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小抄(打印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心理测验技能三级小抄”。
初诊接待
1、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2、礼貌接待和礼貌用语。
3、间接询问,避免直接询问。
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7、说明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8、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确定会谈内容和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是: 1.根据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根据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4.根据上级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下达的谈话目标。
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什么? 1.避免提问“为什么”的的防卫心理、掩饰心里来面对自己。3)面对现实并由①采取的是5级评分制 此产生建设性的活动。4)促进求助者实现言语与行动 ②“最近一个星期”的实际感觉。的统一理想与现实自我的统一5)使求助者明了自己所抑郁自评量表(SDS)具有而又被自己掩盖的能力、优势、6)通过咨询师的测验材料: 面质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以便将来自己四级评分,其中10个正向评分,10个反向评分。有能力去对他人或者自己做面质 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求助者产生阻抗的原因是什么? 轻度抑郁53—62 中度抑郁63—72重度抑郁72分以上 阻力来自成长中的痛苦 焦虑自评量表(SAS)阻力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 四级评分,其中15个为正方向评分5个为反方向评分 阻力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 评定的时间范围是自评者过去一周的实际感觉。非言语行为在咨询中的作用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1加强言语3实现反馈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2配合言语4传达感情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简易行为矫治-阳性强化法 生活事件量表1明确靶目标 2监控靶行为 3设计新的行为结果 416岁以上的正常人、神经症、身心疾病,各种躯体疾
7、求助者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交往情况
8、对未来的希
望
1、一般心理问题: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持续一个月或间断持续两个月)、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效率下降)、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
2、严重心理问题: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靠自然发展和非专业干预难以解脱)、持续时间长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3、可疑神经症: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
MMPI——病理性人格特征和严重程度;病前人格,用在人格障碍精神分裂、偏执、神经症以上
EPQ、——了解人格特征及认知;神经症及以下问题。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3.避免多重问题。4.避免修饰性反问。5.避免责备性问题。6.避免解释性问题。要注意些什么?
1.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必须保持中性。2.提问中避免失误。3.心理咨询师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该求助者的谈话内容。5.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对临床资料的验证A.补充提问;
B.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C.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1暗示(2早期印象(3求助者的处境和人格特点(4心理咨询师应随时准备依 事实资料修正和调整自己的看法
自知力标准有三条:A.知道自己有症状;B.知道自己为何有症状;C.有求治欲望。“尊重”
1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 4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 2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 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3尊重意味着以礼待人6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热情”
1求助者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切2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3咨询时耐心,认真,不厌其烦4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受到温暖 真诚
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3真诚应实事求是2真诚不是自我发泄4真诚应适度5还体现在非语言交流上6.考虑时间因素7.咨询师坦诚 共情意义:
1设身处地理解对方,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材料2求助者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对咨询关系会有积极的影响3促进了求助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咨询双方更深入的交流4对于那些迫切需要获得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的求助者,有更明显的咨询效果 缺乏共情的后果:1求助者会感到失望
2求助者会觉得受到伤害3影响求助者作自我探索4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映 正确理解使用共情的要点:
1咨询师应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2咨询师的共情不是要求必须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的理解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4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适度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7表达共情应考虑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8咨询师应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 积极关注
