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标解读心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习新课标的心得”。
学习新课标解读心得
伊旗二中李振刚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知识经济的来临,新课程改革也即将全面展开,为了迎合新课改的需求,也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完善自身的业务素质,所以积极参加了此次新课程解读培训,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悉心听取了专家的精彩讲解,感触颇多,也使我对新课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是一名化学教师,现结合我的专业简单谈一下我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体会。新世纪之初,中国的教育改革有了质的飞跃,“新课标”的出台便是标志,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概括地说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很显然,新课程体系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
教育活动作为社会化的生命历程,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科学方法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应该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苦干”一直是人们所欣赏的永恒精神、也曾大放光彩,而“巧干”却退居二线,甚至消声匿迹,将二者彼伯此仲,也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出现了延长时间,挤占空间,遨游于茫茫题海之中;千锤百炼,刻竟雕凿,以就“九曲回肠”的考题之模。这种片面强调“苦干”的做法与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化”特点极不协调。
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精神是“新课标”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既然如此,那么,教师就应该激活学生的情感,营养学生的德性,并用自己的航标之灯,去照亮学生的希望之路,使他们的心灵世界也通明透亮。孕育着这样的心灵,一切美好的事物才能从外部走向内部,从客体走向主体,一句话,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因此,承担着素质教育任务的学校,其设计师对教育教学上的“填鸭(压)师”和“雕刻家”,应有认识上的转型,并树立适应新形势的榜样形象,确立课堂教学的情意目标,创设科学有
序的竞争氛围,否则素质教育将永远是应付式的疲劳战,和强“灌”硬“凿”的攻坚战,根本无“化”可言。
其次,对学生及其所处环境应有全新认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少年时期,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主观上有强烈的合群需要和社会交往需要,再不是孤立的受教个体。他们对人文环境有积极的向往和美好的憧憬。从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来看“一种是有意识地学到知识,另一种是无意识地学到知识”(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从后者来看,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有意识地学到知识是他们通过专门的学习学到的,而无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是他们受到环境的感染和通过与人交往在品格的形成中吸收到的,现在看来,这无意识学到的后一种知识正是从学校环境课程中学到的。
鉴于对学生心理和获取知识方式的新认识,我们对其素质内化的环境更应有全新的认识。集体是强大的教育阵地,是实现“素质化”的大本营,它所创设的教育教学情境是进行最优化教育教学的条件。因此,学校领导应对学校课程设置有全新认识,应有意识地设置学校环境课程,这一课程可高度概括为:以校容校貌、校规校纪、校风班风、师生礼仪和人际关系为核心教育内容,以学校建筑及其布置的艺术性展示与以人的思想情感、作风在学校各种教育活动中的自然流露、影响和感染为主要教育形式的序、评定成绩的角色。然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进步,系统化的素质教育不断形成,这一格局必将打破。
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熟谙知识的精蕴,又怎能解生之惑?更何况己惑尚存?这种知识权威此时也就无“威”可言了。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可测算出人类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在20世纪中期是每10年增加一倍, 而当前是每3—5年增加一倍。以后知识更新的速度可能会更快,而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我们如果不随时“充电”,这种权威地位,将随时面临学生的挑战甚至动摇或自行消逝,作为“学深”之师此时恐怕只能望“青”兴叹了。
因此,站在教育的“整体化”高度,树立全局观念,才能成为“师范”所要求的合格之师。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可谓迫在眉睫。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新课标解读心得,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的心得体会 西小王镇小屯小学 王玉洪通过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数学课程力......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新课标解读培训心得,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学习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有感 我和同事陈婷婷分三次到(11月28日、12月5日、12 月12日)安贞里第一小学,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发现与《全日制义......
学习心得新课标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简单地说,学好语文就是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并能在生活实践中熟练运用。我觉得......