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规》学习心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读父母规心得体会”。
《父母规》学习心得
《父母规》由曲莫先生所作,并经海内外多方专家研讨修正而成,全六篇,共有十责、十戒、十规、六观、一道,计 1722 字。
《父母规》 主旨来自 《易经》 家人卦第三十七(离下巽上): “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父母规》在语法格式上与《弟子规》、《三字经》相似,采用三字一句,两句或多句连意。虽作者力求押韵顺口,但为避免因刻意“古文学化”而造成阅读困难,因此,也未求全篇押韵,总体上既有古代文学之色彩,又不失现代文学之通俗风格,因此阅读轻松,浅显易懂。
通过阅读与学习《父母规》,发现《父母规》是关于父母成长、孩子成长与亲子关系成长的一套生命成长系统。
《父母规》将以东方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品德教育与以西方管理科学为基础的能力教育相结合,集古圣贤之教与当代中西方家庭教育学之精华,结合传统道德学、中医学与现代教育学、心理学、亲子学之要义,涵盖教子成长之胎教、育婴、启蒙、学习等各个层面,是家庭教育、家长教育的最佳读物。
《父母规》的核心主旨是“父母修,子女正,家道齐,天下平”。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国家,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庭。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小家和谐了,社会自然就和谐了,大国就安定了,而小家之和谐,全在于父母之修行,父母修行好了,子女自然就正了,家道自然就齐了,天下就和谐太平了。
阅读《父母规》时,最先读到的是“开篇诵”。“开篇诵”是这样说的:“天大地大,父母恩最大;山好水好,儿女孝最好;千教万教,父母最重要;今为父母,责任重大;诚意正心,修身齐家;长幼互敬爱,合家欢乐;家和万事兴,天下太平”。读到这里,已经有了许多感悟。以下,是我对《父母规》的“开篇诵”的一点心得。一 天大地大,父母恩最大
父母就是儿女的天地。我们常说人生天地间,天地生我育我,实则是,父母给予我们生命,父母生我育我。“恩”字由“因”和“心”组成,由内心产生出的恩情是真正的,也是最大的恩情。父母的恩情即由心而生,从古至今都是如此,父母之恩连接古今,同样连接中外,是最自然、最真挚、最博大的感情,如此大恩,又怎是天地可比。父母之恩情是亲子关系维系的最原始的力量,也是亲子关系发展和经营的最强大的基础,只有当儿女真正了解并认同这一点,亲子关系才能融洽、健康、稳固、和谐,同时也快乐地发展。二 山好水好,儿女孝最好
山河秀美,美好的自然风光,人文景物,总是会让人心驰神往,令无数人赞叹。峰峦如聚的山,碧波荡漾的水,自古以来就受尽无数的赞美与欣赏,这二者自然是天地之间称得上“好”的事物了。只是,若儿女不孝,想必再好的景色,再好的山山水水也无法让内心真正愉悦。相反,若儿女孝顺,虽处于恶劣的环境之中,想必心中也是极为欣慰与快活的。
三 千教万教,父母最重要
人最原始的技能学习来源于“模仿”。所以,父母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包括一些看事物的态度、具有的价值观人生观等等都会传承到或者说“复制”到子女的身上。所以,对子女影响最深的,不是通过书本或课堂等其他方式受到的教育,而是父母本身。所以,父母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因为这些会影响到儿女的一生。四 今为父母,责任重大
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可是也反映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即父母的责任很重大。重大到何种程度呢?前面的几句话可以反映出父母会影响到子女的一生,进而会影响到一个家庭,而社会就是由家庭这一个个小单元组成的,所以,作为父母,影响到社会也未可知。五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父母“诚意正心”,自修其身,进而用自我的修养齐其家,是多么的重要。六 长幼互敬爱,合家欢乐
父母慈而子女孝,互相关爱,互相包容,自然合家欢乐。七 家和万事兴,天下太平
家庭和睦,则心情和顺,自然事事做起来都顺手顺心,若所有家庭都如此,自然社会和谐,天下太平。
通过对《父母规》的阅读和学习,我也总结出了作为父母,与子女相处的一点心得。一 以子为镜
唐太宗曾说他拥有三面镜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父母,每个人都还有另外一面镜子,即自己的子女。从子女一出生,父母的言行举止就影响着子女。子女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在模仿学习着父母的各种行为甚至是想法。所谓“潜移默化”,父母在子女身上留下的印记是明显且不可磨灭的。所以,在子女的身上,父母往往可以看到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子女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父母自身的一些行为习惯,对待事物的一些看法,甚至是一些性格。所以,子女的行为往往可以提示着父母给自己的子女传承了一些什么,自己本身是什么样的人。二 以子为友
