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设计心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园林建筑设计心得体会”。
园林建筑设计心得与体会
不知不觉,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园林建筑设计这门课也学了差不多一年了。从刚开始的迷惘到对这门课的渐渐了解,从上学期的公厕、亭廊、主题公园到这学期的茶室、公园大门、园林小品。在这过程中也学到了不少。
刚接触园林建筑设计这门课就了解到了部分著名的园林,比如苏州的拙政园、杭州的西泠印社,以及外国的各种建筑等,对我们设计也有一定的参考。
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园林建筑在园林中主要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造景,即园林建筑本身就是被观赏的景观或景观的一部分;二是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三是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四是提供简单的使用功能,诸如小卖、售票、摄影等;五是作为主体建筑的必要补充或联系过渡。
中国的园林建筑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中国就有了最早的宫廷园林。此后,中国的都城和地方著名城市无不建造园林,中国城市园林丰富多彩,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占有光辉的地位,以山水为主的中国园林风格独特,其布局灵活多变,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这些园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隐建筑物于山水之中,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代表园林主要有苏州园林及圆明园。
中国园林造景的基本手法归纳为四句话: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山水为主、双重结构、有法无式、重在对比、借景对景、引伸空间。
因地制宜是指造园时根据不同的基地条件,有山靠山,有水依水,充分攫取自然景色的美为我所用,这实际上也就是园林规划布局中的顺应自然。顺应自然的另一层意思是按自然山水风景的形成规律来塑造园中的风景,使园内景色富有自然天真的魅力。园林艺术的主要目的是创造(或者改造整理)山水风景美,使之更集中、更精练、更便于观赏。美丽的自然景色为园林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但是造园并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再现原物,而是以山水、花木和建筑等组景要素,经过艺术劳动,塑造出比自然风景更美的景色的实践过程。这就要求艺术家认真归纳总结自然山水美的各种不同形式和它们的形成规律,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依据。植物布置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另一个表现是不求品种的名贵和齐全,山野村落中一些常见树种,如榆、槐、杨、柳、银杏等都是园林的座上客。就是一些较低等的植物,如石上的青苔,罗网般缠绕在假山石峰上的络石,山脚石缝裂隙中长出的书带草,伏在地上生长的小灌木、箬竹,在园林中也是随处可见。它们既增加了山石景的自然情趣,又起到遮掩某些残留的斧凿之痕的“藏拙”作用,是造就园林自然活泼景致的很好辅助。
山水为主,双重结构:园林艺术是最终产品是立体的风景形象,毫无疑问,山水林泉等自然景物是它的主要部分。虽然有些城市的庭院小景,看上去全被建筑所包围,好像建筑在这些小景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其实不然,这时楼馆廊榭多半是一种背景,仅仅起到陪衬的作用,人们观赏的主要对象还是廊边墙前的石峰和花木。有了它们,这种建筑空间才能称之为庭院。因此,园林创作的第一步就是塑造山水地形。园林风景是否自然天真,是否有野趣,是否曲折变化,是否余意不尽,都与此有直接的关系。
有法无式,重在对比:因为园林是大自然风景美的缩影,其主要的形象特征便是多变。就以地形塑造来说,山可以有危峰、悬崖、平岗、小坡等;水可以有池、湖、溪、涧、泉、瀑等,而其他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的种类和形式就更多了。这些千变万化的造园元素因为相互组合,搭配呼应的不同,就更使园林呈现出目不暇接、无穷无尽的图景。因而除了像因地制宜、顺应自然这样一些总的艺术原则之外,造园不可能、也不应该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古人总结的“有法无式”的基本含义。在具体创作设计时,对这些法(艺术原则)的应用,也极为灵活多变,包含着丰富的艺术辩证法。这在园林布局结构中对比法则的应用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对比展示了园林各个结构层次,各个景区,或者某些主题风景之间的矛盾联系。在园林总体结构设计时,常为造园家所采用的动静、曲直、大小、藏露、隐显、开合、聚散等艺术词汇,均是对比的活用。1.动与静;2.虚与实;3.曲与直;4.大与小;5.开与合借景对景,引伸空间。能否突破自身基地范围的局限,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美景,因地借景,选择好合适的观赏位置,延伸与扩大景观视野和深度和广度,使园内园外的风景成为一体,是中国园林布局章法的又一个重要原则。借景能扩大园林的空间感,把周围环境具有的自然美借入景内,同时也通过借景使人工创造的园林空间引伸出去,溶化在自然景色中,增添园林的自然野趣。借景方法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而借”等。
