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学段语文教学关注文体意识渗透的研究_小学语文高学段教学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6:06: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小学高学段语文教学关注文体意识渗透的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语文高学段教学”。

题目:

小学高学段语文教学关注文体意识渗透的研究

内容提要: 由一个学术观点引起思考,反思新课程改革下“淡化文体”的教学观。提出小学高学段语文教学关注文体意识渗透的观点。个人认为,“淡化文体”不是不要文体,不是一点儿都不能触及。新课标、新教材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淡化文体”的倾向的同时也在关注着文体意识的渗透。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回避不了的文体意识培养:文体意识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有影响;文体意识对小中过渡知识衔接有影响;文体意识对老师有效组织教学有影响。可见,文体意识对阅读教学的影响是深刻的,也是被普遍忽略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必须要充分的意识到文体意识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感受到文体意识对于形成语文综合素养的价值,从而唤起他们培养文体意识的自觉性,全面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主题词:高学段 语文教学 “淡化文体”

小学高学段语文教学关注文体意识渗透的研究

一、关注文体意识渗透观点的提出

背景:一个学术观点引起的思考

教育导报多媒体报刊中有这样一篇文章《小学语文教学要淡化文体意识》。其中的观点“在小学阶段,文体没有必要过分强化。教师应从学生和文本的实际出发,以发展儿童语言为根本,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归宿,以听、说、读、写为手段,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非常同意这样的观点。但是其中这样一段文字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一位老师在执教《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时,告诉学生“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一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金字塔高;“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工程浩大。教者过于强调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是强化文体意识的表现。且不说这样做超出了学生的理解/ 7

能力,客观上也淡化了课堂的语文味,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如果说这样教学说明性的文章就叫强化文体意识,那小学阶段出现的说明性文体的文章如《鲸》《松鼠》《新型玻璃》等,一线的老师应该怎么教?

在这样一个热烈呼吁 “淡化文体”的学术氛围下,提出“小学高学段语文教学关注文体意识渗透”显然是不明智的。那么值得思考的是:文体意识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淡化得了吗?回避得了吗?

二、对“淡化文体”理念提出的背景和内涵的思考

(一)“淡化文体”理念提出的背景

过去的教学大纲就是把语文知识分为“汉语知识、文体知识、文学常识”三大板块,文体知识向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我们的语文教材也一直是根据“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来编排的。在语文教学中,学习记叙文大多注重记叙的六要素,学习议论文总是围绕议论文的三要素,学习说明文总是突出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等。太注重文体知识了,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淡化文体”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主张,新理念。它是对过去教学思想和实践的一种反拨。“淡化文体”的目的,首先就是为了引导学生亲近语文,亲近课本,亲近生活。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感能力、语言积累、语言品质、语言态度、语言体验、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淡化文体”,注意突出各要素的整合,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重视语文教学过程中感性的作用,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淡化文体”的真正内涵

我个人认为,“淡化文体”不是不要文体,不是一点儿都不能触及。“淡化文体”的真正含义应是教学生阅读不做简单的文体知识验证,教学生作文不以文体知识作先导。在语文教学中,学习记叙文不是只注重记叙的六要素,学习议论文不是只关注议论文的三要素,学习说明文也不是总是突出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等。并不是说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无视文体,只注重熏陶感染,也不是说学生写作时可以毫无文体意识,可以随心所欲。相反,教师在教学中“淡化文体”,心中必须有鲜明的文体意识,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决不能无视文体的存在,心中必须有文体意识。把握好文体,既是读文章的需要,也是写文章的需要。但是,/ 7

一切以文体知识为准绳,过分强调文体知识,用文体知识解读课文,或是用课文来验证文体知识,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把握的缺位,必然遮掩了鲜活的文章现象,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新课标、新教材中“淡化”不掉的的文体意识

