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新农村电气化县工作汇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汇报”。
创建新农村电气化县工作汇报
县辖11镇3乡144个行政村,总面积856平方公里,总人口46.8万。2008年,全县GDP达到71.93亿元,人均GDP实现1.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2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居全省第12位。县电力局下设20个供电所、3个变电站,管辖35千伏线路4条32.959千米,10千伏线路27条823.407千米;配变1625台,容量187717千伏安;农村低压线路1559.595千米,担负着全县14个乡镇144个行政村的供电任务。目前,县境内拥有110千伏变电站5座,主变容量333兆伏安;35千伏变电站3座,主变容量32.6兆伏安。2008年全县售电量达到5.46亿千瓦时,今年1-11月份,完成售电量2.73亿千瓦时,售电收入12427.88万元,综合线损率6.16%,电费回收上解率100%,安全实现“三无一达标”。我县1998年被原省计委命名为农村电气化达标县,县电力局先后被原电力部授予“电力三为服务达标单位”、被省上授予“文明单位标兵”和“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近年以来,在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和宝鸡供电分公司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县创建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动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促进农村全面进步为目标,全力推进“新农村、新地电、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优化电网结构,降低电能损耗,拓宽农村电力市场,提高供电质量、供电能力与用电水平,提升农村电力管理水平和供电服务质量,基本实现城乡用电服务一体化,达到了“户户通电、供电可靠、安全经济、供用和谐”的目标。
一是通电范围达到全覆盖。通过积极建设,全县10万余农户通电目标顺利实现,户户通电率达到了100%,人均年用电量达到1166千瓦时,人均年生活用电量达到124千瓦时。全县建成电气化乡(镇)6个,占全县14个乡(镇)42.86%;电气化村81个,占全县144个行政村的56.2%。特别是已经建成的电气化村年用电量由工程实施前的万千瓦时增加到
万千瓦时,提高了
%。通电范围的全覆盖,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电力支持,预计2009年我县GDP 将达到83.53亿元,同比增长15%。特别是促进了农村的经济迅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了电气化,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4850元,并08年净增648元。电力的发展也使“家电下乡”活动驶入快车道,全县家用电器得到广泛普及,今年已累计销售下乡产品1.16万台(件),销售金额达到1865万元,销售量和销售额均居宝鸡市第一。
二是供电能力得到大提升。我们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纳入全县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变电站布局与当地经济发展环境协调,电网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电压合格率达到99.53%以上,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合格率100%,县城供电可靠性由 提高到99.81%,农村供电可靠性 %由 提高到99.61%,电压合格率由97.05%提高到 98.25%。全县电网形成了输变电配套、布局合理、运行稳定、经济高效的“手拉手”供电网络,各变供电电站具有两个电源点互为备用,城区供电网实现了双电源。供电能力的提升,使各项工作加力提速,特别是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全县69个重点项目顺利完成,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6.5亿元,同比增长了44%。
三是安全用电管理实现新提高。经过电气化建设,农村电网布局更加合理、更加整齐美观,很大程度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加快了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特别是通过对等乡镇、等行政村的重点建设改造,提升了新农村建设标准和等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全县创建省级卫生镇1个,省级卫生村2个,市级和谐示范村12个;创建新农村建设五星村7个,四星村13个,三星村40个。同时,电气化建设,也有效解决了线房、线树矛盾等线路设备缺陷,我县也连续两年无重大电网、重大设备事故和农村触电死亡事故发生。新架电力线路和低损配变的投入运行,使线路的损耗明显降低,综合线损率从 %降到4.86%,低压线损率从 %降到6.8%,变电站有载调压主变比率达到86.7 %,实现了电网的经济运行,全面落实了中央节能降耗,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也在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四是农村供用电关系开创新局面。着眼于建设供用和谐的新农村电力环境,不断加快营销管理,用电营销管理水平得到不断加强。努力推进服务品牌建设,96789客户服务系统达到了实用化要求,全县20个供电所全部通过规范化供电所达标验收并命名,窗口规范化服务达标率100%,电力优质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实施供用电秩序规范化管理,供用电合同签订率达到 %,生活照明用电实行“一户一表”,做到了“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实现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客户满意率达到99%以上,服务承诺兑现率率达到100%,电费回收上解率100%,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广泛赞誉,得到各级的肯定。我县供电所被命名省级规范化供电所示范所,成为目前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供电所,并被推荐为市级“人民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今年9月30日,县政府为表彰我局在促进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重点建设项目中做出的突出贡献,给县电力局和我个人记集体三等功和个人三等功一次。
五是科技和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大力实施科技强电战略,在建设过程中,坚持科技引导、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投资250万元,建成了VPN办公网络,实现了全局网络互联互通;增置服务器,实现了远程网络监控,县城和蔡家坡23个供电台3352户实现计算机远程集中抄表,率先在全省试行载波预付费电能表,实现了远程用户实时监测监控、通信和低成本、精确管理。同时,安装低压电缆分支箱、透明聚碳酸脂工程塑料表箱和线路智能开关,采用低压地埋电缆、下户线架空绝缘导线、低压表箱下杆等新工艺,大大增加了农村用电透明度和安全性、可靠性,提升了新农村节约能源,科学用电水平。大力实施人才兴电战略,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全员培训率达到了45%,具有中等职业教育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总数的 %,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占总数的 %,电力职工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结构日趋合理,工作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高位推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标准要求严,群众关注程度高,要做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加强领导是保证。因此,我县及时成立了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发展计划局局长、电力局局长任副组长,县农业、国土资源、建设、广播电视、电信分公司、移动分公司等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电力局,由县电力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建设中的组织协调工作。各乡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机构,落实了主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各供电所成立了由所长具体负责,所有职工为队员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队,各村成立了用电协调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项建设改
