nián)桅.杆(wãi)尘埃.落定(āi)D.湍.急(tuān)迸.发(bâng)脊髓.(suǐ)看.守总理(kàn)

1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阜盛盥沐蘖根祸胎娇生惯养 B.赦免踌躇百无聊赖沸反盈天 C.湮没畏葸冰雪消融人才倍出 D.猩红瞋视苍海桑田以德报怨

16、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14年1月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指明了构建襄阳市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方向,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襄阳市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革和发展的经验。

B.中俄两国水产公司将在被日本称为北方领土的国后岛成立合资公司养殖海参,双方已于本月初签署了备忘录并达成一致。

C.马年“春晚”节目中,由开心麻花团队精心打造的喜剧小品《扶不扶》,以生活气息浓郁、喜剧

第5页【共 6 页】效果明显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喜爱是毫无争议的。

D.2014年3月全球出现了多起为公众深恶痛绝的恶性事件,每一件都深深地刻着背信弃义的烙印和丑恶心理。

17、仿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8分)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恰当的喻体填在横线上(只填选项字母)。(2分)

有一次,我和同桌在下面说话,被老师发现了,我害怕极了,心想老师会不会批评我呢?可老师只是用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看了看我,又继续讲课了。老师的眼睛是令人生畏的,也蕴含着火一般的热情。她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像①________一样明亮。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烂漫——小巧、娇嫩,好像是一些②________,它们扑动着,欢笑着,显得那么亲切可爱。

A.星星B.明镜C.小兔D.雏鸡 ①处应填写________。②处应填写________。

19、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走弯路是自然界的一种常态,而走直路却是一种非常态。河流在前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些障碍是无法逾越的,所以它只有取弯路,绕道而行,而正因为走弯路,让它避开了一道道障碍,最终抵达了遥远的大海。

第6页【共 6 页】

下学期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2013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友情提示:1、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试卷考完后自己妥善保留 ;2、请注意卷面的整洁,并把握好答题时间,诚信应考。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分数:100分命 题......

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英才班月考语文试题

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一部高一下学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职高语文第二次月考

精神成就学业,态度决定一切!私立英才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职高语文试卷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5-2016学年月考试卷高一历史(2016.4)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我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 生活B.农业在......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100分+20分,120分钟)一.基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敕(chì)造阜(fǔ)盛盥(guàn)洗谬(miù)种......

下载13级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13级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