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文章正文: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深知此次延安之行对于我思想上的帮助非常巨大,于是我如同海绵吮吸水分一样吸取着这块神奇的土地所能带给我的启示。细细品来,这一路的参观考察学习,竟如同一次党性教育的心路历程,让我心潮澎湃,受益良多。下面,我就这次红色之旅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向大家作一汇报。
(一)关于参观革命圣地延安发展现状的一些感想
久居北京这个大城市,享受于舒适的生活,在出发前,虽然对革命老区的艰苦有一定的估计,却还是没有想到,我们的革命圣地延安,生活竟然还是如此的艰苦。我们的党十分关注老区人民的生活,国家的多项政策,不断的支持的延安的发展,一个个现代化的建筑正在建设,让我看到了延安的未来,我想不会过多长时间,这里将是另一番景象。
(二)“伟人故居”给我深切的体会和生动的教育
在经历了红色之旅后,我发现一个特别的地方,无论是枣园的伟人故居,还是杨家岭的革命先辈办公处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简朴而又庄重。不要奢望那些伟人们会去为自己建设什么高贵华丽的处所,事实上,这一路走来,参观的非常多的,恰恰是那些很普通甚至有些简陋的伟人故居。
伟人们,总是怕投身革命的时间不够似的,把自己的卧室经常性地和办公地点相临近或者干脆并为一室,这样就可以挤出尽量多的时间去工作。在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幕幕这样的画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前线将士们奋勇杀敌,而我们的伟人们,就在这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故居中日夜谋划、挑灯夜谈、竭尽全力去工作。正是他们的“决胜千里之外”,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了一场又一场艰苦的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全国人民的解放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可以说,今天,当我踏上延安这片热土,感受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心中久久地不能平静。
(三)延安精神给我深刻教育和无穷动力
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延安曾给中国带来光荣与神圣,也令世界诧异与震惊。过去的延安老区是荒山秃岭、贫穷落后。1936年党中央、毛主席进驻延安后,这座黄土高原上的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全中国和世界关注的“红都”,中国革命也从此由胜利走向胜利。当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历经种种艰难险阻到达陕北的时候,延安正是以母亲般宽大而温暖的胸襟接纳了这些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小米饭滋养着八路军的指战员,他们在这里休养生息,自力更生,开辟出了陕甘宁根据地。巍巍宝塔山见证了那个风云突变而又豪情万丈的时代。时至今日,潺潺的延河水宛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向每一个人诉说着当年的革命故事。正是基于这样的情感,当我随着同事一同踏上“红色之旅”的征程时,归“家”的喜悦自是现于言表。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经历了这次延安之行红色之旅后,我深刻地感受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散发着一种神奇的力量,革命圣地给了我一次关于党性和党的知识的教育,让我意识到,只有永保延安精神的本色,踏踏实实地为人民服务,才能把工作切实搞好。我们学习延
安精神,就是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说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延安精神带回我们的工作中,求真务实地为群众多做实事,多做好事。
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向着社会主义强国迈进的时候,迎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88周年纪念日和建国六十周年。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回顾党的历史,抚今思昔,在为党的伟大成就而欢欣鼓舞的同时,我还要说:我们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延安之行感想
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我和大家一起近距离接触延安,感知延安精神,接受一次精神的净化和心灵的洗涤,虽时间不长,但我觉得不虚此行,受益匪浅。
是什么力量,让延安荒凉的山坳如同磁铁,吸引着无数进步青年,他们冲破道道关卡,汇成抗战的洪流、解放的铁军,引领着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
是什么力量,把延安贫瘠的热土变成摇篮,哺育出无数民族英才:他们克服重重险阻,绘就开国的伟业、建设的宏图,激励着炎黄子孙由辉煌再创辉煌?
带着疑惑我们走进延安。
9月的延安一片葱茏。延河水静静流淌,两岸柳姿婆娑;宝塔山巍然矗立,山下高楼成群。从南泥湾到杨家岭,从凤凰山到清凉山,车辆如流,游人如织。每一处红色胜迹,都让人驻足沉思;每一段革命故事,都让人凝神倾听。
在党的七大会址,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旧居,我们都认真听取讲解,驻足观看。一孔孔简陋的窑洞,一件件朴素的陈设,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火热的斗争生活。
一盏盏小小的煤油灯,见证了延安时期艰苦奋斗的历史。这种煤油灯,有的用铁皮制成,有的用墨水瓶制成。想当年:每当夜幕降临,清凉山下、凤凰山上的沟沟岔岔、山山岭岭的土窑洞内,简陋的陈设,微弱的灯光,干部用它在办公,学员用它在学习。油灯虽小,照耀着一篇篇革命雄文的诞生。资料显示:《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收录的159篇著作,有112篇写作于延安时期,仅在杨家岭的窑洞里就完成了40篇。油灯虽小,却吸引着无数热血青年投奔光明。油灯虽小,见证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延安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总后方。在这13年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了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领导指挥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这13年里,延安经历了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一系列策略原则。在这13年里,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局部执政实践,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诸多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离开延安,我忽然明白:这力量,来自枣园窑洞里不熄的灯火,来自杨家岭上飘扬的红旗,来自南泥湾囤田垦荒的老镢头,来自大生产运动中嗡嗡作响的小纺车,中共中央带领无数共产党人在延安谱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延安,这片神奇的土地!在革命战争年代孕育出的伟大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回顾党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但是,现在有的人逐渐忘记延安精神,一步步的远离我们党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远离在延安时期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滋长了消极腐败等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一些人由“社会的公仆”变成了人民的老爷,三心二意为人民,全心全意为个人,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等不良行为,所以,在当今年代,对全体党员甚至是所有社会主义建设者进行延安精神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当前廉政建设有着直接的现实效应。
延安精神没有过时,也就是说它在现时代仍然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
在这个时代里,我们通过改革开放,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社会问题。
当今年代,无论是打开电视、报纸,还是网页,扑面而来的一面是党内领导由于贪污腐败纷纷落马的报道,一面是国家大力进行的反腐倡廉的建设。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重大的建设问题,怎能叫人不心寒,怎么对得起那些曾经为了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故名先辈们。所以,延安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振奋民族精神,光大革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具有强大的社会效应。
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延安精神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党魂, 延安精神不是空头政治,延安精神,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延安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成为我们党在新世纪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这次探访革命圣地的活动,我们学习、回顾党的历史,感谢组织给了我们这次绝好的机会,我们要进一步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牢记为民宗旨,把服务信念转化为
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把工作岗位当作投身兴皖富民的重要平台,兢兢业业干好每一项工作,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和更有效的措施,不断努力奋斗。
红色之旅湖南行心得体会邵 恒2011年10月,我们怀着对伟人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湖南韶山和长沙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踏着伟人曾经生活、学习、革命的足迹,瞻仰了伟人毛泽东、刘......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6月24日,我有幸参加了医院党委组织的前往贵州息烽集中营、遵义会议会址等革命圣地进行了为期4天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这次活动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切......
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2011年4月,随我局团支部庆“五四”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来到井冈山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两天的参观学习,我们重温了......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韶山,是一个神圣而又光荣的字眼,一直环绕在我的心中,一直我都想去探寻一下革命前辈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在建党九十周年之机,我有幸踏上韶山这片令人向往的土地。......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一大队:周围在绵亘千里的太行山东麓,有一个三面靠山,一面临水的小山村,这里曾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让解放区的亿万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里还召开了我党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