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刘明康主席在银监会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的心得体会_学习领导讲话会议小结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0-02-27 13:29:0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刘明康主席在银监会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的心得体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习领导讲话会议小结”。

学习刘明康主席在银监会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的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这份文件,让我们看清欧美银行界金融机构监管的弊端。信用评级问题和来自外包的羊群现象全球金融体系在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时高度依赖外部信用评级,从而产生了显著的顺周期性特征。信用评级业由少数几家大型机构主导,它们几乎提供了全部重要的评级服务。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具体评级相关性较高,它们叠加在一起产生了强大的周期性力量。经济繁荣促使乐观情绪产生,经济衰退则导致悲观。众多市场参与者使用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并作为业务操作和内部考核的标尺,在机构层面产生大量的“羊群行为”。此外,由发行人付费的评级机构的经营模式使评级过程存在很多利益冲突(发行人还给评级机构支付产品结构设计方面的咨询费用,从而产生更多的问题)。与抵押贷款相关的结构性产品的评级模型也存在不少缺陷,在本轮由次贷问题引发的危机中,评级机构曾给予很多次贷类产品较高的评级,后来又在短期内大幅降低其评级导致金融机构大规模减计资产。从评级的使用者方面看,道德风险问题长期存在。在全球范围内,很多规定都要求投资管理决定和风险管理做法要确保金融产品达到主要评级机构给出的一定水平的评级。

这样做使得从业人员可以搭外部评级的顺风车,只要金融产品满足了门槛评级标准就无需担心其内在风险了。长此以往,金融业习惯了这种做法,非常依赖于外部评级并为此感到自满。有些市场参与者似乎已经忘了,评级不过是以历史经验为基础得出的违约概率的指标,它永远不能成为未来的保证。与感到自满一同滋生的还有投资经理产生惰性和马虎态度,不去质疑投资组合中投资产品的内在风险。一旦问题发生,就像此次危机一样,指责的矛头都指向了评级机构。使用评级结果的机构(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服务企业等)应该最终对其客户和股东负责,应对风险做出独立判断,而不是光把风险评估职能外包给评级机构。在必须使用外部评级时,还要进行内部独立判断并以此作为外部评级的补充。事实上,上述问题相当严重。监管者应鼓励金融机构提高内部评级能力,减小对外部评级的依赖。

银行危机包括两大类:一是流动性危机。商业银行杠杆率高,实行部分准备制度且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使得银行始终面临着存款人集体行动可能导致的“挤提均衡”的威胁,二是清偿力危机。商业银行经营出现重大损失,导致资不抵债丧失清偿债务的能力。流动性风险和清偿力风险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监管工具也存在差异,资本监管的目标是维护商业银行的清偿力,而不是流动性,但资本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流动性风险,一是资本体现“剩余索取权”,受偿顺序不遵循“先来先付”的原则,充足的资本能够保护银行免受存款人集体行动的冲击;二是资本具有信号传递和显示市场声誉功能,资本充足将提升市场对银行体系的信心,有利于银行管理流动性。

银行业发展早期,资本充足标准同时承担衡量流动性和清偿力两种功能,随着现代银行体系的建立,银行流动性的维护主要取决于银行体系的运作效率:资本充足率逐步演变为单纯的“清偿力”标准。这是十九世纪中期以后一百年美国银行体系资本充足率从50%左右下降到6%的主要原因。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银行资产的可交易性上升,银行负债来源更加多元化,许多大型机构主要通过发行批发性债务工具获取流动性,核心负债比例下降,银行流动性管理更加依赖于整

个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和流动性。

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融合提高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和效率,同时导致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更加严重,并增强了不同市场和不同机构间流动性风险的传染性。在某些条件下,资产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相互强化,形成流动性变化螺旋,发生流动性危机的概率明显上升。这次金融危机中一些欧美大银行资产流动性下降,加之表外实体资产重新回到表内,需要额外流动性支持:同时市场参与者的流动性偏好明显上升使得商业银行无法通过发行新的债务工具融资,资产负债表两方流动性需求同时出现超常增长,引发了流动性危机。这场危机表明,仅靠资本不可能解决流动性问题,危机时期资本充足率再高也无法阻止存款人的集体行动。若通过资本解决流动性风险将大幅度提高商业银行的监管资本要求,在竞争性的市场中,资本要求提高带来的监管成本最终将传递给银行的消费者,银行业的规模和金融中介的能量将弱化。因此,监管当局应构建独立于资本监管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框架及宏观流动性管理的制度安排。

拓展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空间,有效改变传统的以融资业务为主的业务结构,促使收入来源多元化,进而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2)积极推进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实现商业银行的差异化经营、特色化经营和品牌化经营,摆脱银行同业间重复创新、恶性竞争的命运;(3)加速提升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应对外资银行的全方位竞争。需要注意的是,金融综合化经营趋势并不意味着投资银行的结束,可能更多的是投资银行管理模式的转型,或者是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可以互相借鉴对方的管理模式。目前,国内金融监管依然是分业监管格局,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进行监管,三会之间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统一协调。在这种分工明确的监管体制下,如何界定各自合理的监管边界,以至于既不存在重复监管又不存在监管真空,是监管当局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同时,如何监管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也是三者之间协调的核心问题之一。为了提升监管的有效性,除了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外,还必须重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监管当局必须始终把握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确保有效避免和降低可能的危机事件对于融资活动和信贷市场的破坏作用,确保泡沫破灭或进行调整时,整个金融体系的核心能够经受住考验;二是金融监管当局必须强化对跨市场、跨境风险的监管,确保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监控体系的改进能够与金融创新和市场变革同步。

这样让我们的反思,我们的银行业应该走什么样的路线,应该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制定战略计划。作为在第一线的普通员工,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要重视自身的文化教育,把握风险与发展的平衡,不能说为了不要风险存在,我们就什么都不做,原地踏步。而是应该风险防范的前提下,创新更多手段和工具来补充资本,进行科学主动的流动性管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在全乡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整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实践奋力开启新时代“全民+全域”美丽****新征程——在****管理区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11月27日*****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管理区......

在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在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11月15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不仅是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同时中心组学习的方式,提高我乡各级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在求......

刘明康主席在银监会第三季度分析会上的讲话

1.国际经济环境:动荡不安;全球经济和金融形势:变数增多。 2.国内经济环境:1) 经济增长呈现下滑的趋势;2) 国内需求(住房、汽车、消费品)存在严重下滑的趋势; 3) 部分企业和行业经营......

党委中心组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体会垣曲县解峪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闫金生学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的品性,踏实干事,积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党委中心组学习心得体会。

党委中心组学习心得体会。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是大源选矿党支部书记,郭某某。由于大源选矿党员交少,暂时没有开展正常的党务活动,在钼产业园区党委的安排下,我列习参加......

下载学习刘明康主席在银监会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的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刘明康主席在银监会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的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