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关于石总场职工多元增收情况的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报告”。
新疆电大开放教育本科
社会调查报告
题 目:关于石总场一分场职工多元增收情况的调查报告 专 业: 行政管理 姓 名: 王 欣 学 号: 1665001208696 入学时间: 16 级(春)学 校: 新疆石河子广播电视大学
关于石总场一分场职工多元增收情况的调查报告
1、调查目的:
(1)通过此次调查了解石总场一分场职工多元增收情况。(2)了解石总场一分场职工多元增收情况,并分析促进职工多元增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石总场一分场的职工多元增收工作提供参考。
2、调查时间:2017年9月20日——2017年10月20号
3、调查地点:石河子总场一分场
4、调查方式:单位内部调查、走访谈话调查、查阅相关资料
一、石总场一分场基本情况
石河子总场一分场是1950年石总场成立的第一个机耕农场作业点,经过两代军垦人扎根团场、艰苦奋斗、开荒造田,至2001年,石总场一分场在册管理职工1650人,耕地面积达到了69300亩,职工平均承包土地42亩。
自2011年,随着八师石河子市的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石河子开发区北工业园区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03年至2016年,石总场一分场辖区累计被征地36341亩,尤其是2011年,当年征地面积就达到了14000多亩,有360名职工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截止到2017年9月,一分场下属九个农业连队剩余耕地面积32959亩,职均耕地面积由以前的40多亩锐减到不足20亩。随着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职工收入较之前有大幅降低。面对种种制约,农业团场如何实现功能转型,提高各连队经济发展,变劣势为优势,促进职工群众多元增收?我通过走访干部、职工,查历年的档案资料等方式全面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调研,对石总场一分场职工多元增收现状情况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二、职工多元增收的现状
一、传统农作物向经济农作物转移。由于连队征迁,不但连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且地块也在不断减小,小地块给机械化耕种带来了实际困难,大型播种收割机、采棉机对于太小的地块没办法作业,而且如果靠纯人工播种、采棉的话,人工成本又非常大,所以依靠种植小面积的棉花来满足职工群众的增收是不现实的。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经分场调查研究,认为应适当减少棉花种植面积,加大果蔬种植面积。俗话说 得好:“一亩园、十亩田”,以一分场四连种植的陆地蔬菜西红柿为例,2015至2016年连读两年亩产值平均达到11000元,减去中间成本5500元,净利润5500元,如果按职均15亩计算,纯收入可达到82500多元。由此可以看出,采取这一办法,不但可以解决耕地面积减少的矛盾,还可以大幅增加承包职工的收入。
二、加强职工群众职业技能培训。由于职工群众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劳动技能普遍缺乏,加之大多数职工群众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认识不足,职业培训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培训内容和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等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效,这就使职业技能培训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为了打破这一瓶颈,总场党委牵头建立统一协调的职业技能培训组织体系,由石总场人力资源部门专门负责协调职工培训准备及培训后的相关工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企业为依托,突出培训的实效性。一方面,注重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强化企业与培训机构的信息沟通,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用工信息档案,建立企业与培训机构的合作机制。另一方面,突出技能的实用性。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练什么”的原则,自2011年起,场镇广泛开展特色农业、经济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对有一定资金积累,并有创业意愿的失地职工,进行创业培训,激发创业热情,提高创业能力,从而达到增收目标,现在石总场一分场的陆家小院、杨家农庄、碧野鱼庄、八公里农庄等农家乐,各连队的畜牧养殖合作社等,年产值都在几十万、上百万,这些特色农业产业的建立,加快了一分场职工多元增收的步伐。
三、加快富余劳动的转移。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人多地少”问题的有效突破口,也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现在的一分场为例:职均拥有耕地面积不足20亩,大多数承包家庭都是夫妻双方围绕着土地在转,由于种植结构相对单一,且经济效益较低,全年收入也就在20000—30000元左右,仅能满足家庭日常开支。如何扭转这一局面,一分场在做好土地有效流转、土地向种植能手集中的同时,加快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北工业园区周边厂矿企业众多,分场领导班子建立健全了一套劳动力资源开发体系,有序组织引导富余劳动力采取“灵活就业”、“弹性就业”的办法进入这些企业打工,按照一户家庭一人转移到工厂打工来算,每个家庭全年至少可增收35000元。
三、职工多元增收存在的问题(一)承包土地的职工存在的问题
1、目前连队有小部分的职工“小富即安”、容易满足的心态较重。近几年,由于经济作物种植态势良好,承包土地的职工种植果蔬等经济作物收入水平比以往大幅提高、生活条件迅速改善、生产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明显减少减轻,家里的基本开支费用都能保证,且一年只干半年的活。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承包职工感到目前的收入比较满足,出现了“小富即安”、不思进取、不愿吃苦、安于现状的心态和倾向。认为取得承包地里的收入既省心又省力,既有经验,也有保障,从而失去了开辟承包收入以外增收途径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
2、多数职工缺乏从事二三产业的职业技能。总场每年对农业承包职工主要进行以农业种植业为主的生产技能培训,多数职工都较为熟练地掌握了这些农业生产技术,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大多数职工对于从事二、三产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极度匮乏,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在农闲时走出团场、走向市场去挣钱增加收入。
