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习体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温病学学习体会”。
温病学习体会
通过学习温病让我知道温病有别于伤寒,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而完善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早在《难经·五十八难》就有提到温病,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说明温病与广义的伤寒是隶属关系,温病也狭义的伤寒是外感病中性质完全不用的两类疾病,两者是并列关系经过不断发展到明清时期才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到了清代就有了对温病病因病机的阐述。治法上与伤寒也大不同一般用辛寒清热,苦寒泻心,甘寒生津,咸寒滋阴,甘淡渗湿,芳谷化浊等治法。辨证上,温病重要用得是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针对的作用于肺经,胆经,胸膈,少阳,阳明,少阴,肠腑,心包,三焦,膀胱,清窍,血室,原膜等特定部位,选择性的达到辨证用药。
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更多的创见:致病上提出了有了季节性,病机上有容易燥化伤阴的特点,辨证重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病理传变更突出从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伤,卫气营血不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两大体系是古人在对温病的探讨上发展形成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是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创立,它的实际是气血层次之辨,“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从卫气营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的浅深,阴阳偏衰的轻重,卫气营血需横向看;而吴鞠通的三焦辨证体系重点是揭示脏腑功能失常及实质性损伤,三焦辨证需纵看,正如《温热经纬》所说,三焦辨证是经,卫气营血是纬。对温病的辨证需要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为目,这样就可以掌握疾病的病位,发展转变,轻重缓急等等,只有两个辨证体系结合才能对温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论治。
目前虽然温病学的辨证不能对所有的热性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但也也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传染感染病有独到的见解,SARS上就得到了体现,对乙肝清热利湿,清热解毒,扶正固本的方法有良好的疗效,用中药比单用西药效果要好。这些都说明温病学在现代急性流行性传染热病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我们对温病的学习大多数都是来源书本和老师课堂上的讲说,虽然老师有极力为我们介绍临床经验,但在科目上和病种上还是相对比较局限,需要以后实习时在临床上结合临床多多学习临床运用。面对现在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威胁的感染性疾病,以及病原体耐药性的获得和增强已经超过了抗生素的研制和生产的实现,如何进一步加强温病的临床研究,规范中医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的标准;挖掘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治疗;深化温病学理论的基础研究,创立心的学术理论;开发更多的疗效确切、能多途径给药的新制剂,都是温病学必要,也是温病学学习的任务。我们要做到崇古远志,才能渉古求新。
温病心得 很高兴在这一个学期中,开设了《温病学》这一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复习到了原来的相关学科的知识。比如中医诊断、中药、方剂等,同时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的知识,......
08中西医 2008013036 谢海旋学习温病的心得体会08中西医2008013036 谢海旋认识温病是从大一接触《中国医学史》这门课开始的,那时候听老师讲温病四大家的故事,津津有味。事......
提升三峡枢纽管理水平确保集团公司基业长青万启洲我们都知道:身心健康是一切价值的前提。健康的身心如同活水之源,使我们在拼搏和奋斗的人生道路上能够获取不竭的力量,实现事......
刚刚接触的时候,张仲景的《伤寒论》最为有名。学了温病学之后,才更加系统的认识了温病。《伤寒论》并非只有伤寒,广义上也论述了温病,只是那时还是比较笼统,没有明确提出温病的概......
温病学小论文姓名:王寅博 学号:20165002072 通过学习,在老师的精彩讲评下,对温病学有了一定的理解。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