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的学习心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习活动心得体会”。
“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的学习心得绪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 号,以下简称《意见》)是指导西部地区“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自下发以来,西部地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的活动。对此,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宁夏回族自治区下发了关于《开展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的意见》,并且出台了《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意见》和《分工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和《意见》精神,结合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意见》和《分工方案》,以及检察机关的工作实际,个人学习了《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胡锦涛和温家宝在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内容,中央领导同志最近一年来宁视察时的讲话,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在“宁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以及西部大开发有关报道和资料。下面就是个人的一些学习心得和体会,以及有关西部大开发战略材料的部分摘录内容:西部大开发10年成就回顾
西部大开发是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战略。这一战略付诸实施已经10年了。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日前考察宁夏时指出的那样,西部大开发第一个10年取得了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二个10年将成为承前启后、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
2.1 迎来经济发展最快时期,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扩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改革开放头20年,东部地区得风气之先,经济发展迅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自然就成为政策的着力点之一。今(2010)年年初,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决定:“不再追求GDP增速的全国第一”,这句话引起了人们再度对西部经济大发展的关注。自2002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增速连续8年位居全国首位,经济总量从全国第24位跃居第15位。所以,这10年的时间让西部地区迎来了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根据统计数显,西部国家重点工程总投资达到22,000亿元,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超过30,000亿元;能源及化学工业、优势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业、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等六大产业,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2000年至2009年,西部地区GDP
年均增长11.9%,高于全国同期增速,占各地区GDP加总数比重从17.1%上升至18.5%。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2009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国经济增速前5位的省份有4个在西部,西部经济增速高于东部2.8%。这些都是“加大投入,重点扶持”政策的具体落实的成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西部司的有关负责人指出:“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发展,不仅大大改变了西部贫穷落后的面貌,而且拓展了全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增强了全国经济发展的后劲。”
2.2 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投入,改变闭塞落后的面貌
美国《纽约时报》曾如此描述:“站在恰当的地点观察重庆,铺满公寓的山丘会令你想起香港,密集的居住区会令你想起东京,还有那些横跨长江两岸、如同布鲁克林大桥的工程,可能还会让你想起New York。”然而,10年前的重庆市通车的高速公路仅100 km,铁路不足500 km。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这座新兴直辖市隆隆的挖掘机、打桩机声不绝于耳,平均每三个月就得更换一次地图。如今,重庆高速路达到1,600 km,铁路通车里程达1,300 km。
从发展基础设施着手,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发欠发达地区经济的一条带有普遍性的经验。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将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先行建设,适当超前,每年开工一批重大项目。10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2000年至2009年,累计新开工建设120个重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和大型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完成了送电到乡、油路到县等建设任务。特别是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西部闭塞的状况,使物流更为通畅,人员出行更为便捷。
西部大开发前,西部地区公路通车里程只有533,00 km,2009年达1,477,000 km。青藏铁路的通车,填补了我国唯一不通铁路省区的空白。西部12个干线机场和30个支线机场实施了大规模改扩建,新建21个支线机场,缩短了西部与其他地区的距离。2.3 绿色在西部大地扩展,生态环境改善、西部生态屏障加强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中央明确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过去的“黄土高坡、兄妹开荒”,是革命圣地延安留在人们脑海里的记忆,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了西部地区千百年来生态恶化所带来的后果。如今,“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眼。”这首新信天游“颠覆”了人们对延安的原本印象。延安市副市长薛占海说:“延安的绿首先要归功于国家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政策。”延安累计完成退耕还林873万亩,全市林草覆盖率达52.8%,“绿色新延安”折射了西部地区10年生态巨变。
西部大开发以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系列生态工程,使西部的绿色不断延伸,西部生态屏障得以加强。退耕还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造林数量最多、投资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效果最为显著的重大生态工程。10年来,退耕还林累计实施4亿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有效保护了13.9亿亩森林资源,占全国森林的60%,新增森林面积9,500万亩;京津风沙源的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治理任务1.27亿亩,大气释尘量减少。此外,国家还实施草原保护与建设、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环保项目,天然草原得到休养生息。
2.4 西部各族群众从大发展中得实惠,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在2001年西电东送的骨干电厂兴建前,贵州省纳雍发电厂工人王瑞志的家乡—纳雍县阳长镇字库村彭家寨满是平房,如今都是两层以上的“小洋楼”。现在,王瑞志不用四处外出打工,干上了稳定的工作。只要天气不错,王瑞志休息时都会走出自家的两层新楼,和爱人一起带着两个孩子,在电厂为职工修建的宽阔草坪和塑胶跑道上奔跑嬉戏。这样的生活,十年前不可想象!10年来,西部大开发坚持为民谋利,把推进西部大开发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紧密结合起来,使各族人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西部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西部地区的就业人口2008年达到2亿人,比2000年增加2,229万人。同时,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累计对西部地区安排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1,994亿元。
