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北京、上海考察学习心得(修改)_赴上海学参观学习心得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0-02-29 07:16: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赴北京、上海考察学习心得(修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赴上海学参观学习心得”。

赴北京、上海学校考察学习心得

2012年9月20日——9月26日,随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校长考察团到北京、上海学校考察学习,其所见所闻带来的思考和启迪,让所有参观学习者震撼多、感触深、收获大。

一、总体印象

为期7天的北京、上海之行,我们先后考察了6所学校,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我不但了解了北京、上海的教育发展水平,还学到了优秀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方法。这六所学校,办学上各具特色,真可谓“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

1、中关村四小——师生共同的家

进入中关村四小,真正感受到孩子们自我的展现——学校墙壁“是我的”。学校非常注重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也为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开辟了一片净土。四小的教室、楼道的墙壁上都是孩子们的作品。老师们认为,不在于作品多么精致,而在于教育的创意,给孩子们搭建展示自我、促进交流的平台。走廊的墙壁上有孩子们自己“领养”的“地盘”—— “心情树”、“感恩树”、“问题墙”、“班级公约” 等等有教育价值的创意,传达生动而又深刻的信息,分别让学生学会表达情绪、感恩他人、欣赏同伴、沟通交友的具体方法和建议。

在四小,关注个性,因材施教,挖掘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潜能是教师的职责!在四小,塑造品格,重视发展,寻求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空间是教师的追求!在四小,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能带来变化!宝贝的学校,是师生共同的家!纵观四小的学生管理,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时时洋溢“人文关怀”。

2、中关村三小——以学生发展为本

漫步中关村三小校园,感受到三小浓郁的、创新的办学理念和谐的教师队伍、协作的教学氛围。“关注所有学生,关注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全面发展中的个性发展”是三小教育的宗旨。“让孩子们头顶艺术,脚踩文学,怀揣梦想”是三小教育的基本理念。老师们 “自主、创新、和谐、奉献、协作”十字办学方针,引领三小人在素质教育的征程上不断创造着辉煌。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设置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在三小每周一个半天两个小时的时间,让所有学生参与综合实践课的学习。每个年级的学生打破班级界线,从科技、书法、电脑美术、纸雕、电子制作、儿童画、陶艺、国画、卡通画、黑白画、装饰画、剪纸画、三维动画、网页制作、电脑动画等社团特长班中,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个参加,学一个特长,长一项本领。这里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成长的摇篮。

3、长岭学校——自主管理、动态的校园文化

来到长岭学校,这是一所普通的北京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长岭学校管理的最大特点是体现自主,教师自主,学生自主。这里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思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真正是把管理还给学生,一切活动由学生负责:运动会由学生做裁判,年级机会由学生来总结,家长会由学生来召开。这里有独特的动态校园文化:把校园还给学生,校园处处是课堂,处处是学生学习展示的平台。从教师到每一个学生在校园里都有自己的动态展示平台,而且展示的内容每天都有变化。师生的能力、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得到展现!

4、上海市东中学——普通校园成就大文化

上海市市东中学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这所学校看上去简约、普通、大气。整个校园环境卫生非常干净整洁,市东的师生给人的感觉是大方有礼的,校园白色的墙壁、灰色的地砖,淡雅朴素,决不花里胡哨,高雅大气的校园文化精致而干净。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市东中学以“堂堂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树立了“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发展,人人成才”的学生观和“尊重差异,学会赏识,激发潜能,最佳发展”育人观。形成了敬业爱生、风气纯正、勇于探索、卓而不群的文化品格,形成并践行以下教育观: 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造。市东中学培养了一批又一国家顶梁级人才。

5、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学会选择,自主发展。

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2004年由两所学校合并而成。学校拥有一支年轻、敬业、好学、善思的教师队伍。教师恪守“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的信念,平等地善待每一个学生,真诚地服务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的潜质得到充分地发展。学校秉承“学会选择,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给孩子一个七彩童年”的办学方向,以培养“明理有礼、主动学习、充满自信”的少年为目标,以此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更有一个善于总结、善于提炼的领导团队。

