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汕头市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_关于就业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时间:2020-02-26 02:54:1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调查报告】

关于汕头市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于就业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汕头市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座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和体现。但是,不同国家的城市发展、就业问题具有不同的特征,这是由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用政治文化制度决定的。因此,本文对进一步加强我市对经济社会热点、难点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我市“三农”问题,提出增强农民就业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增长的有关政策和建议,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一、汕头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情况

至2010年底,全市总人口512.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4.36万人,占总人数67.94%。在农业人口中,乡镇及以下402.92万人,占99.53%,可见我市农业人口基本集中在乡镇及以下单位。全市农村劳动力235.26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52.36%。在农村劳动力中,男性101.23万人,女性152.03万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5%和45%;按年龄分:39岁以下有98.22万人,40岁及以上有84.07万人,各占58.2%和41.8%;按受教育分,接受初中及以下教育的人数为134万人,占76.36%,接受高中(含中等、中技)教育的51.42万人,占22.5%,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9.83万人,占7.11%。

二、当前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在解决农村劳动就业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虽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一)、就业形势严峻,农村劳动力出路困难增大。我国整体经济处于结构调整时期,我市生产经营活动不正常,经济发展下滑等因素的影响,使我市农村劳动力既未能在本地得到更多就业机会,又难以“走出去”寻找更大的就业空间,劳动力人数骤增,对本已不容乐观的我市就业形势产生了更大的压力。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劳动力转移的需要。我市虽素有“海滨邹鲁”美称,文化底蕴不薄,但农村广大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仍然十分低下。据调查,我市农村劳动力中属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的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约占79%,达到154万人。相对于省内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明显偏低,数量偏大。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而且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尽快提高我市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三)、就业观念落后,竞争意识薄弱。一是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要求不切合实际。我市农村劳动力对于高素质、高层次的技术、管理型等工作岗位干不了,而对工作时间长、收入低、体力型特别是苦、难、脏、累工种又不愿意干,如城市环卫、搬运工等工种。二是就业竞争意识薄弱,缺乏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上岗的勇气和耐心。我市农村劳动力寻找工作,大都通过亲朋好友帮忙介绍,相当部分因观念陈旧影响,不敢也不想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双

向选取择,使他们无法较全面掌握劳动力市场信息和了解劳动力需求情况,丧失一些合适的就业机会。三是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改革开入后,我市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广大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相当部分还过上小康甚至富裕生活,部分农民因而产生了安图享受的思想,不愿外出务工吃苦。

三、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建议和意见

(一)、进一步调整政策,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农业的深度、广度开发。虽然我市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均耕地面积仅有0.46亩,但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达56万人,占36%以上,农业仍然是我市吸纳农村劳动力最重要的领域。因此,在目前“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特别加入WTO后,外国农产品大举进入我国市场,如何进一步调整农业政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减负增收问题,应是当前及今后农业政策的调整重点。

(二)、推进汕头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促进乡镇企业,加快发展。从我市乡镇人员从事乡镇企业工作人数达55万人,占乡镇从业人员35.01%,可以看出乡镇企业由于劳动密集度高,解决就业能力远高于城市企业,是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虽然当前整个国民经济结构正处在大调整中,我市乡镇企业生产也受不同程度影响,吸纳就业的能力有所下降,但总体仍比其他企业强。在这种情况下仍然首先要花大力气发送我市的软、硬投资环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全市经济正常发展。对乡镇

企业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更多社会资金投资建设产品适销对路的乡镇企业;要指导乡镇企业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对现有产品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努力改变目前乡镇企业的发展同城市工业“同构化”问题,走与城市工业在结构上互补的路子;同时要注意解决好乡镇企业的劳动用工、劳动安全和企业对环境污染问题,努力促进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使其发挥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的作用,为我市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三)、大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推进城镇工业化进程。适时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战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正从依靠乡企业转向依靠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这既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更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所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必然集聚更多的人口和第二、三产业在这里“生要、开花、结果”,必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有序转移”成为可能,从而避免对大中城市造成的巨大人口压力。自2000年以来,按照国家计委制订的《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与管理办法》和省计委的有关规定,努力争取将我市的城镇列入国家和省重点支持发展的对象,其中峡山镇已被国家计委列入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单位,获得国家计委补助拨款200万元,莲上镇也被列入示范项目计划,得到资金补助;同时,峡山、莲上、和平、两英、东里等已被省计委列入小城镇健康发展试点镇,将可得到上级的资金和政策等方面支持。从调研中我体会到,实施农村城镇化新战略,关键要解决

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集中规划建设县、镇两级乡镇工业区,促使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对现有小型、分散的工业区和工业用地要重新进行布局和功能调整,严格限制其发展;第二,要合理规划城镇规模与结构。要按照布局合理、功能明确、规模适当等原则,优先发展中心镇,积极稳妥推进其它小城镇发展,促其协调发展;第三,要有计划地转移农村人口。农村城镇化建设速度要注意处理好农村人口转移的规模和速度等问题,只有从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具体情况出发,重点考虑土地、环境、劳动就业等综合承受能力,科学地制定人口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农村人口转移的数量与速度,才能促进农村城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农村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就业问题调查报告1991年以来,中国政府在一些地区实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项目,探索不同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的具体途径、实现方式和政策措施,建立与各......

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问题浅析

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问题浅析摘要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通化市二道江区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现状的了解,从农村女性自身素质、家庭......

农村劳动力调查报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农村劳动力调查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农村劳动力调查报告

农村劳动力调查报告近年来,农村的建设正在加快的进行中,在国家的领导下有了很大的发展,我是农村人,自然很关心家乡的发展状况,趁这次寒假,我回家就农村劳动力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是......

农村劳动力调查报告

xx镇关于农村劳动力情况调研报告为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切实理清我镇农村劳动力状况,我镇积极按照xx县就业局要求,针对我镇男16-60周岁、女16-50......

下载关于汕头市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汕头市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