建筑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建筑的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广义上来讲,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中国传统的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现代的建筑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构成建筑的三个要素彼此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物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必须满足的使用要求。建筑技术:包括建筑材料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建筑形象:是功能与技术的综合反映。
园林建筑设计的构图规律有统一、对比、均衡、韵律。
园林建筑设计,其主要内容也是以自然山水为基本形式,通过山,水,植物,建筑四种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构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美妙城市园林。园林建筑是指在园林中具有造景功能,同时又能供人游览,观赏.休息的各类建筑物。具有其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园林建筑十分重视总体布局,既主次分明.轴线明确.又高低错落;既满足使用功能是要求,又要满足景观创造的要求.2)园林建筑是一种与园林环境及自然景观充分结合的建筑.因此,在基址选择上,要因地制宜,巧于利用自然又融于自然之中.将建筑空间与自然空间融成和谐的整体,优秀的园林建筑史空间组织和和利用的经典之作.3)强调造型美观是园林建筑的重要特色.在建筑的双重性中,有时园林建筑美观和艺术性,甚至要重于其使用功能.在重视造型美观的同时.还要极力追求意境的表达,要继承传统园林建筑中寓意深邃的境界.要探索,创新现代园林建筑中空间与环境的新意.4)小型园林建筑因小巧灵活,富于变化.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建筑有着鲜明的特色,北京古典园林建筑色彩鲜艳,南方的宅院林则色彩淡雅.现代园林建筑其色彩多以轻快,明朗为主,力求表现园林建筑轻巧,活泼,简洁,明快的性格.在装饰方面,不论古今园林建筑都以精巧的装饰取胜,建筑商善于应用各种门洞,漏窗,花格,隔断,空廊等,构成精巧的装饰,尤其将山石植物等引入建筑,使装饰更为生动,成为建筑商得景的画面。
建筑设计首先应该明确为谁而建,一定要把自己当作真正的使用者来思考,想像自己在自己设计的房子里穿行想获得什么样的感觉,应该有什么样的想法。譬如公园,譬如茶室等等。每一个转角,走道,阶梯都应当是为一定目的而存在的。有些时候大体的思路一出来,很多细小的地方就自然出来了。其次建筑的设计应当满足基本的功能需要,包括使用,安全,和经济等。建筑不可能脱离人类而存在,只有掌握好人们生活的尺度才会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建筑。建筑、景观、室内、公共艺术等领域,真正体现了现代教学“宽口 径、厚基础”的要求。还有就是多翻阅。收集别人的很多长处,在脑海里面多多整理,融进自己的想法。感性,是我们积累了很多印象,可能是书本的,也可能是实地勘测的。人有了经验,就有了表象。设计起步时,会选择表象。经过选择的表象成为意象。随着设计的深入,意象越来越
多,也包括理性的。表象与意象呈两条平行线发展,就达成意境,即理性与感性的融合。
园林建筑设计学习心得这里我们说的园亭,是指园林绿地中精致细巧的小型建筑物。可分为两类,一是供人休憩观赏的亭,另是具有实用功能的票亭、售货亭等。 明《园冶》中说"亭者,停......
园林建筑设计心得体会园林建筑作为造园四要素之一,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既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又要满足园林景观的造景要求,并与园林环境密切结合,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类......
1) 园林四项基本要素:山地、水体、植物、建筑2) 造园四项主要内容: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3) 园林建筑的特点:点景、观景、范围园林空间、组织游览4) 一池三山:太液池;方......
园林建筑设计学习心得园林建筑具有满足人们生活活动、感官愉悦的价值,即园林建筑的功用价值。园林建筑是与园林环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结合的建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
园林建筑设计要素雷常龙,园林091,200911405118。园林建筑作为造园四要素之一,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既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又要满足园林景观的造景要求,并与园林环境密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