危房改造、饮水安全、送电到乡、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建设工程,使得西部地区偏远农村的群众,也都实实在在享受到了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惠。例如自2006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实施旨在改善农牧民居住条件的安居工程,提供每户补助1万余元的补助款,这让今年刚刚喜迁新居的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农民强巴次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地说:“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我想都不敢想能够住上这样的新房子。”
还有一点,西部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故而,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中央财政投入西部地区的扶贫资金累计达到598.1亿元,这让西部贫困发生率下降了10.5%,贫困人口从2001年的5,535.3万人,减少到2008年的2,648.8万人。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做出的重大决策。回顾过去10年西部大开发的各项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在国家大力支持和西部地区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也为全国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最后,我想引用原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副主任李子彬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的一段
话作为学习心得的第一部分小结,他说:“10年时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和欠发达状况不可能在10年的时间里根本解决。把西部地区建设成经济发达、山川秀美、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幸福的新西部,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西部新10年布局
今后十年是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必须以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支持,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坚持把加强“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水、路、电、气、房和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3)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加快交通、能源、信息、市政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针对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合理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4)构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着力推进重点生态区建设,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所有新上项目都要严把生态环境关。(5)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有序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发展能源工业,改造提升资源加工产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6)进一步加大西部重点区域开发力度。着力培育经济基础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重点经济区,形成西部大开发战略新高地,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扶持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攻坚工程。(7)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及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
中央对西部新10年的布局,着力于发展的外部借力和内生驱动;这也是奠定后30年中国改革开放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表示又一轮西部发展的大幕拉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谋划西部未来大发展成为中央战略决策的重要议题。
今(2010)年7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次布局西部地区发展。胡锦涛在会上指出,西部大开发攸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后10年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在权威人士看来,此次会议谋划的是西部在“十二
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的总体发展格局,更加突出了西部的战略地位。
在扩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的新时期,西部地区战略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进一步凸显。我国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也为西部地区加快对外开放、提升沿边开放水平提供了新的契机。
从中央的新一轮布局来看,支持西部发展的税收优惠等政策继续延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个“进一步”: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体现项目倾斜。诸如资源税改革、加大对西部的金融扶持等也将逐步推进。按照中央的判断,西部地区仍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未来政策的着力点则是充分发挥西部自身优势的同时,着力解决西部经济结构不合理、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基础设施落后等现实问题。
促进西部的全面发展是中央此次会议的主要目标,而更高层次的战略用意则是跳出西部谋划西部,从全国视角和全球视角来谋定繁荣、发展与稳定的西部,进而实现全国的均衡、协调发展,实现民富国强的中华宏愿。
对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支持西部的政策措施,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耀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仁贵采访时表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措施,在新的规划中力度更大、含金量更高。”新的举措在开发的目标定位、开发方式与路径以及开发政策措施等方面,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开发的目标定位将更多着眼于提高西部地区内生的增长能力或自我发展能力上。
下面就是《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贵先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耀所做采访的内容摘录: 3.1 构筑连通内外的大通道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中央再一次把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在提升西部发展保障能力的意图下,综合交通网络建设被放到了优先的位置,这意谓西部地区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将大为提速。
将全面加强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建设,扩大路网规模,提高通达能力,构筑西北至华北出海、拉萨至青岛、亚欧大陆桥、成都至上海、瑞丽至上海“五横”通道,包头至广州、临河至防城港、兰州至昆明、库尔勒至成都“四纵”通道,东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四出境”国际通道,形成连通内外、覆盖城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强化与东中部地区和周边国家的交通联系。
铁路建设方面的重点是建设西部地区连接到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出海通道,西南地区连接西北地区的南北通道,以及我国连接周边国家的国际通道。公路建设方面,将
把西部地区作为国家公路建设的重点区域,加快打通省际“断头路”,强化路网衔接,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西部路段;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和重点口岸通道建设,继续加强边境公路和国防公路建设。民航方面,将加强大中型干线机场建设和改造,新建一批对改善边远地区交通条件、促进旅游等资源开发以及应急保障具有重要作用的支线机场;民航建设上,首次提出要把昆明、乌鲁木齐培育成门户机场。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看来,西部地区由于邻国多,在航空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门户机场是国际航班起降数量多、辐射面广的航空枢纽。目前业已建成的门户机场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3个。昆明和乌鲁木齐的加入,是拓展国际通道,给这两座西部重镇重新定位的重要信号。水运方面将重点推进长江中上游、西江、澜沧江等干流及重要支流航道治理,提高航道标准,加强重点内河港口建设,提高出海通道能力。