新课程标准一直强调淡化文体要求,和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虽然未再把文体知识强调为语文知识的三大板块之一,但是在谈到阅读教学时第三学段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基本的说明方法。第四学段指出“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在对精读的评价建议中,“第三学段侧重考查对文章的表达顺序和基本方法的了解和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①《北京市2012年小学毕业语文考试说明》关于阅读理解的考查标准在整体感知维度考查“能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能抓住说明性文章的要点,初步理清说明的顺序”;“能大体把握诗意,体会作品的情感”;在形成解释维度考查“能把握文本使用的表达方法(包括说明性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 ;在作出评价维度考查“能体会表达方法产生的效果”“能对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2版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①由此看来,新课标虽然有“淡化文体”的倾向,却并未主张不要文体,相反,对如何掌握一些有用的文体知识,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有用的文体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新课标编写的各种版本的教材,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淡化文体”的倾向的同时也在关注着文体意识的渗透。以人教版为例:语文教材就没有像过去那样根据选文的体裁来组元,而是根据话题(专题)来组元,这样编写的目的就是“淡化文体,强调综合,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重点”。③五、六年级选文虽以专题组建,之间却穿插着记叙文、说明文、散文、诗歌、小说、文言文、剧本、相声、古典白话文小说等不同文体。

八、九年级教材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 7

顾文体。其中,八年级按说明、议论、抒情、安排现代文单元;九年级按文学体裁安排现代文单元。教材编者关于文体教学的意图很明显:七年级培养一般的阅读能力,八年级培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抒情文的阅读能力,九年级培养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由此看来,淡化文体,不是不要文体,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无视文体的存在。“文无体不立”,“学生不了解一点文体知识,就等于没有掌握阅读和写作各类文章的一个把手”。④我认为,准确理解“课标”精神和教材的编写意图是我们在教学中把握“淡化文体”之度的关键。

综上所述,关于淡化文体的教学观念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反思和探讨。

四、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回避不了的文体意识

(一)文体意识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

文体意识在写作教学中有比较多的强调,但在阅读教学中却很少有人提及,这不能说是语文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个缺陷。我们知道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它自己的文体归属,任何一种文体都有它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不同特点,这些特点鲜明地表现在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安排、技巧的运用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由文体决定的这些特征对于理解的文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文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文体意识并非单纯的文体知识,它是语文综合素养在文体方面的表现。因此培养文体意识除了对文体知识进行传授、文体内容进行训练之外,还要将其与构成语文素养的其他方面的内容进行连接、组合和重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文体意识。同样文体意识形成之后,对于语文学习的作用也是综合的,对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都具有直接的价值和意义。

(二)文体意识对小中过渡知识衔接的影响

小学高学段,特别是六年级,是中小衔接最为关键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研究高学段的语文教学,明显感受到教材在文本的安排上凸显文体的丰富,名家名篇名作的增多。初中主要涉及的文体在小学阶段基本上都有所铺垫。

五上语文教材第三单元以说明文专题组建,安排了《鲸》《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六上第三单元中《只有一个地球》也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提出的教学的目标是“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五下语文教材第三组“语言的艺术”中安排了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明确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本册安排文言文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第四阶/ 7

段的学习搭一个梯子,使学生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风格,为顺利过渡到中学的文言文学习做一个铺垫。⑤接着,六上语文教材第八组安排了《伯牙绝弦》;六下语文教材第一组安排了《学弈》、《两小儿辩日》。可见在文体意识的渗透上是一脉相承的。

散文,文质兼美,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五上第一组课文主要是散文,《窃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 》,第四组中有两篇《落花生》《珍珠鸟》。五下的教材第一组安排了《草原》《白杨》等。六上开篇单元就是以散文为主,安排了《山中访友》《山雨》等。六年级下册开篇也是以散文为主,如朱自清的《匆匆》、林清玄的《桃花心木》、赵丽宏的《顶碗少年》、丰子恺的《手指》。如此多的名家名篇集聚在第一单元,重在感受的散文借景抒情、借物言志的特点是不言而喻的。五下教参在发现语言表达特点的教学建议中特别强调关注借物喻人的写法和寄情于物的写法。这么多散文学过之后,老师应该让学生初步掌握散文的特点。

小说在小学阶段安排的篇目并不多。五下第四组《桥》,六上第三单元《穷人》,六下第四组《凡卡》。三篇文章都把体会人物形象作为教学的重点,无论在老汉的言行,还是桑娜夫妇的对话,还是凡卡的诉说,都是情节的刻画。三篇文章都有对环境的刻画,因为环境对凸显人物形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认为六下教学《凡卡》一课时,带着大家一起回忆曾经学过的内容,初步感知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未尝不可。

