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读书月 读书心得 (9)_9月读书心得

其他心得体会 时间:2020-02-28 21:30: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心得体会】

假期读书月 读书心得 (9)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9月读书心得”。

观《日出东方》有感

今年的假期读书月活动我主要读了《日出东方》这一部严肃而又充满激情的作品,这部作品让我视野开阔了许多,这是一部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老百姓的生存状况、中国社会的种种冲突始终紧密地熔铸在一起的作品。它塑造了一大批人物形象,同一时空中各路英雄豪杰同时登场,从北京到上海,从长沙到广州,从武汉到南昌再到井冈山,整个中国大地就是历史舞台。

它形象地、生动地再现了从1919年到1928年这一段历史画卷,那一段岁月是共产党在中国大地上的诞生和艰难探索革命道路的历史,永远值得我们这个民族纪念。

《日出东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中国共产党历经曲折后,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的过程,共产党人的鲜血在沉沉暗夜的中国大地上是如何点燃了星星之火,点燃了希望。

这部作品从1919年“巴黎和会”的失败,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创办的《新青年》,呼喊“德”先生和“赛”先生,提倡社会改革开始,经“五四”运动、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国共第一次合作、农民革命、大革命的失败、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直到朱毛会师井冈山。在展示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历史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中华儿女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不畏艰难险阻、坚韧不拔、努力奋斗的精神和气概。

《日出东方》既表现了领袖人物用不同于一般人的气质的魄力,像《新青年》时代及中国共产党初建时的陈独秀,还有创办《湘江评论》最早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并率先发动“秋收起义”,迈步走上井冈山的毛泽东,在电视剧中都有重点的描述,表现了诸多先行者不屈不挠追求真理的行动,还表现了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面前,他们的先进性精神。

这一历史题材的难度,它不仅仅是叙述历史,重要的还在于阐释历史的内在发展逻辑。主义之争,思想交锋,党派之争等等这些重大的历史命题,又都是与当事人的人物性格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在这部电视剧中的人物,都是当时政治军事文化舞台上的重要人物甚至是领袖,他们的性格与思想不仅决定了他们个人的命运,甚至影响着历史的命运。这些人物的不同个性以及精神境界,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历史的发展。

在相当的意义上,的确可以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往往不得不依附于权力阶层才有可能谋取生存的机会,很难像欧美的知识分子那样起到“民族灵魂和社会精神支柱”的作用。不过,以屈原“愤而投江”为代表的“忧患意识”,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他们总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行为准则。而高于其他阶层的眼界和思考能力,既让他们多承受一点精神的痛苦与压仰,又使得他们比较敏感。故此,每当中国社会到了最腐朽、最黑暗时,往往是先进的知识分子最早挺身而出,抨击黑暗与腐朽,呼唤光明和未来。完全可以说,倘若没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先进知识分子的最先觉醒,没有他们以及更多先进知识分子对整个社会的思想启蒙并身体力行领导革命,没有北大学子火烧赵家楼的勇敢行动,就很难有“日出东方”的历史新世元。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20世纪初确确实实地发挥了“民族灵魂和社会精神支柱与先导”的决定性作用。

阅读《日出东方》不仅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条件、追求目标和奋斗方向,而且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胸怀理想、心存高远、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青年确确实实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在早期的共产党中人,除了陈独秀和何叔衡年过40外,其他的,像李大钊、董必武是30出头,毛泽东、张太雷、张国焘、瞿秋白等是20多岁,而在“天津**”中展露才华的周恩来,则是一个还没到20束发之年的小青年。

从他们的身上,的确表现出:青春是美丽的。青春之所以美丽,就在于它还没有受到过多的污染,还流淌着滚烫而又炽热的红彤彤的鲜血,因而容易接受理想主义的感召,有一种蔑视权威、追求真理和正义、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信心与勇气。青春之所以美丽,也在于它没有那么多世故、城府和功利,不瞻前顾后,不畏首畏尾,不束手束脚,富有朝气,想干就干,勇于行动和实践。

纯洁、纯净、纯真的青年,总是对肮脏和丑陋深恶痛绝,总是朝前看,因而总是对腐朽没落的现实不满,总想追求更为理想、更为合理的生活。为此,在打破旧世界、创造新世纪时,总是富于理想、朝气蓬勃的青年人冲在时代的最前沿。如果说是《新青年》为20世纪初的中国带来一股向往自由、追求民主和科学的清新之风,那么,正是受到《新青年》影响的一代青年所发起的“五四运动”,擂响了“彻底冲毁旧世界、勇敢创造新时代”的第一通猛烈的战鼓;而随之高高飘扬起的共产主义旗帜,则成为创造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不朽坐标。