造工作,从而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及时安排,抓早动快。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任务重,时限要求紧,要做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及时安排是前提。因此,为了确保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及时开展,顺利推进,早日完成,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及时召集14个乡镇乡镇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20个供电所所长召开全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动员大会。会上,县政府主管领导和供电分公司总经理分别作了动员讲话,制定下发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实施意见》,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目标,量化任务,落实责任。同时,县电力局及时制定下发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规划》、《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施工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加强了行业技术指导,保证了工作的迅速开展。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动支持,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宣传和参与。因此,搞好宣传发动工作是基础。我们把宣传工作作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领导电视讲话、开办专题电视节目、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组装宣传车和召开座谈会、群众会议等形式,持续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同时,为了进一步落实各自承担的宣传工作任务,我们对各部门和各乡镇的任务进行了具体分解,县电力局具体负责各类宣传资料的制作;各有关部门负责城区的宣传工作;各乡镇负责辖区内宣传工作。宣传活动开展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累计举办电视专题节目6期,悬挂横幅30余条,张贴标语500余条,制作和发放宣传资料6类2万余份,召开各类座谈会和群众会议50余场次,参加群众达到1.3万余人。特别是各乡镇作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主
导力量,能及时与电力部门相沟通,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发动村组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各村级组织作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细胞单位,能主动配合电力部门,积极参与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向群众讲解政策、讲法规、消除群众的思想顾虑和将就用电的思想,增强群众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和保护电力设施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建设工作氛围。
四、科学建设,全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点多面广量大,时间要求紧,科学建设是核心。在具体建设工程中,我们重点抓了三项工作: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总体要求,我县按照C类地区标准建设,以后要逐步提升建设标准,所以,科学合理的规划非常重要。为此,在建设中我们重点抓了三个结合,一是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坚持与县上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相结合,努力做到规划先行,统筹兼顾,分步实施,梯度推进;二是坚持与电网薄弱村组的改造相结合,优先解决农民最急需、群众最关注的用电问题;三是坚持与县上重大建设项目相结合,狠抓了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和过境段、铁道南电力线路整合,进一步加大电网改造力度,提升供电整体水平,确保我县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
(二)突出重点,加快建设。近年来,我们始终把优化电网结构、降低能耗、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作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重点任务,积极争取上级投资,大力实施电网建设与改造。2007年至2008年以来,在全力巩固“两改一同价”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投资2105.6万元,实施了三项重点工程。一是投资200万元,对35千伏线进行了改造;对35千伏变电站二次部分进行改造,更换主变2台。二是投资1570.44万元,对10千伏中线等进行建设和改造,共新建线路
18.87千米,改造线路64.58千米,新架配变29台。三是投资335.16万元,对张庄等38个组进行了改造,改造0.4千伏低压线路66.95千米。今年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开展以来,结合近年来农网建设与改造工作实际,我们又重点抓了19条10千伏线路和81个行政村的电网改造工作,截止11月底,共完成投资1272.87万元,全面完成了建设改造任务,一是投资108.04万元,建成县城10千伏配网“手拉手”环网供电工程,实现了县城“双电源”供电;二是投资345.81万元,更换岐益等19条10千伏线路开关15台,增容配变63台6750千伏安;三是投资481.32万元,对岐星等30个行政村新建0.4千伏线路9.153千米,对城北等19个行政村更换0.4千伏线路20.788千米,对朝阳等28个行政村电能表下户改造,更换7932户用电户的电能表、接户线、进户线;对杏园等30个行政村67面配电柜进行改造。四是投资87.70万元,实施了低压地埋电缆工程,改造北郭等30个村的0.4千伏线路4.162千米,458户居民用电户。
(三)多方配合,协同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也是事关我们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单靠电力一个部门实施,工作难度较大。因此,我们严格按照政府发动、乡村拉动、电力推动、百姓主动的创建思路,全面落实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各有关部门也按照县上的要求,充分履行职责,多方配合,密切协作,齐抓共管,推动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县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领导小组坚持定期召开会议,及时掌握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情况,解决问题。县电力部门作为建设工作的实施主体,多方筹措资金,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全面开展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县发展计划部门及时组织相关部门成立验收组,配合县电力部门完成了对新农村电气化乡(镇)建设工作的审核、验收和推荐工作,并对新农村电气化村进行考评、验收。县农业和建设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县城、乡镇(街道)建设规划进行了衔接。县国土资源部门全力保障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项目的用地。广播电视、电信、移动等部门和单位从大局出发,对所属有关线路及时进行了清理和整改工作,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让路。各乡镇都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到当地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同步推进,并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专门负责,积极支持配合,保障环境,确保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