综合分析以上建设重点,可以看出中央对西部地区出海通道和沿边国际通道建设的重视。仅2010年,计划西部大开发新开工的23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就达6,822亿元人民币,主要涉及铁路、公路、机场、水利枢纽等。
肖金成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解析道,“五横、四纵、四出境”通道的建设,将打通我国的边境通道、东中西部间的物流通道和保障东部与南部资源供应的战略资源通道。这对于促进西部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加强东中西之间的联系,降低西部物流成本;发挥西部战略资源优势,密切与东部的经济联系,实现双向互动,保障油气资源供应等方面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3.2 构建西部大开放新格局
与东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相比,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还不够深入。西部各省区与其邻国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不足,这使得西部地区对外延伸的市场空间较为有限,市场吸附能力弱化,从而降低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阻碍了西部经济的发展。肖金成认为,连通内外大通道的建设,将进一步奠定西部地区大开放的基础。而西部地区边境线长、邻国多,开发的潜力巨大。
近年来,为了保证能源供应的多样化和稳定性,我国进一步加强了与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一批国际性的油气管道也在逐步建设。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将加快建设成品油、原油管道,扩大西气东输管道输气能力,积极推进中哈、中俄、中缅等国际油气管道建设。在陈耀看来,调整内向拉动发展方式的重点,是扩大西部地区向西开放的力度,通过新亚欧大陆桥和陆地边境贸易,尽可能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按照此次会议精神,有关权威人士研究分析认为,西部大开放格局的构建,是对21世
纪前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和中国发展“黄金机遇期”的又一次把握。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在巩固和扩大沿海开放成果的基础上,扩大西部的对内对外开放,形成西部大开放格局,事关东西部差距的缩小,事关边疆地区的发展和边境地区的稳定,事关中国未来30年改革开放大格局的形成,事关国家的安全。这就是中央定位西部新10年发展布局中的战略深意。
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利用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和中亚区域等经济合作平台,深化同周边国家发展合作。编制西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在新疆喀什、霍尔果斯地区各设立一个经济开发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积极建设广西东兴、云南瑞丽、内蒙古满洲里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继续加强重点边境口岸城镇建设,促进加工贸易向边境口岸城镇转移。深入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导、鼓励和支持东中部地区企业与西部地区企业联合参与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
在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方面,将全面推进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打通陆路开放国际通道,打造重庆、成都、西安等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建设重庆两江新区、积极推进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安港务区等建设,在条件成熟的地方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充分发挥保税贸易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宁夏、新疆、甘肃等省、自治区同中亚、中东国家的经贸合作。充分发挥西部国际博览会、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交流平台作用,将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升格为“中国-亚欧博览会”,办好欧亚经济论坛,促进东西部地区互动合作和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
肖金成指出,从区位上来看,西部在向西、向南、向北方面更具有开放优势。向西通过亚欧大陆桥到中亚,进而到欧洲。向南主要是加强与巴基斯坦、印度以及南亚和东南亚的合作。向北则是俄罗斯。加强国际次区域合作,有利于把西部的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扩大开放,扩大市场的覆盖面。3.3 四大基地的内在发展驱动
陈耀认为,“着眼于西部地区的内生增长能力有一个质的提升,核心的是在继续强化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做大做强西部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这就是说,不仅要壮大基于当地资源的特色产业,而且要重视培育非资源型的新产业。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发展要考虑向西部地区适当倾斜。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西部地区发展内生动力成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着力点之一。依据中央的新部署,西部将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区,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
务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国家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这四大基地的建设。
3.3.1 国家能源基地建设
按照从长计议、统筹规划的原则,优化能源开发、生产、运输、储备布局,加大勘察、开发力度,统筹利用国内外资源,提升能源保障水平,确保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举例来说,(1)煤炭方面: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加快西部地区煤炭和煤气资源勘察,稳步推进神东、陕北、云贵、黄陇、宁东和新疆等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快煤矿整合改造,重点建设现代化露天煤矿和千万吨级安全高效矿井。鼓励建设坑口电站,配套建设电网。合理发展煤化工,加强煤层气开发利用。(2)石油天然气方面:加强陆地新区和塔里木、鄂尔多斯等盆地油气资源勘察,努力增加探明储量,实施精细开发。加强同中亚、东南亚、南亚等区域战略合作,建设进口油气资源战略通道和储备基地。依托国内及进口油气资源,合理布局炼油基地。积极合理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建设和完善新疆、甘肃、川渝、广西、云南等石化基地。(3)水电方面:加强江河水能资源勘察,制定和完善流域水电开发规划,做好水电开发的战略接替准备。有序推进重点流域大型水电项目建设,适应西电东送及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电力要求。因地制宜建设中小型水电站。(4)其他新能源方面: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建设一批大型风电基地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增加核能资源供应,稳步推进非粮生物燃料试点及产业化示范,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做好青藏高原可燃冰勘探和开发利用研究工作。
3.3.2 建设资源深加工基地
制订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勘察开发指导目录,实施国家战略矿产资源勘察储备计划,尽快实现找矿突破。加强有色金属等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延伸产业链,推进“冶电联营”,形成一批深加工产业基地。推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酒泉、包头、重庆、攀枝花、防城港等钢铁基地;促进水泥等建材规模生产,大力发展新型节能环保建材;积极推进青海、新疆、西藏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并充分发挥农林产品资源优势,提高棉纺、毛纺、丝绸等纺织加工技术含量,建设一批有特色的纺织生产基地;还有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动发展林浆纸一体化等。
3.3.3 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
依托重大项目,推进技术装备自主化,实现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重点突破,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形成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清洁高效发电装备,输变电、石化、环保成套设备,轨道交通、钻井设备、大型机械、数控机床、汽车摩托车、重大医疗仪器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培育壮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鼓励建立与装备制造相配套的零部件、原辅材料中心,着力培育产业集群。