3、这几年,连队按照总场政策实行土地流转,鼓励职工在外从事二三产业或打工,但是,流转的土地因为价高,成本加大,少有人接手,造成土地流转工作不能推进,也影响职工增收工作。
(二)连队组织引导多元增收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业连队对引导和鼓励承包职工多元增收的重视不够,缺少思路。近几年,连队在采取多种手段,努力促进农业职工承包收入增加上确有成效。但是通过这次调研发现,连队领导班子对如何促进农业职工承包收入以外多元化增收工作重视不够,引导不够,缺少系统的思路,缺乏可操作的办法措施,对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及职工和居民多元化增收情况底数掌握不清楚,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量化指标,工作的针对性不够明确。
2、连队对职工多元化增收的组织引导和信息服务不到位。目前连队没有专门从事劳务服务的工作人员,也未开展相关的组织引导和信息服务,有组织的推动就业的机制尚未建立。在调研中看到,目前由于滴灌、特别是植棉全程机械化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承包职工的生产劳动时间大大缩短,生产劳动强度大大减轻。连队承包职工在耕地种植上所需的劳动力大为减少,很多双职工承包户家庭,目前只需要双职工中的一个就可做好耕地的生产管理,而另一位就是“富余劳动力”,完全可以离开承包土地,开辟新的途径,创业打工增加收入。这样的比例至少占30%左右。但目前团场缺乏相应的比较具体的措施办法,连队一些职工在自主创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上对怎么转移、转向何处、去干什么还很迷茫。
四、促进职工多元增收的对策和建议
一要做好宣传引导,促进职工更新观念、提高素质。要让职工认识到:近几年职工承包收入的快速增长,是兵团党委减负政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支持政策、国家对棉花收购价格的保护政策以及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的综合结果。这些政策和措施都有一定的时段性、局限性,不可能“一劳永逸”。而十八大对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居民收入目标、兵团和师市党委提出的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增长目标任务繁重。如果职工仅靠承包途径增收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增收的潜力和空间只会越来越小。只有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心态,树立主动创业、不断增加收入的观念,才有可能激发内在动力,利用多种机会、开辟多种途径实现多元增收。同时,树立一批多元增收的典型和能人,带动更多的职工走上多元增收的道路。
二要做好职工的技能培训和资金支持, 总场和连队在广泛宣传动员的基础上,要根据职工意愿,有计划地利用农闲时间就地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等部门要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根据企业用工和自主创业的需要,改善现有职业培训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条件,保证每个职工都能得到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至少掌握1-2种专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认证。同时做好职工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从而让进厂务工的农工掌握专业技能,成为收入较高的技术工人;让想干事创业的职工有资金投入;让拿不定注意想增收的职工不再徘徊不前。
三要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职工收入快速增加。按照总场“稳粮、优棉、增果、增畜”的总体要求稳步调整农业结构,依据农产品比较优势做优做强蔬果产业,依托优势资源种植高效经济作物,畜牧业快速发展,畜产品产量和畜牧业产值快速增加。而且要加强减负政策的有效落实,使职工减负增收成效明显。一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政策,实现定额承包地“零负担”;二是落实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使职工普遍得到实惠。
四要积极引导职工发展二三产业。鼓励职工自主创业,为职工多元增收开辟新途径,并在土地、贴息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一分场应该充分利用各级党委出台的政策,积极引导职工发展二三产业,鼓励职工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结合不同人群、不同专长的特点,组建一支集物业服务、绿化保洁为一体的专业队伍,依托地缘优势,逐步向城区进军。另外,按照政府引导、能人带动等方式,围绕龙头企业和市场需求,组建一批集生产技术指导、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性经济合作组织,真正把企业、农户、市场连接在一起,降低农产品中间成本,以此增加职工收入。
五要切实提高干部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多元增收的目标能否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干部的引导。干部一定要明确思路,强化措施,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一是要提高干部的科技服务能力,依靠科技挖掘农业增收潜能和综合效益,让职工从农业生产经营中得到更多收入;二是要提高干部自身协调攻关能力,积极引导劳务输出,拓宽职工多元增收的渠道,统筹安排协调好职工利用农闲时间开展劳务增收;三是提高干部抓经济发展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抓住机遇搞活三产,拓展连队职工多元增收空间;四是提高干部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激发职工多元增收活力,优化发展环境,搭建创业平台。总之,连队干部要努力成为促进职工多元增收的行家里手。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农民增收调查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农民增收调查报告连山镇是四川省的重点小城镇,省农科院的科技示范地,也是粮油重点基地之一。连山镇党委、政府在积极建设小城镇的基础上,致力于农民的增收致富......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民增收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民增收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
“亮点工程”助推职工多元增收为了给职工创造多元增收快致富的环境,今年,二师二十四团工会开展了“争亮点工程、创一流工会”活动。该团六连依托乡土人才和地理优势,以活动为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