五、坚持标准,规范建设。要把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这项惠民工程真正干成民心工程、民生工程,保证建设质量是关键。县电力局作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实施单位,从组建施工队伍、建立安全监督网络、工程验收程序、工程实施流程和考核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办法、制度,并严格执行。从工程设计、设备选型、现场施工等环节全面提升了工程质量水平,做到了“规范、标准、美观”。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严把五关。一是严把设计关。坚持深入实际,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因地制宜,优化工程设计、施工方案、设备选型。二是严把安全关。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按“作业标准卡”和“安全监督卡”操作,大型施工作业,局领导都能亲临施工现场对施工进行技术指导和安全监督。三是严把质量关。积极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坚持层层质检,实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全面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是严把进度关。各施工单位晴天起早摸黑忙施工,雨雪天分门别类忙资料,做到工程项目建设与配套资料录入同步进行。五是严把廉政关。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文件和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定期进
行专项监督检查,确保了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成为廉洁工程。同时开展项目工程“回头看”检查,并邀请供电分公司技术人员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把脉诊断,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及时整改,使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工程实现了标准化、优质化、规范化。
六、创新管理,强化服务。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不但对电力硬件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也对电力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因此,做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提升服务水平是根本。在抓好具体项目建设的同时,我们大力开展了以“诚信电力”为核心内容的优质服务活动,全力打造 “一诺千金,诚信电力”金字品牌,服务理念、服务机制和服务质量上实现了新的转变和提高。一是突出全员日常教育。把提高职工“三德”建设(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作为教育重点,坚持开展经常性学习教育活动,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提升客户满意度为出发点,以政府放心、群众满意为目标,大力推行“四个一”服务理念(建立一个统一的客户服务系统96789,遵守统一的服务规范,履行统一的服务承诺,追求统一的服务目标)教育活动,持续推行“方便、真诚、规范、优质”的服务,着力延伸电力用心服务,实现“电能最优,服务更优”。二是加强窗口单位建设。将服务作为第一产品,强化窗口单位建设,建成了标准化客户服务中心、计量中心及21个基层供电服务窗口。同时,修订完善了《电力故障抢修工作制度》和《营业管理首问负责制》等管理制度,制定印发了《职工工作期间着装管理办法》,统一了职工上岗胸牌和工作服,进一步规范了接听电话文明用语,普及接待客户礼仪常识,电力优质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三是开展作风建设活动。定期开展了走访用电客户大行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同时,聘请行风监督员106名,坚持每半年召开1次全县性行风座谈会,主动征求
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各供电所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行风监督员评议会议,倾听意见和建议,接受批评和监督,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工作效率明显。在近年来县上开展的对29个公共服务行业行风政风评议活动中,县电力局连续多年进入前三名,政府和广大群众的认可及赞同。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县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关心与支持,得益于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但是由于受政策、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我县创建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许多方面还有待加强。我们真诚欢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你们的意见和建议,再接再厉,不断巩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成果。同时,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一如既往的关心的发展,尤其是在110千伏主电网建设项目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上,继续给予我们大力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向更高、更新的目标迈进。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工作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首先让我代表××××全体员工向来自××市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电......
电气化建设心得体会 社旗县电业局新农村我谈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2011年3月31日)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十一五”期间提出来的重大历史任务,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国家电网公司从党......
新农村晋星创建工作汇报中共宝鸡市委政策研究室 宝鸡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年6月13日)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以来,我市按照新农村......
草底铺村位于晋城南端,原太洛复线路边,距市区28公里处,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村东与山尖、艾河掌接壤,村西背靠窑掌,村南与黑石岭相邻,村北与拦车相连。全村共4个自然村,360户,1200口人......
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工作总结为了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切实提高农村电气化发展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