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王兰忠先生心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采访名师心得体会”。
采访王兰忠先生心得
听说要去采访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兰忠先生,我满怀期待,因为在学校的时候就闻名王兰忠先生的大名,他是上师大的兼职教授,是浦东新区立功竞赛活动建设的功臣,是2005年上海十大青年经济人物。的确,他有很多美丽地头衔,但是同样他肩负着很多的责任,这是我在采访之后最大的感悟。
2009年8月11日,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走进大堂就能感受到紧张的氛围,在这里每个人的脚步似乎都比平常人快一点。我们和王兰忠先生约了两点,但是他迟到了。他真的很忙,我们到的时候他还在开会,一开完会又要接受我们的采访,从那一刻开始,我对这位大忙人有一种敬佩的感觉了。
终于见到他了,他戴着一副无匡眼镜,满脸微笑,非常欢迎我们这群上师大的小朋友。他问了我们几个以前和他一起工作的老师,这舅舅杨开始了我们的采访。“您曾在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四所大学里学习过,那么您觉得那所大学给您的记忆最深呢?”这是我们采访的第一个问题。王兰忠先生这这样回答的:“当然是上师大了,我人生中最精彩的十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在这所拥有美丽环境的学校里,我学习了四年,在这里我每一天都过的很充实,那时,我还是学校学生会主席呢,是上师大给了我锻炼各种能力的机会;而后,我有在上师大任职了五年,这几年里我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这我今天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师大永远都是我人生的港湾。”听到这里,我们明显能够感觉到王兰忠先生对于上师大的感恩之情。在他的字里行间都是对上师大的回忆,点点滴滴都是对上师大的怀念。最后他用十个字概括了师大给与他的帮助:“基础在师大,培养在师大。”确实,今天以师大为荣,明天师大以我为荣。王兰忠先生用他的行动让这句话变为了现实,可以想象在他离开师大的13年里,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和心血。采访到这里。我们已经被他与师大之间的真情所打动了。
除了想知道王兰忠先生和上师大之间的历史真情以外,我们还想一探究竟这位前辈的成功秘诀。“王兰忠先生,请问一下您的创业理念是如何形成的,在这十几年的风斗中,您有事如何战胜这一系列挑战的呢?”第二个问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王兰忠先生先是笑了笑,然后轻描淡显的说道:“其实开始的时候我根本也没有什么创业理念。我只是感谢过去在上师大做学生会主席的日子。那段时候,我组织了很多社会实践活动、勤工俭学、大学生俱乐部等活动,也许是那个时候的成就感埋下了今天的种子吧。”他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现在的我从以前管理一个学生会到今天管理一个公司,从以前分配100个人到今天分配10000个人,从以前规划一个个小活动到现在承办一个个大工程,一切都只是简单的放大了而已。”如此谦虚的回答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折服了,我想这也是今天他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吧!“那您能说说您觉得自己成功的要素在哪里呢?”有个同学追问到。“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对于我而言,我的成功不仅是自身的努力,还有我团队的付出,有领导对我的支持,还有我想为母校争光的心情。这一切都是筑就我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此时此刻的他的回答变得越发的坚定。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他这其中还是辛苦和不易。
采访仍然在继续,然而我们正慢慢被带进王兰忠先生的世界了。在他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成功者背后付出的努力,看到一个久经商场后依然坚定的智者。在采访中他还简单的提到生活中自己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儿子的,简单的提到公司的一些事情,但是此时的我好像已经被他的人格魅力深深的地吸引了,只是静静地听他述说着他的故事。
采访就这样临近了我尾声,最后我们请王兰忠先生送了我们几句话:“勤奋+机会+专业要求=成功。在大学里,我们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方面发展,在机会来临前将自己准备好,这样才能开启你以后的成功之门。祝你们以后一切顺利。”
这是他最后留给我们的几句话,十分的简洁,十分的朴实,却是一个学长对于学弟学妹们的尊尊教导。我们每个人都会铭记于心。今天的采访真是让我受益良多,回到家,我把暑假作业写了,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有了王兰忠先生的启发,我好像更加清楚地知道了自己在大学四年需要学习的东西。感谢王兰忠先生接受我们的访问,也感谢他留给我们的朴实的至理名言。
采访员: 2009年8月11日
对话著名作家王蒙先生王蒙,男,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中师范......
最近,外界关于李嘉诚从中国内地及香港“撤资”的传言四起。南方日报从10月开始联系对李嘉诚进行采访。11月22日的午后,在可以俯瞰香港维多利亚港全景的长江集团中心70楼会议室......
王承忠,字春子,1942年9月出生于山东莒县,高级教师。自幼秉承家学,酷爱书法,楷从欧颜柳赵开始,兼习篆隶行草,如今皆俱收获。导师是已故著名书法家王玉宽先生。现为中国毛泽东诗词书......
支教心得军训结束的当天晚上匆忙的收拾了一下就入睡了。因为我要赶的去支教,去见一群渴望得到知识洗礼的孩子们。第二天早上急忙赶到车站,坐上兰州发往会宁的第一班早车,到会......
追逐梦想的人——访第六届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王芝2011年8月,中国青年志愿者西部扶贫计划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接力棒即将传递到王芝等人的手中。这是一个特殊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