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命安全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论生命安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江西省分宜中学 朱金平
生命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近年来,青少年轻生自杀现象频频曝光,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逝去,不得不让人深思“轻生”背后的“真凶”: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值高,忽视其他品质的培养,导致其责任感的缺失;学校教育教学方面也难辞其咎,应试教育下,师生升学压力太大,师生关系也易紧张,教学内容单一化、脱离生活实际等等;另外,青少年正处在人生成长中的不稳定期,缺乏自我调节、自我应对问题的能力,在混乱的社会价值观影响下,思想迷惘,以至于产生轻生念头。如何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宽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避免或减少中学生自杀现象?这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生命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新课程在强调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同时,还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学生发展最主要的目标列在首位,要求教育要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使学生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人。3(贺仕英)因此,我们认为生命安全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科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适时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二、生命安全教育的含义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已经开始对生命教育进行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很多学校已经认识到生命教育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学界对生命教育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生命教育是一种强调生活化的教育;一种强调终极关怀的全人教育;是一种实现自身幸福和价值的教育。1(徐鸿跃2010)这些观点都强调生命教育要在个体生命自然、生理的基础上遵循生命的规律和原则,引导生命走向完善,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2(王丁惠2009)
我们认为,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并珍爱生命,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探索生命的意义,找到生命的价值,为实现生命价值做好准备,同时提升生命质量。因而,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了解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欣赏生命、保护生命、提升生命、回馈社会。
而作为中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的语文具有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优势:语文在本质上是一门有关人的心灵的学问,语文学科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语文在启迪心智和健全人格方面具有显著功能,所以在语文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就成了语文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的人文性也决定了语文是渗透生命教育的最好载体。而且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语文学科具有普遍的联系性,其外延是生活,和生命教育息息相关资源。1(徐鸿跃2010)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呈现形式与实施途径
生命安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课堂呈现、活动呈现、主题呈现三种类型。
课堂呈现
生命安全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实施的最直接、最有效、最方便的呈现方式就是课堂呈现,即结合语文教科书上的具体阅读文本内容,教育学生认知自我,尊重他人,探索大自然与宇宙生命以及探寻人生终极意义等等。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安排:第一、二单元的话题就是人生,即关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童趣》、《蝉》、《贝壳》和《紫藤萝瀑布》等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理想》、《我的信念》、《论语十则》等教育学生人要树立远大理想,生命的旅途中要有信念的支持,“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这生活;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语文教师如果真的能让理想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滋长,那么生命安全教育就是成功的,因为“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活动呈现
生命教育课程的活动呈现是指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呈现生命教育的内容,以期通过语文活动来使学生受到生命教育。由于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生命教育的活动呈现方式的选材将是无比广阔的:例如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关珍爱生命,追求生命意义的演讲辩论赛,作文竞赛等;或者组织观看电视节目《感动中国》、纪录片等;或者组织学生瞻仰烈士纪念馆、名人旧居等感受伟人的高尚人生;或者组织学生出有关遵守交通秩序、尊重宝贵生命的黑板报;或者组织学生接受“受挫”教育。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百般呵护下成长,欠缺基本的生存能力,抗挫折能力差,而实践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学生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通过语文课文扩展活动,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品味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并让其感悟到生命的珍贵。
专题呈现
在语文教材中除了单篇的课文之外,还有很多专题版块,这些板块的设计有利于教师渗透生命安全教育。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中就安排了“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专题版块,其中有“这就是我”、“我爱我家”、“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等版块,这些专题就是结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过程来设计的,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相关作文,了解其思想动态,有助于对其进行生命安全教育。
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
生命安全教育目前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广泛地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因而生命教育课程只有通过具体教学指导才能实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指导来实现的。
生命安全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阅读是人生的基本状态,语文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思想境界,净化灵魂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求知、开智、立德、审美的基本途径,在整个语文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而生命安全教育也主要是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其表现有如下方面:
以人物演绎生命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给人类奉献宝贵的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
语文教材中也安排了很多带有传记色彩的文章,展示了主人公对生命的追求与热爱。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就有“两弹”元勋的《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孙权劝学》、《我的信念》(居里夫人)等文章。另外,教科书中许多文章的作者背后都隐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有老骥伏枥,烈士暮年而犹壮心不已的曹操,有面对挫折与不幸,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实现人生价值的张海迪、司马迁,有面对人生豁达,乐观,超脱的李白、苏轼,还有身在草野心忧天下的杜甫、柳宗元„„通过引导学生这方面的文本,学生“在文本中感受人性的美好,感受生命的灿烂与辉煌,领略世界的丰富与神奇,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打下一个亮丽的精神底色。”育理论与实践,2005.(6):55.
4肖川、徐涛.论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J] .教以自然解说生命
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章,如《小石潭记》、《斑羚飞渡》、《华南虎》、《飞翔的鹰》、《石钟山记》、《雨中登泰山》、《行道树》、《珍珠鸟》、《紫藤萝瀑布》等。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们感受、欣赏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景物,从自然生物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生命力量,认识生命的意义,欣赏自己、他人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自然界一切生物都具有生命,在万物进化过程中,人类走在了前面,成为世界的主宰。但是,每当我们回望或者走近自然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震惊。自然界的生命是如此顽强,无论周围环境多么的恶劣,只要有一丝生命的土壤,它们就能顽强生存下去。人们从这些自然生物旺盛而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人类自己生命的意义,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中去,使自己的生命更加辉煌灿烂。”5李柳青.论中学语文教育的生命教育[D]:[硕士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31.
以情感体验生命
正如裴娣娜所说“生命教育的实施,正是每个参与者的体验过程。”“情感的提升是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②
以生命诠释生命
生命安全教育在写作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生命安全教育教育应该从了解、珍惜、尊重生命开始,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开发生命安全教育资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摘要]: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受到关注,在教学中,尤其是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不仅可以预防和......
数学教学中的生命安全教育莫翠群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重于一切。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人员聚集的场所(如学校)伤亡尤为惨痛!知识守护生命,作为数学教师,怎样在数学课渗透给学生一......
德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文明礼仪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文明礼仪课堂教学中贯彻文明素养教育不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校吸纳了很多外来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