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007对话于丹《论语》心得(13)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于丹论语心得全集”。
于丹:孔子教育自己的学生要交好的朋友,不要结交不好的朋友。他说,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有帮助的有三种好朋友,就是所谓“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
第一,友直。直,指的是正直。这种朋友为人真诚,坦荡,刚正不阿,有一种朗朗人格,没有一丝谄媚之色。他的人格可以影响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也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果决。所以这是一种好朋友。
第二,友谅。《说文解字》说:“谅,信也。”信,就是诚实。这种朋友为人诚恳,不作伪。与这样的朋友交往,我们内心是妥帖的,安稳的,我们的精神能得到一种净化和升华。
当你在一些问题上感到犹豫彷徨,难以决断时,不妨到朋友那里,也许他广博的见闻可以帮助你作出选择。结交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拥有了一本厚厚的百科辞典,我们总能从他的经验里面,得到对自己有益的借鉴。
《论语》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
老孙007:你和孔子的这种交友态度,从骨子里讲是自私的,利己的。同时也是意淫意义上的。这跟蹲在饭桌旁的狗迷恋肉骨头没啥两样。
然而,朋友就是朋友,绝不等于就是狗眼里的肉骨头。曹操曾就要和华佗交朋友,而华佗宁死不从,结果被曹操杀掉。这叫什么?这就叫道不同不相为谋。
事实上,一个人会交到怎样的朋友,根本就跟别人是否“直”、“谅”或“多闻”没啥瓜葛,关键还得要看你拥有怎样的社会背景、关系以及自个儿的性情。古人不是说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不能闭着眼睛想入非非,以为人类中那些个优良的分子都可以被你据为己有,怎么着你也得睁大眼睛先看看自个儿到底是哪一路货色不是。你就是问一位不识字的邻居大妈,她都会告诉你,这找朋友的事呀,那就是鱼找鱼,虾找虾,蟾蜍找的是懒蛤蟆。这叫什么?这就叫王八看绿豆,对眼。也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所以,每个人都有自个儿的朋友圈子,这圈子应该是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就形成了的。朋友之间只有志同道合与否,没有好坏之分。
于丹:孔老夫子又说有三种坏朋友,即“损者三友”,那又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首先是友便辟,这种朋友指的是专门喜欢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人,你的什么话,他都会说“太精彩了”;你做的任何事情,他都会说“太棒了”。他从来不会对你说个“不”字,反而会顺着你的思路、接着你的话茬,称赞你,夸奖你。这种人特别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细心体会你的心情,以免违逆了你的心意。“友便辟”和“友直”正好相反,这种人毫无正直诚实之心,没有是非原则。他们的原则就是让你高兴,以便从中得利。
大家还记得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的大奸臣和绅吗?他对乾隆皇帝百般逢迎,奴颜谄媚,几乎无所不用其极。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便辟”之人。
孔夫子说,和这种人交朋友,太有害啦!
为什么?和这种人交朋友,你会感到特别舒服,愉快,就像电视剧里乾隆皇帝一样,明知道和贪赃枉法,却还是离不开他。
但是,好话听多了,马屁拍得舒心了,头脑就该发昏了,自我就会恶性膨胀,盲目自大,目中无人,失去了基本的自省能力,那离招致灾难也就不远了。
这种朋友,就是心灵的慢性毒药。
老孙007:你说这种朋友就是心灵的慢性毒药我不反对,只是这依然是你意淫状态下的自以为是。因为乾隆皇帝不但不这么认为,反而还将其当成是一剂心灵的慢性良药吃得津津有味。其实道理也很简单,你认为像和绅这样的朋友是心灵的慢性毒药,而且还恶毒地诅咒人家头脑发昏、自我恶性膨胀、盲目自大、目中无人、失去自省能力,以致招灾招难,你说你损不损呢?好在人家和绅这狗日的胸怀特宽广,根本就不招识你们这号不知天高地厚却又自以为知天知地的货色。你想,就你和孔子这样的倒是想交上和绅这样的朋友,可你觉得自己够格吗?你自以为够格那不行,怎么着也得先看看人家和绅的态度不是。更不能因为人家和绅不招识你,只跟皇上做朋友,你就咒人家招灾招难,我觉得你这比之和绅似乎应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你不觉得自己和孔子就是“便辟”中的便辟吗?
于丹:第二种叫友善柔。这种人是典型的“两面派”。他们当着你的面,永远是和颜悦色,满面春风,恭维你,奉承你,就是孔子说的“巧言令色”。但是,在背后呢,会传播谣言,恶意诽谤。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控诉:我的这个朋友长得那么和善,言语那么温和,行为那么体贴,我把他当作最亲密的朋友,真心地帮助他,还和他掏心窝子,诉说自己内心的秘密。可是,他却背着我,利用我对他的信任,谋取自己的私利;还散布我的谣言,传扬我的隐私,败坏我的人格。当我当面质问他的时候,他又会矢口否认,装出一副老好人受委屈的样子。这种人虚假伪善,与“谅”所指的诚信坦荡正好相反。
他们是真正的小人,是那种心理阴暗的人。
但是,这种人往往会打扮出一副善良面孔。由于他内心有所企图,所以他对人的热情,比那些没有企图的人可能要高好几十倍。所以,你要是一不小心被这种人利用的话,你就给自己套上了枷锁。如果你不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个朋友是不会放过你的。这是在考验我们自己的眼光,考验我们知人论世的能力。
老孙007:这不是在考验你的知人论世的能力,而是在诠释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一般来讲,你会遭遇到这样的朋友,就是在说明你早已经不是什么好东西了。要不然,你的朋友他是不绝不会在背后传播你的谣言抑或恶意诽谤你的。
做朋友就是做感觉,这跟你把他当作什么、是否真心帮助他、还有什么和他掏不掏心窝子根本就没啥关系,他感觉你够朋友,你才是他真正的朋友,他感觉你不够朋友,你肯定就不可能是他的朋友。刚才说过了,真正的朋友之间是不存在好坏之分的。
于丹:孔子教育自己的学生要交好的朋友,不要结交不好的朋友。他说,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有帮助的有三种好朋友,就是所谓“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第一,友直。直,指的是正直。......
于丹论语心得讲稿----处世之道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孔老夫子说,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
中国人是讲究变化的。你看,盘古在天地之间“一日九变”,像一个新生的婴儿,每天都在微妙地变化着。这种变化最终达到了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读完《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心灵有所触动:它使我重新认识了孔子,让我领略到了一种独特的智慧,一种正确的心态,一种融入到当今社会中理性的道德。《论......
在圣贤的光芒下快乐生活——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论语》一部流传了2500多年的经典著作,影响了时代炎黄子孙,它的经典语句,每个国人都耳熟能详,但是能有多少人真正地读过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