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县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县畜牧业生产调研报告”。
光山县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
光山县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民素有畜禽养殖习惯,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畜牧业作为一项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重点开发,突出发展,形成了光山麻鸭、豫南黑猪等特色主导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光山成为淮南麻鸭的中心县、豫南黑猪的主产区、豫南水牛的保种县,光山还是国家瘦肉型猪基地县,全省第一个“三化”改良试点县,省鹅鸭良种繁育基地县。2007年大家畜、生猪、家禽、羊的饲养量分别达到14.76 万头、72万头、1494万只、10.9万只,肉类产量、禽蛋产量和奶产量分别达到50261吨、30639吨、55吨,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2008年上半年,全县大家畜、生猪、家禽、羊的饲养量分别达到14.82万头、68.61万头、1113.2万只、8.08万只;肉类产量、禽蛋产量和奶产量分别达到31655吨、17723吨、40吨,动物规模养殖户发展到1050户。规模养殖饲养总量占全县畜禽饲养总量的52%,初步形成了生猪、蛋鸡、麻鸭三大主导产业,畜牧业已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光山麻鸭、豫南黑猪是我县的传统特色产业。光山麻鸭、光山麻鸭蛋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明嘉靖《光山县志》记载:“自昔相传云,浮光多美鸭”。2004年光山麻鸭、光山麻鸭蛋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的原产地标记注册认定。2007年,光山麻鸭饲养量达到 960万只,豫南黑猪饲养量达到10.5万头。初步建立了槐店、北向店、十里、寨河、罗陈、紫水、弦山、斛山、白雀园、凉亭等13个乡镇的麻鸭养殖基地和槐店、晏河、泼河、凉亭、南向店、文殊、白雀等7个乡镇的豫南黑猪繁育基地。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羽绒加工、肉制品、鲜蛋加工等产业的发展。目前,光山羽绒加工场户已达8000余户,产值达10亿余元。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围绕两大产业,我们主要从技术服务和监督管理入手,以规模养殖为重点,建立了“选育供种、疫病监测、质量控制、产品购销和社会化服务”五大体系,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解决了养殖农户在特色产业开发中的实际问题,把服务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
1、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今年6月份,畜牧局围绕光山麻鸭、豫南黑猪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与河农大签定了校地合作框架协议,聘请河农大育种专家来我县开展淮南麻鸭的选育工作。目前已做好了淮南麻鸭的种群调查,进行了基础群的初选,为建立光山麻鸭良种繁育体系作好了准备。在省畜牧局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在晏河、槐店建立了两个豫南黑猪繁育场,引进豫南黑猪基础母猪群60头,开展豫南黑猪的扩繁选育工作。通过两个豫南黑猪繁育场的建立,年向社会提供优质种仔猪600余头,基本解决了南部山区七个乡镇的豫南黑猪供种需求。
2、建立完善疫病防控监测体系
一是建立了县动物疫病建设中心化验室,并通过了省市项目组的验收,近期将投入使用。化验室的建成将迅速提高了我县动物疫病的诊断能力,为全县养殖户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二是通过实施10个乡镇防检站建设项目,提高乡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目前已建成马畈等3个乡镇防检站。三是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7月份组织开展了村级防疫员的报名、审核、培训工作,8月份组织考试、录用,8月底进行岗前培训,9月份上岗。选聘后每村保证有一名防疫员,其1500元的劳务报酬由县财政和中央财政共同承担。通过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控与服务体系。彻底解决了养殖农户的技术服务之忧。四是认真落实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和免疫监测工作,保证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近年来,全县没有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3、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国内外畜产品市场发展。近年来,我们在加大对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的同时,严格了饲料、兽药执法监管。每年开展了两次畜产品质量安全拉网式大检查,严肃查处违法案件,重点打击了无证经营及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饲料、兽药的行为,杜绝了使用瘦肉精、苏丹红等违禁药品的现象,从源头上保证了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保障了群众的肉食品安全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4、加大宣传、建立购销市场体系
加大宣传力度,叫响名优品牌。通过光华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在武汉、南京、郑州等大中城市设立了销售窗口,建立销售网点,扩大了麻鸭、黑猪等名优产品的影响力。以光山麻鸭、光山麻鸭蛋原产地标记注册认定为契机,先后在中央七套科技苑栏目、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等媒体上宣传报道光山麻鸭生产、养殖情况,2008年6月,副市长张继敬陪同台商对光山麻鸭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这些有力地提升了光山麻鸭知名度,扩大了市场占有率,促进了麻鸭、黑猪等特色产业的发展。
