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情况汇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建筑垃圾资源回收利用”。
淮安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情况汇报
淮安市城市管理局 2018年7月
根据省委省政府“263”专项行动明确的“到2020年,设区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全面建成”等目标要求,我局认真开展调研,编制专业规划、开展工作试点,积极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开展情况
(一)我市建筑垃圾产生量。目前,我市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工程建设垃圾、拆除垃圾、装修垃圾和工程渣土。经统计和测算,2017年我市中心城区产生工程建筑垃圾约15万吨,拆除垃圾约147万吨,装修垃圾约63万吨,工程渣土约320万吨,合计约545万吨。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工程建设垃圾、拆除垃圾、工程渣土量保持将相对平衡,装修垃圾量会长期、持续产生并有一定增长。
(二)我市建筑垃圾主要处理方式。目前我市建筑垃圾消纳处理方式主要为互相调剂和简易填埋。工程渣土主要用于工程回填或低洼地回填,基本能够合理利用。拆除垃圾主要用于垫路,少部分拆除垃圾、工程建筑垃圾可利用成分较高,通过社会上零星的资源化利用企业,制成再生建筑材料,但尚未形成大规模的-1-
市场化、产业化应用。装修垃圾目前尚未开展资源化利用,由各运输单位自行寻找处置场所,主要采用简易填埋或堆放的处理方式处理,乱倒现象也比较严重。
(三)我市建筑垃圾处置设施规划情况。目前,我市现有建筑垃圾填埋场(消纳场、临时调配场)3个,基本上是满负荷运行,难以满足我市建筑垃圾处置消纳需求。根据省住建厅的统一要求,我市编制了《淮安市建筑垃圾处理专项规划》(2017—2035),共规划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3处,建筑垃圾填埋场(消纳场、临时调配场)4处,如能够按规划顺利推进,能够基本满足我市建筑垃圾处置消纳的需求。
(四)我市建筑垃圾管理机制。在管理体系上,目前,我市实行属地管理的工作体系,从“两点一线”,产生源头、运输过程和处置地点,各区均进行了有效引导和监督管理。但是工程建筑垃圾、拆除垃圾的收运过程和末端处理都是市场化运作,没有相关的政策引导;装修垃圾由于面广、量大、收运情况复杂等原因,各区管理水平也不均衡,总体监管水平有待提高。在管理规章上,目前我市正在制定《淮安市市容条例》,将对规范建筑垃圾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我市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情况。目前我市在洪泽区开展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由洪泽区政府提供土地,通过区城管局招商,由江苏龙强固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建设了一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其主要功能为堆放城-2-
区相关单位(个人)建设施工、装饰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并对一些可以利用建筑垃圾进行再加工,生产成新建筑材料,从而实现资源再利用。该项目于2017年6月完工,预计年处置建筑垃圾20万吨左右。
(六)存在问题。一是建筑垃圾消纳能力不足。我市现有建筑垃圾消纳场所的剩余库容有限,难以满足今后建筑垃圾处置需求。新规划的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大多为临时沟塘,土地落实和手续办理等各项环节,落实难度也较大。同时,消纳场所处置能力也相对有限,与建筑垃圾的年出产量相比,还是显得不足,形成了一对突出矛盾。二是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目前,我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全市只有洪泽区一处小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同时还没有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未能形成市场化和产业化运营机制,资源化利用的总体水平不高。
三、相关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有效解决建筑垃圾处理难题,建议:
(一)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相关配套支持政策。缺乏政策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根本无法开展,建议省级层面出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工作意见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各市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发展,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支持。鼓励具备条件的区域以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为核心,规划建
-3-
设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化园区,推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规模化、高效化、产业化应用。
(二)加强组织协调和过程管理。建筑垃圾的管理涉及多环节、多部门,建立统一的组织协调机制是实施好这项工作的基础。建议,由市政府牵头,发改、规划、国土、财政、城管、住建、等相关部门参与,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统一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出台细化政策和落实管理措施。完善建筑垃圾收运体系,要求所有可利用的建筑垃圾都必须运输至终端处置厂处理。对运输车辆实行信息化管理,利用GPS定位等手段,实时监控车辆走向,确保按指定线路运输。
(三)实行特许经营管理。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特许经营企业,授予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享有全市建筑垃圾的优先收集权和使用权。也可委托第三方单位,采取PPP模式投资建设和运行,引进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
(四)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介、推广。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政策要求,让群众知道建筑垃圾是一种可再生利用的资源,将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不断提高人们的资源、环保意识。同时大力推广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建立绿色产业链,真正能够使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4-
目录建筑垃圾资源的循环利用 ..............................................................................................21研究背景:...................................
建筑垃圾管理对策和管理体系建立摘要:随着经济建设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提出总结了建筑垃圾源头管理、建筑垃圾分......
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与说明目前我国资源化利用存在两方面的困境:①我国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率偏低,建筑垃圾的处置处于简单化、无序化的状态。一方面一些城市缺......
推进建筑垃圾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也强......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初探((精选5篇))由网友“绿色恐龙云”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初探,以供大家参考借鉴!篇1: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