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健康培训心得体会_职业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0-02-28 21:25:5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生命与健康培训心得体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职业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生命与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2012年2月18日,参加了江安县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生命与健康培训会,收获不少,感悟颇多,引起我对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思索。

案例:2011年秋期,某农村中学校初三年级一名女生怀揣着一封遗书来到学校。所幸的是被同学及时发现并告知班主任老师。经过班主任的正确处理和心理辅导,父母主动配合之下,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目前该生心理状态良好。

事件原因是该生父母均在外打工,属留守学生。在一次电话通话中与母亲发生争吵,该生认为父母不在爱她了,于是发生了轻生的念想。

这仅是一个案,但也折射出农村初中生心理存在许多不健康的问题,也考验着农村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薄弱环节。

一、重“教”轻“育”,学生不快乐

农村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薄弱,我认为主要的因素有:一是对教育认识的错位。长期以来,社会把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优劣的最终标准。学校谋发展,唯成绩求生存,导致教师拼命抓成绩提高,教师只管“教书”,忽略“育人”的职能,更没有关注学生的快乐。二是世俗守旧的教育观念。“教不严,师之惰”这是社会的普遍教育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追求尽善尽美,不许可学生犯错误,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认为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使学生难以获得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使学生不快乐。三是不当的教育方式。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对工作缺乏热情和耐心,使用讽刺性、侮辱性、蔑视性的语言打击、歧视学生使学生的精神和心理受到伤害,让学生失去快乐。四是学校管理工作重“管”轻“理”。管理包括两层含义“管”和“理”,“管”重在“规范”,“理”重在“疏导”。学校管理对学生禁止的多,缺少对学生的引导,也至取消了很多有意义的校内外活动。只关心学生做了什么,没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疏导,学生体验不到快乐。

二、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可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某校一位初一年级的学生家长曾经向我咨询,说自己的孩子近段时间老逃学,产生退学的念头。原因是期末考试临近,学生对考试具有严重的恐惧心理。长期处于过渡焦虑的心理,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

心理健康与学生的生存息息相关。学生或者因为学习压力过大,或者因为人际关系不和谐,或者因为“早恋”倾向等走向极端,结束生命的悲剧时有发生。由于学生成长环境、家庭因素、遭受挫折等因素,有的学生性格孤僻、自闭自卑、情感冷漠、不善交往。在遭受挫折或伤害后,不能调节自己的情绪,往往自轻自贱,自我伤害。因此,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倾向,对学生的生命健康负责。

三、农村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教师应当勇敢的面对现实,运用合符学生心理的教育方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不健康心理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和伤害,真正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1、关注教师的快乐

关注学生是否快乐,首先要关注教师的快乐。教师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不仅危害自身,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的一句良言可以影响学生一生,反之,一句不当的语言或行动可以毁掉一个学生,因此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保障。

目前农村初中教师鉴于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工资收益相对较低、生活相对单调。在这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时代,农村学校部分教师守不住清贫,存在抱怨心理、情感冷漠、情绪急躁或者急功近利,感受不到快乐。因此,要重视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学会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正确看待社会的阴暗面,正确对待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引导教师找到快乐的源泉:个人生活要有乐趣,家庭生活要有情趣,团队生活要有智趣。在生活工作中做到这“三趣”自然就快乐了。

2、提高教师素质,正确发挥教师“育人”的职能

教师“学高”、“身正”的品格一直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教师要修炼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完善自己的人格,端正教育态度,规范教育行为,以学生为本,以德施教。在教育中,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人格,正直无私、公正平等的对待和评价每个学生。根除脑海中的“差生”、“坏孩子”的概念,用完善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引导学生,用知识、理智和责任呵护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独立与存在,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强”、“自立”、“自信”,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3、关注特殊群体——“留守学生”

前段时间,笔者对一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为:父母单亲在外打工的约占42.3%,父母双亲在外打工的约占31.6%。在众多“留守学生”中寄养在亲戚家的约占14%,隔代监护的约占72%,独立生活的占6%,委托看管的约占8%。这个群体中的学生

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为性格孤僻、怯懦、寡言少语或者情绪暴躁、易冲动或者玩世不恭。这类学生因为亲情的缺失,情感脆弱,如若受到伤害时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容易走向极端或者“破罐子破摔”,走上自暴自弃的道路。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这类学生的情绪变化,多一些关爱,多一些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要充分利于学校教育平台,开通亲情电话、视频对话,让学生感受到亲情在身边,关爱在身边,从而体验生活的快乐。

4、完善学校心理教育机制

一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把开设的心理健康辅导课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及时疏导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教会学生掌握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如“合理宣泄法”、“倾诉法”、“情感转移法”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压力、挫折、失败和困难,避免学生因心理障碍而导致的伤害事故发生。二要将心理健康辅导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对有异常反应的学生及时了解情况,开展心理疏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倾听,让学生表达真实的内心世界,使辅导具有针对性。三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了解、沟通、合作意识,培养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善待同伴、尊敬师长等良好品质。在活动中学会自我控制,不逼强耍横;学会自尊自爱,不自轻自贱。在活动中,让学生感悟生命,善待生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预防伤害事故给学生造成的心理障碍。四要办好“家长学校”。在此过程中,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建立适宜的教育期望,以良好的心态、正确的方法教育子女。家长要“宽严相济”,善于倾听、了解、接纳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需要,学会与子女沟通,努力为子女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又不乏教育指导的家庭氛围。

总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协作。只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共同创建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才能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生命与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生命健康培训心得体会我此次关于家长培训作出以下两点心得。一、重“教”轻“育”,学生不快乐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薄弱,我认为主要的因素有:一是对教育认识的错位。长期......

生命与健康心得体会(热门20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一段经历的回顾和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写心得体会要注意言之有物,避免空洞和平凡的陈述,把握好个人感受和观点的表达。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实......

生命健康心得体会 生命与健康心得体会(通用15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

生命与健康心得体会(实用20篇)

心得体会是对个人成长和进步的见证,可以见证自己在成长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那么如何写一篇有深度、有思考的心得体会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总结的对象和目的,然后结合具体事例......

生命与健康心得体会(专业17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对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思考和总结。一个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应该具备结构严谨、语言准确、内容详实等特点。下面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值得......

下载生命与健康培训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命与健康培训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