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听课心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对“师徒结对”活动的一些心得
外语系 刘新
作为一名新受聘的青年老师,通过“师徒结对”,学习教学工作是我们取得直接教学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听,多观摩,多思,多总结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在这个活动学习期间,我感受良多。
一、听课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听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说“有比较才有进步”,怎样才能有比较呢?这就要求在听课前自己先备课。这是刘主任在实习座谈会上提到的。确实在听课过程中我也有这种体会。备课后我们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我们就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这样听课才显得有针对性,听起来效果也会更好。除此之外,听课前还要了解听课的班级、节次,尽量在上课预备铃响之前坐在教室。其次,听课过程中要善于思考。何主任说得好,“听课是带着脑袋去听,带着问题听,而不是带着笔去听”。简单记录别人教学的总过程,那只能说是工作的一种重复,因为没有经过自己头脑的“加工”,那依然是别人的东西,学到的也只是皮毛,真正的内核是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比较后才能挖掘到的。
第三,听课后要主动与授课教师交流。一则是礼貌,二则是请教的好机会。当我们认真去听一节课后,脑里往往会出现几个问号:“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讲呢?”“老师选取这个素材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呢?”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课后和授课老师交流来解决。每个授课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思路,通过深层的交流,我们往往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就不至于只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浅尝即止的尴尬状态。有时在交流中我们还会得到一些额外的收获。所谓“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交流,感悟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
最后,听课要有选择性,避免盲目听课。这个选择性一方面体现在选择教师上。所谓“姜是老的辣”,这个“老”不能单纯理解为年纪上的老,更多的是指在教学上的老到。优秀的老教师往往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有更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听优秀教师的课不代表只听老教师的课。有些年轻教师的课也是上得非常出色的,而且年轻教师与我们实习老师年龄相仿,他们上课的热情和一 1
些新的教学手段我们学习起来更容易。这里我仿效一句孔子的话,简单说就是要“择优而从之”!选择性的第二个方面体现在选择听的科目上。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样每个科目都有各自的教学特点。多听不代表听得杂,所有的科目都要听。各科的学科特点的不同导致它们的教学特点、教学模式也有很多的不同,理科看重逻辑性、严谨性,而文科重辩证思维,重杂。对我来说,我教的科目是英语,属于文科,除了英语课外,我还会去听一些语文科、历史科,这些科目的教学方式与英语文化有一致的地方,我就多学习。其他理科的不是不听,而是有选择性地去听。选择性的第三个方面是体现在对时间的选择。多听并不意味着频繁听。听课过于频繁,留给自己思考总结的时间就显得不足,这样的简单输入,显得容量很大,但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的却是少之有少。
二、听课后的教学感悟
首先是,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的魅力。听了这么多节课,我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当一位教师的语言更有魅力时,他的课堂就更活跃,学生就更积极,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其实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记得,外语系何主任的泛读课上,讲的那篇《警察与赞美诗》有一个句型特别复杂句型,他就问:“now,I’mstanding
here,behind theteacher’s desk,Can you see what color of my shoes and pants?”学生说:“No。”这麽简单形象的比喻,一下子让学生明白了主人公的意图。一个类似的比喻形象而幽默,让学生印象深刻,体现了语言的真正魅力。词语是死的,但是教师的思维是活,教师的情感是灵动的,只要肯花心思,死的词语也会活起来。我们并不要求达到妙语连珠的境界,但是作为教师也不要吝啬一两句的经典话语,“经典”往往会让一节课生色不少。
其次是,教师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生成过程。新课程强调知识的生成性。学生对知识的生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的,它拒绝教师的一手包办,要求更多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做到这点,学生的思考起到很大的作用。记得,丁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在这点上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讲解的是《记念刘和珍君》的第一个课时,该节课训练的重点是理清文章的思路。他没有简单地把文章的思路告诉学生,而是通过教师的一步一步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来探讨出文章的思路,老师只是发挥适时点拨的作用。学生探讨的过程,往往会出现一些障碍,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点拨和提醒,学生的积极思考,老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才能顺利完知识的生成,知识的生成是一个过程的体现。思维的训练就是在过程中实现的。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师千万不要碍于时间就自问自答,使设计的问题形同虚无,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知识的现成“推销”或者灌输代替了知识的生成,那么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死的,或者说是半生半活的,而且扼杀了学生思维得到锻炼的机会。此外,为了化解教材的难度,同时体现回归生活的原则,新课程的教学还倡导“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教学模式。的确,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尝试了活动教学。但是从多次的教学观摩中,我发现有些老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往往只考虑到“我该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去学”的问题,其实作为教师,引导作用是要充分发挥的,但引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学生,通过这种引导,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构建知识,达到知识的有效生成。
以上是我在活动期间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看法。通过多次观摩不同教师的教学活动,我获得了不少直接的教学经验,看到了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才能有效地去引导学生?怎样表达才让学生听懂听明白?怎样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听课,观摩,就是为了博采众长,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相信,这些收获会让我受益匪浅。
2009年6月1日
教师听课心得初次走上教师这个岗位,觉得自己还没做好心理准备,尤其是如何当好班主任,如何管好一个班级。幸运的是我们开学的第三周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新教师培后,我们参加了幸福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教师听课心得,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教师听课心得---我听课,我进步这学期我校公开课举行得红红火火、井然有序。说实话,这学期的听评课活动给我带来的收获和震撼一直在心中回荡,老师们的课节节有亮点,课课都精彩,使......
教师听课心得体会今天,我听了冯婉霞老师的两节语文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和她的《利用小组学习,打造高效课堂》讲座,进一步了解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以下谈......
幼儿园教师听课心得 12月3日上午,我和几个同事一起前往新城国际幼儿园听课,感受颇深。作为一名教师,很荣幸能得到这样的一个好机会,观摩领略优秀年轻教师的风采。一共听了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