诗歌贯穿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六上安排了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提供的阅读资料中,安排了不同的种类:五言律诗、词、散曲、还有中国和外国的现代诗。在搜集、整理、欣赏的活动中,引导学生按不同角度展开分类。在六下集中安排古诗词的背诵。这样的编排也体现了向初中教材的过渡的编写意图,在初中的教材中,古诗词背诵也是作为独立的部分安排在教材后面的。

六下教材开始安排议论文,有《为人民服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选编课文的目的之一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议论文,感受议论文的表达方式,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为初中学习议论文打下一点儿基础。⑧

纵览高学段教材安排,篇幅最多的便是记叙性文体的文章了。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采访稿、演讲稿、剧本、相声等,目的都是让学生感受多样的文本。可见,初步感受不同的文体知识对高学段的阅读有多么重要。/ 7

(三)文体意识对老师有效组织教学的影响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这固然没错。但是,我们还要说,“文必有法”。或者说“作者思有路,循路识斯真”。各种文体,总要遵循各自的章法。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依据各类文章的特点,设计出一个解读这类文章的基本思路,交给学生一把读懂这类文章的“金钥匙”,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自能读书的能力,那么,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也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讲是为了用不着讲。”的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散文,特别是借景抒情的美文,宜用指导朗读和通过学生声情并茂读的方法,理解景物的境,体会作者的情,在熟读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言。故事,宜在初读大体了解主要内容的之后,帮助学生理清线索,熟悉重点词句,而后以线索为经,以重点词句为纬,练习复述。叙事性文章,宜先了解事情的梗概,再抓住重点部分发表感受,借鉴写法。⑤小说,宜在初读有个初步印象之后,抓住对人物的描写,感受、体验、评价人物形象,了解描写人物的种种方法。议论文,宜抓住文章的观点,学习课文是如何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可见,不同文体的内容有不同的教法,老师之所以能按照不同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学习,不正源于对文体知识的把握吗?文体意识对阅读教学的影响是深刻的,也是被普遍忽略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必须要充分的意识到文体意识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教师应首先以自身的文体意识的运用作为示范,使学生感受到文体意识对于形成语文综合素养的价值,从而唤起他们培养文体意识的自觉性,全面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①2012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最新修订版【对比表】 ②《北京市2012年小学毕业语文考试说明》

③温立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说明 《试教通讯》2001·9

④贺敏《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介绍》,《试教通讯》2002·36

⑤《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上册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出版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6月第一版 3-9页 / 7

⑥《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下册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出版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12月第一版4-18页 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六年级上册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出版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6月第一版

⑧《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六年级下册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出版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11月第一版 118页

姓名: 单位: 通讯地址: 邮编: 100101 电话: *** 电子信箱:

张香玉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风林绿洲23号楼/ 7 zxy09573@163.com

关注小学语文不同文体的教学

关注小学语文不同文体的教学古井小学 周宗华2014年山东省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在泰安举行,山东省小语会理事长李家栋老师就本次活动做了简短说明。李家栋老师指出,本次......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语文作为工具学科,它教学承载着很多很多的东西:从大处说有传统文化的传承、仁义道德的承载、人文素质的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文学欣赏等等,从小处讲有......

高子阳 文体意识观照下的语文教学

【鲲鹏小语】兰波 对 大家 说: 文体意识下观照的语文教学对“文体有研究”说明意识非常重要,有了意识才会有研究!有研究才会有深入,课堂才会更深刻,学生才会更受益! [19:40:20]【......

副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很荣幸今天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因为以前教初中,在语文教学中比较注重按照文体特点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在和黎老师交流时,黎老师觉得这种方法能够提......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语文作为工具学科,它教学承载着很多很多的东西:从大处说有传统文化的传承、仁义道德的承载、人文素质的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文学欣赏等等,从小处......

下载小学高学段语文教学关注文体意识渗透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高学段语文教学关注文体意识渗透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