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纲变化心得_语文考纲变化

其他心得体会 时间:2020-02-28 08:12: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心得体会】

语文考纲变化心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考纲变化”。

2018年语文高考考试大纲变化心得

高二语文组 李伟兵

与2017年考纲相比,新考纲字面上没有变化,基本延续了去年提的那些要求,比如,古诗文阅读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是必考题,阅读量继续加大。

不过,在细微的环节,与2017年考纲相比,2018年考纲还是做出了微调,具体变化如下: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变化

(2018年考试大纲)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2017年考试大纲)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归纳整合相关现象和问题。【变化解读】

2018“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较2017表述,有突出强调“归纳整合”的能力要求,这一能力要求其实一直是重点,2017新考查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就对学生归纳整合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不仅要从文中归纳,还要能读懂图表变化并作出准确归纳概括。将归纳整合,提出来,有强化的作用,在考题的要求中可能会突出这一点。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变化

1、文学类文本

(2018年考试大纲)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017年考试大纲)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变化解读】

参照独立命题省份考纲表述可知,常考查散文的省份在这一考点上的表述基本都为“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这一变化需要我们在平时复习中加强对散文的训练与指导。特别是在2017真题中已有变化的情况下(2017新课标I卷考查文本为小说,II卷、III卷考查文本为散文),更得重视散文阅读的复习与指导。而且从概念变成词语,可能暗示选材的变化,需要注意散文,一般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比较容易出题。

2、写作

(2018年考试大纲)(3)有文采,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2017年考试大纲)(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变化解读】

用词贴切变成了用语贴切,更体现出对学生语言表达综合能力的要求范围扩大,学生写作时需注意语言要符合情景、符合文体,用语准确,表达得体。因此,今后的作文教学和写作训练需要提醒学生注意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这一点要求在语用得体上亦有体现。

作为新事物,2018年考纲的新变化诚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不过本着继往开来敢于创新的精神,已经在2017年全国高考卷中所体现的关于2017年考纲中的变化点也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可以预测2017年高考刚刚变化的应该会保持稳定,将会作为变化点继续出现在2018年的高考卷中。为此,我们也应该清楚2017年考纲新变化。以下是2017年变化点在2017年高考卷命题中的体现

1.考试范围与要求变化

①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文化常识取得合法身份。②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③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④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

2.题干变化,如在2017年高考卷中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这是在2016年高考卷中完全没有的新题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而2016年则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而2016年则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4.小说尽管还是考查内容与艺术特色,不过则由选两项变成选一项,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三、应对策略

(一)强化快速阅读能力培养

“生活的舞台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语文复习决不能只做题。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谁放弃了阅读谁就放弃了语文。全国卷的特点是阅读信息量大,对语言文字的要求高。进入新高三后,教师要建议学生还是要尽可能的多读书,并且做好积累,做好读书笔记。甚至可以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将读书笔记的内容背一背,这样还可以更好的发挥阅读对写作的推动作用。

(二)重视传统文化和文化常识积累

2018大纲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察内容,需要学生在备考阶段,积累一定量的关于古代官职官制、礼仪、称呼、风俗、节令和科举考试等相关知识。教师应建议学生可以通过对文言传记相关的常识进行分类整合归纳和熟悉命题思路着手备考。

而且古诗文阅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课内基础,可能持续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扩展能力的考查,建议复习中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课本的回归。

(三)回归语文学科特点,强化基础知识运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语文的基础知识考查要舍得下功夫。应正确引导学生懂得采用化整为零,分散消灭的办法,手中准备一本《语文基础手册》。随时记,随时看,反复记,反复看。

(四)研究高考真题,培养命题人的思维

语文命题是有规可循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全国课标卷的真题,并结合高三复习资料《5年高考3年模拟》,从中摸索出答题的规律,并注意从高考命题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答案,经常性的去比较下自己的答案与全国卷答案的区别,研究答题标准,规范语言表述,会对后期成绩的提升大有裨益。

(五)关注2017高考试卷中的新题型

2017高考试卷中的新题型,比如新闻阅读、逻辑推断题等,不要放松对相关题型的复习。学生备考、教师复习都应该以理解为第一要务,具体来说就是理解文章的核心概念、中心论点、论点与论据关系,同时应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并且注意局部内容隐含信息的挖掘。教师与考生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章的整体与局部、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客观与主观等关系,局限于一些诸如无中生有、偷换概念、扩大(或缩小)范围、张冠李戴、滥加因果、过于绝对等错误点,还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思维的路径。重点强化三种意识,即整体意识、问题意识、比较意识,提高三种能力,即判断点的辨别、题干审题能力、信息概括能力,同时应梳理所有文体的知识清单并注意答案的层次性与概括性,学会摘抄或转述相关词句。对能直接回答问题的词句,则可毫不手软地摘抄,对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词句,则需要自己智慧性地挖掘出来,并整合语言,精炼地表达。评分是根据给分点来给分的,给分点也就是文本中对接问题的关键点。

(六)体现时代意识和创新精神

全国卷作文命题水平极高,体现了强大国家意志,考题极力规避“前理解”,情境创设多元具体,任务指令灵活典型,同时体现交际写作理念,指向思维表达能力的考查,在备考过程中应打破以题型为纲的教学及学习体系,以思维为纲,注重思维,在审题、论证与谋篇布局等方面的全方位应用,同时,相关方还应关注国家大事,积累相关素材,避免走入“闭门造车”的死胡同。

总之,2018年语文新考纲延续了去年提的那些要求,比如,古诗文阅读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是必考题,阅读量继续加大。我们应该严遵考纲,全面复习,重点突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突破目标。

考纲变化

2014年《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新大纲整体比2013年相关内容列明的更加详细,知识点框架下都增加了相应的具体内容,点击查看详细内容>>第一章主要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江苏高考语文考纲变化

2013江苏高考语文考纲变化2013年考试大纲承袭近两年的考纲风格,以稳定为主,局部微变。其变化如下:1.古代诗文默写“三加三减”:增加了《三峡》(郦道元)、《春望》(杜甫)、《江城子·......

语文考纲

2012年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对口升学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依据教育部2009年1月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

《考纲的主要变化》

一、新增加的部分: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认同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科学探究中的实施计划:收集可靠的证据、数据,并能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列举......

陕西高考考纲变化

2014年陕西高考考纲变化昨天,《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向各区县教研部门下发。今年语文、英语两科变化较大,其中作文部分均进行了大幅调整,其他各科考查内容和考查方式也有调整。......

下载语文考纲变化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考纲变化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