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智慧学习心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谈哲学与智慧的关系”。
哲 学 与 智 慧 学 习 心 得
学院:专业:学号:姓名: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王淅强(由课堂笔记整理)
0801114187 从高中时期接触到老子的道德经,后来又在百家讲坛中认真听完了曾仕强教授对《易经》的讲解,对古人的智慧,就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大一的时候,在闲暇时间,也是极其认真的读了《道德经》,已经各名家对《道德经》的讲解,电脑里也是下载了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所有的对《易经》的讲解。所以在大二下学期的选修课上,选择了由李翠荣老师讲解的哲学与智慧。
上了好几节课以后,一直在听百家讲坛,有点失望,这些都是我以前多反复看过的,心里还有些小自满。后来老师开始向我们认真讲解了当代哲学的发展,以及哲学中蕴含的智慧在当代生活的体现和运用。从而有了学习的激情,开始如饥似渴的学习这些东西,并认真做了笔记。
因为从很久以前就是一个自命不凡的人,所以一直以来都喜欢管理方面的知识,从而对管理中的哲学与智慧十分着迷。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更是做了特别详细的笔记。而其中,因为人对物的活动性,人对人的直接性,人对人的主体性,人,毫无疑问的成为了管理客体的中心!
而怎样才能做好人的管理呢?关键,是要重视人的需要!所以,其后的课程中,我对人的需要这一章节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以下就是我对人的需要听课过程中对自己的笔记的整理,加上自己的认识。其中自己的错误希望老师可以加以改正,教导。
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和利用。所以一个管理者就必须注意作为管理客体中心的人的需要!
什么是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即为人的本性,其中包括个性倾向,即为人对人,人队物的依赖,向往,和追求。也包括自然本性,就是他生理的,社会的需求在他人脑中的反应。
人的需要使人产生动机,呈现人性,动机又制导人的行为,行为产生结果,结果会使人满足,满足后又产生新的需要,形成一个循环链。因此,人的行为就可以理解为追求需要的满足。
20世纪30年代,人格测试之父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制导人行为的多样性。其间,人的需要被分为30个方面。
1、谦 谦谦君子、谦得益
2、接纳 渴望融入群体,被社会接纳
3、成就 希望有所成4、攻击 自我领土意识,对威胁具有攻击意识
5、自主 自我意识
6、抵抗 不喜欢的,厌恶的,又抵抗行为
7、尊敬 人敬我,我敬人,8、防卫 面对攻击,自我保护
9、控制 人的权欲
10、显示 展现自己
11、规避伤害 独善其身,自我保护
12、回避屈辱 渴望尊敬,不被侮辱
13、不可侵犯 自我保护,领土意识
14、界育 各行其道
15、秩序 和谐稳定
16、游戏 娱乐,休闲
17、抵制 抵抗侵犯及所厌恶的18、隐退 独善其身
19、感觉 自我认知 20、性 生理愉悦
21、求助 获得帮助
22、优越 优越感
23、理解 得到接受
24、获得 得到,满足欲望
25、逃避责难 不被责难,26、认识 求知欲
27、设计 有主导权,28、说明 解释,29、承认 承认,担当责任 30、保持 稳定
其间我们可以看出有很多都有内在的联系。同时也有研究者研究了企业家成功的必备需要:成就,权力,归属和渴望友谊。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成就需要。作为一个企业家,必须有特别强的成就需要作为动力,然后为之奋斗获得成功!
