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及心得体会_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其他心得体会 时间:2020-02-28 09:51: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心得体会】

实验报告及心得体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实验报告及心得体会

实验名称:七人表决器

实验目的:通过Max+plus2软件实现七人表决功能,熟练掌握用Max+plus2实现七人表决器的操作步骤

实验步骤:

1.打开Max+plus2软件

2.打开file-open,在 open对话框的Text Editor files选择后缀为*.vhd文件格式

3.选择files为VOTE7.vhd的文件,单击ok,出现源程序文本

4.单击file-project-set project to…,单击Aign-Device选择驱动,在弹出的Device窗口下选择Device为EPF1OK1OLC84-4,单击ok

5.单击Aign-pin/location/chip…进行引脚锁定。例如,输入从men0到men6,对应的input pin为28-30、35-38,在Node name中输入pa,对应输出pin为Vote7,output pin为23,在Node name中输入stop chip name为vote7,output pin为65,单击ok

6.单击菜单下的compiler选项,在出现的窗口下单击start完成综合,单击确定,关闭窗口

7.单击菜单下的programmer选项,若未出现Hardware setup窗口,则打开options菜单下的Hardware setup选项,在弹出的窗口下,选择Hardware type为Byteblaster(MV)选项,单击ok,然后再单击configure,完成进程

8.使用仪器

通过仪器观察,在K1-K8的八个输出发光二极管中(程序中选择七个)开始时都不亮。在L1-L11,这十一个发光二极管中有L6开始时亮,L11不亮,依次按下K1-K8中的四个发光二极管的按钮使其发光,则L6熄灭,L11发光,说明实现了七人表决器

实验结果:输出发光二极管K1-K8中有4个灯亮时,L6熄灭,L11发光,说明7人中只要有四人同意时,表决成功

心得体会

通过老师的实验演示,我基本明白了Max+plus2软件的使用方法。在试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通过老师的实验演示和清楚的强调,我明白了在使用软件设计七人表决器的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在使用仪器箱的过程中,要注意线口的接线,切勿插反以致损坏接口,另外在使用之前先检查仪器箱的完整性。

在建立项目文件文件时,要选择正确且方便使用的文件路径,注意文件的保存,在建立完项目文件后,开始利用相关程序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各个菜单的功能,因为全是英文菜单,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相关的菜单使用,其中有一项就是在综合和进程之前,要使用projict菜单下的set project to current file选项,另外就是在选择Hardware type时要选择Byteblaster(MV),还有就是在进程的过程中记得前面的要点,主要注意的就是这两个方面。

实验的思路很简单,因为是第一次利用Max+plus2软件实现七人表决器的设计,所以熟练度还需经常练习,但基本已经清楚了其运用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使我熟悉了这个软件并实现了七人表决器,当然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请教老师我已得到了解决,相信在下次运用此软件我会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这次实验又让我学会了一门知识,并通过与本门课程的结合,我渐渐的明白了要想学好专业课,熟练掌握相关软件的运用也是很重要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会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结合课程过多的做相关实验的设计。

最后,感谢老师的辅导及积极的教学方法,相信在老师的正确带领下,我们定会实现这门课的进一步提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运用上都会有很大的收获,感谢老师!

EDA实训心得

这次实训我们这一组做的是“数字时钟”,原以为这个很简单,我们星期一上午就把仿真波形做出来了,当时我们都非常高兴,认为成功在即,可一连两天都没啥进展,因为我们在引脚锁定的时候不知怎样与实验箱连接,查了很多资料可还是一无所获,这两天过的很难受,弄得我们都想放弃了。

但是万事开头难,当我们拿到老师复印的课程设计资料,分析了设计原理后,心急的我们,没管程序对不对,就全部进行了软件仿真。刚开始的十进制、六进制、十四进制的计数器和译码器的仿真完成的很迅速,仿真波形也做的很成功。接下来就是顶层文件的设计,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可是当试验箱拿来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之前的程序有很大的问题,没有考虑时钟显示的问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将整个设计重新进行了一遍,三种计数器没有问题,把译码器程序删掉,添加一个LED显示程序,在此程序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都努力的克服了。当然顶层文件也需要改变,根据删除和新添的程序,相应的顶层文件部分也费了很大的劲修改。