5、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重点实施了“双十”服务制度,即确定10名专家重点帮扶10个规模养殖场,建立服务档案,并将服务的绩效与年度考评挂钩,增加了服务效果;认真贯彻了能繁母猪补贴和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建设项目等优惠政策,将惠农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到农户手中。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在全县推广实施了“金牧阳光”、“三电合一“工程,及时为广大养殖场户提供政策法规和市场、技术、生产等信息服务,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二、存在问题
一是畜禽养殖农户缺乏发展资金,特别是规模养殖场户普遍存在着周转资金不足,导致规模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等问题。二是畜禽及其产品加工业滞后,加工龙头企业少,产品多以原产品形式出售,转化增值能力差,生产效益低;三是养殖技术落后,饲养管理粗放,规范化
程度不高,不能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来进行无公害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全县没有一家得到认证的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造成畜产品质量不高,销路不畅;四是对外宣传的力度不大,豫南黑猪、光山麻鸭品牌效益不明显,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五是养殖小区建设不规范,养殖场户分散,缺乏统一规划,多数养殖场户的畜禽粪尿未及时无害化处理,周围环境保护工作有待加强。六是对地方优良畜禽品种保护开发力度不够。信阳水牛保种群数量不足,光山麻鸭杂化、退化现象严重,急需开展保护开发利用工作。
三、建议
(一)加大对动物规模养殖场户发展资金的投入
畜牧业是一项朝阳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的扩大,畜牧业特别是具有我县特色的光山麻鸭、豫南黑猪、蛋鸡养殖将更有发展的潜力。扶持这些专业养殖大户,及时为他们提供信贷等资金支持,对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三农”,带动农民养殖致富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对畜禽养殖小区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建设工作
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建设、土地、环保、畜牧等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切实把加强畜禽养殖小区建设,促进规模养殖的发展作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真正使养殖小区成为建设规范、生产标准、管理科学、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优质货源基地,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工程。同时,还要积极争取养殖场(区)发展与大中型沼气建设同步配套,促进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今年实施的10个标准化粪污处理型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有效地解决了这些养殖场的污染问题,为改善养殖场的环境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三)实施加工带动战略
积极实施加工带动战略,坚持以加工带基地,以加工促发展,尽快构筑现代畜产品加工业体系。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措施,采取银企联手、贷款贴息、股份合作、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扶持现有县级畜牧加工龙头企业,使之迅速做大做强,争创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速度,增强辐射带动能力。通过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订单畜牧业,促进我县规模养殖的发展。
(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加大品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优势畜产品的品质,大力宣传,广泛推介,让品牌叫响,把品牌资源转化为效益优势。
(五)制定出台鼓励发展畜牧业的政策
一是鼓励标准化生产的企业,申报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二是扶持集约化经营;三是保护和开发利用地方优良品种,特别是取得原产地注册认定的光山麻鸭;四是鼓励成立专业养殖协会,统一标准、统一联系、提高产品进入市场的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五是强烈推行规模户养殖档案制度,建立疫病可追溯体系;六是进一步明确养殖用地政策,在基本农田以外的场地建场,不作为改变生产用途,在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中,保留一定数量的畜牧业用地。
畜牧贷款风险高,惧贷心理加重。过去,**市辖区内农业银行和农信社曾多次承办畜牧业贷款,对当地畜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受市场、经营、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大......
*******大学毕业调查报告****县畜牧业发展状况调查为了全面了解**县畜牧业发展现状,我近期深入**县各乡镇,以入户调查、座谈、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全县畜牧业现状进行了一次深入......
诸暨市畜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为充分了解诸暨市畜牧生产和动物防疫情况,对当地畜牧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开展了诸暨市畜牧业发展情况调查。在走访几个大型畜牧生产企业和畜产品......
关于全县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4年工作要点,按照主任会议安排,10月8日,在裴涛虎副主任带领下,我们组织常委会部分委员对全县畜牧......
中国畜牧业发展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畜产品的消费需求还将继续增加,国内市场仍有较大的消费潜力。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