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与体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育故事心得体会”。
小故事与体会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典出:《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班超率36随从出使西域南道,在鄯善国受到热情接待。但由于匈奴使者从中作梗,鄯善王有意疏远汉使。班超见势急,激励众人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惟有出其不意,攻杀匈奴使者,才能转危为安。当夜大风,班超一行夜袭匈奴使者营帐,斩杀来使,迫使鄯善王归附汉朝。●案例
22.正选案例:海尔美国设厂
张瑞敏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选择到美国设厂,为的就是四个字:先难后易。虽然2002年海尔的国际化进程一度被包括美国《商业周刊》在内的诸多国内外媒介诟病,但是,2002年底,在中国企业家年会上,张瑞敏反向思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都说我们走出国门会有危险,但有谁能够告诉我不走出国门又有多少风险?而据海尔自己披露,自1998年以来,海尔在美国的销售年均增长率达115%,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海尔的公寓冰箱及小型冰箱已占美国30%以上份额,海尔冷柜已占12%的份额,海尔酒柜已占50%以上的份额。23.备选案例:万向集团收购美国UAI公司
2000年,万向集团收购了汽车零部件制造商UAI21%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而这宗交易强制性规定,UAI每年必须向万向购买2500万美元的产品(制动器)。而因为UAI从万向采购产品的成本比以前自己的生产成本低30-40%,所以会促使UAI进一步扩大销量,这样万向以后每年拿到的定单就不止2500万美元了。这是万向集团首创的反向OEM模式。●未来启示:
对中国企业走出海外需要提醒的是:①不要放纵时机,老盼着自己实力再强些、规模再大些才可以出去。这种思想极其错误,因为再大再强也强大不过人家百年老店的一只胳臂,而且列阵而战,打对攻,打消耗战,决非我们应有思路。②不要做表面文
。除了战略的应做部分,还要细致考察战术上的能做部分。像科龙1997年在神户投资11亿日元设立日本科龙,试图打造技术前哨,但是以日本人对技术输出的保守性,日本科龙沦为鸡肋可想而知。③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中国企业进军海外的履历往往就是一个现代版的小马过河:河水不像外国牛趟水的那么浅,也绝不像淹死松鼠的那么深。
2、【八坛七盖】
●典出:清代胡雪岩名言:八个坛七个盖,盖来盖去不穿帮,这就是做生意。胡雪岩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本运营商人。他用10万两银子的货,在生丝行和洋行之间巧与斡旋,轻松做成了100万两银子的生意。
●案例
24.正选案例:海鑫集团超常速扩张。
海鑫的成长史用飞跃形容并不过分,据统计,从1993年9月海鑫钢铁公司建成之后,至2001年年底的8年,海鑫的总资产也增长了34.7倍。李海仓在2002年的一次经验介绍会上,把资本运营当作海鑫超常速发展的首要因素。具体表现为两点:①把有限的存量资本无限地发挥。李海仓举例说:海鑫在有2000万资产时,想上8000万的固定资产项目;在资产有2亿时,上4亿的项目。②在预期收益上大做文章,将预期收益资本化,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设若李海仓没有遇害,海鑫的帝国式扩张力量和速度不知仍将怎么延伸。●未来启示
七坛八盖的方式其实也是一种不同植株资本之间的杂交产物,是袁隆平科学成果在资本市场的原理式应用(如果历史不反对由后往前假设)。它的本质是利用规则的边缘或罅隙取得自身的资本收益,而这种资本收益,本来就来自于一种弹性增量,即把饼做得更大的空间,而不是在原饼中靠挤压别人份额而扩大自己。
当张海等擅长资本运作的财富英雄游弋于经济领域并受到追捧时,至少说明中国企业界与全球市场经济的轨道更加咬合。这中间可能出现资本掮客、骗子和形形色色的猎手,可能出现钱权交易,财富转移、再分配,国家和纳税人资产遭受巨大损失的案例,但是,这正说明我们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的社会配套体系需要同步健全,至少也该快步赶上的道理。既然这样,中小企业通过IPO或借壳融资求得发展,与大企业通过战略重组、兼并滚动式发展,实际上举的都是一张速度牌。转得快,好世界。银行、股市、保险业都越来越以企业本色参与商业生态链,彼此磨合出新的游戏规则,共同谋求资本在各个链条上的增值。这也就是八坛七盖手段在新时期的一种给出的一道并不难的考题:让资本活起来,跑起来,而不是沉淀、风化
3、割草的男孩(哲理故事)
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
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
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说:“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
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感想:
1.我认为这个故事反映的ISO的第一个思想,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不断地探询顾客的评价,我们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然后扬长避短,改进自己的工作质量,牢牢的抓住顾客。
2.这也是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第6条:“持续改进”思想的实际运用的一个例子。我们每个员工是否也可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做一些持续改进呢?
3.不光是营销人员,所有的员工都可以做到让顾客满意。对于营销人员来说这样是可以得到忠诚度极高的顾客.对于我们每个职能部门员工来说,只有时刻关注我们的”顾客(服务对象)”,工作质量才可以不断改进
4.这也是沟通的问题, 一个人想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真的好难。这个故事是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方法呢?应该算是一种创新吧。(营销人员可以借鉴,冒充别***打电话给经销商,看看是否有些地方可以改进)转自:世界经理人社区(bbs.icxo.com)
4、小和尚撞钟
————制度(工作标准)与培训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感想:
1.本故事中的主持犯了一个常识性管理错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结果,是由于主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造成的。如果小和尚进入寺院的当天就明白撞钟的标准和重要性,我想他也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
2.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缺乏工作标准,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制定工作标准尽量做到数字化,要与考核联系起来,注意可操作性。
3.既然我们有了工作标准就应该很好的去执行它,不要打折扣,不要等到领导认为你不能胜任工作才后悔!
