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汇报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基层医疗机构改革”。
XX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汇报材料
医改工作开展以来,我县认真组织实施、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共有14所卫生院(其中中心卫生院3所,乡卫生院11所),核定人员编制数为323 个,实有卫生工作人员199人。
二、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一)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基本实现全面医保。2011年全县应参加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人口49549人,参合人数为49264人,参合率为99.24%。
(二)全面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增加保障能力。2011年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我县人均筹资标准由2010年的150元增至2011年的23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124元,自治区财政补助38元,州财政补助10元,县财政补助28元,个人缴纳30元。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截止10月底,共有参合农牧民9227人次应享受合作医疗补偿,补偿金额807.45万元,其中1078人次农牧民享受门诊统筹补偿,补偿金额5.4万元,2080人次农牧民享受门诊账户补偿,补偿金额1.6万元。6069人次农牧民享受住院补偿,补偿金额为800.46万元。全面提高救助水平,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资助困难人群参合,我县上半年享受特殊重大疾病补偿有24人,共计享受特殊重大疾病补偿金额为15.58万元。
(三)提高基本医保经办管理水平,方便群众就医结算。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推广就医“一卡通”等方法,基本实现参保人员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或结报,下同)。加强异地就医结算能力建设,开展自治区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加强医疗保险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建立基金运行分析和风险预警制度,控制基金结余,提高使用效率。基金当期收不抵支的地区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基金平衡运行。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发挥新农合对医疗服务的引导和对费用的制约作用。医保支付比例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改革新农合支付方式,大力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积极探索建立新农合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加强新农合对医疗服务的监管。强化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动态管理,建立完善医疗保险诚信等级评价制度,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进一步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服务行为。研究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依法加大对欺诈骗保行为处罚力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医疗需求。
三、稳步推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我县根据《关于认真做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工作的通知》(新政办发【2010】91号),已及时成立了XX县实施基本药物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XX县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各乡镇卫生院成立了药事管理委员会、医用耗材及检验试剂采购管理委员会、采购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
大力宣传,让广大群众和医务工作者知根治底。各乡(镇、场)政府及各级部门和医药卫生单位充公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让广大群众和医务工作者充分认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意义,真正让广大医务工作者从思想上、认识上、实际行动上到位,确实让广大的百姓从中受益。
精心组织,稳步推进试点。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医疗卫生单位和医务人员是基本药物制度直接的执行者,因此我们特别注重抓好基层医务人员的学习,了解制度内容,把握任务要求,按照临床药物应用指南和处方集,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二是按要求配备使用和销售基本药物。进行零差率销售,让利于民。三是我县基本药物已纳入新农合药物报销目录,我县参合农牧民在乡镇级及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使用新农合药物目录内的国家基本药物(基层部分)的费用,可在同等补偿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进入补偿范围核算;在地(州、市)级和自治区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使用新农合药物目录内的国家基本药物(基层部分)的费用,可在同等补偿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进入补偿范围核算。四是加强督查工作。加强对医疗卫生单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督查指导,确保医疗机构按规定配备基本药物,医务人员规范使用基本药物,按照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要求,建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体系。
四、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一)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大力健全农牧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明确了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是公益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二是乡镇卫生院在承担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服务职能,负责向农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九项公共卫生服务。防止了乡镇卫生院向医院模式发展。同时乡镇卫生院作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坚持政府举办为主,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助政策,工资实行了全额预算管理。
(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及管理人员培训。对乡镇卫生院在职人员进行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培训16人、开展乡镇卫生院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培训183人。
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拓展和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扩大服务人群,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2011年已提高到25元。
完善并严格执行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操作规范和考核办法,提高服务水平。截止目前为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8702份,建档率已达45%。到年底争取达到80%。电子建档已于10月27日正式启动,现已电子建档2098人,年底将完成50%。高血压管理3924人,糖尿病管理人达到2025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5.39%,继续开展农村生育妇女免费补服叶酸。完成5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开展复明手术。完成970座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任务。继续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2011年已完成1719人。
六、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根据我县实际初步拟定县人民医院为改革试点单位,探索建立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积极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着力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县医院积极与上级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在提高自身医疗水平的同时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带动乡村共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帮助乡镇卫生院加强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安排30多名医务骨干人员到县医院进修学习。坚持病人为中心,完善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方便群众就医
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XX县“三好两降一满意”活动方案》和考核细则,县乡(镇)两级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门诊诊疗流程,简化就医手续,缩短群众候诊时间。推行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广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努力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降低医疗费用、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群众满意。
制定并落实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规范公立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等行为,对医疗、用药行为实行监管,县乡两级主医疗单位全面 使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完善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管理、采购和价格管理,医疗设备实行集中招标采购、药品实行了根标采购或网上采购。加大对开“大处方”行为的查处力度。
县医院开展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加强和完善医疗服务监督机制。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和医德医风建设,坚决治理医疗领域的商业贿赂,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XX县卫生局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实施办法为切实做好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情况汇报人民政府(2011年9月8日)辖个镇(街道),总面积平方公里, 个行政村,总人口 万人。现有医疗卫生机构 处,卫生工作人员 人。其中,区直医疗卫生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新政办发〔2011〕107号 关于印发《自治区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
全面统筹,积极稳妥,推进基层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创新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三项综合改革。一、是在改革人事制度方面,按照《柘城县乡镇卫生院改革机构编制标准办法(试行)》全县乡镇卫......
***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 作 总 结7月13日全市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以来,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医改办、市卫生局的指导下,**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