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阅读教学的文体意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文体教学意识”。
《试论阅读教学的文体意识》提纲
一、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
1、阅读教学的概念、内容
2、阅读教学的作用
二、文体意识是阅读教学的灵魂
1、文体意识的含义(适当解释文本、文体)
2、文体意识的作用
三、提高阅读教学的文体意识的途径
1、教师要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掌握文体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
2、学生在读写实践中培养文体意识
3、改变师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传递信息的方式,有效提高文体意识
试论阅读教学的文体意识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的过程。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文体意识,有助于阅读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更有效地掌握阅读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为写作奠定基础,从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文本 文体 文体意识
一、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
语文课程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另外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阅读教学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语文课程目标,阅读教学有以下主要内容: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阅读习惯态度,指向只是和能力目标的阅读目标,指向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阅读方法。阅读教学内容的有效完成,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提高相应的阅读能力以及形成良好的阅读态度习惯,从而发挥阅读教学架起学生和人类社会思想联系的桥梁作用,开拓视野,促进学生和社会的融合,提高思想认识和审美情趣,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文体意识是阅读教学的灵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说明在这一过程中文本始终贯穿这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习。文本,是指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从文学角度说,通常是具有完整、系统含义的一个句子或多个句子的组合。一个文本可以是一个句子、一个段落或者一个篇章。在对文本的解读时,一般需要从文体着眼。文体是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或样式、体制、种类、类型),是文本构成的规格或模式,某种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它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属于形式范畴。文体对现实世界的表达功能,是它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它在表达同一内容时,可以在对,等的种种方式中进行选择,寻找最符合创作意图和表现对象的某种体裁结构。它能代表某个时期、某个作家、某种说服人的特殊风格。从对文体概念的理解中,可以衍生一个新的概念就是文体意识。文体意识是指人们在文本写作和欣赏中,对不同文体模式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是对读写实践的一种能动的再认识。(作用)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始终萦绕着文本意识而展开教学学习的,文体意识是阅读教学的灵魂指导。对教师而言,文本意识会指引教学确立恰当的阅读目标,采用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学生在与教师的学习交流中,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能按照文本所提供的具体内容或形象,运用头脑中先于阅读的某种体裁类型,去解读、接受文本所携带的某种语言的、思想的或审美的信息,同时又在它的未定空白处赋予新的含义,为写作做好素材和感悟的准备,这便是文体意识得以增强的体现。
三、提高阅读教学的文体意识的途径
文本意识既然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的作用,那么我们将“对症下药”,根据阅读教学中的参与者来进行对应的文体意识培养。
首先是教师文体意识的培养。对学生而言,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生命载体,是阅读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拥有较强的文体意识,不仅有利于阅读教学活动的全面深刻开展,也有助于对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熟练掌握常见文体的基本特点和各种文体的阅读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运用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
其次是学生的文体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文本阅读之前,获得此类文体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实践的效率。文体意识的培养,需要依托文本阅读实践进行,教师应当利用文体鲜明的教材,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读写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最后是改变师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传递信息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阅读教学活动,先让学生在自主进行阅读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掌握阅读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再把师生从文本中获得的信息互相交流,在交流中增加和增强学生获得知识的质量。这种由教师注入和学生反馈的双向传递信息方式,更大程度上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也让文体意识得到充分地体现。
总而言之,文体意识对阅读教学的影响是深刻。对于文体意识的培养,教师既要充分意识到文体意识在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也要注意以自身的文体意识的运用作示范,从而唤起学生对文体意识培养的自觉性,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语文作为工具学科,它教学承载着很多很多的东西:从大处说有传统文化的传承、仁义道德的承载、人文素质的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文学欣赏等等,从小处讲有......
文体意识、文体特点与教学策略一、文体意识三国时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宣雅,书论宣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这是对文体发表的最早议论。周作人19......
立足文体特点 培养文体意识——《负荆请罪》一课的教学实录与反思【设计理念】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对于教材选文要求“高年级的课文题材、体......
高考作文中的文体意识“自选文体”,落笔成文。这样的“松绑”政策,当然不是降低了高考对文体的要求,而是给考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松的写作空间,允许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得心应手的......
基于文体意识的神话教学例谈【内容摘要】教什么?怎么教?王荣生教授指出,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内容,“怎么教”服务于“教什么”,很大程度上还可以归结为“教什么”。一堂语文课,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