4.所以公司、各部门、各岗位的培训都是很重要的,为了让员工知道该怎么做,就必须定好标准,作好培训!
领导------请重视制度和培训,这样才能培养员工,您才不需要这么忙
员工------请遵守制度,这样才能胜任工作,你才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
5、降落伞的真实故事
————品质没有折扣,多站在消费者的观点想一想
不知道那位大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品质没有折扣”,品质就是按照客户的要求执行!
这是一个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国空军和降落伞制造商之间的真实故事。在当时,降落伞的安全度不够完美,即使经过厂商努力的改善,使得降落伞制造商生产的降落伞的良品率已经达到了99.9%,应该说这个良品率即使现在许多企业也很难达到。但是美国空军却对此公司说 No, 他们要求所交降落伞的良品率必须达到100%。于是降落伞制造商的总经理便专程去飞行大队商讨此事,看是否能够降低这个水准?因为厂商认为,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已接近完美了,没有什么必要再改。当然美国空军一口回绝,因为品质没有折扣。
后来,军方要求改变了检查品质的方法。那就是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装备上身后,亲自从飞行中的机身跳下。这个方法实施后,不良率立刻变成零。
一点体会:
许多人做事时常有“差不多”的心态,对于领导或是客户所提出的要求,即使是合理的,也会觉得对方吹毛求疵而心生不满!认为差不多就行。就像我们经手的日本协和的质量投诉。我当时真的认为有些是吹毛求疵。但这是一种对待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态度决定一切。
6、维修机器
某公司招聘一名维修部主管,在经过几轮残酷的淘汰考核之后,应聘人数从几十人减到最后两人,他们分别是小张和小李。最后一轮考核总经理亲自出场,给了他们每人一部残旧不堪的坏机器,然后叫他们修理。小张把机器拆开,仔细地检查内部的每个零件,不一会儿,他皱起了眉头。总经理看了笑着问:“可以修好吗?”小张犹豫片刻,自信地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一定能修好的,请放心好了。”
总经理又看了看小李这边,他也是把机器拆了个“粉碎”,仔细地检查,过了一会儿,也皱起了眉头。总经理又问:“可以修好吗?”小李笑了笑:“对不起,这部机器实在是修不好,很抱歉。”最后应聘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竟然是小李。小张不解地望着总经理,想寻找答案。总经理笑了笑:“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两部机器是无法修好的,无论你下的功夫有多深,针是无论如何也磨不成铁棒的。”
职场专家有话说:相当赞同总经理的选择,如果是招聘维修员,我可能会选择努力而执着的小张,因为基层员工最重要的职能就是执行,听话而执着的员工,至少是一种不坏的选择。但是招聘维修主管,总经理选择小李相当明智,因为主管的职责不仅仅是执行,更重要的是选择。上个世纪,一位老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不但要正确地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这个老人就是现代管理之父,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
7、善待自己人:表扬重于批评
联邦快递员工之所以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因为公司已经为他们提供了足够大的发展空间。每个人都有提升的机会,很多重要职位上的管理人员,都是公司内部人员提升上来的。1976年以兼职形式加入公司的戴维·罗伯特,由于热情肯干、全心投入而不断被提升,现在已是美国操作部的高级副总裁。他凡事亲力亲为,也很清楚下属6万员工所做的工作范围。他说:“我一直设身处地,这使我在做决定时能顾及员工们的感受。” 对于一个在公司里干了二十多年的人来说,他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都是在这个公司里度过,他对企业的感情,对工作的责任心,对情况的熟悉程度,都不是一个新来乍到的人可以比的。有感情才能呵护备至,有责任才能全心投入,有充分的熟悉才能事事得体,公司自己培养的人,就有这样的好处。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外面的和尚来了,对本来和尚就是个打击。终究,强龙不压地头蛇,很多事情还是要依靠本地人来做的。好斋饭都给了新人,旧人难免寒心。新人最终也要变旧,到了最后,是大家都没了盼头。
弗雷德认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做到能够与员工顺畅地交流。他不愿意让员工整天盘算着怎样做最少的工作而又不被解雇,而是希望他们想的是怎样尽全力把工作做得最好。
懂得总结经验,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完美的总结应该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成绩和不足,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法。随后是一些经典的总结案例,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掌握总结的要领。励志小......
总结是一座桥梁,它将我们过去的付出和未来的努力紧密相连。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意义。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总结范文,供您参考。励志小故事与体会篇一引言:励志故事是讲述人们奋......
写一份好的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写总结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图表和数据来更直观地展示个人成果和发展轨迹。以下是相关名人名言,希望能够给您一些启示和思考。励志小......
总结是我们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生活的回顾和总结,有助于我们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总结应该突出重点,避免泛泛而谈,保持简洁明了。以下是一些相关学术论文的摘要,可以深入了解该领......
故事与表演(英语教学体会)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实施,在教学实践中,我作为教师充分的认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导演”位置的重要。在教学的实际活动中,我认为学生的学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