而在人的需要理论中最为著名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由下到上依次是: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
社交(归属)需要
→
尊重需要
→
自我实现需要。
这套层次需要理论在该领域影响极大!很清晰的揭示了人的需要的主次关系,为人所歌颂。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该理论慢慢显露出他的死板。层次太过分明。这套理论认为当一个人的下一级需要没有满足的时候,就绝不会产生上层次需要。就好像一个人如果饿的时候,他就只会想面包,甚至是在睡觉的时候,梦的也只会是面包,而不会产生安全需要,更不用提上层次需要。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在当今,人权越来越受尊重的时代,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乞丐是一定会有安全需要的,甚至是社交归属需要,他当然依然期待被社会所接受。显然,与理论不符...所以人的需要理论经过研究发展,有奥尔德弗提出了ERG理论,其中将人的需要归分为三类:
①
生存需要 ②
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 ③
成长的需要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ERG理论也日见其局限性,人的需要理论依然需要众多学者不倦的研究,发展和完善。
身兼多家大型跨国公司讲师的余世维,更是受到了老师的敬仰。他对员工需要的新变化有深入的研究:新时代,员工参与意识大大增强,工作变化,乐趣,成长发展,突破现状,目标明确,不当驴,被尊重,理解,关心,倾听,沟通,协商,厌命令,自我实现,成就感,既要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课上,老师讲解了几个实例:
㈠ 日本的一家公司女主管,每天的工作就是早上提前半小时到工厂,在大门站着,鞠躬迎接每一位工人,之后还要到工人的岗位上问候一次,体现了对员工的重视。
㈡日本一家工厂,生产要求极为标准,每到工序都严格执行,但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老是达不到标准。最后,一位女工上班的路上过火车道,等火车通过的时候突然想到,是不是由于工厂离火车道太近,震动造成了对生产的影响。最后他向厂长反应,接着被验证是正确的。一位女工都可以直接提意见,足见这位女工的主人翁意识,并且可以看出公司对员工的需要的满足。
其后有讲解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包括: ①
认为人的需要极为人的本性,其根本为社会实践性。人性又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构成。
②
人的三层次需要: 生存需要 + 享受需要 + 发展需要
③
人的需要使具体的马克思认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在自然,精神,社会方面均是如此。在社会主义阶段,马克思认为主要有生存,享受,发展三层次需要。列宁认为有物质,精神和共产主义劳动需要。
而在社会主义阶段,则一致认为是劳动,自由,个性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以下详细介绍人的三层次需要:
一、生存需要 :
即衣、食、住、行、性等物质需要
告子曰:“食色,性也。”
------《孟子》
哲学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要衣、食、住、行等其他东西。”可见生存需要的重要性。
同时,更为经典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报告》 中说:“饮食男女等等也是真正的人类机能,”
二、享受需要 :
其中就是孟荀的观点:目好色,口好味,骨体肌肤好愉乐。
即包括精神恬淡,心理安逸、愉悦等等
三、发展需要 :包括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
全面发展即为德、智、体、美、劳,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协调发展,即为体力,能力,智力的发展。
自由发展即为:
1、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
2、自身个体素质
3、人与社会的关系
4、人与自然的关系
但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因为我们在外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在自身内还要受到道德的约束。有才,必须有德的牵制,德不及才,必然会导致才用在不好的地方,例如黑客,高智商犯罪。
而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是自由的前提,然后是对世界的改造。
我们大学生受人尊敬,正是因为我们学的科学知识,认识了事物的客观本质规律,能更好的把握事物的必然性,自由选择性大,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所以有更明智的选择。
人的需要的结构:
人的需要由起源和对象构成的 起源分为:
1、生理 ——
生命和繁殖后代
2、社会 ——
社会存在与发展 对象分为:
1、物质 ——
生产、生活资源
2、精神 ——
真、善、美、交、道、造 同时人的需要具有具体性和发展性:
①
基本需要 ——
贯穿事物自始至终的需要
发展为
②
具体需要 ——
不同个体,不同阶段,不同空间需要皆不相同
发展为
③
优势需要 ——
上级优势
人的需要如此重要,关注人的需要则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关注人的需要使成功管理的关键,由以前重视物的物本管理,发展为重视人的人本管理,最终必定发展为关注人的能力的能本管理!满足人的需要则能更好的实现能本管理。
人,由一个经济人
——
社会人
——
复杂人,对企业、社会具有越累越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可以概括为四句话:
鼓舞士气
提高效率
化解矛盾
共享和谐
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所以其重要性就会日益显著!因此管理者,无论是公司,企业,政党,乃至国家元首,都必须注重所管理的人的需要,并对其中迫切的,合理的加以满足,做好管理,做到繁荣!
中国哲学智慧学习心得——浅谈庄子的哲学思想姓名:刘跃学号:20095664班级:2009人力资源管理一班经过一学期的的中国哲学智慧课程的学习,在老师的精彩的课程讲授下,对中国古代各家......
静的哲学·静的智慧 姓名:陈衍春学号:09120224 院系:材料学院电子信息材料系摘要:“静”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深得内涵,在《庄子》、《道德经中》《文心雕龙》中都有很高深的哲学、......
中国哲学智慧学习心得-浅谈道家庄子的生死观班级:草业科学(绿)10级姓名:李红君学号:20100658经过半学期中国哲学智慧课程的学习,在潘老师精彩的讲述下,对中国古代儒、道、墨、法、阴......
中国哲学智慧学习心得 之品味孔孟儒学 学习中国哲学智慧已经半学期了,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对中国的哲学智慧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对我影响最大、记忆最深的非孔孟儒学莫属......
何中华教授现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二〇一一年十一月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与智慧(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何中华)一、哲学的本意1.无论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