经过几天,在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的完成的这次实训的课题任务,一周的辛苦努力没有白费,从中我们学习到了许多东西,也给我们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姓名:王亚恒

EDA实训心得

短短的一个星期的实训结束了,我们在实训时完成了在前期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为什么这样说那?因为它的程序输入部分如果是一个人的话就要好几天的时候,在实训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更是换人不换机的情况下在短短的一天之内分工完成了这一“恐怖”的任务。我们原来是按老师所给的程序做的,不过到最后出现了错误,程序调试不出来,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改写了程序,最后成功地调试了出来。后来因为刚刚接触试验箱,不懂得操作的要领,更是对这一个铁盒子发呆,在几乎老师的手把手的教导下我们成功的征服了这个铁盒子。

实训虽然短短一个星期,但我学习到了很多。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团结互助,勇于面对问题,只要有耐心,再加上实验中的细心操作,一切困难都迎刃而解。

姓名:雷继

EDA实训心得

我们这次实训这一组做的是“数字时钟”,原以为这个很简单,我们星期一上午就把仿真波形做出来了,当时我们都非常高兴,认为成功在即,可一连两天都没啥进展,因为我们在引脚锁定的时候不知怎样与实验箱连接,查了很多资料可还是一无所获,这两天过的很难受,弄得我们都想放弃了。但是万事开头难。

当我们拿到老师复印的课程设计资料,分析了设计原理后,心急的我们,没管程序对不对,就全部进行了软件仿真。刚开始的十进制、六进制、十四进制的计数器和译码器的仿真完成的很迅速,仿真波形也做的很成功。接下来就是顶层文件的设计,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可是当试验箱拿来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之前的程序有很大的问题,没有考虑时钟显示的问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将整个设计重新进行了一遍,三种计数器没有问题,把译码器程序删掉,添加一个LED显示程序,在此程序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都努力的克服了。当然顶层文件也需要改变,根据删除和新添的程序,相应的顶层文件部分也费了很大的劲修改。

这几天,在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的完成的这次实训的课题任务,一周的辛苦努力没有白费,从中我们学习到了许多东西,也给我们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姓名:欧强

EDA实训心得

一个星期的EDA实训结束了,这一星期中,在同学和老师耳濡目染之下,我的感触颇多。在这里我就谈谈我个人在这一个星期内的心得体会。

刚进入机房的两天也是我们最繁忙的两天,因为这次实训的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不得不把任务明确的分工,即使是吃饭的时间也让我们计算在内,我们采用轮流去吃饭的方法,在全组同学换人不换机的热情下我们在前两天把输入程序的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我们原来是按老师所给的程序做的,不过到最后出现了错误,程序调试不出来,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改写了程序,最后成功地调试了出来。后面的几天虽然任务轻点,但却是中间最重要的一环。刚开始大家因为没怎么接触过,对硬件设施更是不得其法,最后几乎是在老师手把手的教导下我们终于初步的了解了硬件设施和它的工作原理。我们小组更是在全体组员的精力合作这下攻破了这一个又一个得难关。

虽然实训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我想这一个星期之内让我们学会的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让我们知道全队合作的重要性,让我们知道,没有最强的个人,只有无敌的团队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姓名:王潇雅

EDA实训心得

这次实训我们这一组做的是“数字时钟”,原以为这个很简单,我们星期一上午就把仿真波形做出来了,当时我们都非常高兴,认为成功在即,可一连两天都没啥进展,因为我们在引脚锁定的时候不知怎样与实验箱连接,查了很多资料可还是一无所获,这两天过的很难受,弄得我们都想放弃了。

但是万事开头难,当我们拿到老师复印的课程设计资料,分析了设计原理后,心急的我们,没管程序对不对,就全部进行了软件仿真。刚开始的十进制、六进制、十四进制的计数器和译码器的仿真完成的很迅速,仿真波形也做的很成功。接下来就是顶层文件的设计,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

可是当试验箱拿来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之前的程序有很大的问题,没有考虑时钟显示的问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将整个设计重新进行了一遍,三种计数器没有问题,把译码器程序删掉,添加一个LED显示程序,在此程序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都努力的克服了。当然顶层文件也需要改变,根据删除和新添的程序,相应的顶层文件部分也费了很大的劲修改。