使用积极关注应当注意:
1、避免盲目乐观
2、反对过分消极
3、立足实事求是
4.辩证客观看待求助者
5.帮助求助者辩证客观看待自己
咨询目标的特征:a属于心理学范畴b积极地c具体或量化的d可行的e可以评估f双方接受的g多层次统一的参与性技术
(一)倾听
1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地听,适当表示理解,不带偏见和框框,不做价值判断2不但用耳,而且用心3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对方感受中4不仅听还要有参与,有适当的反应 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1急于下结论 2轻视求助者的问题3干扰、转移求助者话题4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 5不适当运用咨询技巧:
(1)询问过多(2)概述过多(3)不适当的情感反应 :影响性技术
(一):面质
1言行不一 2理想与现实不一 3前后言语不一 4咨访意见不一 运用注意事项:
1要有事实根据 2避免个人发泄3避免无情攻击4以良好咨访关系为基础5可用尝试性面质 心理咨询师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
1)在于协助求助者促进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处境况的深入了解2)激励求助者放下自己有意无意
实施强化 行为疗法基础理论: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认知行为治疗 阳性强化法基本原理:行为习惯后天养成也能后天去掉或减轻 阳性强化法的实施: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 阳性强化法的注意事项。
1、目标行为应单一具体,如有多个目标,需逐一进行,不可同时展开。
2、阳性强化应适时、适当。应在行为出现时进行,对目标行为的强化也要强度适当。
3、随时间进程,强化物可由物质刺激变为精神奖励,待目标行为固化为习惯后,最终可以撤销强化物。行为矫正常用方法:(P128)增强法、惩罚法、消退法、代币管制法。建立新行为的常用技术:(P129)行为塑造技术、行为渐隐技术。合理情绪疗法 操作过程:1心理诊断阶段2领悟阶段3修通阶段4再教育阶段:全面回顾和总结帮助求助者运用所学的方法和咨询效果的评估 三种领悟: ①使他们认识到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非典)②他们因此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负有责任;③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常用的方法技术:(1)与不合理信念辨论(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3)家庭作业 认知性家庭作业也是合理情绪疗法常用方法。(4)其他方法: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等 区分合理信念和不合理信念的标准(p144): 合理信念 :大都基于一些已知客观事实 ;能使人保护自己,努力使自己生活愉快;使人更快地达到自己的目标; 使人不介入他人麻烦;使人阻止或很快消除情绪困扰。不合理信念 :包含更多的主观臆测成分;使人产生情绪困扰;使人难以达到现实的目标而苦恼; 主动介入他人的麻烦; 长时间无法消除或减轻情绪困扰,造成不适当的反应。不相适宜的咨询师类型:欠缺型、忌讳型、冲突型 韦氏成人智力测验16岁 言语部分 包括知识(I)、领悟(C)、算术(A)、相似性(S)、数字广度(D)和词汇(V)六个分测验。操作部分 包括数字符号(DS)、填图(PC)、木块图(BD)、图片排列(PA)和图形拼凑(OA)五个分测验。
2、原始分换算量表分 分数的转换: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 联合型瑞文测验 5至75岁二级评分,比内测验 51个试题,从易到难排列 本测验适用于2~18岁被试 斯坦福-比内量表 在1916年的量表中,首次引入了比率智商的概念,以IQ作为比较人聪明程度的相对指标。重大的改革是采用了韦氏量表的离差智商替代比率智商,其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6。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 年满16周岁,具有小学毕业以上的文化水平 Hs+0.5K、Pd+0.4kPt+1.0kSc+1.0kMa+0.2k 各量表的原始分应转换成T分。结果的解释:美国常模 70分 中国常模 60分④Pd精神病态量表⑥Pa妄想狂量表⑦Pt精神衰弱量表⑧PC精神分裂症量表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 共187个题目,关于个人态度和兴趣等得问题。适用范围:有相当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和老年人艾森克人格问卷 测验材料: 分为成人和幼年两套问卷,各包括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和说谎(L)四个量表,均为88个项目。适用范围: EPQ成人问卷用于调查16岁以上成人的个性类型,幼年问卷适用于7—15岁幼年的个性类型,不同文化的被试者均可使用。38.5——43.3---56.7——61.5 90项症状清单(Scl—90)病求助者以及自知力恢复的重性精神病求助者。时间范围为一年内 不到半年为一次,超过半年记2次影响程度分为5级:0、1、2、3、4分影响持续时间:三月内1分,半年内2分,一年内3分,一年以上4分4.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生物社会 心理
三、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及其理由如下:
1、对该求助者可选用MMPI测验,用来探询其病理人格特征以及做精神病的鉴别诊断。
2、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AS测验,以评估其在焦虑 方面的状态及程度。
3、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DS测验,以评估其在抑郁方面的状态及程度
4、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CL—90测验,以了解其对自身症状的评估以及程度。可以从如下 五个维度评估本案的咨询效果:
1、该求助者的主观体验
2、该求助者适应社会的情况
3、该求助者周围人士的评价
4、心理测验结果
5、咨询师的观察
2、与抑郁症相鉴别: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主要包括:
1、求助者的责任:(1)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公开完成双方的作业。
2、求助者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家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求助者的义务:(1)尊重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4、咨询师的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燕说明保密例外。
5、咨询师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材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6、咨询师的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谈话内容的选择应把握的原则