在传统的思想中,往往会认为父母与子女在家庭关系中是有着“等级”的差别的。父母往往比子女高上一等。这往往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交流。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子女往往对父母具有距离感,不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想法。《父母规》中,虽然要求子女对父母尊敬、尊重,但更强调了父母与子女之间平等的关系。所谓“以子为友”即与子女交朋友。朋友之间是平等的友谊关系,可以相互倾诉、相互讨论,更有利于双方之间的交流。朋友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是双向的,父母渴望了解孩子,孩子也渴望了解父母。所以,作为父母,要想成为孩子的朋友,就要主动与孩子交谈,让孩子了解自己,这样一来,可以减少许多孩子在向父母交谈时的压力与顾忌。会更有利于孩子主动与父母交流,父母也会从中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到孩子的想法与成长历程。一种“友谊”的关系是一种良好的、和谐的也是快乐的亲子关系。拥有这样的亲子关系,家庭自然也会和谐美满,进而整个社会也会和谐。三 以子为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孩子来到这个世上,也是上天赐予父母的一个老师。因为孩子是没有受过社会污染的、是最纯洁的、代表人类本心的。这些品质,是现代人最为需要,也是最为缺失的。所以从孩子一出生,不仅仅父母担当了孩子在生活能力方面的老师,同时孩子也担任了父母在对待事物方面的老师。而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身上的一些闪光点和优秀的品质,也需要父母去发现、去寻找、去欣赏,甚至去学习。
在曲莫老师对《父母规》的根本精义的解读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对于“大人”一词的解读。《父母规》开篇就提到:“父母者,大人也”。所谓“大人”,不是指生理年龄到了一定时候
叫大人,而是“能觉察,是开悟,能控已,是大人”中的这个“大人”,第一,要能觉察,能觉悟,第二,还要能管控住自己的情绪和能量。
而要成为“大人”,在《父母规》中也给出了我们方法。《父母规》 的 “最后告” 篇中说 “长幼侣,三良师,伴我行,明明德”。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关于《父母规》”一段里谈到的:“生命是在关系中成长的,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成长的,《父母规》是一套关于父母成长、孩子成长与亲子关系成长的一套生命成长系统”。也就是说,人的父母,孩子,伴侣,(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个伴儿)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三种人,这三种人,是生命中最好的老师,是来帮助我们成长的。生命就是在关系中成长,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成长的,就是这个意思。只有在亲密关系中成长,才能“明明德”,走出“相中迷,念中控,情中奴”,回到生命的本来面目,回归赤子心,而孩子是最接近这种状态的,所以,《父母规》在第五篇的第九则中说“赤子心,一生修,何不见,圣人伴。人皆言,父母者,子女师,今终悟,子女者,父母师,教育子,乃大修”。所以,最好的修行,就是在红尘中修行,最最好的修行,是在红尘中的亲密关系中修行,最最最好的修行,是在红尘中的亲密关系中的亲子关系中修行,也就是“教育子,乃大修”之含义!愿父母可阅尽《父母规》精要,得其所悟,育其子女,成其家庭,影响社会。
本文作者为《父母规》学堂第二期讲师班学员
英华初中部李俊国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父母规》学习心得,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父母规学习心得父母规学习心得怨恼烦,代相传,今到我,誓愿断,从初识《父母规》至今,这句话在我内心印刻得最深。因为,它促发了我深刻的思考:我的家族是死要强,代相传,家族传承给我......
《父母规》学习心得范文《父母规》学习心得篇一和孩子一起成长学习《父母规》心得体会这几天沉下心来把《父母规》反复读了几遍,感觉受益匪浅,《父母规》与《弟子规》和《三字......
如何做好父母---《父母规》学习心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行为不是被教导而成,而是被模仿和影响而成,父母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规》学习心得第一次听《父母规》是在9月27号的晚上和老公去火车站接大哥, 他和一起学习回来的黄老师和木白老师到太原转车回临汾, 一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