《日出东方》以醮满崇敬激情的笔墨,描述了一代先进青年用青春和热血浇铸出历史新纪元的光辉业绩。在颂扬革命前辈伟大精神的同时,也告诉所有的后来者,如果想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那么必须胸怀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必须将个人的前途与命运融于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之中,必须将理想与实践相结合,在追求真理和正义的道路上,不畏艰难,不怕挫折,奋往直前。

正因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行为准则。当中国社会到了最腐朽、最黑暗时,都是那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挺身而出,抨击黑暗与腐朽,呼唤光明和未来。完全可以说,倘若没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先进知识分子的最先觉醒,没有北大学子游行示威等的勇敢行动,就很难有“日出东方”的历史新世元,很难有后来星星之火的燎原。

观看《日出东方》不仅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条件、追求目标和奋斗方向,而且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胸怀理想、心存高远、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青年确确实实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在早期的共产党中人,大多数都是朝气蓬勃的青年人。

从他们的身上,表现出青春的美丽。青年人有一种蔑视权威、追求真理和正义、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信心与勇气。没有那么多世故、城府和功利,不瞻前顾后,不畏首畏尾,想干就干,勇于行动和实践。

而且这部作品的语言也非常鲜活和美丽,历史人物的生活方式和语言具有独特的个性。陈独秀的固执,李大钊的沉稳,毛泽东的机智,伟人语言的生活化及独具个性的幽默风趣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尽管《日出东方》是讲述历史、讲述政治的大型作品,但它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通过对陈独秀从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渐渐蜕化到脱离民众这一过程的详尽刻画,揭示了他一波三折的思想演变轨迹和鲜活的个性人格。该剧即表现他满腔热血、执着投身革命的一面,也表现他软弱固执的一面,客观公正地再现了活生生的历史人物。

剧中李大钊夫妇要去看狱中的陈独秀,先是觉得鸡蛋拿多了,怕陈独秀担心在狱中的时间要长,就拣了一些出来,但李夫人觉得陈独秀在狱中受苦,应该多带一点鸡蛋,李大钊又觉得有理,再让夫人把鸡蛋重新放回篮子。到了监狱,狱官不让见陈独秀,李大钊气愤地拿起鸡蛋砸在狱官的脸上。小小鸡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表现了李大钊对革命同志的爱护和对敌人的憎恨,演活了人物,激活了剧情。

而毛泽东在雪地里送雪花圈给一生追求真理的人,杨开慧弃轿不坐,走十几里山路做毛泽东的新娘,周恩来抱着邓颖超为他织的书有“给你温暖”的毛衣时的幸福„„这样一些看似不重要、实则少不了的微妙之处给观众一种可信可感的亲近,这些不相雷同的情感魅力让人常温常新。

《日出东方》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它表现了早期共产党人探索救国救民之道,追求真理而不计个人得失,甚至不惜用生命换取真理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虽然在这些早期共产党人身上还有思想上的不成熟,还有性格上的缺点,还有历史的局限性,《日出东方》也如实地表现了这些存在,但这些都不足以掩盖他们心灵所散发出的炽热光辉。

如果说艺术应当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那么首先应当是找到有高尚精神品质的人来塑造才是关键,而早期的大批共产党人,正是具有这种精神品质的人,所以共产党人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我们要像名族英雄那样,以无谓的青春、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为中国共产党的扬帆起航作出努力和贡献。

2009级化学(1)班

2013年2月8日

假期读书月 读书心得

读《雷锋日记》有感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殷切期待,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1月8日在北京隆重开幕,为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提升我校学生党员......

假期读书月 读书心得 (5)

读书心得2009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化学(1)班 党支部我读了《新民主主义论》后对此文颇有了解,并有心得体会。现我对《新民主主义论》其中的几部分做做我的粗略见解。才疏学浅,......

假期读书月 读书心得 (10)

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在暑期里,我在家里学习了十八大。在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了,报告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

假期读书月 读书心得 (19)

读书心得终于看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很想写一些感想。最初看的时候,我想为什么会起这么一个名字呢,战争与和平就如同生与死一般对立,为什么会要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呢......

假期读书月 读书心得 (11)

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化学与材料科学院09化1支部潘鸿凤 在寒假期间在我利用暑假时间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深刻理解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十八大精神,颇有感触,以下是我学习十......

下载假期读书月 读书心得 (9)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假期读书月 读书心得 (9).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