3.3.4 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产业发展新方向,在重点领域率先实现技术突破。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大力支持自主创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形成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高技术产业链、聚集区和产业基地。提升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新能力和孵化能力。3.4 培育内在经济引擎
推进西部地区的大发展,内部经济高地的培育与外部的支持带动同样重要。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培育力度。对此,权威人士作了如下解读:(1)推进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坚持以点串线、以点带面,着力培育经济基础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重点经济区,形成西部大开发战略新高地,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推进成渝、关中-天水和广西北部湾等经济区发展,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增长极。支持呼(和浩特)包(头)银(川)、新疆天山北坡、兰(州)西(宁)格(尔木)、陕甘宁等经济区发展,形成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带。培育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宁夏沿黄、西藏“一江三河”等经济区,形成省域经济增长点。引导资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形成国家战略资源接续地和产业集聚区。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对于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秦巴山-六盘山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全力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攻坚工程,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2)开展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鼓励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共建产业园区。支持产业园区适当扩区调位,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可申请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3)坚持大中小城市的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增强大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提高中小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实施百县中心镇建设工程,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在资源开发、旅游度假、加工制造、商贸流通等方面特色突出的小城镇加快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4)完善西部地区金融组织体系,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西部地区设置分支机构,扶持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支持重庆、成都、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促进保险业、信托业发展。
为培育内在经济引擎,在具体的税收等政策上也将给予大力的支持。比如,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以及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所得,可依法享受企业所得税
“三免三减半”优惠。对于此前一直存有争议的资源税也将有突破,对煤炭、原油、天然气等的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对其他资源适当提高税额,增加资源产地地方财政收入。各级地方政府在资源税分配上,向资源产地基层政府倾斜。
根据个人对会议精神和学习材料的理解,中央要求,为了把西部大开发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将持续研究提出有关的重大政策建议,协调推进各项战略任务;各主管部门必须制定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实施细则;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则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将西部大开发的相关内容编制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和重点区域规划及专项规划之中了。结语
通过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任务,检察机关在西部大开发这样的关键时期承担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学习《意见》等文件精神,检察干警要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的精神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在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认真思考、貝下多功,找准检察机关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要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完善法律监督措施,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抓手,推进检察工作更好地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务。
检察机关要把西部大开发大学习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围绕中心工作、勤奋工作,努力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推进效能建设上创先进、争优秀,在破解发展难题、完成重点任务上创先进、争优秀,在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上创先争优。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要以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权威为神圣职责,要充分运用刑事、民事、行政等诉讼监督手段,加强法律监督。对在西部大开发中的资金运作展开监督,加大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依法查办重大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渎职等职务犯罪,保护国有资产安全,保护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保护经营管理者、职工改革创新和外商投资者的积极性,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贡献力量,为祖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罗洼乡九年制学校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总结 围绕着县委、县政府和彭阳县教体局印发《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时间进度及分工安排〉的通知》(彭教发[201......
关于深入推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的通知各处室、机关党委:我室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开展以来,各处室、机关党委按照室党组的统一安排,认真学习领会深入实......
西部大开发战略学习心得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在国家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规划指导下,宁夏进入了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基础设施改善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大、......
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调研报告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调研报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调研报告—— 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实现教师能力素质大提升情况”......
教师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心得体会苏金平学习使人进步,学习使人明智。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中,我能按照学校制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的安排,认真学习党的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