经过几天,在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的完成的这次实训的课题任务,一周的辛苦努力没有白费,从中我们学习到了许多东西,也给我们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姓名:李尚恒

EDA实训心得

这次EDA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我很用心的去完成,当电子试验箱点亮那一刻,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感。从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学到可很多。

刚开始,我们拿到老师复印的课程设计资料,分析了设计原理后,心急的我,没管程序对不对,就全部进行了软件仿真。刚开始的十进制、六进制、十四进制的计数器和译码器的仿真完成的很迅速,仿真波形也做的很成功。接下来就是顶层文件的设计,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可是当试验箱拿来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之前的程序有很大的问题,没有考虑时钟显示的问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将整个设计重新进行了一遍,三种计数器没有问题,把译码器程序删掉,添加一个LED显示程序,在此程序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都努力的克服了。当然顶层文件也需要改变,根据删除和新添的程序,相应的顶层文件部分也费了很大的劲修改。

程序设计完成后,又重新进行了一次软件仿真,仿真完毕,接下来就是引脚锁定和下载了,因为这个程序中涉及的引脚比较多,老师建议将秒钟的输入舍弃,于是我把这几个引脚设定在了几个用不上的灯上,接下来的任务都完成的很好。试验箱也用老师教的方法和电脑连接好了,最后就是验证实验的成功与否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试验箱点亮、时钟开始计时那一刻,我们大家都欢呼雀跃,这一周的努力没有白付!

课程设计是一个学习新知识、巩固加深所学课本理论知识的过程,它培养了我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仅加深了我对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解,还让我感受到了设计电路的乐趣。在这次设计中,我一点也不怕麻烦,反复设计、绘图与修改,就是希望能把这次课程设计做好。因此对我来说,这次课程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也谢谢老师的帮助与教导!

姓名:胡蓉蓉

EDA实训心得

这次实训我们这一组做的是“数字时钟”,原以为这个很简单,我们星期一上午就把仿真波形做出来了,当时我们都非常高兴,认为成功在即,可一连两天都没啥进展,因为我们在引脚锁定的时候不知怎样与实验箱连接,查了很多资料可还是一无所获,这两天过的很难受,弄得我们都想放弃了。但是万事开头难,当我们拿到老师复印的课程设计资料,分析了设计原理后,心急的我们,没管程序对不对,就全部进行了软件仿真。刚开始的十进制、六进制、十四进制的计数器和译码器的仿真完成的很迅速,仿真波形也做的很成功。

接下来就是顶层文件的设计,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可是当试验箱拿来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之前的程序有很大的问题,没有考虑时钟显示的问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将整个设计重新进行了一遍,三种计数器没有问题,把译码器程序删掉,添加一个LED显示程序,在此程序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都努力的克服了。当然顶层文件也需要改变,根据删除和新添的程序,相应的顶层文件部分也费了很大的劲修改。

经过几天,在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的完成的这次实训的课题任务,一周的辛苦努力没有白费,从中我们学习到了许多东西,也给我们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姓名:权治飞

实训心得体会

这次实训我们这一组做的是“数字时钟”,原以为这个很简单,我们星期一上午就把仿真波形做出来了,当时我们都非常高兴,认为成功在即,可一连两天都没啥进展,因为我们在引脚锁定的时候不知怎样与实验箱连接,查了很多资料可还是一无所获,这两天过的很难受,弄得我们都想放弃了。

星期三下午我们让老师帮忙看看,老师帮我们检查了一下,说我们的译码器和这个实验箱不连,让我们用那个动态8位数码扫描显示电路代替它,这样我们才找到问题的所在,我们知道该干什么,我们的热情又燃烧起来了,我们看书上的那个例子,找它与我们的不同点,一点一点地改,一点一点仿真,一处一处找错误,到最后只剩一个错误,就改不出来了。错误是:Error(10344):VHDL expreion error clt clock_top1.vhdl(8):expreion has 8 elements,but must have 7elements.老师帮我们找出来了,原来在顶层文件的引脚设定中,程序编程中出现错误把 sg: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 to 0)改为sg: out std_logic_vector(6 down to 0),这样我们的仿真波形就出来了。