„„

二、主要收获

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造。在这些名校,都有一个敬业乐业的好校长,我为这些校长的执着精神、钻研精神、奉献精神、独创精神而感动;在这些名校,都有精湛、和谐、敬业的教师队伍,在这些学校找不到一个闲人,也看不到他们满足的神情,只见他们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以着一颗育才的拳拳之心,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尽责尽职做好工作。

一、名校的发展离不开成功校长的教育智慧。“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这句话在我们这次参观考察学习的北京、上海学校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这次考察我们一共接触了六位名校长,这几位校长都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崇高的敬业精神、深厚的文化底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智慧的办学策略。他们精管理、善研究,个个是教育专家。正是有了这些成功的校长,才引领着这些学校不断发展,走向成功,可以说名校的发展离不开成功校长的教育智慧,有智慧的成功校长是引领学校走向成功的桥梁。我认为:一个普通校长,只有不断学习,勤于实践,努力探究,不断强化自身素质,才能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校长,才能更好地引领学校的发展。

2、每一所学校都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明确的办学目标。要打造一所名校,必须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办学特色是学校的名片。我们所到学校,无论是聆听几所学校校长的介绍还是深入参观他们学校,都能感觉到他们高瞻远瞩的办学思想。我认为:校长只有集全校师生的智慧,立足校情,确立办学理念,打造学校特色,才能使从管好学校到发展学校、办好学校的转变。

3、每一所学校都有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人文环境浓郁。来到这些学校我们都感受到一种高品位的文化享受:小校园,“大文化”。所到之处,寓意深刻的教学楼、各具特色的厅廊文化、种类齐全的社团、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处处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在文化立校的办学过程中,他们因地制宜,潜心打造特色校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用校园文化铸就学生人格,努力创设一个美好、智慧、悦人的氛围,无论是站在学校操场上还是进入到教室里,处处都有教育功能,时时都有教育机会。中关村四小的“做负责任的未来世界公民”的校园文化长廊,就是学校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长岭中学的动态校园文化更是别具匠心。学校文化和教育传统是一所学校多年的积淀,是从学校内部不断培植的,需要一点一滴的经营和积累。

4、真正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归宿。纵观北京、上海的学校教育,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课程改革,实现“以人为本、尊重个性、面向全体、发展特长”的目标,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管理,学生自发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及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树立爱心意识、责任意识和维护正义精神。每一所学校都有“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人本发展理念。通过多元课程、社团实践活动等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得到发展。上海市东中学校长的话让我们深思:学校成功与否,重点看二十年后学生在干什么?

赴上海学习心得

赴上海学习心得体会普洱市景东县太忠镇中学 杨佳骆2014年5月11日普洱市66名教师在市教育局领导的带领下,赴上海进行为期12天的培训学习。培训期间主要以参观校园、听讲座、观......

赴上海学习心得

中国“阳光校园,学校文化特色”学习心得本次上海之行,一共参观了四所中小学,各所校园都有自己独特之处。第一所是尚阳外国语小学,这所学校建校至今只有五年的校史,但校园文化让......

赴北京上海杭州考察社区卫生汇报

考察报告11月10-21日,由xxxxxx带领区政府办、区卫生局、区疾控、去区保健所、社区卫生中心等相关同志赴上海、杭州、北京考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所到的三个区 以有效......

赴北京学习心得

转变思路 创新体制 加快推进师域文化 大发展 大繁荣 赴北京学习心得 在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援疆干部的牵线搭桥下,2014年5月7日5月17日,十三师文化骨干和青年干部培训班在北......

赴北京学习心得

赴北京学习考察的心得体会我于2013年3月13日至3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农十四师城镇规划培训班,为期15天赴北京市东城区党校学习考察。根据教学计划,学习主要以授课和实地观摩现场......

下载赴北京、上海考察学习心得(修改)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赴北京、上海考察学习心得(修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