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
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
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6、对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
7、谈话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咨询师是否能正确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对咨询效果评估时间和方法
1、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1)在开始1次或几次咨询后进行评估;(2)在咨询结束前评估;(3)在咨询后追踪复查时评估。
5、本案例虽有强迫症状,但持续时间较短,社会功能受损程度不重,未达到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故考虑神经症性心理问题。1 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 1)精神状态: A.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敏感)B.情绪、情感表现(经常委屈,哭泣,情绪较低,脾气暴躁,烦闷,心烦,感觉活着没意思)C.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工作劲头不足等)D. 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2)身体状态:A. 有无躯体异常感觉(觉得很累,浑身不舒服,头晕,头痛,睡眠差)B. 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 C、既往病史 3)社会功能状态: A. 工作动机与考勤状态 B.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回避,几乎不参加集体活动,夫妻关系紧张)3心理咨询师还要了解哪些资料?
1、心理测验的结果
2、既往病史、家族史、教养史等:
3、案例有关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等方面缺乏的资料。
4、婚姻家庭状况及重大事件
5、个人成长史、早年的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重大的变化及评
6、个性特征,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用
SCL—90——了解其在身心方面的自我评价及症状严重程度;评定咨询效果
社会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社会因素
计划怎样与她商定咨询目标?
1)、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 2)、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可以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
3)、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
4)、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
5)、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
6)、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7)、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应如何选择适合求助者的咨询方法?
选择咨询方法的一般原则:
1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 2不同的阶段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3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
4不同的专长和经验会影响方法的选择。: 请写出对该求助者的诊断程序?(1)、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2)、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3)、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4)、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5)、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6)、提出心理评估报告。
心理发展阶段说
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知动作思维水平
前运算阶段(2~6、7岁)表象思维水平
具体运算阶段(6、7~11、12)依靠具体经验支持的逻辑思维水平 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抽象逻辑思维水平 1.婴儿前期(0~2岁)
信任感----怀疑感希望品质 2.婴儿前期(2~4岁)
自主感----羞耻感意志品质3.幼儿期(4~7岁)
主动感----内疚感目标品质 4.童年期(7~12岁)
勤奋感----自卑感能力品质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5.青少年期(12~18岁)
角色同一性---角色混乱诚实品质 6.成年早期(18~25岁)
亲密感----孤独感爱的品质 7.成年中期(25~50岁)
繁衍感----停滞感关心品质 8.成年后期(50岁以后)
完善感----失望感 智慧贤明品质
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大纲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一、教学目标:基础心理学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心理学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
2014年心理咨询师考试三级知识点7工作程序(l)测验的实施一是测验材料。LES共含有48条我国较常见的生活事件,包括三方面的问题家庭生活方面(28条),工作学习方面(13条),社交及其......
2014年心理咨询师考试三级知识点51、情绪理论:(1)情绪的外周理论: 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情绪的外周理论: (詹姆斯 情绪的外周理论(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强调: 强调:情绪和植物......
1.心理咨询保密原则的重要性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不仅涉及咨询内容,同样也涉及心里诊断,在心里诊断中,咨询人员收集到的所有有关求助者的资料,包括个人生活,思想状况,个人成长过程......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简答题总结三级诊断题一、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时,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怎样选择切入点)二、心理咨询过程中使用倾听技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三、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