星期四我们开始弄引脚锁定,对照着老师发的引脚锁定表格,结合这我们的程序,就这样我们的实训终于成功了。在这里我非常感谢我们组的每一个成员让我在这个实训中收获颇丰,让我更加知道团队的作用,当然我更要感谢老师对我们不辞辛苦的教导。这次实训使我解决了以前上课中遇到的很多问题,这是我实训最重要的收获。

姓名:徐世凡

EDA实训心得

这次实训我们这一组做的是“数字时钟”,原以为这个很简单,我们星期一上午就把仿真波形做出来了,当时我们都非常高兴,认为成功在即,可一连两天都没啥进展,因为我们在引脚锁定的时候不知怎样与实验箱连接,查了很多资料可还是一无所获,这两天过的很难受,弄得我们都想放弃了。

但是万事开头难,当我们拿到老师复印的课程设计资料,分析了设计原理后,心急的我们,没管程序对不对,就全部进行了软件仿真。刚开始的十进制、六进制、十四进制的计数器和译码器的仿真完成的很迅速,仿真波形也做的很成功。接下来就是顶层文件的设计,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可是当试验箱拿来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之前的程序有很大的问题,没有考虑时钟显示的问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将整个设计重新进行了一遍,三种计数器没有问题,把译码器程序删掉,添加一个LED显示程序,在此程序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都努力的克服了。当然顶层文件也需要改变,根据删除和新添的程序,相应的顶层文件部分也费了很大的劲修改。

经过几天,在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的完成的这次实训的课题任务,一周的辛苦努力没有白费,从中我们学习到了许多东西,也给我们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姓名:胡亮

实训感受

这次实训虽然只是一个星期,但是收获挺大的。为了做好这次实训更好的和同学配合,我在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大体浏览了一遍。而实际证明这个过程是很有必要的。

实训第一天,我们就把电子时钟VHDL源程序编辑输写完保存,并且相应的完成了对输入文件的综合,仿真。在这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意外。第一,在书写程序的时候虽然没有什么语法的错误,但是由于没有严格按照正确的格式去书写,被老师指正出来,因此在最后又重新修改文件格式重新保存。第二,在保存的过程中我们充分注意到老师所强调的顶层文件名和项目名称名必须一致,因此在综合的过程中没有出什么意外。第三,在仿真波形的时候,有点不知所措。因为平常练习的时候我们只是按照课本上给出的样子去设定。但是现在我们必须自己去根据程序的内容自己去设计。我们就试着去做,在end time中我们设定50us,时钟脉冲信号clock周期为1us.刚开始不出波形,我们想到老师说的在view视图中有一个fit in window,我们点击一下,波形出来了。接着我们又通过理解程序把reset,dins(m)(h)设定出来,呵呵,通过仿真,我们正确的波形出来了。有了第一个程序的设计成功,我们就有信心去做以下那几个,因为所有的步骤都是大同小异的。事实也证明如此,挺顺利的。

剩下的就是引脚锁定和下载验证了。但是接下来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顺利。由于我们的引脚太多,我们不知道如何和实验箱相连接。开始自己去尝试着去接,但是实验箱一点反应都没有。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询问了老师。老师耐心的看了我们的程序,发现我们程序中的译码器不能和实验箱相连。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重新修改程序。因为用到了数码管动态显示,因此老师给我们找到了相关的例题6-19.并给我们做了解释说明。大家听的都是似懂非懂的,老师一走,我们就开始认真的分析例题。由于用到动态显示,例题中的WHEN “000” => BT

最后终于修改完毕。但是综合,总是有错误。刚开始是我们修改程序时有一些符号是在中文状态下书写的,修改完后还是有错,Error : VHDL expreion error at clock_top1,VHDL(81): expreion has 8 elements but must have 7 elements.虽然只是这么一点小错误,但是我们大家总是找不出来,最后只有麻烦老师。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把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改为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当我们再次综合时,真的没错了,终于开始进行下一步。

对于引脚的锁定,我们把分和时和按键相连,由于按键不够用,只有把秒和发光二极管想连。我们对照EPF10K10LC84-4的引脚说明,把我们的引脚都和实验箱连接上了。下载验证,在把实验箱和电脑连接上后,我们把我们的顶层文件加载到软件上。哈哈,挺顺利的,实验箱上的数码管按照我们的预期亮了,并且能够通过按键修改分和时。嗯,很成功!

