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郝庄乡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修改)_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时间:2020-02-27 15:14: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调查报告】

关于郝庄乡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修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郝庄乡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深入了解新农村建设开展情况,我利用暑假的闲暇时间,在2010年7月20日至8月9日这段时间,对我县郝庄乡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了解到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地理位置及自然概况

郝庄乡位于山西绛县西北角,共有19个行政村,20063口人,是我县一个较偏远的乡镇,素有绛县“北大荒”称号。境内多山缘台地,地势北高南低,沟壑纵横,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冬春少雨,夏季炎热,自然资源匮乏,交通也不发达,仅有一条省级三级公路礼横线穿境而过。受自然条件限制,这里的大多数农民靠种地养家糊口,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和小杂粮为主,由于缺少灌溉条件,仍处在靠天吃饭的境地。

二、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受时间限制,我选取了该乡具有代表性的小祁、西郝、永青、上吕四个村子进行了调查。总的印象是公路沿线的村子要好于地处偏远的村子,交通便利的村子要好于出行不便的村子。总的来看,这四个村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都发生很大变化。

一是住房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调查的这四个村子,都坐落在黄土丘陵地带,过去人们大多居住在土窑洞内,晴天一身灰,下雨一脚泥,生存条件十分艰苦。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党的农村政策的落实,家家户户都盖起了砖瓦房,告别了“穴居”时代。

二是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党的新农村建设政策,如一缕清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地处偏远的这几个村庄也沐浴其中。从村子里走过,我们可以看到:通往各家各户的巷道都硬化了,主街道还装上了路灯,各村还在方便的地方建起了垃圾池,由村委会派专人负责,统一进行集中填埋。村子中央的开阔地还建起了村民文化娱乐场所,并安装了简单的健身器材。

三是农民生活质量有了质的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生活质量。反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先说吃穿,人们的一日三餐,从粗茶淡饭到大鱼大肉,从吃饱到吃好,走过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现在更注重的是健康。我走过的每个农家小院,都能看到院子里郁郁葱葱的各种蔬菜,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等,乡亲们还很超前地告诉我,他们种的蔬菜全都是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绿色有机食品,对人体健康很有好处。村民的穿戴也很时髦,城里有的,村里也能看到,如果两个打扮时髦的姑娘同时走在街上,你很难分清那个是城里的,那个

是村里的。再说住行,现在农民朋友的居住条件都大为改善,每村都规划有宅基地,一排排的,或青砖红瓦,或红砖青瓦,非常整齐,也非常漂亮,大多都进行过装修,走进条件稍好的家户,有的还装有空调、冰箱,有的甚至装有太阳能热水器。人们的出行也很方便,多数家户都有摩托车,有的还不止一辆,有的甚至还有私家车,距县城20多公里的路程,一来回不过一个小时,至于三轮车则是一件必备的生产运输工具,80%的家户都有。

这些变化,源自党的农村好政策,源自勤劳智慧的农民朋友,源自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号召。我目睹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从内心发出由衷的赞叹。同时,调查中我也了解到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况。

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种植业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受地理环境以及资金技术条件限制,该乡农民赖以生存的种植业还不能形成一种很好的产业,农业生产还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村看村,户看户,说种什么,一哄而上,遇到好年景,风调雨顺,收一把,遇到旱年景,青黄不接,空一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极低,农业种植最多只能算是养家糊口的一种方式,有的村民甚至放弃土地,致使大片的农田荒废。前些年,该乡的红薯种植面积曾达到10多万亩,号称华北红薯第一乡,农民把收获的红薯加工成粉面或粉条,走街串户叫卖。这几年,由于没有形成规模和品牌,挫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红薯种植面积也锐减,青壮劳力多数外出打工或到就近的横水集镇上做小买卖,但无论是做小生意还是打工,他们的收入都是极其微薄的,其原因在于;做生意的,做得不大,况且村镇的消费能力有限,自然利润就低;打工的,文化低,缺技术专长,98%是靠出卖自己低廉的劳动力来获得回报,工资当然不会很高,更何况他们在外还的开销,收入自然不会很高。

二是工业基础薄弱。由于缺乏自然资源,该乡工业基础很薄弱,仅有三个小型废旧塑料加工厂和两个面粉加工厂以及零星分散的粉条加工作坊。该乡虽然偏僻,但村民们却很会动脑子,想办法,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头脑活络的人到侯马临汾等地收破烂,看准市场后,回乡办起了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厂,制造塑料颗粒、或铸造再生塑料管子,于是该乡十里八村的人都纷纷仿效,做起了塑料收购生意,于是有了“不务正业”和“华北塑料第一乡”的各种“头衔”。但最终形成大气候的一个也没有。

三是精神文化建设滞后。在该乡,除了有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如春节时的舞龙、社火外,再也没有其他形式的文化活动。倒是闲暇时有人打麻将、打扑克,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空虚,心理趋于懒惰,因此,是一个较为危险的信号。同时,也反映出该乡精神文化建设的滞后,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必然会引起一些弊端。

四、意见和建议

一是关于农业发展。“民以食为天”“粮安天下”,这些古训一直在昭示我们要重视农业生产,多年来,国家也出台了多个有关农业的“一号文件”,这无疑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鉴于该乡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其土壤优势,建议由政府出面组织成立“红薯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由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户担任技术员,改良品种,统一管理,集中经营,形成规模,创造品牌,开拓市场,形成规模产业。同时利用下脚料,发展养殖业,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二是加工业发展。就面粉加工而言,可利用该乡盛产优质小麦的资源优势,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加工,提升面粉品质,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提供相应的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形成品牌。就粉条加工而言,可与红薯种植合作社进行合作,改变一家一户式经营模式,吸引外来资金,建立大的粉丝加工厂,就地消化农户的红薯产品,靠品牌,靠质量赢得市场。就塑料加工而言,可与下游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畅通销售渠道,进一步扩大原料供应,增大加工量,变废为宝,合理利用,合法致富。

三是关于群众文化生活。可以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里的文化能人,组建一支文化娱乐队,利用身边的人和事,编

排一些秧歌、快板、小品等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农闲时在文化活动广场演出,寓教于乐,提升村民文化素质,满足村民的精神追求。从而抑制打麻将、打牌、赌博等不良社会风气,创造和谐共存、和谐共处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崇互助互帮、共同富裕的良好道德风尚,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这次,我在关于郝庄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调查中学习到了不少东西,不仅使我清晰地看到了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使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深刻的认识,更坚定了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念。

庄埠乡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2009年庄埠乡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庄埠新跨越庄埠乡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西北部,地处濂江河下游,距县城约30公里,东与庄口镇,南与珠兰乡、晓龙乡相邻......

金郝庄乡建设平安单位责任书

金郝庄镇建设“平安单位”责任书中共金郝庄镇委员会 金郝庄镇人民政府金郝庄镇“平安单位”责 任 书以“十七”大精神和省、市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

昌黎县开展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昌黎县开展新农村建设主要途径与方式的调查报告学校: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指导教师:马立、杜晓春 学生:孔凡彬、黄浩柴磊、尹中子按照2012年暑期河北省百万大学生和青年教师千乡万......

铜陵县东联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铜陵县东联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刘克胜重庆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现代农村不再是以前传统农村形象,政府部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

东庄村新农村建设专题调查报告

东庄村新农村建设专题调查报告还地桥镇中学“三万”工作组在大冶市委的号召下,在还地桥镇党委的组织领导下,2011年3月至6月我校3名主要“三万”工作队员赴东庄村开展“万名干......

下载关于郝庄乡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修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郝庄乡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修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