这次实训真的收获挺大的,因为很有目的。虽然遇到很多不会的,但正是这些绊脚石让我们去讨论,看书本,问老师,我们也正因为此才更好的去理解课本知识。当正确的实验结果出来后,心里真的很开心。这份实验成果我一定保存下去。同时在这次实验中和小组成员合作的挺愉快的,有的同学动手能力挺强的,是我应该学习的。也非常感谢老师对我们大家耐心的指导,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王明慧

实训心得

短短的一周实训课就这样就过去了。通过这短短的一周实训课,我感觉我学到了好多的实际操作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集体团结力量的重要。在集体的奋斗过程中,我为了不拖累集体,为集体贡献我自己的一点力量,我有了努力学习的动力!

在实训的第一天,我就犯了错。因为以前使用的软件的Crack6.0和quartun60是在同一个文件夹—altera文件夹下,很好找、也很容易安装。但是,这次当我们打开电脑时却发现它们不在同一个文件夹—altera文件夹下,我们找到后安装上却不能使用,最后又复制了一下Crack6.0,使得Crack6.0和quartun60是在同一个文件夹下,这样就可以使用了。

上午我们就把电子时钟VHDL源程序编辑输写完保存,并且相应的完成了对输入文件的综合,仿真。在这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错误。第一,在书写程序的时候虽然没有什么语法的错误,但是由于没有严格按照正确的格式去书写,被老师指正出来,因此在最后又重新修改文件格式重新保存。第二,在仿真波形的时候,有点小错误。因为平常练习的时候我们只是按照课本上给出的样子去设定。但是现在我们必须自己去根据程序的内容自己去设计。我们就试着去做,在end time中我们设定50us,时钟脉冲信号clock周期为1us.刚开始无论我们怎样弄就是不出波形,后来,我们想到老师说的在view视图中有一个fit in window,我们点击一下,波形出来了。接着我们又通过理解程序把reset,dins(m)(h)设定出来,通过仿真,我们正确的波形出来了。

该引脚锁定和下载验证了,但是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顺利。由于我们的引脚太多,我们不知道如何和实验箱相连接。开始自己去尝试着去接,但是实验箱一点反应都没有。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询问了老师。老师耐心的看了我们的程序,发现我们程序中的译码器不能和实验箱相连。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重新修改程序。因为用到了数码管动态显示,因此老师给我们找到了相关的例题6-19.并给我们做了解释说明。听完之后,我们就开始认真的分析例题。由于用到动态显示,例题中的WHEN “000” => BT

最后终于修改完毕。但是综合,总是有错误。刚开始是我们修改程序时有一些符号是在中文状态下书写的,修改完后还是有错,Error : VHDL expreion error at clock_top1,VHDL(81): expreion has 8 elements but must have 7 elements.虽然只是这么一点小错误,但是我们大家总是找不出来,最后只有麻烦老师。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把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改为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当我们再次综合时,真的没错了,终于开始进行下一步。

对于引脚的锁定,我们把分和时和按键相连,由于按键不够用,只有把秒和发光二极管想连。我们对照EPF10K10LC84-4的引脚说明,把我们的引脚都和实验箱连接上了。下载验证,在把实验箱和电脑连接上后,我们把我们的顶层文件加载到软件上。实验箱上的数码管按照我们的预期亮了,并且能够通过按键修改分和时。

这次实训我们大家都收获很多的知识。我不仅学会了对EDA这个软件的熟练操作,也学会了如何和同学们更好的配合,更快的完成我们的工作!

---------------司丽蕊

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智能家居物联网工程训练---心得体会这一个学期的电子工程训练给我最为深刻的感受就是——进了信电系真好。尤其是在四楼做的智能家居物联网工程训练,通过对小白路由器,智能插......

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实验报告心得体会在生活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实验报告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实验报告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实验报告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实验报告及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验报告及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